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工业互联网导论
》
售價:HK$
97.9
《
木偶的恨意(法国悬念大师米歇尔普西悬疑新作)
》
售價:HK$
64.9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HK$
85.8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HK$
64.9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HK$
74.8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HK$
74.8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HK$
74.8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HK$
64.9
|
編輯推薦: |
《从失去开始的永远》是著名专栏作者刘阳从个人生活经历出发,因年轻的妻子病逝而触发对于彼岸世界与此世信仰的思考,对以往人文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道进行了痛苦而深入的自我省察,在内敛的怀念中把生活的遭遇内化为成长过程中的结晶,并重新找到进入世界的动力。
|
內容簡介: |
《从失去开始的永远》——著名专栏作者、《南风窗》前副总编刘阳文化随笔精粹!
《从失去开始的永远》是作者刘阳从个人生活经历出发,因年轻的妻子病逝而触发对于彼岸世界与此世信仰的思考,对以往人文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之道进行了痛苦而深入的自我省察,在内敛的怀念中把生活的遭遇内化为成长过程中的结晶并重新找到进入世界的动力,在超越中领受恩典,以此为根基面对这个世界依然如故的热闹纷扰,用富于感染力的文字实现理性的企图,带给人有审美愉悦和智力快感的表达,并试图将灵性的视角纳入,将灵性与感性、理性一起组成三维的立体文字。
|
目錄:
|
序
带着怀想旅行
你我装作爱旅行
中年男的烤红薯
当神仙遇上杀手
猪样年华
如果人人都和方济各一样
思念一个日本男人
诗人如何爱国
我们的食堂充满阳光
时光旅行者与瞬间收藏家
减笔新疆游记
从失去开始的永远
属人之爱的局限
礼物
以书为证
哀恸的人有福了——论悼亡诗
古诗杂读
朋朋二三事
为何信仰
凭灵魂相认
吃书人
令人心惊的当代英雄
病人的背后
纳妾与自杀的“两头蛇”们
贫民窟里的一根芦苇
宋朝不远,理想不近
梁漱溟的背书
后青春的庄子
当克尔凯郭尔遇见王阳明
人在琼楼第几层
乱世抉择
不早不晚,在明朝
霍乱依旧,爱情之上
在路上的爵士
命运中的那片密林
事关乳房
黑非洲的笑声
像词典一样追忆20世纪
伯罗奔尼撒的消息
黑泽明说
吾儒
关于杨过
兰圃与卡尔维诺的树男
那些形象
董贝怎么可能幸福?
守望时代
深渊上的爬行
媒体在当下的有限责任
“人本”的回归与庆典
消费、收费与公费
2009的信与望
在什么层面上,我们彼此相似?
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心
天灾叩问县级化生存
传统在那,文化在哪
效率的反面
作为时评家的孟子
“中国制造”的信用重塑
我们是谁的人质?
在一个更广大的计划里
|
內容試閱:
|
很小的时候,小到一个男人还没沾过一滴酒的时候,小到他还没独自离开过家的时候,就被一个叫李白的人迷住了。“李白斗酒诗百篇”,迷到用橡皮刻了一枚图章,“一生好入名山游”。
后来,上了一所要坐60个小时火车才能到的大学,咣当当,咣当当,从三角梅芭蕉到雪花落叶杨,我睁大眼睛一丝不苟地看过从夜进入白昼以及从白昼进入夜的每个细节。后来,读川端康成的《雪国》,开篇就很亲切——“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下来”,夜晚的车窗像半透明的镜子,“镜面映现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晃动”,镜中浮现着姑娘动人的脸庞,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
仿佛我和他握了握手,他瘦小的身体,我知道他是一个爱旅行的人,《伊豆舞女》也是一个证明。我19岁的时候一个人挑了一座岛去旅行,就因为看到他写,“那年我二十岁……独自到伊豆旅行。”
不过,我没能写出中国版的《伊豆舞女》,也不全是才华的差距,依稀还记得,当年的旅行日记里充斥着半夜被蚊子咬醒后的血腥追杀,以及那座岛上的中国“舞女们”非要挤进你房间的执着:先是不停打电话,然后敲门,然后送开水,然后来找一个名叫“小红”的妹妹。
稀里糊涂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旅行,毕业后选了一个叫北京的城市工作。在几乎所有的首都报纸都在讨论汽车尾气排放那一年,我分别去河北和山西做了两趟短途旅行。在河北正定附近一处地界,穿着打扮得像日本兵的民工走出一座石灰窑,浑身上下,只有眼睛里面嵌着一小块黑。在山西河津的中巴车上,上来一个挖煤工,一个人坐在发动机盖上对着一车乘客,浑身上下,只有眼睛里面嵌着一小块白,咧嘴的时候,牙齿闪着白光。这“黑白双煞”提神醒脑,后来才知道,媒体上对此有个标准说法,叫“发现另一个中国”,或者叫“主流对边缘的寻找”,暗自透着一股身居主流的得意劲儿。
走着走着,某天忽然发现,喜欢旅行的人好多啊。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爱旅行的和不爱旅行的。走着走着,某天忽然又发现,还有一种人,是装作爱旅行的。
比如,一个叫阿兰?德波顿的英国人,专门写了一本《旅行的艺术》,据说英文版卖了40万册,其实他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伪旅行爱好者罢了。当他故作睿智的在飞往目的地的途中感慨巧得很,他也是前往一座岛,“我也许会因此更真切地体验到我们所身处的地方对我们心智的旅行的影响是如此之小……只有当我们不必亲临某地去面对额外的挑战,我们方能最自如地置身其中”,随后,因为与女伴吵架而顿悟了良辰美景也不能保证带给人快乐,并上升到哲学高度总结了一下,“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
这样的旅行经历实在令人同情。旅行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只要你谦卑地进入未知之地,几乎总能有新鲜的感受超乎你的预期。而超乎预想的程度几乎总是与到达目的地所必须接受的挑战难度成正比,克服挑战也是乐趣的来源之一。
如同政治正确一样,不爱旅行似乎很不正确;如同意识形态一样,旅行也总结出自己的口号——“不走寻常路,只爱陌生人”。应该就是从那时开始,出现了一批装作爱旅行的人;也就是在人们丧失了对身边的邻人付出时间与精力建立亲密关系的勇气,丧失了在每日的生活中感觉充实与喜乐的能力之后。
这些人生活在别处,随时准备离开人群,走向远方,或者“我的肉体在家里,我的灵魂在隔壁”,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社会僵化、保守、自私,老面孔让人审美疲劳,不要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于是旅行者被赋予了一种超越他们所能扮演的角色:以疏离对抗体制,以漂泊经验对抗按部就班的市民生活,仿佛人通过旅行就能成为“冷漠社会里一股流动的暖流”。
然而现实却是,这样的旅行不过是出去透口气的挣扎。因为找不到出路,他们心里都知道,有一个现状岿然不动等待着人去适应。留守的确很难,但左右看看,留守的人留下了,可也没守住什么;面对了,可做到真实了吗?于是就坦然地以犬儒的姿态做出一次次为了返回原地的逃离,然后重新坐到写字楼格子间的卡位里,接着忍受生活的平庸与窒息,直到下一次发作。
像嗑药一样,在被迫旅行的时候,我曾以为我很自由。我在各处都可以找到我自己,又或者说,我走遍各地却没能走出自己。我可以为旅途上一所希望小学的孩子发起一场募捐,却不愿坐下来听我的同事聊一聊自己的困扰,急切地把他打入“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另册,妖魔化所有与我们不同的人,从未尝试着进入他们的情境。
而这个德波顿在书里表露了自己的雄心:对旅行的艺术的研究可能在一定意义上帮助人们理解希腊哲人所谓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他真的确信人是可以理性生活的吗?看看人类的历史吧,如果说希腊人因为处于人类的早期而缺乏足够的案例让他们清醒地承认人性的败坏,那么一个现代人应该很容易就认同巴特尖锐而坦率的看见——“历史本身——而且这里所指的不是人类的丑闻史,而是人类巅峰时期的历史——就是对历史的谴责”。在这样的谴责中,个体借助旅行艺术表达的对于幸福的憧憬,显得多么无助和自欺。P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