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原本大学微言

書城自編碼: 197396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南怀瑾
國際書號(ISBN): 9787309035513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715/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3.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骨科康复学(第2版) 》

售價:HK$ 250.8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笔记启蒙 : 英国皇家学会与科学革命 》

售價:HK$ 85.8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六辑) 》

售價:HK$ 107.8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

售價:HK$ 74.8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镶嵌之美:古希腊罗马的马赛克艺术 》

售價:HK$ 305.8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后希腊化哲学:从斯多亚学派到奥利金的发展研究 》

售價:HK$ 76.8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别纠结啦:不被情绪牵着走的通透生活指南(“当代一休”小池龙之介治愈新作!附赠精美书签!) 》

售價:HK$ 64.9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第二人生:找到重新定义人生的智慧 》

售價:HK$ 96.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977.8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套装共12册)》
+

HK$ 42.4
《孟子与万章(南怀瑾先生讲解《孟子·万章》的记录,在大陆首次出》
+

HK$ 94.4
《楞严大义今释》
+

HK$ 64.9
《中国文化泛言》
編輯推薦:
《大学》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宋代以后士人学子必读的教科书。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大学》的讲记,书名中说的“原本大学”指的是《大学》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作者以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对《大学》中的微言大义作了揭示,给人以知识的乐趣和人生的启悟。
內容簡介:
《原本大学微言》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大学》的讲记,书名中说的“原本大学”,指的是《大学》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作者以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对《大学》中的微言大义作了揭示,给人以知识的乐趣和人生的启悟。《大学》是儒家的代表作之一,相传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参)所著。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是宋代以后士入学子必读的教科书。文中以“明明德”、“亲民”、“至善”为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对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關於作者:
南怀瑾,国学大师,生于1918年,南先生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人家.在台湾倾全力讲述印行传统文化经典,从学界、商界、政界,直到民间大众,不辞辛劳,奔波教化三十余载,内容涵盖了儒、佛、道及诸子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著述凡三十余种,立足时代科学精神,将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灿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其影响之深远必将是划时代的。主要著作有《论语别栽》、《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列讲》、《历史的经验》、《新旧的一代》、《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国道教发展史》、《金刚经说甚么》、《圆觉经略说》、《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习禅录影》、《禅观正脉研究》、《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如何修证佛法》等。
目錄
第一篇 开宗明义
一、原本《大学》的原貌
二、从教授来访说起
自幼诵读益处多
但开风气不为师
三、沉冤莫白的“四书”
被误用于考取功名
变本加厉的新八股
四、书生大半出农村
传统的农村生活
农村自动自发的教育
五、启蒙教育的审思
一夜发白《千字文》
先学做人,再谈政治
六、乌鸦式的读书法
但求能够写信记账
学童“齐放好喉咙”
七、先摆几个方块阵
“道”字的五个内涵
“德”字的内涵
“天”字的五个内涵
八、大人之学的探讨
怎样才算是“‘大人”?
《乾卦·文言》新解
还它的本来面目
九、中原文化的精品
北方与南方的文学风格
《大学》首文竟可以治病!
十、《大学》修养的次第
四纲、七证、八目
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自觉觉他而觉行圆满
十一、朱晦翁昧改《大学》
“亲民”改作“新民”!
擅自改编《大学》次序
一字之差的故事
十二、“明明德”要“明”什么?
宋德理学兴起的背景
朱子“虚灵不昧”说的探究
第二篇 七证的修养功夫
第三篇 内明之学
第四篇 外用之学
第五篇 内外兼修之道
第六篇 齐家治国
第七篇 治国平天下
第八篇 儒学演化与国家发展
第九篇 西方文化与中国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內容試閱
 同样的,唐、宋以后的道家,也与禅宗互有关联,例如道教《清静经》的主旨,也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人生在任何一个时代,要想做到思想、学术、生活完全能脱离现实而独立生存,肯定地说,是绝对不可能的。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儒者,如二程夫子、朱熹先生等读书人,当时学了佛、道两家的学问修养,就回来反求诸已,重新打开孔家店,自立门户成家,那也是无可厚非、情有可原的事。这些确实资料,你只要遍读程、朱两家遗集,及明了历史演变,就到处可见。但最不能使人赞同的,明明是借了别家的资本,或是偷用了别人的本钱,却又指着别人的大门大骂“异端”,实在是令人齿冷,令人反而觉得假道学倒不及真小人了!
朱子“虚灵不昧”说的探究现在,我们且看朱子怎样注解“明明德”和“亲新民”的涵义。这段注解在前一章已经引述出来。现在我们为了讲解方便,也为了加深印象,再次引述他的注解如下。他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这一段话,可以说是朱熹先生代表宋儒,以及程、朱理学的最高哲学的主旨。我们把它试着用现代白话来说清楚。他说,《大学》所讲明德的内涵,是说什么呢?那是说人们生命中本有之性,原来本是虚灵不昧的,它能够具备一切的道理,而且能够适应万事的作用。
注意啊!这是朱子说,天生人性,本来便是“虚灵不昧”的,人性本来是具备理性,能够适应万事万物的。
但是,天生生命的禀赋,同时为气质的功能所拘束了,又为人心自己的欲望所蒙蔽了,所以有时候就昏迷不清醒了,也可说不理性了。不过,那个人性的本体,还是照样很清明的,并没有停息过。所以学问之道,就要在它发动气禀、发动人欲的时候来明白它,就立刻恢复它的最初面目。
注意啊!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朱子当然知道,但他不用“性善论”做定位,却用“虚灵不昧”四个字来说明人的本性,这就不知所云了!等于和尚不信佛经佛说,专门学那些五花八门的特异功能之说来当佛学。
虚灵不昧是心理上的一种境界,也可以说是意识形成的知觉或感觉的心态,这是由父母所生以后的后天现象作用,说它是后天的个性还马马虎虎。如果说是父母未生以前的先天之性,就大有问题了!况且虚灵不昧,是他从佛家的禅宗,和道家讲究心地做功夫的术语因袭而来的。庄子的“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百丈禅师所讲的“灵光独耀”,甚至禅师们惯用的“一念灵明”,这些都是做静定修养功夫中,心理上所呈现的境界状态,怎么就硬塞进去,指定这就是曾子所作《大学》明德的内义呢?
好了!我们姑且承认天生人性本来就是虚灵不昧吧!但朱子又说有一个气禀的气质之性是很厉害的,它拘束了这个虚灵不昧,而被人性所蒙蔽。那么,一个虚灵不昧的人生自性,同时也并存有两个魔性,一个是气禀,一个是人欲。它们两个又从哪里来呢?是不是如朱夫子自己所说,也都从自性本体中来呢?怪不得后世人辩讲宋儒程、朱的理学,说它是“理气二元论”。其实,他对人欲和本体的关系还交代不清,可以说是“理、气、欲”的三元论啊!
朱子又说,虚灵不昧的理性,它本身是明白的,并未停息过,只要你在人欲发动的时候,明白了它的作用,就可恢复到当初的虚灵不昧了!这也就是理学家所说的,“人欲净尽,天理流行”的大机大用了。朱子这个“复其初也”一句,便是从李翱的《复性书》而来的。如果有人要问:既然复其初了,是不是永远会在虚灵不昧之中呢?问题来了:
一那个气禀质之性增强力量,比你虚灵不昧还大,是不是又被它所拘,虚灵不昧又被它拖垮呢?
二如果人欲投靠了气禀质之性,气质帮忙人欲,你的虚灵不昧敌不过它两个合力进攻时,又如何呢?
倘使这样诡辩下去,正如西方文化中所说的上帝万能,却永远消灭不了撒旦魔王。所以撒旦永远与上帝并存,万能就等于无能了!
但我们只能到此打住,不必再论辩下去。正如禅宗的德山禅师所说:“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言说论辩,终归是“戏论”而已。我们最重要的结论是:朱子所说的“虚灵不昧”,只能说它是《大学》下文“止、定、安、静”求证功夫中的一种境界,不可以用它来诠释注解明明德就是虚灵不昧。更不可以就把它当作人生天性原初的本体。不然,朱子会被人认为是权威学阀的武断,至少是鱼目混珠的误用吧!岂不太可惜了吗?
我们反反复复,为了“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议论了很久,好像忘了下文的“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乃至“家齐、国治、天下平”,以及“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前后有绝对相关的一节。其实,前面虽然为“格物”这个名词的内涵,稍作发挥,略微启发。但如果真要了解传统文化“格物”的道理,除非研究自上古以来,儒道本不分家的科学史观,甚至如后世所谓的道学养生科学与物理等学识才行。
人身只有使用权
因为我们的上古科学史观,认为这个天地宇宙与万物,都是一个“物化”作用的“造化”生机而已。换言之,这个天地宇宙,是一个大化学的熔炉,万物和人,都是这个大化学洪炉中的化物。这个能知之性的神灵妙用,是发动“造化”的能源。但它又被“物化”的引力吸住,混在一起。除非再自觉醒,摆脱“物化”的吸引力,超然物外,回归道体,才是究竟。
由此类推,不但天地万物都属于外物,就是我们所认为是我现在生命的人身,也同样是外物,但有使用权,并没有永久拥为已有的主权。例如我们从古以来,就有一句很漂亮的哲学性口头语:“身外之物,并不在乎!”其实,大家忘了这个偶然暂时占有的人身,也只是“心外之物”,你更无法永远据为已有呢!所以当你现在拥有此身,就要好好的“诚意、正心”去使用它,为己为人,做一番自利利他“明德”的功德。这才是“物格而后知至”的“明明德”之学。
那么,此身如何去修呢?我们既已知道了身亦是物,但这个现在已经是我所依的身子,虽然和我好像是分不开彼此的一体。事实上,我的“能知”之性,并非属于这个身体。只是在此身内外任何一部分,都共同依存有“能知”之性所分化的“所知”和感觉的作用而已。不过,在普通一般人,没有经过“知止而后有定”,进而达到“静、安、虑、得”的学养境界,就不会了解“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层次。因此,平常都由“所知”的分别思维作用,被身体生理的“感触”所左右,随时随地落在“感觉”所起的情绪之中。即传统文化所谓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的作用上打转。到了汉、魏以后,佛学东来,又加上由“色、声、香、味、触、法”所起的六欲作用。所以在唐、宋以后,统名叫做七情六欲,它左右了人的一生。
那么,在这个人身生命中,当他和“身外之物”的物质世界各种环境接触,以及和人事的互相交触感受的时候,便随时引发了喜、怒、哀、乐等情绪。其中的关键作用,那便是上古儒道本不分家所说的“炁”气。所以从曾子以后,由子思再传的弟子孟子手里,就极力主张“养气”之说。孟子所谓“志者,气之帅也”,便是说明“所知性”所形成的意志,可以作为主导情绪统帅的功用。如果能够把义气“直养而无害”,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变成“浩然正气”。但也须要有一步一步的实证程序,并非徒托空言就可做到。这在《孟子·尽心篇》里,已经有比较具体的说明,姑且不加详说。因为我们现在所讲说研究的,是孟子的太老师曾子的原本《大学》,不是讲曾子的徒孙孟子的学问。
汉武帝、元帝文化政策的流弊
当汉文帝执政做皇帝的阶段,还没有刻意来做重兴文化的事业。直到他的孙子汉武帝时期,才开始作复兴文化的措施。而汉武帝受公孙弘、董仲舒的影响,“罢黜百家,一尊于儒”,便开始扼杀“诸子百家”开放思想的发展了。尤其到了汉元帝时代,完全确定以偏重儒家学术思想为主,才形成汉儒以注疏、训诂、考据为重的“汉学”。这个阶段,距离秦始皇焚书坑儒和项羽的火烧咸阳,已有七十多年了。可见革命性的破坏打倒旧传统是比较容易,但要重新建立文化,想做继往开来的大事业,就不是那样简单了。这也正合了传统文化的一句名言:“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而贪财好色,奸酒使气容易,好文就不比好财好色那么轻易了!汉元帝偏好儒家,并非罪恶,但心有所偏,正违反了《大学》所说的,其心已不得其正的过错。尤其不知《易经·系传》所说“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传统儒家的精神文明,因此,可说使周、秦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散失,以及西汉王朝的衰亡,也正是从汉元帝手里开始。
总之,我们为了讲到《大学》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一节,就插进来引用历史上帝王家庭大多陷于“家不能齐”的事实,作为说明。因此,不知不觉耽误了很多时间,而且说了许多有关历史事迹的废话。如果再来讲历来一朝一代的历史,那就离题更远了。所以,先到这里煞住为妙。况且研究历史,不免容易引发感慨,尤其要把经“四书”、“五经”史合参,鉴古明今,就更加吃力不讨好了!到这里忽然想起清代诗人张问陶船山《读史》的一首诗,可以借用暂时作一结论:
一编青史太陈陈,上下千秋笑转轮。
治乱凭天如有数,安危注意恐无人。
只闻叔世多豪杰,不信深山有隐沦。
叹息典谟三五册,万年难遇此君臣。
有关张船山这首诗,只要把起首两句和最后两句合为七绝,也就足够说明古往今来的历史,都是古版今印,但有人事的不同,内容大体上都是轮回旋转,翻来覆去差不多。他说除了《尚书》上所保存的有关尧、舜、禹等三五篇上古流传的好榜样以外,如果后世要想再碰上那些圣帝贤相,恐怕是永远的梦想,难以成为事实了诗中所说的典谟,是指《尚书》的《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谟》等篇。。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