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词

書城自編碼: 185252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古诗词
作者: [宋]辛弃疾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088508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27/215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慢慢变富66招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HK$ 53.8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HK$ 98.6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HK$ 76.2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HK$ 77.3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HK$ 54.9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HK$ 109.8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6.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0.8
《苏轼词》
+

HK$ 50.2
《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词》
+

HK$ 44.3
《韶华不为少年留》
內容簡介:
本书精选辛弃疾词110首,加以注释点评。为方便普通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对其全面诠解。凡词中之事典、语典、名物、制度、生僻词语等等,逐一出注,间作疏解。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力求有所拓展、深入。既能解决若干专业性难点,又能为普通读者的阅读扫清一些障碍。所注不限于诗词文句出处,举凡词人、词集、词话、本事、流派、专用术语、各类典故等,一一注出,并征引其他各家的词论评语,以供读者参考。
關於作者:
郑小军,编审。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编辑出版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史。著有《毛泽东欣赏的古典散文》、《〈人间词〉〈人间词话〉校注》《谁道人间秋已尽:人间词·人间词话》等,曾主持多项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重点项目,参与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中华大典》编辑出版工作。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图书奖各一次,国家古籍整理图书奖和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十余次。
目錄
前言
汉宫春(春已归来)
满江红(家住江南)
念奴娇(我来吊古)
满江红(点火樱桃)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声声慢(征埃成阵)
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
菩萨蛮(青山欲共高人语)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酒泉子(流水无情)
摸鱼儿(望飞来半空鸥鹭)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霜天晓角(吴头楚尾)
念奴娇(野棠花落)
鹧鸪天(扑面征尘去路遥)
鹧鸪天(唱彻《阳关》泪未干)
满江红(直节堂堂)
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满江红(过眼溪山)
唐河传(春水)
南乡子(隔户语春莺)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阮郎归(山前灯火欲黄昏)
满江红(敲碎离愁)
贺新郎(柳暗凌波路)
木兰花慢(汉中开汉业)
祝英台近(宝钗分)
恋绣衾(夜长偏冷添被儿)
沁园春(三径初成)
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踏莎行(进退存亡)
贺新郎(凤尾龙香拨)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满江红(蜀道登天)
千年调(卮酒向人时)
临江仙(金谷无烟宫树绿)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丑奴儿近(千峰云起)
清平乐(柳边飞鞚)
清平乐(绕床饥鼠)
山鬼谣(问何年此山来此)
生查子(溪边照影行)
蝶恋花(九畹芳菲兰佩好)
鹧鸪天(春入平原荠菜花)
鹧鸪天(枕簟溪堂冷欲秋)
鹧鸪天(着意寻春懒便回)
鹧鸪天(有甚闲愁可皱眉)
鹧鸪天(鸡鸭成群晚未收)
清平乐(茅檐低小)
清平乐(连云松竹)
洞仙歌(飞流万壑)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浪淘沙 (身世酒杯中
定风波 (少日春怀似酒浓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蝶恋花(谁向椒盘簪彩胜)
满江红(莫折荼 )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贺新郎(老大那堪说)
贺新郎(细把君诗说)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鹊桥仙(松冈避暑)
踏莎行(夜月楼台)
念奴娇(倘来轩冕)
忆王孙(登山临水送将归)
清平乐(少年痛饮)
清平乐(清泉奔快)
生查子(去年燕子来)
生查子(青山招不来)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
最高楼(吾衰矣)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沁园春(一水西来)
水龙吟(听兮清珮琼瑶些)
沁园春(叠嶂西驰)
鹊桥仙(轿儿排了)
沁园春(杯汝来前)
玉楼春(何人半夜推山去)
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鹧鸪天(晚岁躬耕不怨贫)
六州歌头(晨来问疾
鹧鸪天(掩鼻人间臭腐场)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水调歌头(四座且勿语)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归朝欢(我笑共工缘底怒)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感皇恩(案上数编书)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粉蝶儿(昨日春如)
喜迁莺(暑风凉月)
千年调(左手把青霓)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贺新郎(绿树听鹈鴃)
永遇乐(烈日秋霜)
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
鹊桥仙(溪边白鹭)
浣溪沙(北陇田高踏水频)
汉宫春(秦望山头)
汉宫春(亭上秋风)
生查子(悠悠万世功)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永遇乐(千古江山)
稼轩词评论选辑
辛弃疾年表
內容試閱
汉宫春
立春[1]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2]。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3]。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4]。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5]。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6],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7]。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8]。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9]。
注释
[1]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岁时节日,时间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下旬或正月之初。立春日预示春季的开始,民间有各种迎春民俗活动,朝廷也有迎春仪式,宋时每逢“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见宋吴自牧《梦粱录》)。“立春”,四卷本作“立春日”。
[2]
“春已归来”三句:立春时节,从插在美人头上的袅袅春幡,可以看出春天归来的消息。美人,当指词人妻子范氏。袅袅,形容随风摇动的样子。春幡(fān翻),旧时立春日的习俗,剪彩绸(或纸)为小旗或花、蝴蝶、燕子等形状,插在头上,或缀于花枝之下,称为春幡,又称幡胜、彩胜。《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裁为小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3] “无端”二句:意谓虽已入春,但时有阴冷的风雨,散发着残冬的寒气。无端,无缘无故地。
[4]
“年时”二句:意谓去年南来的燕子,尚未北归,料想今夜燕子正做着回归西园的梦。年时,去年,往年。西园,园名。历史上有名的西园,包括西汉都城长安上林苑(别名西园)、北宋汴京琼林苑(亦称西园)等。又词人在山东济南郊区故居亦有花园。这里西园借指故国或故园。
[5]
“浑未办”二句:言无心备办立春日应节饮食。浑,全。黄柑荐酒,立春日互相进献的黄柑酒。苏轼《洞庭春色》诗序:“安定郡王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绝。以饷其犹子德麟,德麟以饮予。”更传,更不要说传送。青韭堆盘,旧时习俗,于正月初一或立春日,用韭、葱、蒜、芥、蓼蒿等五种味道辛辣的菜蔬置盘中供食,以取迎新之意,称为五辛盘。苏轼《立春日小集呈李端叔》诗:“辛盘得青韭,腊酒食黄柑。”
[6] 薰梅染柳:指春风吹拂,使梅花飘香,柳枝染绿。语本李贺《瑶华乐》诗:“玄霜绛雪何足云,薰梅染柳将赠君。”
[7]
“闲时”二句:意谓春风薰梅染柳之闲暇,又来镜中使人青春容颜变老。参见白居易《醉歌》:“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8]
解连环:据《战国策·齐策六》记载:秦始皇曾派使者给齐国带去玉连环,让齐人解开,齐国群臣皆不知如何解开,齐国的君王后用铁椎砸破玉连环,才解决了难题。此处以连环比喻解不开的清愁。
[9] “生怕”二句:只怕花开花落,春光转瞬即逝,眼看着塞北的大雁一早飞回北方,自己却无法回归。
解读
这首词是辛弃疾从山东率起义军南归后第一篇创作,亦是现存稼轩词中最早作品,作于南归后第一个立春日,即绍兴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1163年1月28日)。当时词人23岁,已与同是南归的范邦彦之女、范如山之妹范氏成婚,寓居京口(今镇江)。立春日原本是大地复苏、万象更新、春风送暖之始,此词照应节候,前三句从“春已归来”写起,似乎让人看到春的生机、春的希望。但现实气候令人失望,“无端风雨”及不尽“馀寒”,隐隐引出时势之忧;南飞燕子的西园梦,进一层写出故国之思;立春日全无心思置办节令饮食,更为下片抒发愁绪作了充分的铺垫。过片写东风薰梅染柳,看似闲文戏笔,实则东风有闲,而岁月无情,从而引出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朱颜易老,而壮志难酬的哀愁。家国沦丧之伤痛,到最后两句,借塞雁北归而人不能归,沉重地抒发出来。整首作品意象丰富,设想新奇,思绪灵动而托意幽深,情辞哀婉而笔力凝重。明代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词统》评曰:“燕梦奇。下片无迹有象,无象有思,精于观化者。”明人潘游龙《古今诗馀醉》评“‘却笑’至‘变朱颜’等句妙。”晚清谭献《复堂词话》评此词起句“以古文长篇法行之”,则已看出稼轩词以古文笔法入词、飘洒自如的特点。
满江红
暮春[1]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2]。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3]。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4]。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5]。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6]。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7]。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8]。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9]。
注释
[1] 大德本无题,此据四卷本。
[2]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亦是传统节日,时间在阳历4月5日前后,历来有踏青、墓祭等习俗。寒食,节日名,时间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代晋国。晋文公(重耳)即位后,功臣介子推隐居绵山,文公烧山逼令出仕,介子推抱树不出,被焚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3] “花径”二句:随着一阵阵风吹雨打,一阵阵落花飘满花径。狼藉,指多而散乱堆积。
[4]“红粉”二句:落花悄悄地随流水漂走,园林里渐渐绿荫浓密。红粉,此指红色、粉色落花。暗随流水去,参见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红粉”句,四卷本作“流水暗随红粉去”。清阴,清凉的树荫。陶潜《归鸟》诗:“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5]
“算年年”二句:每年清明时节,刺桐花都已凋零,天气转暖,寒气逐渐消退。刺桐花,刺桐为高大落叶乔木,叶似梧桐,而枝干间有棘刺,故名。其花鲜红,形似成串辣椒,花期通常在阳历3月。
“刺桐”,大德本原作“拆桐”,似误,此从四卷本。
[6] “庭院”四句:意谓所思念之人不来,只能独守空院,徒然怀念,满腹相思之愁无处诉说。
[7]
“怕流莺”二句:怕被多嘴的黄莺、母燕看破相思的心事,而到处传扬。流莺,指鸣声流转的黄莺。沈约《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杂流莺。”乳燕,育雏的母燕。
[8]
“尺素”二句:所思念的人音信全无,如彩云般的踪迹无处寻觅。尺素,一尺左右的小幅的绢帛,古人多用以写信或写文章。这里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彩云,比喻所思念之人如天上彩云般空幻,行踪不定,无从难觅。李白《凤凰曲》:“影灭彩云断,遗声落西秦。”“彩云”,王诏刊本、四印斋本作“绿云”。
[9]
“谩教人”二句:写盼望心上人归来,时常上楼远眺,却总是望而不见,希望落空,因而都羞于登楼了。谩,空,徒然。平芜碧,草木丛生的平旷的原野一片碧绿。参见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解读
伤春感时之作,而以思妇之口吻出之,情思绵邈幽怨,意绪悲凉。“又过了”,“年年”,谓年复一年,光阴荏苒;落花流水,喻年华逝去,红颜凋零。而所思之人不来,孤苦寂寞,空留回忆,相思之情无处诉说;待要倾诉,却又怕轻薄莺燕,蜚短流长。情人音信既已渺茫,如浮云踪迹无从得知,虽登高企盼,亦只能是失望蒙羞而已。观“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这可能是词人南归后第二年(1164年)之作,时在江阴签判任上。词人南归后,感伤时势、孤寂落寞、投闲置散而又忧谗畏讥、无可奈何的心绪,难以倾诉,只能借伤春相思之情,细腻婉转透露。清李佳《左庵词话》举末四句曰:“皆为北狩南渡而言。以是见词不徒作,岂仅批风咏月。”清陈廷焯《云韶集》评此词“亦流宕,亦沉切”。近人沈曾植《稼轩长短句小笺》称“此数章皆髀肉复生之叹”。又,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以为此词“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盖暗指隆兴元年(1163年)宋金符离之战,宋师全军溃败。可供参考。
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1]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2]。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3]。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4]。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5]?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6]。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7]。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8]?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9]。
注释
[1]
建康赏心亭:北宋宰相丁谓创建,在建康府(今南京)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河,为登临观览胜地。史留守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扬州人(一说镇江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任枢密院编修。高宗视察水军时,他曾上《恢复要览》五篇。孝宗乾道三年至六年(1167-1170年),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沿江水军制置史。晚年归老姑苏。著有《建康志》、《菊谱》等。“史留守致道”,四卷本作“史致道留守”。
[2] 吊古:凭吊历史古迹。危楼:高楼。此指赏心亭。斛(hú胡):容器单位,古时十斗为一斛。闲愁千斛,形容愁绪万千。
[3]
“虎踞”二句:登楼观览建康,哪里有虎踞龙盘的山川形胜?只有满眼历史兴亡的遗迹。参见李商隐《咏史》诗:“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虎踞龙蟠(pán盘),诸葛亮观秣陵(南京)山阜形势,曾感叹:“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兴亡,南京先后是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首都,迭经历史兴亡。“兴亡满目”,王诏刊本作“江山满目”。
[4] “陇上”句:风吹拂着丘陇上高大树木。陇上,田垄,田野;这里当指丘陇、坟墓,即六朝遗迹。
[5]
喷霜竹:指吹笛。黄庭坚《念奴娇》词题记“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词结句云:“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6]
安石风流:东晋谢安,字安石,官至宰相。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出仕前寓居会稽,与王羲之、许询、支遁等名士交往,出则游历山水,入则吟诗属文,每游赏必携妓相从;屡违朝旨,高卧东山。后遂以东山指代谢安。南朝王俭曾对人说:“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见《南齐书·王俭传》。“东山”二句:谢安晚年,因功名极盛而遭猜忌谗毁。据《晋书·桓伊传》记载,孝武帝曾邀善音乐者桓伊宴饮,谢安侍坐,桓伊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歌声慷慨,谢安泪下沾襟,乃上前捋桓伊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孝武帝甚有愧色。但后来谢安仍被罢相。
[7]
“儿辈”二句:谢安将建功立业之事交付给儿辈,自己唯有下棋度日。据《晋书·谢安传》记载,前秦大将苻坚挥师南下,晋军相继败退,谢安遣弟谢石、侄谢玄等迎战,于淝水大败秦军。捷报传至,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看完捷报毫无喜色,下棋如故,客人问他,他缓慢答道:“小儿辈遂已破贼。”另,唐代李远有诗句云:“长日惟销一局棋。”见张固《幽闲鼓吹》。
[8]
“宝镜”三句:意谓能洞悉词人心事而劝解的知己十分难得。宝镜难寻,据唐李濬《松窗杂录》记载,有渔人于秦淮河得一古铜镜,能照见人肺腑,后不慎将古镜落入水中,遍寻不着。碧云将暮,谓天色将晚。参见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杯中绿,即杯中酒。语本白居易《和梦得游春诗一百韵》:“行看须间白,谁劝杯中绿?”
[9]
“江头”二句:谓江上风急,波浪险恶。波浪翻屋,参见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床。”陆游《南唐书史·虚白传》记虚白溪居诗句:“风雨揭却屋,浑家醉不知。”苏轼《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诗:“涛江少酝藉,高浪翻雪屋。”
解读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前后,辛弃疾任建康(今南京)通判时,独自登临赏心亭,怀古伤今,忧从中来,因作此词,呈送当时建康行政、军事长官史致道。除本篇外,词人同时期另有《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寄望史氏来日奋发有为,乃至以唐代名将郭子仪事迹,激励其运筹帷幄,力图恢复。词人多次登临赏心亭,所作有关赏心亭的词有三首,这是其中较早的一首。上片起首写登楼凭吊历史,先抒发无穷无尽的愁绪,而后揭示愁绪来源,皆因满目所见,只有六朝衰亡的遗迹,哪有“虎踞龙盘”的形胜?再看那斜阳归鸟,丘陇古木,孤帆远影,伴以凄厉笛声,清冷的景象无不令人伤感。下片缅怀六朝风流人物——东晋抗击北方强敌的谢安,着重写他功绩显赫却遭受猜疑排挤的不幸遭遇,以此影射现实中主张抗金人士的不幸处境,并由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孤独苦闷的心境。歇拍以景代情,进一层抒发对危难时局和险恶处境的深深忧虑,心潮翻滚,馀音袅袅,耐人寻味。清陈廷焯《词则·放歌集》卷一眉批论此词“老辣”,意谓稼轩这一早期作品已初具后来作品成熟老辣风味。
满江红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
如雪[1]。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2]。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3]。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4]。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5]。把古今遗恨[6],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7]。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8]。
注释
[1] 点火樱桃:火红的樱桃。樱桃春末结果实,红色。照:映照,对照。荼 (tú
mí图迷):亦作酴醾、荼蘼、荼縻。落叶小灌木,春末夏初开花,花白色。荼縻是攀援植物,多攀架子蔓生。王安石《池上看金沙花数枝过酴醾架盛开》二首之二:“酴醾一架最先来,夹水金沙次第栽。”
[2]
“春正好”二句:春光正好时候,只见春笋从地面或岩缝中破土而出。龙孙,俗称笋为龙孙。梅尧臣《韩持国遗洛笋》诗:“龙孙春吐一尺芽,紫锦包玉离泥沙。”紫苔苍壁,布满青紫色苔藓的地面、岩壁。
“春正好”句,按词律应是七字句,疑多出一字。万树《词律》于《满江红》又一体下注称:稼轩此词“多一‘见’字,皆系误传,即当时偶笔,亦是差处。”
[3] “乳燕”二句:母燕引领雏燕试飞,雏燕力量还弱;黄莺鸣叫着呼朋唤友,声音娇软。乳燕,育雏的母燕。
[4]
“问春归”二句:为何春天走了,却不肯把愁一同带走。肠千结,谓愁肠千回百折,纠结难解。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记越王夫人歌曰:“肠千结兮服膺,於乎哀兮忘食。”
[5] “层楼”四句:登楼眺望北方家乡,但见青山叠嶂,烟水阻隔。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6] 古今遗恨:此指古往今来同此感慨的家国沦丧之恨。
[7]
“蝴蝶”二句:从唐代崔涂《春夕旅怀》诗“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化出,反其意而用之,意谓梦中见不到千里之外的故乡,只听见杜鹃鸟深夜凄厉地啼叫。蝴蝶梦,《庄子·齐物论》记庄子梦中化为蝴蝶,不知是庄子梦为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为庄子。后遂借指梦。子规,即杜鹃鸟,相传为古蜀国望帝杜宇魂魄所化,常于春暮昼夜向北啼叫,啼时泣血。
[8] “听声声”二句:枕上听着子规鸟一声声催人归去,自己却是有家难归。
劝人归,子规啼叫声如曰“不如归去”,故子规又称催归鸟、思归鸟。
解读
这首词的作年难以确考,元大德本置于三十馀首同调词《满江红》之前列,估计作年较早,观词中思归之意,“烟波隔”云云,可能是词人早期在建康(南京)或京口(镇江)时的作品。上片先以浓笔重彩描摹晚春好景:火红的樱桃与雪白的荼
对比鲜明,相映成趣;春笋破土而出,母燕引领雏燕试飞,黄莺娇声呼唤伴侣,尽显蓬勃生机。但是,极力描写晚春佳景,正为尽情反衬无尽春愁,——春去却不肯带着春愁去,只叫人愁肠百转千回。下片正面抒写春愁,——实是怀乡之愁,家国之思。登楼远眺故乡,已被山水阻隔;欲论古今遗恨,却又无处倾诉。连梦里也见不到故园,却听得见杜鹃鸟彻夜啼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词人何尝不想归去,奈何故国沦丧,有家难归。“归难得”的哀叹,写出了一般思乡词不曾有的沉郁悲怆。
青玉案
元夕[1]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2]。宝马雕车香满路[3]。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4]。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6]。
注释
[1]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或上元节,此夜即元夕。历来有上灯、放烟花、演杂耍、舞龙灯、士女游赏、吃汤圆等习俗。
[2]
“东风”三句:形容元夕的千树灯火像花,燃放的焰火似星如雨。参见《左传·庄公七年》:“夜中,星陨如雨。”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一说“花千树”、“星如雨”皆指元夕灯火。参见《东京梦华录》卷六记正月十六夜汴京各坊巷“各以竹竿出灯球于半空,远近高低,望之如飞星然”。
[3]
“宝马”句:满路都是赶来观赏灯火的华丽的车马和带着香气的士女。参见唐代郭利贞《上元》诗:“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骆宾王《咏美人在天津桥》诗:“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李清照《永遇乐》(元宵):“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4]
“凤箫”三句:描写元夕乐声四起,灯光流转,整夜舞动龙灯。凤箫,美称箫。据《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秦穆公把女儿弄玉嫁给他。萧史教弄玉吹箫作凤鸣声,后夫妻乘凤飞去。玉壶,用白玉制成的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灯之品极多,……福州所进,则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彻心目。”一说,玉壶指明月。鱼龙舞,原是汉代百戏的一种。《汉书·西域传赞》“鱼龙角抵之戏”颜师古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燿日光。”这里指元夕舞动鱼龙状灯。
[5]
蛾儿雪柳黄金缕:宋时女子元夕所戴的名叫闹蛾儿、金雪柳的头饰。《宣和遗事》记北宋汴京元夕,“京师民有似雪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下看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记南宋临安,“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毬、销金合、貂蝉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李清照《永遇乐》(元宵):“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笑语”句:描写出游的美丽女子欢声笑语,飘香而过。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周邦彦《瑞龙吟》:“障风映袖,盈盈笑语。”暗香,指淡淡幽香。
[6] 他:指心仪的女子。古时他字不分性别。蓦(mò默)然:忽然,猛然。阑珊(lán
shān兰山):形容灯火稀少暗淡。
解读
这是辛弃疾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词写元夕观灯场景,颇似京城临安(今杭州)盛况,可能是词人乾道七年(1171年)前后在临安任司农寺主簿时的作品。上片极写元夕灯火辉煌,华光四射,宝马雕车,香满街衢,仙乐飘飘,龙灯翻舞的华丽热闹景象,加上过片观灯女子欢声笑语,最后强烈地对比、反衬出灯火冷落处作者所寻觅的心仪的对象,表现词人苦心孤诣的独特情怀,艺术效果极为鲜明,馀音袅袅,不绝如缕,给人留下宽广的回味馀地和想像空间。此前宋词中写元宵的极多。如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通过上片钱塘(杭州)元夕的盛况:“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来反衬下片密州元夕的孤寂冷清;再如周邦彦《解语花·上元》,就眼前元夕景象“花市光相射”,“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回忆北宋汴京元夕盛况,“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进而抒发“旧情衰谢”的感慨;又如李清照《永遇乐·元宵》,亦是通过今昔对比,写出眼前别人的热闹与自身的孤独。这些作品可能对辛弃疾有所启发,但辛词意蕴更深,境界则高超绝伦。清彭孙遹《金粟词话》评辛词“蓦然回首”三句,“秦观、周邦彦之佳境也。”犹是皮相之见。清陈廷焯《词则·闲情集》眉批论此词:“艳语亦以气行之,是稼轩本色。”清谭献《复堂词话》评曰:“稼轩心胸,发其才气,改之刘过而下则犷。何尝不和婉。起二句赋色瑰异。”近人梁启超《饮冰室评词》评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可谓切中肯綮。至于王国维《人间词话》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而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最高之第三境界,则是创造性的引申发挥,亦可见王氏对辛弃疾此词之景仰。
声声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1]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2]。指点檐牙高处,浪涌云浮[3]。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4]。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5]。
千古怀嵩人去,还笑我,身在楚尾吴头[6]。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7]。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8]。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9]。
注释
[1]
滁(chú除)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在安徽东部,淮河以南。旅次:客中。因词人作为北方人而南来,故称“旅次”。奠枕楼:乾道八年(1172)秋,辛弃疾守滁州时,为安定黎民,收容商旅而建。奠枕之名,大致取四方安定,使民高枕无忧,登临而乐之意。辛弃疾友人周信道(孚)作有《奠枕楼记》。李清宇:延安籍,辛弃疾在滁州结识的友人,亦能词。四卷本题作“旅次登楼作”。
[2] “征埃”三句:在人来车往的大路上扬起阵阵尘土,行人们惊讶地发现突然幻化出一座高楼。
[3]
“指点”二句:行人们感叹此楼高入云端。檐牙,屋檐边翘出的如牙的部分。浪涌云浮,形容浮云如浪涌。“浪涌”,四卷本作“浪拥”。
[4] “罢长淮”句:今年秋天,宋金边界淮河一带停止了交战。长淮,指淮河,宋金界河。骑(jì计),一人一马合称骑。
[5]
东南佳气:此指定都临安(今杭州)的南宋王朝而言。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班固《白虎通·封禅》:“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西北神州:指被金人占领的北方地区。神州,此指中原地区。《世说新语·言语》: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6]
“千古”三句:写自己滞留滁州,不能像唐代李德裕那样如愿回归北方。怀嵩人去,唐代李德裕贬滁州时建怀嵩楼,取怀归嵩洛之意;后来李德裕如愿回归北方嵩山。楚尾吴头,古时称江西北部一带为楚尾吴头,这里指滁州一带,因地理位置在古代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还笑”,四卷本作“应笑”。
[7]
“看取”二句:只见兵卒随处巡逻,路上车水马龙,一派安定繁荣景象。弓刀,指代兵卒。化用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诗:“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
[8]
赏心乐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讌,究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剩:尽,尽管。酒令:宴席上助酒兴的一种游戏。推一人为令官,由令官出令,违令或输者都要饮酒。诗筹:行酒令用的筹子之一种。筹上规定背出某人某首诗,或指出筹上诗句的作者,或指出诗句的缺字,或照规定的韵即席成诗等等。能者胜,不能者罚。
[9]
华胥梦:据《列子·黄帝篇》记载,黄帝昼寝,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君长,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后常以“华胥梦”代指安乐和平的理想之境。
解读
乾道八年(1172年)春,辛弃疾由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今安徽滁州)。据《宋史》本传及崔敦礼《宫教集·奠枕楼记》载,辛弃疾知滁州期间,宽政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一洗荒陋之气,自此流逋四来,商旅毕集。辛弃疾于乾道八年秋所建奠枕楼,正是其安抚百姓、收容商旅、与民同乐的政绩工程之一。这首词系奠枕楼落成后不久,词人登楼与友人唱和之作。全词结构严谨,写景生动宏阔,述怀跌宕杳远。上片着重写楼:先是从行人惊喜指点及仰观的视角来写,突出奠枕楼的高耸突兀;再从登楼者凭栏俯瞰的视角来写万里江山,特别关注南宋王朝的佳气和有待收复的神州大地,进而引出后半部分的感想。下片着重抒情:过片承接“西北神州”,抒发北方沦陷,有家难归的感慨;继而就眼前滁州安定繁荣景象,聊以自慰;最后归结到建楼的初衷,祝愿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
木兰花慢
滁州送范倅[1]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2]。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3]。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4]。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5]。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6]。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7]。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8]。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9]。
注释
[1]
滁州:见前《声声慢》(征埃成阵)注[1]。范倅(cuì翠):范昂,滁州通判,滁州知州辛弃疾的副职,当时任职期满,奉诏回京(今杭州)。倅,副职,这里指通判。宋初在各州府设置通判(意即共同处理政务)一职,官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
[2]
老来:当时辛弃疾三十三岁,但南归已有十年,常有年华飞逝的感叹。“对别酒”二句:面对离别饯行的场面,害怕年华似水流逝。化用苏轼《江神子·冬景》:“对尊前,惜流年。”
[3] “况屈指”三句:何况算来又是中秋时节,明月十分圆满,但人间却有离散之事,不得圆满。
[4] 只管:四卷本作“只等”。
[5] “秋晚”二句:设想范昂返回家乡时,品尝家乡美味,与儿女团聚的场景。莼鲈(chún
lú纯卢):莼菜羹与鲈鱼脍,吴中美味。据《世说新语·识鉴》记载,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家乡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常用“莼鲈”或“莼羹鲈脍”为思归返乡的典故。夜深儿女灯前:化用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诗:“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
[6]
“征衫”二句:范昂此去当很快朝见天子,因为朝廷正思慕贤才。征衫,旅行者所穿衣衫,代指范昂。玉殿,美称宫殿,借指朝廷、天子。
[7]
“想夜半”三句:设想范昂受朝廷重用的场景,时常夜半起草诏书,又被派去镇守边关,统筹边防事务。承明,即承明庐,汉代承明殿旁屋,是侍臣值夜休憩之所。借指朝中值宿处。视草,原指古代词臣奉旨修正诏谕一类公文,后泛指替皇帝起草诏书。
[8]
“长安”二句:如果京城老友问我近况如何,就说我依然借酒浇愁。长安故人,代指在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的老友范昂。殢(tì替)酒,沉湎于酒,醉酒。参见韩偓《有忆》诗:“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张先《南歌子》:“醉后和衣倒,愁来殢酒醺。”“愁肠殢酒”,四卷本作“寻常泥酒”。
[9]
“目断”二句:是说醉里还能以空弦射落大雁,言其壮心不已。一说,末两句隐寓忧谗畏讥之意。目断,望断,望到尽头。落雁、空弦,用惊弓之鸟故事。据《战国策·楚策》记载,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君引弓,虚发而下鸟。”有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问其故,更羸答道:此雁飞徐而鸣悲,是旧伤未愈而惊心未去之失群孤雁,闻弓弦响而欲高飞,旧伤迸裂,因而坠落。
解读
乾道八年(1172年)中秋时节,滁州通判范昂任职期满,奉诏回京(今杭州),由水路出发。滁州知州辛弃疾为这位副手也是好友饯行,并作此词相送。词中糅合了别离的感伤、温馨的祝愿、热情的勉励和慷慨悲壮之情,意蕴丰富,情感充沛,拓展了送别词的境界和内涵。开篇直抒胸臆,慨叹岁月如流,年华易老,而别离更易催人老。虽然词人才三十三岁,正值壮年,但是经历了南归以后十年的蹉跎消磨,确有年华老去之感。何况又是中秋月圆时候,月圆人散,倍添凄凉;再说西风、流水一样无情,只管匆匆送船归去,绝不会体谅送行者的心境。“秋晚”以下,笔锋一转,驰骋想象。悬想归船渐行渐远,友人回到家乡,与儿女团聚一堂的温暖画面。下片则着力设想友人得到朝廷重用,充分施展才华,竭诚为国效力的场景,寄寓了热诚的勉励与祝福,亦寄托了词人难以实现的理想。辛弃疾借酒浇愁的孤独无奈和不甘沉沦的慷慨悲壮,在后四句中,深入而沉郁地展现出来。全词借送别发端,思绪跌宕,层层递进,发语浑厚,一气流转。诚如清人陈廷焯在《词则·放歌集》眉批里评论的那样:“一直说去,而语极浑成,气极团炼,总由力量大耳。”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1]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2]。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3]。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4]。
注释
[1] 金陵赏心亭:在建康府(今南京)。见前《念奴娇》(我来弔古)注[1]。
“金陵赏心亭”,四卷本作“赏心亭”。叶丞相:叶衡(1122-1183年),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曾为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总领,历知荆南、成都。淳熙元年(1174年)正月知建康府兼江东安抚使,二月被召入朝,为户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十一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曾力荐辛弃疾慷慨有大略。淳熙二年(1175年),被汤邦彦所谮,罢相,郴州安置。后还乡。
[2]
“青山”二句:描写青山形势起伏,仿佛万马奔腾而来,想跟高人对话交流。参见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联翩(piān偏),连续不断的样子。
[3]
“烟雨”二句:青山在烟雨中徘徊,眼看要来,最终却没有来。低回,徘徊,流连。
[4]
“人言”四句:按照古人的说法,头发白是因为发愁;可笑那沙鸥全身白色,岂不是满身都是忧愁。参见白居易《白鹭》诗:“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杨万里《有叹》诗:“君道愁多头易白,鹭鸶从小鬓成丝。”沙鸥,栖息于沙滩或沙洲上的鸥鸟,羽毛白色。
解读
叶衡为淮西江东总领时,曾与辛弃疾同官建康(今南京);淳熙元年(1174年)正月,叶衡知建康府兼江东安抚使,辛弃疾再官建康,任江东安抚使参议官,深得叶衡器重。两人皆力主抗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交谊甚厚。此词当是淳熙元年(1174年)献给叶衡的作品(其时叶衡或尚未任丞相,词题中“丞相”有可能是后来追加)。同一时期前后,辛弃疾还作有《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洞仙歌·寿叶丞相》以及《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等。这首作品写满腹壮志及壮志难酬的愁闷心结,却不曾直接披露,只是借登临赏心亭,就眼前景物加以发挥,妙在鲜龙活跳,风趣诙谐,不着痕迹,皆因词人善于活用比拟、联想、隐喻手法。上片写青山似万马奔腾,可以想见词人胸中有多少雄兵;而望来终不来,又可想见词人南渡以来有多少郁闷失望。下片将一腔愁绪,只以嬉笑打趣带过,聊以自我宽解而已,其中蕴藏多少无奈。明卓人月、徐士俊《古今词统》评此词“趣语解颐”,则尚未探得骊珠。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