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HK$
96.8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HK$
97.9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HK$
173.8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HK$
119.9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HK$
85.8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HK$
64.9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HK$
151.8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HK$
104.5
|
內容簡介: |
古人云:“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又云:“治天下,首正人伦;正人伦,首正夫妇;正夫妇,首重女德。”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社会的和谐,女德至关重要。
《女诫》一书,为东汉班昭所著,原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科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一直是历代女子德行教育的良箴,后被列入“女四书”之首。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贤淑女性,其父班彪、兄长班固都是大史学家。班昭继承父兄之志,续写并完成了《汉书》这一比肩《史记》的史书。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她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本书是陈静瑜老师对《女诫》的学习心得。陈静瑜老师,开风气之先,在中华大地上,把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女德教育,切实落实在生活上,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宣演东汉班昭的《女诫》,使女德教育蔚然成风,影响至为深远。其敬慎卑弱、温婉贤淑的风范与行持,诚为广大女子学习效法之典范。于此世衰道微的当今之世,此乃扶挽狂澜的至善之举。女德教育,在中国历史的漫漫岁月里影响深远,其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幸福、子孙的贤良,也影响着国运的昌隆与社会的和平。深愿此书的出版能唤醒人们对女德教育的认知,从而得以昌明世道,共创太平。
|
關於作者: |
陈静瑜老师,1972年出生于四川,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经济学学位。2000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法律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此后还获得国家注册律师、证券分析师、高级黄金分析师资格。陈静瑜老师早年从事金融行业,2006年自创公司并担任总经理一职。
陈静瑜老师现任大连鸿祥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以及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经济贸易发展工作委员会培训师。
陈静瑜老师自2008年接触传统文化,得益于经教的熏习,她立志弘扬传统文化,希望更多的个人和家庭获益。陈静瑜老师曾于2009年8月在大连举办了首届“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身心”大型传统文化公益论坛,随后应石家庄、新郑、无锡、河南周口等各地政府精神文明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邀请,在各地论坛上汇报学习的心得体会。并在2010年香港首届“亚洲精神启迪企业家论坛”上,作了女德汇报。2010年末至今,陈静瑜老师仍在各地论坛进行女德和教子的学习心得汇报。
|
目錄:
|
《女诫》原文
学习《女诫》的意义
第一讲 原序
第二讲 卑弱篇
第三讲 夫妇篇
第四讲 敬顺篇
第五讲 妇行篇
第六讲 专心篇
第七讲 曲从篇
第八讲 和叔妹篇
附录:《闺阁女四书集注》版
《女诫》原文
|
內容試閱:
|
学习《女诫》的意义
亲爱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能有这样殊胜的因缘,大家一起来学习《女诫》,真的是非常感恩。女德,可能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女性听起来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我记得前两天有一位老师还问我说,什么叫女德?
女德是什么呢?女德就是女子的道德品行。在今天的社会里,可能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个话题,更多的人是关注如何赚钱,如何提高自己在社会的名望、地位。女子多关注于自己的家庭是否更幸福,生活指数是否更高?但是这些幸福源泉却没有人去注意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祖先给了我们淳淳良善的女德的道德教育,这就是女子如何能够获得生活幸福的源泉。
我在这几年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很多心得,也多次在论坛和讲座中和大家分享,我应很多朋友的邀请来跟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女诫》。《女诫》是一部只有1800多字的小册子,是东汉时期班昭专门对女子写的的一部道德教育的书,是我国最早的女德教育的教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其实是很重视女子的素质教育的。为什么呢?因为有这样的话——“王化出自闺门”。“王”是国王的王,“化”是教化的化。一个国家的教化出自于闺门,闺门是女子的出入的门户。“家利始于女贞”,家里要是有利,始于女子的贞德。所以自古以来,有贤才,得先有贤子;有贤子呢,得先有贤母;有贤母,得先有贤女。归到根上,还是母亲,母亲很重要。那么好母亲是怎么来的呢?是教出来的。在今天的社会中,为什么会忽视掉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一讲我们来探讨学习女德的重要意义,我从三方面来跟大家分享。第一个问题就是现代的女子不明白自己的本分是什么。所谓“敦伦尽分”就是女子在社会上,在家庭里,到底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自己的使命是什么;责任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她自己不晓得,这是很麻烦的事情,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怎么做。所以《易经》上有一句话,“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天地之大义也”。这句话现在很少有人提,但是它就指出了男女的不同,就是在传统文化的五伦关系中,第一伦“夫妇有别”。那“别”在哪呢?就别在《易经》里指出来的这句话,一个在于“外”,一个在于“内”。外,由男子来承当,是指男子在外承担一家的经济重担;内,由女子承担,由女子培养家族的下一代传人。而内比外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女子的使命是是“相夫教子”。“相”是帮助的意思,就是要助夫成德,要把先生的德行给助长起来。我们要想一想,自己要是没有德行的话,怎么能够去成就别人的德行呢?这样的事情是没有的。你自己都还不知道,还是懵懵懂懂的,怎么能知道别人的问题所在呢?更别说去指导别人了。教子就是善教儿女,两个比较起来,“教子”比“相夫”还要重要。什么叫“相夫”呢?什么是善教儿女呢?我们现在也在教,但是把儿女都教成什么样子了呢?将来长大父母头疼,进到学校老师头疼,这是很麻烦的事情。如何叫善教呢?首先我们要有教育的能力,自己要有道德、要有学问。所以一个女子的使命,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个“别”是非常重要的,“内”比“外”还要重要。像一个国家一样,可以没有对外的外交,但是绝对不可能没有对内的管理。家庭是这样,社会呢?国家呢?都是这样。
《易经》后面紧接着这句话是“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是说家庭要有威严的家长,那就是父亲和母亲。在一个家庭里,父子、兄弟、夫妇,他们之间的关系,要依据伦常而行,只有这样家风才会端正,家风要是端正了,那么天下也就安定了。这句话里有很深很深的含义,也包含了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其实是很简单的,我经常跟人说就是四个字,一个“五伦”,一个“五常”。“五伦”是让你明白,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五种关系,所有的关系都不会出离这五种。“五常”是自己修行的五个根本。“五伦”第一个是父子有亲,第二个是长幼有序,第三个是夫妇有别,第四个是君臣有义,第五个是朋友有信。“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我们一条条来看。首先,我们说说什么叫父子有亲。亲的含义是“没有分别的”。这种“没有分别”里面说明了什么呢?是父与子之间的感情是不讲任何条件的,这是一。第二,父与子之间的情意是要理智的,是要有智慧的。我们现在是不讲条件,比如说父亲很有钱,可以无条件的地给儿子买很多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但是他是没有智慧的,不依据理智的,完全是依据情感的,这种对孩子的溺爱,完全就放纵了对孩子的教育。所以传统文化里讲的古代的“父子有亲”,它有很深很深的含义。如何把这个学透了,也就能够明白什么叫“父慈子孝”。父亲怎么慈,母亲怎么慈,我们在后面的《教子篇》里会讲到。“慈爱要不至于姑息”,就是不要放纵;“严厉要不至于伤恩”,对孩子太严不要伤了恩情。现代人不学习,没有智慧,把握不好分寸尺度,这个就比较麻烦。
第二个是长幼有序。长幼有序讲的是在家里,兄弟姐妹之间有怎么样的伦理的顺序,正如《弟子规》里讲的“兄道友,弟道恭”,要守住自己的本分。
第三个是最重要的,就是夫妇有别,夫妇有别实际上讲的是夫义妇听。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女德教育里曾经有这样的一段话,形容女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治天下首正人伦”,就是想把天下都管理好,就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摆正了。“伦”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正人伦”要首正夫妇,也就是夫妇之间的关系是五种关系里最重要的一种,这个关系要是明确了、摆正了,其他的关系都很好正,它是核心。正夫妇这一伦,要首正女德。也就是说在夫妻关系之间女子起到更关键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在家里不安定的、闹事的、抱怨的、挑起是非的、主动要离婚的,女子为数不少。女子要是心很定,家里就会比较太平,像一个定海神针一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夫义妇听也是夫妻关系中最重要的。听是“从”的意思。但是现代社会,有些人一提起古代的女德,第一概念就是女的要“男尊女卑,三从四德”,这个不好,压抑女权,对女人不平等,一棒子就打死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去了解其背后的真实含义,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当然的地认为它错了。在古代的女子教育中,听是在义以后,也就是说“夫义,妇才听”。丈夫义表现在哪里呢?对妻子有情义、对朋友有道义、对父母有恩义,在情义、道义、恩义上,都能够遵循祖先的教诲去行事,都能够“有仁、有义”。所谓“仁爱、仁义”,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到自己就能够想到别人。“义者,循礼也”,循是遵循、符合,就是做事情是符合道理的,而不是依据自己的感情来行事的。在这种情况下,做妻子的要完全去听从先生,去辅佐他在外面成就事业,在家里帮助他教育好后代,以承续他的事业。否则先生忙乎了一生,到第二代就没有人了,你是帮助他家里培养接班人的,这个就很重要。这种情况下,作为妻子,怎么可能没有地位呢?怎么会得不到丈夫的尊重呢?这是不可能的。先生对自己事业接班人的教育者、管理者一定会非常重视的、一定会非常尊重的。你说的话丈夫是要考虑的,因为这会影响他后续的事业。所以在一个家里面,如果把夫妻关系搞明白了,搞清楚了,家里的经就比较好念。常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个难念就难在女子“理不明、事不透”,做的时候稀里糊涂,所以就容易缠绕在家事中,就把家业给羁绊住了。夫妻,尤其是女人,要是把这个关系搞明白了,这个家就像个家了。
这个家怎么才能像个家呢?家要有四个元素,就像房子,建起房子,至少它要有四面墙吧?要有四个柱子吧?是哪四面呢?第一要有家道,第二要有家规,第三要有家学,第四要有家业。四面一围起来之后,这个家就一定有家风。家风善,这个家就存续的得长,百年基业,就能够延续下去。家风不善,所谓富不过二代,早早就断落了。
什么是家道呢?这个“道”,就是一家人要有道德。我们说得最简单一点,最明了一点,家里的人要积德、要行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经常学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篇经典是《太上感应篇》,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夫妻组成一个家,怎么样让这个家能够不断的地积福,不断的地免祸,懂得趋吉避凶,做女人的,要明白这一点,要自己身体力行,领着孩子、引导丈夫去行善,去不断的地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们看《了凡四训》,袁了凡的妻子每天都会帮助丈夫积德行善,有一次袁了凡发现妻子给孩子们做棉袄,用的都是不好的棉絮,就问为什么?妻子回答道:“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钱财,多做一些棉袄帮助那些贫困的人家。”袁了凡的命运能够发生转变,从短寿到长寿,从无子到有子,这也离不开家中贤妻的帮助。所以自古以来,贤妻乃家中一宝,好的女子正己化夫,育子成才,能改变一个家,乃至一个家族、一个民族的命运。一个有德行、有学识的女子能够把家推到良善的大道上,这是最简单的道。说白了,什么是道?《大学》有很多论述,符合人性、符合自性、符合宇宙自然规律的,按照这个去做,就是在道上,不按这个做,就不在道上。所以在古代,“德”,“道德”的“德”,它是通“得到”的“得”。也就是说,你按照自然规律、按照人的自性、本性去做,就能够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你不这么做,就得不到。这就是家道。
什么是家规呢?就是祖先留下的《弟子规》。谁是弟子呢?我们都是,我们是老祖宗的弟子,我们是古圣先贤的弟子。我有一次听蔡礼旭老师的课,蔡老师就说,你这个“陈姓”是谁的后代呢?舜的后代,尧舜禹汤的“舜”的后代。当时我自己就觉得很惭愧,自己没有舜的德行,也没有任何学问。那再过几百年、几千年,是不是我们祖先的德风、祖先的学问就会丧失殆尽呢?我们做后代的是无颜在九泉之下去面见祖先的,这是一件很羞愧的事情。所以自古以来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话。谁是老人?我们的祖先就是老人。我们现代人自以为很聪明,说现代不需要老祖宗的那些教诲,那些教诲不合时宜了。是不是这样啊?我们祖先他的智慧,他的精神财富,完全是跨越时空的,真的是这样。因为它是符合人性的。只要是人,本性里的东西永远都是一样的。通过文言文的传递(文言文本身它不像语言),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它完全保留了祖先的意思。我们只要一学就能够明白,就能够懂,然后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很简单。前两天我就很感慨,我们现代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呢?是快餐式的,教两句,马上孩子就得给背出来,没背出来特着急,都教了四、五遍了,怎么“父母呼”这一句就背不明白呢?后来我回头看《养正遗规》里的教子篇,就明白了,我们的教法错了。因为我们的祖先教孩童的启蒙教育不是这样的,不是像我们这样,读了一遍马上就让他背,而是反复读、反复读,读到自然而然他能够成诵的时候,他自己就完全记住了,符合他的自性,不需要强迫。一开始我教我二儿子,他三岁,比如教了一段,我就很想让他背,他就很烦,也背不下来,又很着急玩。这个周六、周日,我就拿个小本跟他面对面一遍一遍的地读。在古代,比如连续读十遍,基本上就能够自己背下来,那是悟性很高、天分很好的孩子。有的可能得读一百遍,才能背下来,也没有关系。结果大概是十几遍吧,他自己就完完全全的地背下来了,很自然。今天早上坐在车里就自己开始“入则孝……”,从头到尾,琅琅上口。所以我有的时候真是很惭愧,我是硕士毕业,但是哪怕是博士毕业,祖先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精华、经验给全部抛掉了。自己用属于现代的方式方法教孩子,这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你会烦闷、苦恼,这很正常。
第三就是家学。一个家要有读圣贤书的学习氛围,绝对不能是以吃喝玩乐为主。到暑假了,张罗孩子国外旅游、国内旅游;平时怎么琢磨孩子越吃好吃的,营养越好。我们现代人的这些理念真的是需要好好反思。真正的营养不是来自于大鱼大肉,绝对不是这样子。粗茶淡饭、心态平和、清净快乐,这就是最好的营养。天天吃鲍鱼、海参,但是天天生气、烦恼,也很麻烦,身体不可能好,很多人都是这样。富贵人所以得富贵病,糖尿病就是富贵病,最后什么都不吃了,就让你回归粗茶淡饭。所以一个家最好的营养就是学问,有学习的氛围。从妈妈开始,妈妈少一点逛街的时间,少一点美容打扮的时间,少一点出去游乐的时间,少一点打麻将的时间,就能够领着孩子,哪怕每天读一点,功夫就在于能够日积月累。昨天我在学古文的时候,《淮南子》里的一篇文章就说,人都知道学习是有益于自己的,学习可以对自己有利,但为什么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益呢?就是在于“嬉戏”两个字。“嬉”是玩耍的意思,“戏”是戏闹的意思,一嬉戏就荒废了,叫“业精于勤荒于嬉”。你每天不觉得,荒废一点,不知不觉等到孩子长大了,想领他学,已经没有机会了,可能他也就完全不听你的了。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所以现代社会,应该从我们女子做起,从每一位母亲做起,真正把心放平,真正去学习,不要不爱学习,妈妈不爱学习是很糟糕的事情。你看很有成就的人,他的母亲基本上都是比较爱学习的,懂得一些道理的。你靠自己去悟有一定难度,这是家学。
最后才是家业。家里有道德、有规矩、有学问,才能够成就家的事业。事业虽然不一样,但是扎的根基都是一样的。现在讲的事业也是快餐式的,快速的地发财,赚钱。但是没有人会想到,赚钱之后怎么办?昨天我儿子就说了一句话,说妈妈你看这个车很好,我长大了买了给你坐好不好?是不是很孝顺啊?我说不是,我们学传统文化有四个字,叫“德不配位”,反过来就是你德得配位。车是很好,它代表这个位置。那妈妈反过来问你,你的德行能不能配上?我这句话说完了,我大儿子就半天没有说话,最后自己跟我说,“妈妈,我还是从好好学习,孝顺父母开始”,我说对。一个人没有德,得到的位是什么呢?你的福禄,我们说有钱是福,有权有势就是禄。你有权了、有钱了,但是你的德行配不上,这人是容易出事的。你看很多人,买彩票暴富,突然就会遭遇重病;有的人刚一升官,官做得挺大,突然就会遇车祸。记得好多年前,听人讲有一位很年轻、不到四十岁的人,刚提上来做法院院长,接到通知还没有上任就出差了,没想到在高速上他坐的奥迪车就出事了,钻到了一个大车底下,当即被撞成植物人,那个司机死掉了。我们仔细观察,身边发生的这样的事情很多。想想我们自己,如果现在有名望、有地位、有财产、有权势,就格外需要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为什么呢?当你福报这么大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德行够不够啊。如果不够,后面的灾祸是随时跟着的。我们讲福祸都是相依的,这个道理自己得懂。所以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的家业就很好存续了。
家业越厚,越注重自己德行的培养和子孙德行的培养,这个家的根基是会很稳的。我们看清代曾国藩,他是两省总督,我读他的家书,他不仅是对自己的子女,对整个家族,他对子侄的教育都非常严厉。他的信不厌其烦讲的都是生活琐事。所以我们讲什么是女德,不是高谈阔论,特别简单,都是家里的一点一滴的这些小事。比如有一次他看见他侄子,走路特别快,他回家就写了一封家书,专门告诉这个侄子,“你走路的速度要慢下来;我回头又仔细观察了你一下,发现你说话也快,要慢下来;吃饭有点快,要慢下来”,为什么呢?他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了,他说:“你这个快,就意味着你的心开始浮了、开始躁了。心一浮躁,义气就不平,真正的学问之道就进不去,你没学到什么东西,这个人是没有定力的。没有定力,你做什么都是做不长远的。”他把道理给讲的得很深很透。我当时看曾国藩这个家书,特别感慨,感慨什么呢?我们现代对于儿女的教育和自身的素质教育,提不到这种深度,都是浮于表面的,走形式,搞外在的杂沓虚空。真正家里才是见“道”的地方,才是见“德”的地方。关起门来,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说话,孩子的一言一行,自己的一言一行,怎么去做,这是真正的道德所在。
孔子曾经说过,“以小能够知大,以近能够知远”就可以近道义。从小事上,能够推知未来大事的发生;从眼前的事情,可以推知未来的事情。在孔子的教学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例子就是“以小知大、以近知远”。一个就是他的学生子路,见到有人掉到水里,他下去给人救起来,别人为了答谢他,送了一头牛给他,子路毫不客气就收下了。孔子就很赞叹他,说什么呢?说鲁国将来见到危难就有人出手相救了,这种作风会传扬开来。因为看救了人就能得到牛,很好,那就都会去救。他的另外一个学生子贡,当时从别的国家赎人回来,不接受国家给的奖励、奖金,孔子不赞同他,说以后国家没有人去干这种事情了。为什么呢?你看子贡赎人都不要钱,我赎人要钱好像不大好,那我也不能要钱,可是我不要钱心里又不甘,好,干脆我就不做了。子贡的家道很好,很殷实,别人家不一定是这样。所以这两件事情在古代的很多典籍里都被引用,说明什么呢?我们看到的属于善的,属于好的,未必是真善、真好。得看长远才行,圣人的眼光跟我们不一样,就在于他能够推见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他的眼光能穿过时间、穿越空间,看到未来十年、百年及至千年之后的事情,因为圣人完全放下自己,显露真心本性的大智慧,能见到宇宙万有的一切真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