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大道说管理(山东教育卫视《名家论坛》轮番热播!南开大学教授破解《道德经》管理密码!)

書城自編碼: 188026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齐善鸿
國際書號(ISBN): 9787535456311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99/28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6.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Hygge Home(为什么我只想待在家)
《 Hygge Home(为什么我只想待在家) 》

售價:HK$ 96.8
思想会·诺曼底1944:登陆日与史诗般的77天法国战役
《 思想会·诺曼底1944:登陆日与史诗般的77天法国战役 》

售價:HK$ 196.9
黄金定律:智慧泥板与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全球畅销书!来自古巴比伦的财富课,教你摆脱贫困,智慧管理财富,实现财富持续增长!)
《 黄金定律:智慧泥板与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全球畅销书!来自古巴比伦的财富课,教你摆脱贫困,智慧管理财富,实现财富持续增长!) 》

售價:HK$ 52.8
全球的全球史:世界各地的研究与实践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全球的全球史:世界各地的研究与实践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88.0
学会思考 批判性思维 思辨与立场 学会提问
《 学会思考 批判性思维 思辨与立场 学会提问 》

售價:HK$ 86.9
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
《 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 》

售價:HK$ 76.8
香事渊略
《 香事渊略 》

售價:HK$ 108.9
这就是山海经
《 这就是山海经 》

售價:HK$ 107.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53.7
《人生密码:心解《道德经》(黄金版)》
+

HK$ 111.3
《什么是管理(管理如何卓有成效以及为什么它是每个人的事,彼得·》
+

HK$ 129.9
《中国管理哲学》
+

HK$ 200.6
《精神管理(中国新派管理丛书)》
+

HK$ 106.2
《新管理哲学:道本管理(研究生用书)》
編輯推薦:
  山东卫视、湖北卫视等全国60多家电视台轮番热播!
《名家论坛》主讲师、著名管理学家、南开大学教授、老子道学专家齐善鸿,从《道德经》悟管理!
从“东方圣经”中提炼出的、至真至简至高的管理新智慧
提供极其实用的企业管理的四条捷径、四种策略、四个终极目标
內容簡介:
·
本书源于《名家论坛》系列讲座,从《道德经》悟管理智慧,主张“以道为本”,客观质疑“以人为本”、“以制度为本”。
· 首创“道本管理”,认为最高管理是灵魂管理、解决心灵问题才能取得成功。
· 提供了做好管理的四条捷径、四种策略、四个终极目标。
· 针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入困之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困之道。
· 适用于企业管理、个人管理以及家庭管理。
關於作者:
齐善鸿:“道本管理”学说创立者。山东教育卫视《名家论坛》特聘讲师,曾任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现任南开大学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医院院长、南开大学红十字会秘书、老子道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著有《新管理哲学》、《道本管理:中国企业文化纲领》等,数部管理学专著获国际奖项。
李彦敏:天津中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南开大学文学硕士。
目錄
总序 有思想,才更久远
自序 从科学管理到道本管理
第一部分 如何管理才能成功?
 第一讲 领导有道,管理无形——道本管理才是非常之道
最高级的管理就是“以道为本”
管理切忌“以我为本”
管理的终极目标——管好心灵
先管自己,再管他人
好的管理应从源头开始
 第二讲 道在恍惚,不离其宗——把握规律才是根本之道
用心去管理,才能管住心
摆脱世俗,看透“道”与“本”再管理
在多变中坚持内心的准则
管理者要学会与自己沟通和解
 第三讲 有道有理,大患若心——直抵心灵才是有效之道
怎样管才能越管越轻松
文化与心灵的管理才能成就企业
成功的管理其实是心态管理
 第四讲 以理服人,以诚感人——至真至简才是成功之道
有道才能有理,有理才能管理
没有诚心的管理,无“道”可言
第二部分 管理要达到何种目标?
 第五讲 追求神圣止于至善——让管理在每一次中增值
再忙也不能忙丢了灵魂
管理并不神圣,但要使人追求神圣性
完成“精神革命”,才能“缔造英雄”
为员工心灵守护一片净土
 第六讲 厚德载物大行不言——一手缔造英雄团队
将平凡做到不平凡,你就是英雄
把员工培养成领导,才是真领导
长久的管理需要“四条腿走路”
管理就是服务,而不是享受服务
 第七讲 人同此心心同此道——实现制度之上的心治
制度是集体契约,是管理之魂
有道德亲和力的制度才有实效
调动一切力量,做好心灵契约管理
充满善的心灵管理才给力
 第八讲 上德不德无为而治——无为管理造就有为领导
无为才是真“有为”
管理需要借力
无为而治的关键在于遵循规律
欲念管理容易迷失方向
坚持“四不”,管理便可永久成功
第三部分 如何管理才能产生实效?
 第九讲 以退为进善利不争——做大蛋糕的最佳策略
人人都争,你不一定要争
不计较,才得大成功——李嘉诚的不争
信任是进化来的成功之道
不吃亏、得收益的大智慧
 第十讲 道在自然不成之成——无可阻挡的成功策略
越反着来,你就越成功
成功需要汲取足够的力量
成功之前,先做心灵的主人
坚持正道的管理,才能不撞墙
 第十一讲 欲取先予大舍大得——放宽心态的富足策略
学会富折腾,管理出效益
心穷做不了富贵管理
管理的核心是“分享”
管理必须“舍”,才有“得”
 第十二讲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善无我的生命策略
善让管理更饱满
充实的管理在于行动
正确行善,取得最大收益
第四部分 最高明的管理者如何炼成?
 第十三讲 慎终如始与道浮沉——道本管理改变命运
选择与改变——乔布斯的奇迹
“自胜”是管理者的强大之源
财富总往需要的地方流动
成功就在一念之间
企业之祸福全在管理者
 第十四讲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心灵富足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管理需要心灵的沟通
君子小人取于心
新的管理思维价值百万
请管理者非诚勿扰
改变自我管理,滋养他人心灵
 第十五讲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有心之处就有幸福
管好心灵,传递幸福
管理也要追求幸福
自我管理比什么都重要
幸福无论怎么变,还是幸福
第五部分 如何解决中国企业管理之困?
 第十六讲 目的不明道德之失——错误的目的与伦理是管理入困之因
管理的迷茫之途
管理为什么而做?
管理的最高目的是经济效率吗?
如何管理分配经济效益?
如何解救激励的困局?
 第十七讲大道至简知人救人——管理的根本出路在救人
重新界定管理的核心命题
大道至简就是管理救困之路
知己知人,做大蛋糕
成己救人,缔造英雄
 第十八讲 阴阳合心神圣归道——觉悟的心灵指引生命之路
一灯可灭千年暗,一智可除万年愚
用神圣驾驭心灵的野马
让心灵插上“神力”的翅膀
阴阳中的善法之道
心灵的诺亚方舟
结语心中无我,才能成就天下
后记中国道:企业家的拐点智慧
內容試閱
第一讲 领导有道 管理无形
——道本管理才是非常之道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常言道,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管理在企业中很重要,也出现过很多理论。事实上,在企业管理中,存在很多管理误区。
今天的中国企业大多运用西方的管理理论。尽管收到一定实效,但也带来不可避免的“土鳖”与“海龟”的冲突。因此,探索更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势在必行。
最高级的管理就是“以道为本”
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律,成功也有窍门。
如果我们不懂得规律,即便很努力、很勤奋,最后搞得自己很疲惫,也未必能成功。
道是成功的原动力

“道本管理”,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成功的规律。人是群居性动物,人类社会的群体活动离不开管理。管理是提高人类活动效率的一种行为,“道本管理”就是基于中国文化提出来的管理思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诸子百家一直到近代,可谓繁花似锦,其始终离不开一个魂,用一个字来表述就是“道”。“道”就是造就万事万物的原始力量,和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根本性规律。人类的思维可以分成三级:最低级的就是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思维;之上一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太极思维”,最高级的就是浑然一体的“无极思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的是太极到无极的境界;无极是老子用以指称“道”的终极性概念,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无极在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以其无味、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道德经》第二十八章)金岳霖先生说过:“每一文化区都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都有它的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
为什么很多人勤奋却不成功?
现实管理中有太多违背规律的思想和做法。以道为本,就是要以客观规律为标准,而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或者有限的认识去作为。“道”讲人间基本规律,讲万事万物生成和维系的力量。人间处处都是道,人间处处都是规律,只有我们尊重了规律,做事情才能够得到规律的力量。有些人做事无道,即使获得了一点暂时的成就,最终也必将失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进行两种形式的思考:一种是哲学的思考,一种是科学的思考。科学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马上进行纯粹的科学研究并得出结论,对于我们认识能力之外的事情,该怎么办?那就需要我们进行哲学思考。
如今,很多人在物质上已经很富有,但在精神上却贫困。精神贫困的人会做什么?多半会拼命去占有物质。这符合一个心理学的规律:一方匮乏,另一方就会畸形膨胀。很多人拼命工作,却忘记了工作是为了生活的质量;很多人知道努力、勤奋,却不知道努力和勤奋并不一定能导致成功和人生的幸福。
管理切忌“以我为本”
以道为本,就是以客观规律为出发点,意味着很多事不能按照人的主观意志去作为。极端的自大甚至病态的自恋会导致人的自我毁灭。
“以人为本”绝不是“以我为本”
在神话故事中也不难看到这种担心,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自恋的悲剧:那耳喀索斯是河神刻菲索斯与水泽神女利里俄珀之子,那耳喀索斯出生不久后,利里俄珀向先知询问儿子的命运。先知回答:“只要你的儿子没有见过自己,就能长命百岁。”那耳喀索斯长大后成了绝世美少年,很多女神都向他表示爱慕之心,都被他无情地拒绝了。
掌管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对那耳喀索斯的行为很是震怒,因为他违抗了她的馈赠。于是,她要让那耳喀索斯受到惩罚。一天,那耳喀索斯在打猎途中喝水,第一次从水的倒影中见到自己极美的面庞。他立刻坠入爱河不能自拔,从此不吃不睡,每天顾影自恋,憔悴而死。
这个故事更像是现代寓言。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把知识教条化、把个人经验绝对化的那些人,越发认自己的死理。“以人为本”从动机上讲是很美好,但在现实中被很多人扭曲误解了,使得“以人为本”的管理出了不少问题。
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曾说:“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古希腊第一位“智者”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前481年~前411年说,人的感官的感觉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的尺度。这就是著名的“普罗泰戈拉命题”。这一命题在历史上对于抛弃“神中心论”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的话后来常常被人误用。“以人为本”被误解或者被利用来为“极端个人中心”倾向作辩护,“以人为本”到他们那里就扭曲成了“以我为本”了。
人愈自大,就愈接近灭亡
人心各不相同,人的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20世纪西方哲学就对“以人为本”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了“以人为本”的两种倾向:
第一种倾向叫“民粹主义”。人们的言论自由度大了,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是个进步;但需要警惕的是,很多人没有学会倾听和协商,认为自己说的道理才是正确的,只要和自己不一样的道理就很难接受。“民粹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只要求自己说话的权利,却不愿意为自己说的话负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时常看到有些人什么话都敢说,网络上更是如此。他只允许自己说别人,但你若给他提一点反对意见,他就会回骂。这种人唯我独尊,生活在“小我”的笼子中。也因为这种人的霸道和所谓的“言论自由”,很多人远远地躲着他们。
第二种倾向叫“人类中心主义”。人是高级动物,自诩万物之灵。难道我们之外就没有智慧更高、更有灵气的生物了吗?到现在为止,可以说还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代表着没有,这基本上就是我们现在的思维方法。
实际上,也不必非要发现比人类高级的动物。我们生活在一个宇宙大系统中,难道我们可以主宰宇宙吗?众所周知,我们现在对宇宙的了解非常有限,对于宇宙的任何一点变化,人类可能依然是无能为力。而狂妄的人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人类在天地之间力量非常强大,可以支配一切。
欲望恶性膨胀、盲目自大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人提出了忧虑。尤其是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的发明越来越多,有人担心:虽然有那么多富有聪明才智的科学家,但如病毒、转基因、克隆技术等科学成果,会不会有一天把人类毁灭?
批判“民粹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核心就是告诫人类不能自大,越是发展,对于规律越是应有敬畏之心。否则,当人类在天地之间日益强大,但却可能愈来愈接近于自己的灭亡。
“以人为本”原则有它的语境。很多人在技术上不了解、不理解这一思想的语境和概念的边界,也因此导致实际管理中犯错误而浑然不觉。
管理的终极目标——管好心灵
很多人理解的管理就是上级管下级。实际上管理的范畴远不止于此,其真意并不是对他人的控制。但在现实中,基于有限经验的管理常常替代科学的管理真意。
作别痛苦低效的管理
管理的范畴比较宽泛,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人类所有的活动,从个人到组织,从心性到行为。我们熟悉的是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但忽视了自我管理、心性管理;我们重视行为控制,却忽视了对精神的管理;管理者主要精力常常在于管理别人,却忽视了对自我的管理。
现实中的管理常常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也构成了管理的一个悖论:没人喜欢被管理,管理就是要管理他人。许多人为了生存无奈地被管理,别有用心的人为讨好当权者迎合着管理。这样的管理能够做好吗?这样的管理,越做越痛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痛苦,相应的,管理的效率也就达不到最佳。
这是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套路。我们能够改变这种管理所引发的痛苦和低效吗?正是因为管理对人性的压抑和过度管控,“以人为本”的思潮又重新被唤回到管理实践中;而“以人为本”又遭遇了落地时的尴尬——各种各样的人之中,到底以谁为本?“一切为了人”就一定会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吗?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必须从了解人开始。过去人们说到管理的三要素,立马想到“人、财、物”。实际上,把人与财、物并列起来是不对的。首先,人是管理者而不是被管理者;其次,作为管理对象时,人是第一级的,财和物是更加次一级的。也就是说,人是管理的核心。
道本管理让你管好人心
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我们的肉体,另一个是心灵。其中一个出现状况,生命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当心灵出现问题时,我们的身体、生活、事业随之都会出现问题。如何管理我们的心灵,人们一直以来格外关注。
每每与做事业的朋友们聊天,总听到他们说现在很累、很忙,那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都变得轻松,健康地发展?这种办法就是要根据“道”来对人的心灵进行管理。
心灵是多变的,也是最难把握的,那么,对心灵的管理该如何去做呢?《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心”也是由“道”而生,按照天地间的“道”去思维。因此,根据“道”即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去做,就能够借到规律本身的力量。
本书力推的“道本管理”是一个新思维、一个新理论。明白一件事情的规律,就能够运用规律去巧做。比如我们去烧水,知道把水壶放在炉子上,然后点火把水烧开。我们不会把水直接放到火上,那样肯定会把火浇灭。
先管自己,再管他人
“道本管理”是遵循客观规律而进行的管理。在实践中,却有很多管理者,在获得商业利润的同时,伤害了员工和社会利益、破坏了环境。
首先要管好你自己
如果说在一个社会,大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却不用为它承担责任,这并不是自由。马克思说过,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而必然性指的就是规律。只有遵循了规律,在强调权利的同时承担起责任,才能在群体当中生活得自由自在;你只有照顾到了别人的权利和自由,才会拥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在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常常是企业赚了钱,再拿钱去治理环境,补救给人们造成的伤害,这是不够用的。所以,我们的政府及时纠正了发展中的偏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文化中“以道为本”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
一个人发展了,有他的必然;一个总在发牢骚的人的最后失败,也有必然;一个勤勤恳恳、宁愿吃亏也要把事情做好、不偏离自己人生方向的人,他一定会赢得别人的信任,这也是必然。这就是规律。
说到“道本管理”,可能有人会想:我是被管理的人,管理的方法你教我上司好了,我并不需要听你讲。这是对管理的误解。尽管教科书上的管理大部分都是说如何去管理别人,但管理的真义是: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当我们不管理自己时,谁会管理我们呢?在一个组织当中,当人们放弃了对自己的管理,完全依靠上级来管理,这样的人又如何管理呢?事实证明,一个组织当中,那种自省、自律、自觉的人总是能够赢得最好的机会,一个人的发展首先是自我管理的成功。
在组织中做管理的人,首先也是管理自己;一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他在管别人的时候别人是不服气的。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次要帮助而非控制别人
那么,管好了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去管理别人?原则上是可行的,但要看“管理别人”指的是什么。如果以为管理别人就是控制别人,那么这个管理就不是科学的。一般做管理的人在经验、个人成熟度等方面都可能高于下属,管理者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帮助部下提升对自己的管理,而不是控制他们,更不是让他们完全服从自己的意志。
众所周知,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控制!如果管理者非要去控制别人,那就一定是跟人心对着干的。管理者是少数,被管理者是多数,少数的管理者要跟多数的被管理者对着干,可想而知这样的管理是不可能成功的。从这样一个意义上讲,管理别人实际上是帮助别人,是服务别人。
我们看一个管理者是不是称职、是不是优秀,重要的是看他会不会带队伍、他带的员工能不能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如果在一个团队当中,只有管理者一个人很负责任也很能干,而他的部下却不行,这样的管理者就是不称职的。由此来看,管理的真正含义是服务于部下的进步,部下的进步才是管理者的成功。
话是这么说,在现实当中我们看到的情景却常常与此相反。在现实当中,我们看到了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但也看到了人类的狂妄。光想着自己的目标、光想着自己欲望的人,似乎是比过去多了。这很显然是违背规律,也是违背道德的。不遵守道德和规律,即使暂时赢得了一点成功,最终也不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等到最后算算账才发现,得不偿失。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不是一直奉行“人定胜天”吗?实质上,“人定胜天”本是鼓励人的,并不是说人可以用意志替代规律,或者跟规律对着干。“人定能胜天,天定亦能胜人。”这个“定”讲的不是“一定”,是“定力”,是指人若能守住自己的本分,就能够运用规律;如果人自身乱了,那么天就会来乱人。
要怀有一颗勇敢谦卑的心
天地之大,人类很渺小。我们了解到的人间规律都很有限,对天地之间的规律了解得就更少,如此就说“人定胜天”,似乎有点太不自量力了。不要因为一点成就就盲目自大,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自己会把自己引向失败。面对无限的世界,我们要怀着一颗勇敢的心,也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
庄子曾讲过一个管理层次论:“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仁贤不肖袭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大平,治之至也。”(《庄子?天道》)从这里可以看到,庄子把天道和道德放在了首位。
然而,现在很多人却是在“管理就是控制”的欲念驱动下,最终做管理做得越来越累,越是控制就越是无法控制。懂“道”的人知道:只要能够尊重人并帮助其发展,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控制。
有的管理者不愿意出来学习,开会手机也是随时待命,他怕一旦离开本部就会失控。这就是把管理变成控制之后对自己的危害——因为控制别人,自己也被控制,大家都失去了自由。
一群中国企业家去美国哈佛学习,课堂上教授讲了几个案例:有个公司管理得很规范,员工处处事事都有明确的规矩,却在几年之后最终垮掉了;另一个公司,人员之间没有那种冷漠,没有上级对下级的霸道,大家像生活伙伴,最后成了全世界的超级大公司——微软。
特别想去控制,可能会把事情搞坏;运用规律去做事情,可能很轻巧,最后成功。这也是为什么要“以道为本”的原因。
好的管理应从源头开始
道无处不在,规律无所不有。在组织中做管理需要规律,生活当中也是如此。
为人上司,有如为人父母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孩子,都会很努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一个锅炉工上岗需要资格证,因为烧锅炉的工作有它的专业性;那么,教育孩子这件事有没有专业性呢?
人间最难的事就是教育,很多父母生了孩子,到派出所上个户口,就有了名分。中国父母多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想对他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错误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并不完全从属于父母。
我的一个美国同学,有一次把孩子放在家里,自己外出。只是很短的时间,孩子的哭声就被邻居听到了,发现孩子独自在家,就报案了。然后政府部门来人了,按照美国法律,父母是不能把那么小的孩子单独放在家里的。
有人会说:“那是我自己的孩子,也没出什么事,你管得着吗?”——你看,还是觉得那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私有财产,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哪有父母不望子成龙呢?哪有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漂亮聪明能干、讨人喜欢呢?父母都有这种心愿,但又用非专业的方式教育孩子。经常听到父母跟孩子说“你又错了”、“不许这样”,像个判官。作为孩子,很幼小,需要保护,需要的是心性的成长,而父母却打着保护的旗号或者以一种保护的心愿在伤害他。
很多孩子怕自己的父母,就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呵斥与批评太多。如果孩子被父母吓坏了,心性就一直紧缩,长大后在跟他人相处时就变得畏畏缩缩。心性没健康成长,做事放不开,智慧潜能就得不到有效发挥。
孩子需要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的欣赏和鼓励。放下做父母的架子,不再简单地做指责孩子的判官,孩子就等于多了两个成年的朋友,其心性的发育就会正常。如果父母能够辅助其发展,不用自己的标准、身份呵斥他,孩子一定会在智慧、人格的成长上更加完美。所以说,父母在孩子面前有“三不原则”:不做老子、不做老师、不做老板。
员工满意了,顾客才会满意
家庭如此,企业也如此。企业是很多人的“家外之家”,一个人一生中有多数时间是跟同事、上下级相处。那么在工作当中,我们自身感到亲切愉快、舒服充实、他人可以依靠了吗?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工作又怎么能够做得好?当我们把企业当做“家外之家”,把同事当做亲人,这样的企业氛围才是健康的。
有个朋友说过这么一番话,我觉得非常贴切,很感动。他说:“亲人是父母帮我们找来的朋友,同事是我们自己找来的亲人。”这句话很有味道。在家里我们对待亲人未必比在外边对待客户好,并不是我们不具备对人好的能力。同样,我们既然懂得对客户好,为什么不懂得对同事好呢?有人说同事之间是有着利益争端的,这跟企业制度有关系。如果企业制度能够设计成学别人进步就能够发展,不必去打压排挤别人就能发展,我想这种事情就会少很多。
现今企业说“顾客是上帝”,应该说是服务观念与经营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但是,在说“顾客是上帝”时,员工们说:“那我们是什么?”领导说:“你们就是服务上帝的人。”员工心里有些不满足。有的领导就调整了认识,说:“员工是我们的上帝,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想让顾客满意,就得让员工满意;只有有了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顾客。这是一个因果关系。过去光追求顾客满意的结果,却没有管它的原因;那现在调整一下,顾客满意的源头在于员工的满意。员工满意了,才能够让顾客满意,因为服务顾客的大部分是员工,并不是少数领导。
佛经里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觉者)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慎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
知“道”才能成功幸福
科学探索因果,发现了很多规律;文化和思想领域也在谈因果,因果律是世界上的一个核心规律。
有人抱怨社会环境,抱怨上级对自己不公;也有人不抱怨,遇到问题总能找到自己的原因,从改变自己开始。那些抱怨的人,出了问题后总责怪别人,领导批评他时他总为自己辩护,强调很多理由……大家想一下:总为自己的错误辩护,错误就不会改变,就不会回到正确的路上,由于自己的辩护和坚持,后面错误就还会继续复制。遇到问题知道去找自己的原因从而改变了的人,则会得到大家的信任,走向成功。
这世界有个规律执掌着人间的公平。总是责怪不公平而不思进取的人,他这一辈子是得不到公平的,那些知道提高自己、改善自己的人将获得这份公平。
我们尽管有着美好的愿望,也一定要按照规律做事。教育孩子如此,管理部下如此,管理自己也如此。如果我们只有愿望,只有对成功的追求,却不懂得走向成功的规律,失败了又能怨谁?
经营企业是要赚取利润,你想赚,别人也想赚;那好,大家就互相算计,看谁能算计得过谁。于是乎,商场上尔虞我诈,而难有真正的朋友。天天生活在算计人或被人算计中,心情当然不会好。
如果牺牲了生活只为挣点钱,这种日子有什么意思呢?很多人算计别人算计了一辈子而身心疲惫,心情不好,进而搞得身体也不好,挣了点钱又能拿去干什么呢?没有朋友,只是算计,生意又算什么呢?生意生意,生命的意义啊!
教育孩子要当孩子的朋友,管理部下也要做部下的朋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人做生意也要替人着想。不替别人着想,光想着从别人那里算计,世间会有多少“傻瓜”让我们来赚钱呢?
没有人不想成功,没有人不想过幸福的生活,这个意念大家是一样的。为什么有人能够做到,而有人却做不到呢?就是有人懂规律,他做到了;有人违背了规律,他做不到。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管理、对企业的管理要按照规律,以道为本。中国的道,代表着天地万物的规律。懂得了规律,就能走向成功,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现实中那些无道的、走邪门歪道的人,似乎也有“成功”的,那只是个侧面,他内心那份提心吊胆你是看不到的,他夜半无眠的心境你是体会不到的。走歪门邪道不叫成功,我们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千万不可去羡慕坏人的成就,不要去学习他们的方法。
小结
道本管理就是以道为本的管理,就是依道而为的管理,而不是以领导者、管理者自己主观臆断的想法为准的管理。
一般人都认为管理在人心中应该是个让管理者舒服、令被管理者痛苦的事情。如果被管理者是痛苦的,管理者怎么可能是幸福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就像是一条线上的两只蚂蚱,要么同生,要么共死。这也是管理的规律之一。
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者是人,被管理者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需要,对生存、发展的渴望,对自由的渴望,对成功和幸福的渴望,人不可能犹如一件东西那样从属于某个人。
在古代的奴隶社会,奴隶就像是工具一样,丧失了自己的权力,这样的制度就是想把人变成统治者的附属物,但是这个制度最终因为人本性中对生存发展的渴望、对自由的渴望而被推翻了。所以,如果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管理违背了基于人的本性需求的规律,那么人的反抗性就会被激发,随着这样力量的不断增加,后果可想而知。
管理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包括身体的和精神的,如果管理最终违背了这样的目标,企业将很难走得长远。
在企业中,领导和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相关制度的建设与资源的配置的影响是巨大的。无道的管理者是不可能引领企业进入正道的,为了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为了领导者的自身成功,领导者应该了解道、懂得道、懂得道本管理,并能够在实践中进行使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