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修养:蔡元培论人生(一部公民必读的道德实践之书 一部公民急需的权威修身指南)

書城自編碼: 199022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蔡元培
國際書號(ISBN): 9787530969069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52/15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4.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HK$ 96.8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HK$ 98.9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HK$ 75.9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10.0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HK$ 217.8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HK$ 97.9
新能源材料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HK$ 63.8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HK$ 96.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4.4
《陶冶:朱光潜谈美("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写给中国人美学入门的》
+

HK$ 94.4
《自立:梁启超论人生(中国近代卓越的思想启蒙家一力呼唤中国人的》
+

HK$ 94.4
《提高:胡适治学讲演集("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其书"惟有责任》
+

HK$ 94.4
《立场:胡适论人生(一代文化大师给青年的人生忠告深刻阐明社会环》
+

HK$ 94.4
《境界:冯友兰谈人生(萃限哲人著述精华,分享大师人生智慧。“现》
+

HK$ 70.8
《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美育人生》
編輯推薦:
蔡元培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自他开始,中国才形成了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本书是蔡元培先生在道德修养方面的思想精华和最高成就,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修身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观念,是一部值得所有国人阅读、体会、实践的道德进修手册。
內容簡介: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本书精选了《华工学校讲义》、《中学修身教科书》及其他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通过对文明、自由、热心、礼让、交友、果敢、博爱、美育、人生等修养的种种思考,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修身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观念,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用浅显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来直接引导读者,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關於作者:
蔡元培,我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两度游学欧洲,加入同盟会,曾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1940年病逝香港,终年72岁。他提出了改革学制、倡导“美誉”、男女同校等思想,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强调大学以文理两科为主,支持“新文化运动”,并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这些措施推行之后,影响遍及全国,有力促进了我国大学的开放性和平民化程度,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目錄
Part 1 正 己
公义与公德
行为
动机
财产
名誉
修德
戒失信
戒狎侮
戒谤毁
戒骂詈
自由与放纵
勿畏强而侮弱
责己重而责人轻
原文
Part 2砺志
习惯
勤勉
勇敢
有恒与保守
热心与野心
英锐与浮躁
果敢与卤莽
坚忍与顽固
镇定与冷淡
世界观与人生观
原文
Part 3笃行
义务与权力
谨慎与畏葸
方正与拘泥
循理与畏威
精细与多疑
文明与奢侈
尚洁与太洁
礼让及威仪
尽力于公益
注意公众卫生
爱护公共之建筑及器物
关于职业
佣者及被佣者
官吏
医生
教员
商贾
自制
我的新生活观
原文
Part 4仁爱
合群
生命
爱物
子女
父母
夫妇
交友
兄弟姊妹
爱护弱者
舍己为群
博爱及公益
互助与依赖
爱情与淫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Part 5博学
修学
从师
文字
图画
音乐
戏剧
诗歌
历史
地理
建筑
雕刻
装饰
理信与迷信
原文
內容試閱
子?女
普通人所爱惜重视的东西,没有超过身体的。如果没有父母,就不会有自己的身体。那么作为子女,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呢?
父母对孩子的爱源于天性,其感情的深厚程度,没有什么能够比拟。在孕育孩子之初,母亲不敢用力跺脚,不敢高声说话,精心挑选饮食,节制身体的行动,无时无地不在为胎儿的健康而焦虑。等到孩子出生,如果不是父母费尽辛劳保护孩子,就不能保全他的生命。而父母从不厌烦,饿的时候担心孩子吃不饱,吃饱了又担心孩子吃得太多;寒冷时怕孩子着凉,酷暑时怕孩子喝水少。不仅如此,孩子的一哭一笑,父母无不留心观察,并与其一同悲伤或快乐。孩子稍微长大一些能爬行了,就盼望着他能站立;等到能站立了,就又盼望着他能行走。等到孩子六七岁进入学校,父母又盼望他每天都有进步。孩子偶尔生病了,父母到处求医问药,日夜操劳,全然不顾自己日益衰弱的身体。有时孩子天黑了还没有回家,或者去远处游玩,父母会靠在门上向远处眺望,只盼着孩子安然回来。等到孩子完成学业,能够经营独立的事业时,父母更加关心孩子事业的成败,事业兴隆的话,父母跟着高兴;事业衰败的话,父母跟着担忧,终其一生没有父母不为子女辛苦劳碌的。唉!父母的恩情,世上有什么能与之相提并论呢!
世人对于一顿饭的恩情,都会想着知恩图报,父母的恩情如此伟大,我们又将如何来报答呢?
侍奉父母的方法,用一个字来说,就是孝。父母爱子女,有些即使动物也可以做到,而子女孝顺父母,只有人类才能做到。因此孝顺,就是为人的根本。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人类所经历的时间最长。其他动物往往出生不到一年,就能够独立生存,其沐浴父母恩泽的时间不长,因此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就比较轻。人类就不同,因为受父母养育和照顾的时间最久,父母身心的付出也最多。所以子女对父母的义务,也变得更加重大,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况且孝顺是使一个家庭变得幸福的原因。一个家庭就如同一个国家,家里有父母,如同国家有元首。元首统治一个国家,如果人民不够顺从,国家一定会因此衰弱;父母统治一个家庭,如果子女不尽孝道,家庭一定会因此不和谐。一个家庭里,父母、子女、兄弟之间每天争执不休,由这样的家族所组成的社会和国家,又如何能指望其协调一致,从而达到长治久安呢?
古人说过:“孝者百行之本。”如果一个人不尽孝道,那么其他的品性也就不值一看了。在人的道德标准中,孝为最大,也是最重要。用孝来侍奉长辈就是顺从,用孝来结交朋友就是诚信。假如事事都用孝顺父母的心态来执行,从此道德就算是完美了。《论语》曰:“既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又喜欢冒犯长辈的人,是很少见的。君子一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只要根本建立了,那么做人做事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履行孝道呢?孝道有多种方式,但是主要的有四种:顺从、爱戴、尊敬、报德。
顺从,谨遵父母的训导、教诲以及命令。但是,内心不服而表面假装顺从是不行的,一定要用诚恳欢欣的态度来顺从。作子女的对父母都是极其信任的,对于父母的训导,子女相信那是符合道德仁义的要求;对于父母的劝阻,子女相信那是出于慈爱的目的,因此遵循父母的命令,一定可以增进自己的幸福。又怎么会有丝毫的勉强呢?反过来,即使子女不顺从,父母也不能轻慢他们,应当多指导他们,尽到父母的责任。那么,为人子女的又怎能不把顺从当做自己的基本义务呢?世上有人痛心自己的父母不够慈爱,大多是由于自己侍奉父母不得法,责任多在子女身上。
子女小的时候,对于顺从父母命令的方式,没有人有不同意见,因为他们社会经验少,知识也不够多,当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这个时候,对于父母的训导、命令,应当完全祛除成见,面色愉悦地听从,不要有反对的言辞,也不要表现出不满的神色。等到子女逐渐长大,具备了辨识事理的能力,对于父母的话,也要虚心听从。父母阅历丰富,经验也多,不管父母学识如何,他们的见解与现实的契合程度自然有青年人所不及的地方。如果不是大的利害关系,即使父母的看法与自己的想法不同,也不应该抵触。即便有的时候因为利害关系而不得不争论,也应当平心静气,委婉表达自己的观点,慢慢说明自己之所以不敢苟同父母意见的原因,如此才能做到不忤逆父母。
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子女智力品德也逐渐完备,为人处事的方法、经验逐渐增多,此时父母的干涉会变得逐渐宽松,这是因为父母看到子女长大成人,可以承担一些事情,就逐渐放宽对他们的限制。顺从的方式,不能没有变通;但是顺从的心意,却是为人子女一刻也不能背离的。凡事一定要时常征求父母的意见,以便和父母的沟通顺畅通达。仰仗自己的才能,公然违背父母意愿的人,一定不是个孝子。至于子女远离父母,遇事来不及征求父母意见,或者身居官员军人的职位,而不能用私情来参预公务的,都是迫不得已的情况。
虽然子女顺从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但也有不得不变通的情况。假使父母的命令是错误的,子女不仅不能盲目顺从,而且应当尽力劝说阻止,明知不可为,因为父母的命令而勉强服从的人,结果不仅使自己犯罪,还会陷父母于不义,这是最大的不孝。如果父母不幸做了违背道德的行为,子女不仅不想办法补救,却将它暴露出来,那也不是子女应该做的事情。孔子说:“父亲为儿子遮掩,儿子为父亲遮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爱戴与尊敬,是孝道的两条基本准则。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是人类的天性,并非外界舆论或者法律所强制规定的。因此父母为了子女、子女为了父母祛除私心,克制自己,任劳任怨,超脱了利害得失的外在表现,这也是为什么这种感情最可贵的原因。源于这种情感而表现出来的,就是爱戴和尊敬,没有爱戴就会渐渐变得抵触;没有尊敬就会渐渐流于溺爱。爱戴而不尊敬,有些动物也能做到;尊敬而不爱戴,亲近和疏远又有什么区别?二者只要缺少一个,就不能称之为“孝”。
能顺从,能爱戴,能尊敬,孝顺父母的方式就这些了吗?回答说:不止。孝子之所以最尽心的原因,在于要报答父母的恩德。
接受他人的恩惠,不敢忘记,一定要知恩图报,这是人类的美德。而我们一生所受的最大恩惠,是来自父母。父母生育、养育、哺育和教育我们,不仅我们的生命和身体来自于父母,我们得以生存立足于这个世界的技术和能力,也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我们怎能不天天铭记感激父母的恩德,并思考着如何报答呢?如果没有这种想法,那么即使说他等同禽兽也是可以的了。
人渐渐衰老,剩余的生命也不多了,即使是路人看见,也会产生同情之心,更何况是为人子女的,看着父母越来越衰老,怎能无动于衷呢?过去,父母爱护抚养我们时是多么真挚;现在,我能够慰藉父母了,又怎能敷衍了事呢?况且,父母随着子女的成长而日渐衰老。子女长大一天,父母就衰老一天,等子女有了独立的事业,具有孝顺赡养父母的能力,那时父母所剩的时光本来已经不多了。如果还不及时尽孝顺赡养父母的诚心,等几年之后父母溘然长逝,我们又怎能不抱恨终生呢?
我们所能报答父母恩德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赡养其身体,二是赡养其精神。
赡养父母的身体,就是期望给予父母安乐的生活。竭尽全力为父母改善饮食,让他们身心愉悦,安顿他们的起居,其他日用必需品保证供应充足就可以了。既然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如果还不能保障父母的饮食起居,当然算是不孝了,若是丰衣足食,只顾自己享受,而不好好赡养父母,就是更加不孝了。
父母已经衰老,肢体不太灵活,坐卧行走都不得不需要他人照顾,如果子女可以自己承担,务必不要借助佣人的帮助。类似搀扶搔痒这样的事情,若是由子女亲自来做,父母心里会更加快乐和满足。父母生病,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一定要亲自服侍他们吃药。回想年幼时父母养育我们何等辛劳,即使我们尽全力来孝顺赡养,又如何能报答得了父母深恩的十分之一呢?为人子女的人,不能不知道这些。
子女既然能够赡养父母的身体,更加不能不赡养他们的精神。赡养父母的精神,在于安定他们的内心,不让他们担忧。即便子女在饮食起居方面准备得再完备,如果其品性和行为常常让父母伤心,父母的安乐又从何而来呢?即使是不肖的子女,如果有足够的财力,也能够在物质方面供养父母。若想要父母内心安宁,不让他们担忧,那么每句话、每个动作都不敢不考虑父母,不是孝子是无法做到这点的。赡养身体,只是枝节;赡养精神,才是根本;为人子女的人,务必要赡养他们的精神啊。
赡养父母精神的方法,首先要保全自己的生命。父母关爱子女,时常祈祷子女能够身强体健。假如子女体弱多病,父母必定非常担忧。因此保全自己的生命,不只是个人修养的关键,也是孝顺父母的重要方面。若是做毫无意义的危险,强行发泄一时的怨气,从而危害到自身,也不是孝子所应有的行为。即使有人赠予我极其微薄的物品,我也必定会谨慎对待,不辜负他人的好意。我们的身体是父母赠予的,父母一生辛劳大都为子女付出,因此保全自己的生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难道不是子女应尽的基本义务吗?孔子说:“我们的身体,包括毛发和皮肤都是父母给的,不能随便损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即便如此,仅仅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还不足以赡养父母的精神。父母既希望子女身强体健,又盼望子女好名声流传在外。假如子女平庸顽劣,行为不检,不能尽到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基本义务,甚至到了邪恶失德的程度,从而让父母蒙羞,父母羞愤尚且不及,又如何能够内心欢乐呢?孔子说:“侍奉父母,身居高位时不能骄傲自大,地位低下时不能为非作歹,处于人群中时不与人争执。否则,身居高位自大傲慢,必然招致祸端而身亡;地位低下为非作歹,必定遭受法律的惩罚;处于人群中与人争执,也会发生矛盾冲突。这三种不良行为如果不戒除,即使每天用牛、羊、猪来奉养父母,也不能算是孝顺。”说的正是这种情况。因此孝道不仅限于家族之中,如果外在的为人处事不符合道德规范,同样没有资格说自己孝顺。治理国家不忠诚,掌握权力不敬畏,结交朋友不诚信,都是不孝的行为。倘若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顾自身奋勇当先,即使失去了生命,父母也会以他为荣,国家的良民,就是家庭的孝子。父母当然会将子女的荣誉作为自己的荣誉,而不愿意让他苟且偷生,自取其辱。这就是赡养精神之所以比赡养身体更加重要的原因。
辅助父母的行事,与他们分享忧愁和欢乐,这也是赡养精神要做的事情。因此不管是什么事物,只要是父母喜爱和敬佩的,自己也要喜爱和敬佩;凡是父母的嗜好,自己也要嗜好它。
上面所说的都是父母在世时的孝行。即使父母故去后,也还有些需要做好的事情。父母逝世,要按照礼节来安葬、祭奠他们;父母的遗言,一辈子都不能忘记,还要很好地继承他们的志向,向后人讲述他们的事迹,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父母的恩德。再进一步,对内要尽力使家族繁荣昌盛;对外要尽力完成社会和国家的事业,让世人赞誉自己为名士伟人,以彰显父母的名声并使之不朽,只有这样,孝道才可以说是完美了。

选自《中学修身教科书》蔡元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让我们一辈子坚持奉行的?”孔子说:“有啊,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又有一天,子贡说:“我不想让别人强加给我什么,我也不会强加给别人什么。”这就是孔子对人们的告诫,也由此引发了诸多言论。西方的哲学家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而这种自由的界限是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不难发现,这些话所包含的意思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有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不愿意受别人的干涉,当然,别人的思想及言论自由我们也无权干涉;我们都有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被侵害的权利,那么我们也不能侵害别人的身体;我们有保护通信隐私的自由,不希望隐私被别人窥视,因此,我们要严以律己不随便偷窥他人的秘密;我们不想遭人欺骗,那我们就不能欺骗别人;我们不愿意被人欺负怠慢,那么,我们就不能欺负和怠慢别人。事情无论大小,做法都是一样的。
看看我们与人的交往会发现,其中不但有消极的戒律,还有积极的行为。假如由孔子那句话引申出“自己想要的,就强加给别人”这句话,可以吗?答案是,不完全是这样。人类的欲望,有时会因为遗传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让人做出有悖于正道的行为。如果把自己想要的一切,都强行施加给别人,这样一来,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例如那些贪官污吏喜欢下属的阿谀奉承,于是就对自己的上级也阿谀奉承,这样可以吗?迷信的乡民,总爱听传教士那不着边际的胡说八道,然后像传教士一样对自己的亲友乱讲一通,这样可以吗?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时候也会出错,比如对于那些不好的名声、直白的劝谏等,如果仍然依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不进行直言相劝,而是委婉地说出真相,也未必不好。
对于那些积极向上的行为,孔子固然说过:“自己想要立业,就要让别人立业;自己想要成功,就要让别人成功。”在这句话里,“立”,就是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有一席之地;“达”,就是使人达到目标,能够成功。此时,强加给别人的事情,一定要以“立”和“达”为原则;不必强加给别人的,就以自己不想要的来概括吧。如果一辈子都能做到这样,就不存在什么弊端了。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修?学
身强体壮、相貌魁梧的就算贤能吗?未必。住所高大、衣着华丽的就一定漂亮吗?也不一定。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无所作为,虽然外表可以修饰,但是,恶劣龌龊的内在品质又怎么能掩盖呢?
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很密切。道德的名号很崇高,但是也不外乎于抑恶扬善。如果不辨别善恶,又怎么知道哪些恶行不能做、哪些善行可以做?知道善行应该做而去做,知道恶行不能做而不去做,这才是真正的道德。世界上那些不忠不孝、没有礼义、放纵欲望甚至因此无法保全生命的人,不一定都是大奸大恶之徒,很多是因为知识不足而造成的。
对于一般的道德,只要具备一般知识的人就能做到。但高尚的道德,那些不具有高尚知识的人就做不到了。因此,从古至今,那些实行道德并被后代视作榜样的人,都是卓越不凡的人,比如孔子就是这样的人。
知识是人情事理的根本。虽然人情事理种类复杂,但是每一样都要依赖知识。近代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无论什么样的事业都离不开知识。人,无论贫富贵贱都需要学习。而且,知识能提高我们的人格素质,让我们的知识更为渊博,这样我们的行为自然变得儒雅让人敬慕了。如果明白了是非的道理,表现在行动中自然不会有所疑难,这也是“诚于中,形于外”的体现。知识不足的人虽然能看到日月,却无法看到真理和正义的光辉;他们对物质有感触,却缺乏精神世界的融洽饱满,总有近忧,但缺乏远虑。见识如此狭隘,言行怎么能不浅薄呢?
要想知识进步,必须经过求学。钻研学问,一定要博大精深兼有。自从人类文明产生,国家的富强贫弱一直和国民的知识深浅成正比。那些欧洲国家之所以能够侵略扩张,雄霸一时,也是因为国内那些知识渊博的专家利用科学知识推动经济发展、兴建产业,经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才有了这样令人羡慕的成果。因此,文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是武力的竞争,而是智力的竞争。如今海外各国交往频繁,智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个国民,又怎能不努力追求知识,让自己成为对国家有更大贡献的有用之才呢?
钻研学问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持久耐心,二是珍惜时间。
正如衣物是用来装饰身体的,知识被用来装饰内心。再美艳的衣服,时间长了就会陈旧,但学问的增长却能享用终生,亦可流传后世,这就是学问的可贵之处。贵重的物品总是难以得到,那么可贵的知识又怎能轻易得到?因此钻研学问的人,要有持久的耐心。
研究学问的少年,开始的时候都很勤奋,但时间一长,就滋生出了懒惰的习气。有的人不知反省自己是不是用功学习了,却一味抱怨学业难成。他们哪里知道,即使古圣先贤拥有渊博的知识和出众的才华,尚且需要不断地努力进取才能学有所成,更何况天资平常的人,如何能够不劳而获呢?缺乏持久耐心的人总是想把全年的事情在十几天之内完成,如果一时看不到成效,就会半途而废,像扔旧鞋子一样轻易丢弃。这样,即便那些简单到普通人都能学会的东西,他们也不会有所成就。那些专门技术的内容和道理博大精深,没有专心致志不知疲倦的付出,就很难达到精深的境界,想粗略草率地一蹴而就,岂不是很狂妄的想法吗?
庄子曾告诫人们说,生命有限但知识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一定是很苦的。如果肆意浪费时间,没有把时间用在有用的地方,就很难达到自己的理想,因此,学习知识的人更应该珍惜时间。
年轻的时候思想还不成熟,没有形成固有的成见,所以更适合学习。这个时期努力学习,所积累的智慧会让一个人一生受用不尽。反之,如果年轻时养成放纵散漫的习惯,即便到了中年幡然醒悟下决心勤奋苦读,所得也不会很多。朱子曾说:“不要以为今天不学习还有明天,不要以为今年不学习还有明年;岁月如梭,时间从来不曾放慢脚步,等有一天你年老了,到底是谁的过失呢?”这番话情真意切、通俗易懂,值得我们深刻体会。
每个人的时间都如此可贵,因此我们既要懂得珍惜自己的时间,也要懂得珍惜他人的时间。有的人每天拜访朋友,不合理地利用时间闲谈游玩,这无异于偷窃别人时间的盗贼,每个学者都应该以此作为警戒。
钻研学问,进入学校求教于老师固然很必要,但自己读书也非常有效。因为,良师不容易碰到,即便有幸碰到,其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书籍可以让我们受益无穷。
随着文化的发展,书籍的种类也逐渐增多了,历代学者有很多著作,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汗牛充栋,这些著作既不是一个人的财力所能买齐的,也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全部读完的,因此,我们要有选择地阅读那些对我们有帮助的书籍。钻研学问的人应该注意:读一本没用的书,等同于没有读书。
普通知识的学习,应该以学校的课程为主、以自己的阅读为辅。假如课堂上的知识还没有掌握,就读太多的课外杂书,即便有所收获,也会因为读书过多过杂而收不到太好的效果。而且课外阅读也有先后顺序之分,学习专业知识的人应该注意。如果不顾及自己的理解能力,一味阅读高深书籍,还不懂装懂一错再错,最后必定有害而无益。即便因为理解了一点内容而洋洋得意,也不可能一辈子把学问做到融会贯通。书籍不分尊卑,如果真正理解了书中的含义,即便是粗俗浅显的书也能趣味横生;否则,纵然是再有名的书籍,如果不能理解其中的真谛,那读书还有什么用处呢?远路始于脚下,登高始于低处,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了解书中的意思,可以请教老师和朋友,让他们帮助挑选,这样就不用担心所读的书不适合自己了。
研究学问的人,只要能遇到良师,得到好书,就不怕不进步。但是,朋友的帮助也很有必要,清闲的时候,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一聚,凡是老师教授范围外的,或者是对书上的内容有疑问的,都可以互相切磋探讨,这样彼此都能受益。因此有志求学的人,一定要谨慎择友。
学问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但进步的关键在于具有怀疑精神。不善于怀疑的人,也无法做到真正的相信。读古人的书或者听老师朋友的话,不要盲目相信,要勤加思考琢磨,找到相信的根据。在此之前,要不停推理寻找,直到彻底搞清楚并且毫无异议,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未加独立思考,即使暂时记住了也没有意义,学知识的人就像放书的箱子一样,没有把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如果因为之前心有芥蒂,但凡听到不同的说法就一概反对,这便犯了过度怀疑的错误,没明白学问的真谛了。因为,怀疑本身不是目的,怀疑精神是为了真正学到知识。
选自《中学修身教科书》蔡元培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