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HK$
97.9
《
木偶的恨意(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
售價:HK$
64.9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HK$
85.8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HK$
64.9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HK$
74.8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HK$
74.8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HK$
74.8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HK$
64.9
|
內容簡介: |
《有尊重才有教育》抓住了“理解与尊重”这一核心问题,论述了教育应从尊重开始,只有尊重和尊严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孙云晓先生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讨,提出了当下教育的具体问题,并给与分析和建议,対青少年儿童的父母和教师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帮助。
|
關於作者: |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从事青少年教育40年,其中24年做专职研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
2008年被评为“中国教育风云人物”。主要教育作品有:《孙云晓教育作品集》(8卷);《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5卷);教育专著《拯救男孩》、《拯救女孩》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为具有巨大冲击力的畅销书。他的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
目錄:
|
第一章 教子成功从培养好习惯做起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把美德化为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从小开始
★习惯贵在坚持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
第二章 爱学是万善之源,厌学是万恶之源
★良好的学习习惯比高分数更重要
★认真听讲是学习好的第一习惯
★教是为了不教
★预习者是主动者
★“重复是学习之母”
第三章 指导孩子用好电子媒介
★预防孩子患上“电视病”
★巧用“停电日”
★与孩子一起欣赏动画片
★网络文明从习惯养成开始
★让孩子成为网络的主人
第四章 养成读书习惯等于在孩子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
★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终身受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不同年龄的孩子读不同的书
★让孩子在读书中感受成功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五章 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亲近大自然
★走进星星河
★体验亲情
★培养孩子的胆量
★失败也是一种人生体验
第六章 千方百计地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好人
★让孩子相信“我能行”
★别让自卑结成冰
★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
★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控制自己是心理健康的特别规则
第七章 孩子没有朋友比考试不及格还要严重
★不会合作的人不是现代人
★警惕孩子的攻击性
★借个孩子去旅行
★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联合起来
★真诚接受孩子的朋友
第八章 帮助孩子制定休闲计划
★理财教育要从小开始
★让孩子参加什么样的夏令营
★做一个对地球负责任的公民
★带孩子走研究型学习之路
★让孩子融入社区
第九章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有信任才有教育
★宽容高于惩罚
★请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
★不要让孩子畏惧父母
第十章 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秘密是成长的营养品
★为孩子创造一片“野地”
★考试分数是孩子的隐私
★对青春期要有理解之心和关怀之情
★批评孩子要对症下药
第十一章 呼唤父教
★父教是不可缺少的
★父亲是一本好书
★注意父亲的榜样
★别做“第二位母亲”
★教孩子遵守规则
第十二章 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没有尊重的爱是一种伤害
★陪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智慧
★不可培养告密者
★注意教育忌语
第十三章 平等是代际沟通的基石
★化“代沟”为“代桥”
★写信给孩子是交流的好办法
★和孩子来个有效的沟通
★学会与孩子谈判
★让家庆成为亲情的圣典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教子成功从培养好习惯做起
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即重在从培养习惯开始,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
培养好习惯需要用加法,持续21天就会开始养成,坚持90天就会稳定形成;矫正坏习惯则需要用减法,逐步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这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有一件小事,我一回想起来便感动不已。
2000年8月,我应邀与女儿孙冉同行赴日本参加青少年活动。在东京,我们出席了一个隆重的中日联欢会。
女儿悄悄地告诉我说:
“扶美子的妈妈和两个弟弟都来了。”
“真的吗?”
我一听就激动起来了。尽管坐在主席台上,尽管还不认识他们,我还是忍不住用目光搜寻着,我相信能认出他们,并希望立即见到他们。
1999年的春天,高三学生长冈扶美子来我家民宿一周。这位日本姑娘白净的脸蛋上透着健美的红润,对人有礼貌,我们全家都喜欢她。最让我们难忘的,是她来中国修学旅行的20万日元,都是自己打工挣的,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
孙冉两次赴日民宿,绝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扶美子家里,这是他们的盛情相邀。但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明白,两个月的时间给人家添了多大的麻烦呀!况且,人家又给予了孙冉巨大的帮助。
大会休息的空隙,我怀着万分敬意,在女儿的陪同下,去拜见长冈扶美子一家。当时,扶美子的妈妈长冈惠子与大儿子长冈雄一和二儿子长冈健志在会场。我们热烈地交谈着,彼此表达感谢之意。
一会儿,大会开始了。长冈惠子与雄一让我和女儿坐在他们原先的位置上,他们则悄悄退去,居然坐在了水泥地上。其实,我的身旁有不少空位子,可这日本母子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宁肯自己吃苦受罪。见此情景,我的心里阵阵发热,马上与女儿返回了自己的原位。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让我长思至今。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换句话说,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教育,而最忘不掉的是习惯。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中日德育的最大差别在于习惯养成的差别。中国的许多德育起点高,目标远,内容空,于是成了练嘴巴和背知识。日本的德育起点低,目标近,内容实,于是德育化为了孩子的习惯。譬如,“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教育,并未到处声张宣传,却让许多日本人刻骨铭心,并且化作实实在在的行为习惯。
中国应当向日本学习,一切教育都着眼于习惯养成,因为习惯养成是儿童德育的核心目标。一个家庭不重视习惯的养成,就谈不上真正的家庭教育。一个学校不重视习惯的养成,根本谈不上教育和教学。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家福泽谕吉有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教育孩子首先不是看你说了什么,而是看你怎么做。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父母与教师首先要拥有好习惯。因此,要为孩子改造成年人自己的世界,教子成功请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
关键词:什么是习惯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心理学的解释:“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我们可能还记得SARS病毒流行期间,大家最痛恨的就是不讲卫生的习惯,因为不讲卫生就是使SARS病毒流行的一个间接致命因素。还有一个机构为此组织了评选,结果评选出了我们中国人的十大陋习,第一位就是随地吐痰。
养成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习惯决定命运。
我想给大家讲个故事: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但谁都没想到最后一关碰到了麻烦。这一关是什么呢?总经理要亲自面试。
一见面,总经理就对大家说:“很抱歉,年轻人,我今天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啊?”
年轻人说:“没问题,总经理,你去吧,我们等您。”
总经理走后,这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围着总经理的大写字台很有兴趣,写字台上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结果,大家是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没有一个闲着的。看完了还互相交换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总经理说:“面试已经结束。”
年轻人很奇怪,说:“没有啊,我们在等您,还没开始面试呢?”
总经理平静地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不能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这些年轻人目瞪口呆,全傻了。因为从小到大,就很少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所以,在不知不觉之中痛失了这个机会。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一个坏习惯使你丧失了良机,而一个好习惯则使你走向成功。
20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当时几十个宇航员在培训,为什么加加林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
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参观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感动了他。罗廖夫说:“我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于他良好的习惯。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
实际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的习惯能够给人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坏的习惯往往使你在不知不觉之中走向失败。
在《培根论人生》一书中,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曾专门论述习惯与命运的关系。他说:
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在这一点上,也许只有宗教的狂热可与之相比。除此以外、几乎所有的人力都难战胜它。即便是人们赌咒、发誓、打包票,都没有多大用。
个人的生活受习惯支配,而社会的习惯,则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古印度教徒为了遵守宗教惯例,可以引火自焚,他们美丽的妻子,也心甘情愿跟着跳入火坑;古斯巴达青年,每年要在神坛上受鞭笞,以锻炼坚忍的耐力。而伊丽莎白初期,一个爱尔兰死刑犯受绞刑前,要求用荆条,不是绳索——那是他们民族的习惯。
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通过陶冶,直至我们终生不忘。幼年学习语言,轻松又自如,中年以后就很困难,这是一种习惯。体育运动也是如此。
意大利著名女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三岁决定一生。3~12岁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我看来,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儿童成长是由四块基石决定的,即自信、兴趣、习惯、能力。自信产生兴趣,兴趣养成习惯,习惯化为能力,而核心是人格。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这段名言意思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
伊拉克战争有个特点,由于失误,美国兵打死英国兵挺多的,但是英国兵打死美国兵并不多,大家说这美国兵怎么回事?这美国兵真的对英国兵刻骨仇恨?恐怕不是。这个跟他们的教育有关系,美国老师对学生采取过于宽松的态度,比方说,老师问:“五加一等于几?”学生回答:“五加一等于七。”老师会说:“差不多,差不多。”他很少批评,而是鼓励,五加一等于六,跟七差不多,所以美国人容易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的事情特别多。英国就比美国严谨得多,德国人那就更严谨。
德国的父母教育孩子就非常严谨细致。孩子心血来潮:“爸爸,我明天想去爬山。”爸爸不会说“NO”或“YES”,他可能会说:“你的计划呢?你准备怎么去呀,跟谁去呀,带不带午餐,到哪个地方去?”“我还没有计划。”父亲就会说:“你没有计划的事不要做。”德国人特别讲究孩子做计划,老问你的计划呢?这些习惯就使得德国人非常严谨。所以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孔老夫子说得很好,他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成若天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这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首要因素。
相关链接: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五大步骤:
步骤一:认识习惯的重要性。进行形象感人的榜样教育。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各种各样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使孩子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
步骤二: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如定家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要让孩子自己说:习惯这么重要,我特别需要形成一个什么什么习惯。要一个一个地定培养目标,比如三个月培养一个习惯,一个新习惯,这都很好。
步骤三:持之以恒地练习。行为习惯需要持久的训练,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父母们都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习惯的形成一定要训练三个月以上。但是这训练不是天天正步走,而是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等,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步骤四:及时而科学地评估、引导。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小孩一定要及时地表扬。当然,也需要适当的惩罚。
步骤五:形成良好的环境,逐步培养良好的家风和校风、班风。如在班级里谁出现了好的行为,在班里就得到鼓励、支持、欣赏;谁有不良行为出现了,就受到反对、批评。在家庭中同样如此。这对一个人好的习惯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推荐语:
关于孙云晓的最新评价
2012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孙云晓被家庭期刊集团和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评选为
“推动中国家庭文明十大致敬人物”。著名作家、北京市作协副主席毕淑敏特意撰写了致敬词:
“孙云晓是当代中国优秀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始终保有一颗童心,以敏锐的目光,研究青少年教育领域的新问题、新观念,提出众多振聋发聩的新观点,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对现行教育思想进行了一系列挑战和反思,并融入国际化的大视野。他的众多著作,既是对诸多陈旧观念的尖锐拷问,也是饱含新思维的智慧结晶。他那些闪耀着理性光芒和充满爱心的教育宣言,对我国家庭教育和父母理念,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封面推荐语:
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而根本的原则就是尊重。实践证明,民主型的家庭孩子成才率最高。
前言、序、后记
自 序
判断一种教育是否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最简单也最准确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尊重孩子。
让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
钟女士5年前离婚,独自一人带着16岁的女儿阿芳生活。钟女士为了让孩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起早贪黑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工作的忙碌使得钟女士平常难得抽出精力来照看日渐长大的女儿,可是最近钟女士发现阿芳经常很晚才回家,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凭直觉,钟女士估计女儿在谈恋爱。但是,每次钟女士试探着想和女儿沟通,让她以学习为重,都被阿芳转移话题。
于是,钟女士决定要将女儿的行动调查清楚,然后再作处理。怎么调查呢?钟女士想到了私人侦探。钟女士先交2000元押金,委托私人侦探收集阿芳课余时间活动的证据,尤其是一旦发现女儿有恋爱的行为,必须要得到男方的基本资料。
不料受托的私人侦探在跟踪偷拍阿芳的行踪时被阿芳发现,阿芳认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要求私人侦探退还拍摄的全部照片,并书面保证不将自己的行为告诉他人,并支付至少5000元的精神损失费用,否则就将对方告上法庭。同时,阿芳打电话给她的妈妈,说母亲雇人跟踪她的行为伤透了她的心,她再也不回家见母亲了。
案例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当校长的时候,学校的花园里开出了一朵极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观赏。
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花园里散步时,发现一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已经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正拿在手里快活地往外走。
苏霍姆林斯基叫住小女孩,蹲下身子,亲切地问道:“孩子,你摘朵花是送给谁的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有些羞怯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每天都陪着她说话。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非常大的玫瑰花,奶奶就是不相信,我现在摘下它送给她看看,看过了我就把它送回来。”
听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看着小女孩纯朴的小脸,苏霍姆林斯基心里很感动。他牵着小女孩的手又回到了花园里,摘下两朵大的玫瑰花对她说:“一朵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有充满爱的心灵;另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以上两个案例中,钟女士和苏霍姆林斯基校长都是有爱心的,但是,他们爱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其差别就在于是否尊重孩子。
孩子为什么特别需要尊重呢?因为只有被尊重的孩子才会自知自信,才会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才会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所以,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最重要的规定,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明确要求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也就是说,尊重孩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概念和要求,而且成为法律的神圣规则。
对于父母来说,尊重孩子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如果随便问一位父亲或母亲,你爱自己的孩子吗?可能答案都是同样而且肯定的:爱!但是如果问,你尊重你的孩子吗?可能得到的答案就不是那么肯定了。往往因为父母以爱的名义,行使着自己享有的权利时,就容易忘记孩子的权利。钟女士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在有些家庭中,孩子被看作父母的私有财产,可以任由父母支配。或者觉得孩子太小,无所谓什么自尊心。但这种做法对孩子却并不公平,孩子也同大人一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得到外界的尊重和肯定,而父母的尊重和肯定尤为重要,因为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最亲近的人,而家无论对成年人还是孩子来说,都应该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
当然,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可以说,不了解孩子就难以尊重孩子。比如,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像个“水晶人”,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这样才放心。可是你会发现,孩子越大越不透明,因为越大秘密越多。所有的跟踪孩子、偷看孩子信件等行为都是害怕孩子有秘密,父母会觉得孩子都秘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殊不知,秘密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品,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为什么呢?因为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走向独立的过程,走向独立的过程就一定伴随着大量的秘密。因为他们要独立地面对,不是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比方说,伙伴们相互约好了,这件事我们谁也不要对别人说,只有我们知道。这样的秘密是孩子长大的伴随物。独自享有秘密,独自面对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责任。儿童时期,秘密会使孩子的生活变得很神奇。外国专家甚至说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儿童时期的秘密特别多。秘密是儿童成长的催化剂。
看到这里,有些父母可能更担心了,实际上,孩子的秘密绝大多数不具有危险性,一般可以不予干涉。也必须看到,有极少数的秘密是危险的,是孩子难以掌控的。父母作为监护人有责任也有权利保护孩子,可以适当采取干预措施。需要提醒父母的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需要坚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原则,越是理解和尊重孩子,越容易化解风险,越是不理解和尊重孩子,越容易雪上加霜。
我们只有以尊重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也才能学会尊重。我们不仅要尊重孩子,而且要给予孩子尊严。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说,我们讲让学生有尊严,实际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有自尊,同时让学生能够尊重别人。人格尊严是什么?人格尊严实际上就是指维护人本身存在的价值的尊严。两个层次,一个是道德性的尊严,一个是法律性的尊严。其中,道德性的尊严应该是更高的层次,法律性的尊严应该是底线。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是人的法律性尊严,你触犯了这个底线,那你就侵犯了法律规定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严不能靠别人恐惧心态去获取,只能靠你自身的品德跟才华来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对你的尊重。我们现在并不是不倡导师道尊严,而是指这种师道尊严应该是来自你的知识魅力和你的人格魅力。
教育的问题与矛盾千头万绪,但是,抓住了理解与尊重,就抓住了核心,因为教育从尊重开始,而只有尊重和尊严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基于上述考虑,我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与理论探讨,写下这样一本书。书中有许多具体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对于少年儿童的父母和教师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