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俄国社会阶层与历史变迁(1700—1900)
》
售價:HK$
96.8
《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售價:HK$
118.8
《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售價:HK$
60.5
《
法医冷知识——尸体是一本无声的书,推理破案必知的92个冷知识 法医门徒 著
》
售價:HK$
65.8
《
东方园子: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应用 园冶 禅庭 东方美学 造园 庭院造景施工 国风 作庭记 景观设计
》
售價:HK$
316.8
《
Hygge Home(为什么我只想待在家)
》
售價:HK$
96.8
《
思想会·诺曼底1944:登陆日与史诗般的77天法国战役
》
售價:HK$
196.9
《
黄金定律:智慧泥板与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全球畅销书!来自古巴比伦的财富课,教你摆脱贫困,智慧管理财富,实现财富持续增长!)
》
售價:HK$
52.8
|
編輯推薦: |
中国电视纪录片与意识形态、社会改革、文化转型、思想争论等问题紧密相连,如符合契,互为映像。电视纪录片既是一种再现的政治、表征的竞争,也是一个折射时代脉搏、再现社会关系的领域。陈一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在政治经济与美学的视野中》讨论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意在以此为切入点,考察中国当代社会文化规训与话语重组的变化。同时,经由纪录片的生产体系探讨,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电视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当下状况与未来趋势。
|
內容簡介: |
陈一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在政治经济与美学的视野中》探讨的是中国纪录片1978年以来的生产机制的变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纪录影像与国家和社会的再现关系,意在使当代纪录片发展背后的驱动力量浮现出来,进而从纪录片的角度对中国三十年多来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历程作出一种回应。
在研究中,论文借鉴了媒介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这三种理论视角,并将它们整合到一起。三种理论中,传播政治经济学侧重传播活动中政治经济这两个最核心的要素,文化研究侧重于文本解读和意识形态分析,文化社会学则侧重于把这些要素放到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并与本人的田野调查成果相互照应。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与再现在政治经济与美学的视野中》力图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电视纪录片三十多年来的演变轨迹是什么?纪录片在中国当代文化领域、传媒领域中处于什么位置?不同题材的纪录片的话语构成了怎样的媒介现象?纪录话语如何重构与呈现了“国家一社会关系”?纪录话语与社会变迁有着怎样的互动?如何处理好体制内外纪录影像的共生和互动问题?纪录影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生长点在哪里》等等。
第一章追溯了列宁“形象化政论”的论述如何传入中国,并对电视纪录片产生深远的影响,分析了1978年以前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模式。接下来,论文梳理了三十多年来纪录片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与特定年代的关系,指出了1980年代纪录片“建构与启蒙”的两大主题,1990年代普通人与纪录片的转型,以及新世纪以来政治与市场的双重逻辑对纪录片的影响。
第二章从画面、叙事视角、选题等美学元素出发,探讨了三十多年来纪录片文本的美学变化。本章比较了同样题材的一部剧情片和一部纪录片,以此分析1980年代以来电视纪录片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嬗变。同时,试图对纪录片的美学变化给出一个文化社会学的解释,即纪录片的播出、效果与评价机制的变化是美学变化的推动力。
第三章探讨了纪录片中的国家话语问题,分析了电视纪录片从“革命”到“现代化”的话语转换以及纪录片的国家形象建构问题。本章提出,三十多年来体制内纪录片的发展无法回避“民族国家”这个根本命题,而有关国家的话语递进和相关纪录片风格变化的背后,是纪录片生产者的“变与不变”。
第四章与第三章呈现出某种“对举”的关系,探讨了社会类纪录片在主流电视媒体中的生长空间与话语呈现,分析了1978年以来的改革带来了社会“场域”的成长,将1990年代以来社会类纪录片和纪录片栏目的兴衰作为探讨重点。在此基础上,演绎了历年来体制内外纪录片人的互动以及关于《生活空间》栏目的话语博弈,以此折射当下社会类纪录片“方法被挪用”与“精神被消解”的困境。
第五章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电视纪录片未来发展的几个路向。本文认为,中国电视纪录片无法直接拷贝美国纪录片市场化的发展模式,而应适当借鉴欧洲纪录片生产中公共电视体制、社会基金资助等方法。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将在“国家一媒介一社会”和“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组成的坐标系中,而香港和台湾近年来的纪录片发展也给大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
目錄:
|
摘要
结论 考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新视角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国家相册”的背后力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从美学到社会学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方法:文本研究和田野调查
第一章 纪录片在电视版周中的位置‘变’化
第一节 1958-一1978:回望意识形态的遗产
第二节 1980年代:民族复兴与启蒙话语
第三节 1990年代:普通人与纪录片的转型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政治与市场的双重逻辑
第二章 纪录片美学的演替及其动因
第一节 画面:从纪实主义到“真实再现”
第二节 叙事视角:从“零聚焦”到“内聚焦”和“外聚焦”
第三节 选题:从“命题作文”到“自选动作”
第四节 现实主义的嬗变:《黄山来的姑娘》与《远在北京的家》的再解读
第五节 美学谱系的背后:播出、效果与评价机制的考察
第三章 纪录片中的国家话语解析
第一节 从“革命”到“现代化”的话语转换
第二节 “民族国家”的召唤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第三节 政治经济中的变与不变:纪录片生产主体的考察
第四节 “宏大叙事”与“细小叙事”的张力:兼评《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
第五节 “主流影像”与“个人影像”的互文:以《人民至上》与《1428》为例
第四章 社会类纪录片的生长空间与话语呈现
第一节 从国家到社会:纪录片中的“社会”何以可能
第二节 社会纪实类节 目的兴衰:从《生活空间》到《社会记录》
第三节 体制内外的互动与无奈
第四节 多重话语的博弈:《生活空间》何以可为
第五节 被挪用的“纪录方法”与被消解的“纪录精神”
第五章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路向
第一节 当前纪录片的危机与契机
第二节 走向多元与未来之路
第三节 香港:纪录片与社会的多重互动
第四节 台湾:“解严”以来纪录片发展的镜鉴
结论与附录结束语
附录一:本研究田野调查的具体安排
附录二:部分访谈实录
附录三:《见证·影像志》与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对比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