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102.4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6.2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7.9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9.4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102.4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4.4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9.8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38.2
|
編輯推薦: |
媲美朱迪·皮考特的欧美情感悬疑天后黛安娜·夏伯兰让人心碎作品。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然而,有些错误却是致命的。本书已被翻译成德语、法语、芬兰语等文字,全球出版28个版本。情节跌宕,构思精巧。
|
內容簡介: |
你并不需要我的惩罚。你所做的事将伴随你一生,那才是真正的惩罚。
海滨的小屋曾是茱莉一家的乐土,直到十七岁的姐姐伊莎贝尔在此丧生。四十一年过去,那个八月的夜晚依旧是茱莉挥之不去的噩梦。一天,有人带给她一封信。信中说,因为谋杀伊莎贝尔的罪名而被监禁的乔治是冤枉的。凶手其实另有其人!茱莉必须再次面对——那些真相、责任,以及不为人知的秘密……
|
關於作者: |
黛安娜·夏伯兰,美国知名小说家,已出版十三部作品,在从事专职写作之前,是一名精神治疗医师。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加上医院的工作经验,使黛安娜对人际关系有着长期的关注和敏锐的观察力。她擅长在小说中结合家庭剧、悬疑、阴谋和爱情等元素,被誉为“欧美情感悬疑天后”。她目前与家人定居在北卡罗来纳州。
|
目錄:
|
Chapter 1 从未寄出的信
Chapter 2 搬离
Chapter 3 鳗鱼
Chapter 4 线索
Chapter 5 午餐
Chapter 6 怀孕
Chapter 7 跳台
Chapter 8 意外来客
Chapter 9 难题
Chapter 10 恐惧
Chapter 11 夜行
Chapter 12 演出
Chapter 13 新朋友
Chapter 14 打理院子
Chapter 15 第一次游泳
Chapter 16 年轻的爱
Chapter 17 不洁之恋
Chapter 18 时移事往
Chapter 19 推倒重来
Chapter 20 冒险
Chapter 21 推心置腹
Chapter 22 秘密约会
Chapter 23 忧虑未来
Chapter 24 英雄
Chapter 25 谈话
Chapter 26 无解的问题
Chapter 27 惊奇
Chapter 28 改过自新
Chapter 29 产科医生
Chapter 30 创造机会
Chapter 31 似少女的激情
Chapter 32 中年危机
Chapter 33 胆识
Chapter 34 贵宾
Chapter 35 约会强奸
Chapter 36 午夜海湾
Chapter 37 出事
Chapter 38 梦魇般的夜晚
Chapter 39 私人调查
Chapter 40 嫉妒之罪
Chapter 41 侦探宝箱
Chapter 42 字条
Chapter 43 记忆
Chapter 44 对母亲的埋怨
Chapter 45 罪证
Chapter 46 自杀
Chapter 47 所有人都有这一天
Chapter 48 母女和解
尾声
|
內容試閱:
|
Chapter 1
从未寄出的信
茱莉
是孩子都会犯错。其中多数判断失误很快便被遗忘;然而一些错误太过巨大,太具破坏力,就很难从记忆里完全消失。十二岁时我铸成大错,如今我已五十三岁,儿时的错误却依旧在脑际盘旋,挥之不去。多数时候,我不去理会;可有时,一些事会将从前的记忆一把拉回眼前。每每此时,我心中便充斥着一个十二岁孩子的罪恶感——儿时的她体会得越发透
彻;每每此时,我都希望能回到1962年的那个夏天,重新来过。艾比·查普曼·沃尔利出现在我家门口的那个星期一就是这样。
当时正值我构思“弗兰婆婆探案”系列的第三十三本小说《宽街群凶》,那天我文思泉涌。要是当初我能预见到这个系列会如此成功,构思之初我就会把弗兰婆婆再写年轻些。初次登场时她就已经七十岁了。现在十三年过去,她已是八十三岁高龄且英勇不减当年。然而,我不知道还可以赋予她多少时间来寻凶缉恶。
房子里安静怡人。我女儿莎伦去市里一家乐器行教大提琴。上周六她刚从韦斯特菲尔德高中毕业。就在日光室的窗外,六月的空气清新而静谧。我家地处大路的拐弯处,因而视野十分开阔,可以欣赏到四周新泽西式的邻里景象,以及家家户户生机勃勃的绿色草坪和修剪
整齐的小花园。每敲一两个句子,我就望向窗外,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构思小说接下来的情节。
第三章已经写完,我刚给第四章开了个头,这时门铃响起。我靠在椅子上,思考着要不要去应门。可能是莎伦的朋友,或者是信差,来送合同或者其他需要签收的东西。
我透过前窗向外看:没有送货车,一辆顶篷已收起的大众“甲壳虫”敞篷停在门前。既然思路已经被打断了,我决定还是去看看来人是谁。
我穿过客厅,开了门,心便是一沉。一个身材苗条的年轻女子站在纱门的另一边,她当莎伦的朋友年纪可大了点,我担心可能是我的书迷。虽然我已尽力将个人身份保密,可几年来还是被一些执著的读者找到。我喜欢我的读者,他们青睐我的作品也让我很感激。可我也
注重隐私,尤其是在我专注于创作的时候。
“有事吗?”我笑了笑。
她闪亮的金发剪得很短,勉强撩到耳朵的上缘。她的太阳镜颜色很深,难以看到她的眼睛,身上带着一种俏丽的老练。她的短裤很干净,有些褶皱。淡紫色的T恤衫用腰带系在裤子里,一侧肩上还挎着个深蓝色的小包。
“您是鲍尔夫人?”她问。这证实了我的怀疑。朱利安妮·鲍尔,我婚前的名字,也用做笔名。朋友和邻居们所熟知的则是茱莉·塞勒斯。
“是我,什么事?”我说。
“很抱歉这么贸然打扰。”她把手伸进短裤口袋,“我叫艾比·沃尔利。您与我父亲伊森·查普曼是儿时的朋友。”
我不禁伸手去捂嘴。四十一年前,1962年那个夏天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听过伊森的名字,可我立马想了起来。记忆中,我被带回“贝·海德之滨”。在那里,我家与查普曼家的小屋相邻;也是在那里,那年夏天所发生的事改写了我们的人生,也抹杀了之前对于夏日
的一切美好回忆。
“您记得他吧?”艾比·沃尔利问。
“当然记得。”我说。印象中的伊森还是最后一次见到时的样子——瘦削、长着雀斑、戴着眼镜的十二岁孩子,一个弱不禁风、两腿苍白的红发男生。我记得看他从屋后的河渠里钓起一条硕大的河豚,然后摩擦它白色的腹部好让它鼓起;还记得看他双臂插着旧纸片
做的翅膀尝试飞翔,从堤岸上一跃而下。我们曾经是朋友,但1962年时不是。最后那次见到他时,我把他痛打了一顿。
“这么唐突跑来见您,请您原谅,”她说,“爸爸曾告诉我您住在韦斯特菲尔德,所以我在周围打听了一下,百吉饼铺啊、音像出租铺的店员什么的。您的邻居告诉了我您的相关信息。加上要说的事不太适合通过写信和电话来谈,我就过来了。”
“什么事啊?”我问。她严肃的语气告诉我,这绝不只是书迷来访这么简单。
她扫了一眼我家宽大门廊上的藤条摇椅。
“可以坐下来谈吗?”她问。
“当然,”我边说边推开纱门,和她一起朝摇椅走去,“你想喝点什么吗?”
“不用了,谢谢,”说着她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有个门廊真不错。”
我点点头:“等到蚊子大军出动了,在这儿就做不了什么了。不过现在的确还可以。”我观察她,想在她脸上找到点滴伊森的痕迹。她高颧骨,晒得黝黑的肌肤在她身上倒显出几分惊艳,尽管晒成这样可能对身体不太好。但也可能不是晒出来的。她像是那种懂得自我保
养的类型。很难想象伊森会是她父亲。他外貌出众,却从骨子里透着一股呆子气。
“那么,”我说,“是什么事不方便通过电话谈呢?”
我们在阴凉处坐下,她摘下太阳镜,露出一双蓝眼睛:“您记得我的伯伯奈得吗?”
对于伊森的这位哥哥,我比对伊森还要记忆犹新。虽然他比我大六岁,跟我也完全不是一类人,可那时我却对他很着迷。可到那年夏天结束时,我却鄙视他。
我点点头:“当然记得。”
“他两周前去世了。”
“哦,真让人难过,”我机械地回答,“他应该有——”我在脑子里算了算,“五十九了吧?”
“他在五十九岁生日的前一天晚上过世。”艾比说。
“他病了?”
“肝硬化,”艾比说,不带任何感情,“他饮酒过度。我爸爸说他……
他在那个夏天之后便开始喝酒,就在您的……
您也知道。”第一次,她似乎不那么自信了,“就在您的姐姐去世之后,”她说,“他就变得异常消沉。我印象中他一直郁郁寡欢。”
“真让人伤心。”我再次说。无法想象英俊健美的奈得·查普曼会沦落为年近六旬的消沉老叟。可那个夏天之后,我们大家都变了。
“爸爸不知道我来见您,”艾比说,“我这么做会让他不高兴,可我必须来。”
我向前凑了凑,希望她直奔主题:“你为什么来这儿,艾比?”
她点点头,好像之前已演练多遍,准备一吐为快。“爸爸和我清理了奈得伯伯的房子,”她说,“在打扫厨房时,我在一个抽屉里找到个信封,收信地址是‘波因特普莱森特镇警察局’。爸爸打开信封,然后……”她伸手在小包里取出张纸交给我,“这是份复印件。”
我低头看了看那封简短的打印信件,所署日期是两个月前。
敬启者:
本人掌握一些信息,事关贵局辖地1962年发生的一起谋杀案。被绳之以法的并非本案真凶。本人现已病入膏肓,只想说出实情。贵方可通过上述电话与我联系。
奈得·查普曼上
“我的天。”我倒在藤椅靠背上,闭上双眼。这文字背后的意义让我的脑子快要炸开了,
“他是准备认罪了。”我说。
“我们还不能确定,”艾比赶忙说,“我是说,爸爸确信凶手不是奈得伯伯,他百分百确定。但他很久以前跟我说起过您。我和妈妈读过您所有的作品,所以他自然也讲了很多您的事。他讲到当时您怀疑奈得伯伯是凶手——尽管其他人都不这么认为。所以我觉得您有权
知道信的事情。我跟爸爸说应该把这封信送去警局。我是说,貌似被抓的人很可能是含冤入狱。”“没错,”我赞成道,说着把信举在空中,“得让警察知道。”
艾比咬了咬嘴唇:“只是,爸爸不想惊动警察。他说被判刑的人已经死在狱中,所以这封信已经无关紧要了。”
我的眼泪涌上来。我知道,乔治·刘易斯因为我姐姐的谋杀案被判终身监禁,他在服刑的第五个年头死于肺炎。我一直相信他是蒙冤入狱。这是多么残忍而不公!
“至少应该为他正名。”我坚定地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艾比说,“可是爸爸担心警察会立刻把矛头指向奈得伯伯,就像您刚才那样。我伯伯的确活得一团糟,可他绝没有伤害任何人。”
我从短裤口袋里抽出张纸巾,摘下眼镜把眼泪擦干。“也许他的确伤害了什么人,”我轻声说,重新把眼镜戴上,“也许就是这样他才变得一团糟。”
艾比摇摇头:“我知道看上去是这样,可是爸爸说奈得的不在场证明无懈可击。当您姐姐被——事情发生时,他正待在家里。”
“看来你父亲是无论如何也要保护自己的哥哥,”我尽力克制言语上的刻薄,心中却是一片酸楚,“如果你父亲不拿去给警方,”我说,“那我去。”我不想说得像是要挟,但言语间还是带着威逼之意。
“我能理解,”艾比说,“我也觉得警察应该知道此事。可是我爸爸……”她摇摇头,“您能不能考虑跟他谈谈?”艾比请求道。
我想伊森肯定不期待这样的谈话。“好像他不想谈这件事,”我说,“况且你也说了,他要知道你来会生气的。”
“他不会生气的,”艾比说,“他从不真正生气。他只是会……不自在。我会告诉他我来过这儿。但是在那之后,如果您能打电话给他,兴许能说服他。毕竟整件事情与您关系最大。”
她并不明白,一想到要唤醒1962年夏那灰暗的记忆,我便有手心出汗、五脏俱焚的感觉。我想到了乔治·刘易斯的妹妹旺达,以及整件事情于她的利害。我想到了他的表姐赛琳娜,是她将乔治抚养成人。我姐姐再也不能重新回到家人身边,乔治·刘易斯也没法与家人团聚。但至少,我们有权知道真相。“告诉我他的电话号码。”我说。
艾比从我手里拿过信,在信纸的一角写下伊森的电话,又交还给我。她重新戴上太阳镜,站了起来。
“谢谢您,”她说,重新将笔插回笔记本。她看看我,“我希望……嗯,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希望什么。大概只希望能够水落石出吧。”
“我也希望如此,艾比。”我说。
我看着她沿着人行道走去,然后钻进白色的“甲壳虫”敞篷车。驶离路边时她向我挥手,我看着她开上门前的路,然后拐弯,离开。我坐在那里许久,一动不动。那封信及其背后的隐喻静静地躺在我的膝上。第四章早被我忘诸脑后。我的身体像是灌了铅,心在痛,因为我清楚,无论最后查明凶手是谁,我都会为姐姐的死而永远自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