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HK$
177.0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HK$
143.4
《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售價:HK$
110.9
《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售價:HK$
85.1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HK$
111.9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HK$
427.8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編輯推薦: |
(1)屠格涅夫是俄罗斯伟大的著名作家,他典雅精致的语言与自身忧郁高贵的气质相融合,在这部《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中,收录的《春潮》、《阿霞》和《初恋》可以称作屠格涅夫的“青春三部曲”。在这些故事中,作者一再追忆、找寻、诉说、喟叹的不仅是一段段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爱情,更是对青春一去不复返、年华匆匆似流水的怅然低吟。如果我们还年轻,我们会读屠格涅夫,因为他记录了我们的青春;如果我们已然年华老去,我们还会读屠格涅夫,因为他祭奠了我们的青春。
(2)译者介绍:沈念驹,当代著名俄罗斯文学翻译家。浙江德清县人,笔名“亢甫”、“肖马”、“马心水”。历任浙江人民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副主任,浙江文艺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主任、副总编、编审。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理事、副会长。主要译著有:屠格涅夫中长篇小说和全部散文诗,普希金中短篇小说及童话、书画等,高尔基长篇小说《童年》及《我的大学》,契诃夫中短篇小说,帕乌斯托夫斯基小说《烟雨霏霏的黎明》等16篇。主持编辑出版《外国文学名著精品丛书》、《外国著名诗人诗全集书系》、《世界戏剧经典全集》等大型丛书;主编
|
內容簡介: |
屠格涅夫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俄罗斯作家,生前就具有国际声望,并且是俄罗斯文坛中最早受到欧美重视的作家。他的作品很早就被引入中国,《新青年》从1915年第一期起连载《春潮》,次年又节译了《初恋》,新中国成立前,他的主要作品几乎全部被翻译成中文,深受当时国人的喜爱。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选》精选了屠格涅夫的三部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名作《春潮》、《阿霞》和《初恋》,以及两部脍炙人口的短篇名作《狗》与《旅长》。屠格涅夫忧郁而细腻的贵族气质,给这些作品染上了淡淡的哀愁。尤其是三部中篇小说,虽然描写的是一个个“初恋”的故事,是一段段失之交臂、有始无终的爱情,但潜文本层却透出作者对“青春”的深深眷恋,透出这青春背后韶华似水、往事如烟的悲叹……
|
關於作者: |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Ivan Sergeevich
Turgenev,1818-1883)是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奥廖尔省一个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希腊文与拉丁文,被视为当时俄罗斯的“欧化”知识分子。其代表作品主要有《猎人笔记》、《罗亭》、《父与子》和《春潮》等。屠格涅夫是一位极具敏锐性的作家,其作品因涌动着强烈的时代脉搏,被誉为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编年史”。屠格涅夫又是一位富有诗意的作家,他的作品歌唱着美丽的少女与绚丽的自然,其温润简洁、精致优雅的文字,为俄罗斯语言的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
內容試閱:
|
译本前言
《阿霞》《初恋》和《春潮》
沈念驹
伊·谢·屠格涅夫(1818—1883)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俄国杰出作家,在我国早已广为人知。他在1818年生于俄罗斯奥廖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屠格涅夫家族是世代贵族,作家的父亲是近卫军重骑兵团的军官,但是到他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出于现实的考虑,他娶了比自己年长六岁的一个富裕的女地主——距屠格涅夫家族祖传领地不远处的斯巴斯科耶庄园的主人。她就是作家的母亲。这位庄园主的性格非常乖张暴戾,刚愎自用,对待自己的农奴十分残暴。
屠格涅夫在斯巴斯科耶度过自己的童年,目睹了农奴的悲惨生活,对农奴制充满了厌恶和反感。这使他后来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对这个制度采取了坚决批判的态度,写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优秀作品。但是屠格涅夫在对农奴制度持激烈批判态度的同时,又反对剧烈的社会改革,不主张用革命的方式变革现存的专制制度,这成为他与自己的一些好友、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们分裂的重要原因。他在15岁时考入莫斯科大学,继而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1837年从该校毕业,翌年又赴柏林大学深造。如果把他在1833年12月莫斯科大学求学期间完成的诗剧《斯杰诺》,看作他初期文学创作的起始,那么直至逝世,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亘绵了整整50年。
屠格涅夫的造诣是多方面的,除了文学创作,他还是语言大师,对音乐也有很深的修养,但他首先是一位文学家。就其文学创作而言,奠定他在文学史上一流作家地位并使他赢得世界声誉的,主要是小说创作,尤其是自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先后创作的六部长篇小说,依次是《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一个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例如,《罗亭》中的主人公罗亭就是继普希金塑造的奥涅金和莱蒙托夫塑造的毕巧林之后的又一个鲜活的多余人形象。他具有十分高尚的抱负和先进的思想,但是在需要行动,作出决断的时候却表现得优柔寡断,结果一事无成,被称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贵族之家》里的男主人公拉夫列茨基身上同样具有贵族阶级知识分子共有的那种软弱性。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
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也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特写性质的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是作家的成名之作,以诗意盎然的俄罗斯大自然为背景,表现俄国农村广阔的社会生活,作者以深厚的人道精神,对当时俄罗斯的农奴制度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对生活在封建专制重压下的广大农奴倾注了深切的同情,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屠格涅夫的创作还有诗歌、剧本和散文诗。晚年创作的83篇散文诗寓意深刻,内容丰富,充满哲理。“散文诗”这个名称也是屠格涅夫首先使用的,以后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式样被许多作家采用,并为读者接受。屠格涅夫是景物描写的高手,技艺的高超简直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景物描写将人物置于特定的典型环境,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外屠格涅夫高深的音乐修养,使他对音乐的描写也成为神来之笔,巧妙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
屠格涅夫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国外,却随时关注着国内的社会生活。可以说无论他的六部长篇小说还是许多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都成功地表现了当时俄罗斯的社会现实和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收入本书的中篇小说《阿霞》、《初恋》和《春潮》,是屠格涅夫的三个代表性作品,所以本文只重点地对这三个中篇小说作一简略介绍。关于他的长篇小说和其他作品,我们就不在这里介绍和分析了。
《阿霞》开始写作是在1857年夏,同年11月完稿,翌年在《现代人》杂志第一期首次发表。其时,作者正在欧洲旅行,在德国城市齐津格作矿泉治疗,这就是小说中的小城3,另一座小城Л即德国城市林茨。这一年4月7日涅克拉索夫写信给屠格涅夫,称赞了他的中篇小说《浮士德》、《雅科夫·帕森科夫》和《三次相遇》,同时呼吁他回到“自己的青年时代和爱情中去,回到那尽管狂热却又不失为美好的朦胧的青春的激情中去,回到那似有若无的怅惘中去”,要他再写一些这样的作品。《阿霞》正是对涅克拉索夫呼吁的回应。
在公开发表前,《阿霞》就在《现代人》编辑中激起了广泛兴趣,大家为之兴奋、喜悦。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此专门写了一篇评论,这就是著名的《幽会中的俄罗斯人》,文中称《阿霞》是近年来“几乎唯一优秀的作品”,并联系屠格涅夫的其他作品对“多余人”进行了深刻、精辟的分析。
同样,1860年3月发表在当年第三期《读者文库》上的《初恋》也是一篇感人肺腑、充满诗情画意和淡淡哀愁的爱情小说。作者是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为小说素材的。作品中主人公父母亲的情况,与作家自己的双亲在许多地方相吻合。这部明显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和《阿霞》一样,都是屠格涅夫中篇小说的代表作。《初恋》发表后引起世界文坛的关注,于1863年被译成法文,两年后又译成德文。
《春潮》写于1871年。与其他小说不同,作品并没有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从情节看似乎只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虽然其篇幅与作者的长篇小说相差无几,但屠格涅夫本人却称其为中篇小说。1840年5月屠格涅夫在游历了意大利和瑞士后回柏林途中,来到德国城市法兰克福。在那里他偶然踏进一家糖果店想喝杯柠檬汁,适遇店主的女儿向他呼救,请他帮助抢救突然昏厥的弟弟。女郎的美貌和气质使他产生爱慕之心,只是由于匆匆离去,爱情种子未及萌芽便夭折了。这成了30年后创作《春潮》的基础。小说开始部分的情节与作者的经历几乎毫无二致,但不能说这是自传体小说,因为作者只是采用了自己经历中的一件事作为小说的引子。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春潮》发表后受到广泛欢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俄国评论界的反应则褒贬不一,后来的文学史家和传记作者在论及屠格涅夫创作时对它较少提及或几乎不提。究其原因,大概就如本段开始所说的那样,这部小说不像作者其他许多小说那样总是反映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不过《春潮》在艺术上仍是成功之作。无论杰玛这个从外表到内心都完美的少女形象,还是萨宁这个青年贵族的多余人的虚弱性格,甚至波洛索夫太太这个外表华美内心邪恶的少妇形象,都刻画得极为成功。情节的安排,景物描写都引人入胜。小说的俄文原名是Вешниеводы,确切地翻译应是“春天的河水”或“春汛”。由于以往已有“春潮”的译名播行于世,并成为许多读者熟知的书名,本文译者便袭而用之,不再着意更改。但是在小说开篇所引的古老抒情歌曲的第三行中出现该词时,则译作了“春水”。《春潮》是我早年的旧译,当初译出以后承恩师原杭州大学冯昭玙教授仔细对照原著一一校订,为译文质量的保障付出了许多时间与辛劳。惜恩师驾鹤西去已经多年,此恩此情无以为报,是为终生憾事,我将永远铭记在心。值此拙译重新出版之际,谨以心香一炷告慰先师在天之灵。
沈念驹于杭州西溪陋室
2012年初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