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理韧性:你总是能整装待发
》
售價:HK$
65.8
《
大学问·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
》
售價:HK$
97.9
《
无凶之夜
》
售價:HK$
65.8
《
机器人自动化集成系统设计(NX MCD)
》
售價:HK$
61.6
《
原生家庭,一所隐秘的学校
》
售價:HK$
96.8
《
信托一本通:财富传承的模式、案例与实务(丰富案例+专业解读,讲透10大信托业务功能、法律风险与实操)
》
售價:HK$
107.8
《
AI绘画:技术、创意与商业应用全解析
》
售價:HK$
85.8
《
新民说·经济学家的恶习
》
售價:HK$
46.2
|
編輯推薦: |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基础知识手册》丛书,是在1993年薛金星先生主编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引领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24个单品系列图书。她的服务宗旨是:全面全程、科学系统地满足学生从小学到初、高中阶段的不同需求。其追求的目标是:“一册在手,知识全有;一套在手,学习无忧;一旦拥有,爱不释手。”
“剑锋在磨砺,梅香从苦寒。”《基础知识手册》的成功,正是基于这种服务宗旨和崇高追求。自1993年面世以来备受广大一线师生的厚爱,年年畅销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薛先生从全国范围内聘请了一大批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专家、特教和名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科的不同特点,结合中高考及同步教学要求,字斟句酌、精雕细刻、精心著述、反复修订,从而确保了图书的高质量和学术的权威性。
“特立须独行,领异应标新。”《基础知识手册》匠心独运,风格别具。她既有全面系统、清晰准确的知识梳理和讲解,又有科学独到的规律总结;既有学科思想方法的启迪,又有实用管用的技巧点拨;既有同步学习的备查资料,又有中高考的方向指导。她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知识准确;她方便快捷,随查随用
|
內容簡介: |
为了给全国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生提供一本实用性、权威性都很强的工具书,我们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并吸收最新教学经验和成果,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手册》进行全新修订。修订后本书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依标据本,贴近实际
本书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教课标版、北京师大版、苏教课标版小学数学教材为基础,力求贴近学生平时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点、延伸点,帮助广大师生扫除教与学过程中的“拦路虎”。
二、知识完备,科学系统
本书知识体系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部分(并加附录),囊括了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全部内容。可以说,一册在手,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全部拥有。每一部分基础知识按照《数学课程标准》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讲解,科学系统,条理清楚。每一专题讲解按照“课程标准要点→知识结构图解→知识完全解读”的程序进行,为广大小学师生建立了一个完备的数学基础知识体系。
三、讲练结合,注重实效
本书在每一专题讲解后都安排了“最新题型精讲和考点跟踪达标”两个板块,讲解最新考试题型,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提高学生高效快捷地运甩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以法导学,针对性强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点燃思维火花,我们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思维误区警示”;对解题方法、技巧进行“方法技巧归纳”;对难点、疑点进行“难点疑点解析”;对延伸点、拓展点进行“相关资料链接”。达到知识与方法统一,课内与课外结合。
五、图文并茂,趣味性强
我们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娱。为了避免学生学习数学产生枯燥感,我们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力求图文并茂;对方法技巧的点拨力求以歌诀、童谣形式展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近千名小学师生,进行了百余次的座谈,倾听了他们的呼声,吸收了国内数学最新研讨成果和教学经验,使本书成为实用性很强的小学数学工具书。
|
目錄:
|
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
第一章 数的认识
知识网络图
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
第一节 整数的认识
重点知识图解
新课程标准要点
基础知识讲解
一、整数的意义
1.整数的分类
2.自然数
3.负整數的意义
二、计数、计数单位及记数符号
1.正整数的计数
2.计数单位
3.记数符号
三、十进制计数法
1.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
2.十进制计数法的应用范围
3.十进制数
四、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1.数位与位值
2.数位顺序表
五、整数的读法、写法、改写及求近似数
1.整数的读法
2.整数的写法
3.整数正整数的改写
4.整数正整数的近似数
六、整数大小的比较
1.表示整数大小关系的符号
2.正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3.负整数大小的比较
七、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的定义
2.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4.2,5,3的倍数的特征
5.质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
6.最大公因数
第二部分 图形与几何
第三部分 统计与概率
第四部分 综合与实践
附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