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HK$
87.8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HK$
85.8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HK$
107.8

《
溺爱之罪
》
售價:HK$
54.9

《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售價:HK$
65.8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HK$
118.8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HK$
65.8

《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售價:HK$
65.8
|
編輯推薦: |
蔡清田教授为台湾中正大学课程研究所前所长与师资培育中心前主任,他多年来从事课程研究与师资培育工作,其用心值得敬佩。蔡教授所著《论文写作的通关密码》这本书,是研究生论文写作的锦囊妙计。它不仅是一本指导论文写作的书,而且是一本教育研究法的书,形式与实质兼顾,符合读者的需要。本书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之外,其余六章分别探讨绪论、文献探讨、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及附录。每章均分为两部分,亦即迷宫关卡与通关密码,既提出研究困扰之处,亦建议解决之道。
|
內容簡介: |
《论文写作的通关密码》依照学位论文章节与格式,提供论文写作的“通关密码”,一方面期能增进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研究素养,另一方面则希望能减轻指导教授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作者以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理论与实际经验,本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情理解”,特别从协助学生的观点,分享论文写作的“锦囊妙计”,针对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迷宫关卡”之各种迷障歧途与苦海困境,提供可明智脱离苦海困境的“通关密码”。研读本书后,学生们将可“如获至宝”,立即增强论文写作的研究素养,了解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全部旅程,预知论文写作的六道“迷宫关卡”及可脱离“迷宫关卡”的六组“通关密码”,并经由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首部曲”与“练习曲”之修练,活用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通关密码”,而能早日脱离各种迷障歧途与苦海困境,顺利通过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考验,荣登学术研究殿堂。
《论文写作的通关密码》可说是论文写作的葵花宝典,也可说是论文写作随身修练的武功秘笈,同时也是论文写作学术之旅必携的旅游指南,本书含括各种论文写作不可不知的过关致胜锦囊,如同诸葛亮给赵子龙救刘备的“锦囊妙计”,非常适合作为各大学、研究所开设论文写作、研究方法、书报讨论、专题研究及独立研究等课程与教学之参考用书。
|
目錄:
|
黄光雄序
崔允漷序
作者序
第一章 论文写作的学术之旅
第一节 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首部曲”
一、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研究素养”
二、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迷宫关卡”
三、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通关密码”
第二节 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的“练习曲”
一、研究计划的写作练习
二、论文摘要的写作练习
三、论文写作的“五步练习曲”
四、论文写作的起承转合
第二章 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第一关”:绪论
第一节 论文写作的“第一道迷宫关卡”:绪论之研究目的不清或问题不明
一、研究动机背景交代不清
二、未能说明研究的重要性与价值
三、未能清楚说明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四、概念释义不当与研究范围不明确
第二节 论文写作的“第一组通关密码”: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要明确清楚
一、清楚交代研究动机背景
二、凸显研究的重要性与价值
三、清楚说明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四、明确提出概念释义,以界定研究范围
第三章 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第二关”:文献探讨
第一节 论文写作的“第二道迷宫关卡”:文献探讨不当或是不够周延
一、文献引用不当,未清楚交代研究文献之出处
二、文献与论文的关联性不强,未扣紧研究问题,未能系统地进行文献探讨
三、文献探讨不够周延,未搜集并引用重要且最新的相关研究文献
四、文献探讨只罗列或简述研究内容,未逻辑地归纳统整并深入批判与讨论
第二节 论文写作的“第二组通关密码”:周延广泛而深入地进行文献探讨
一、清楚交代研究文献之出处
二、文献与论文的关联强,扣紧研究问题的关键字词,系统地进行文献探讨
三、搜集并引用重要且最新的相关研究文献
四、研究文献不应只罗列或简述研究内容,而应逻辑地归纳统整并深入批判与讨论
第四章 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第三关”: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论文写作的“第三道迷宫关卡”: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说明不够详尽
一、研究方法太过简略,只谈研究未能论及方法,或未能说明清楚如何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未能与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相互呼应
三、研究设计未能与文献探讨的理论基础相互呼应
四、研究工具缺乏理论的支持
五、研究架构前后不一致未能连贯
六、缺乏清楚的研究流程步骤
七、忽略研究对象、研究伦理与研究限制之说明
第二节 论文写作的“第三组通关密码”: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要适切且可行
一、清楚说明用什么“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之选择要适合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三、研究设计要与文献探讨的理论基础相互呼应
四、研究工具要有理论的支持
五、研究架构前后一致相互连贯
六、要有清楚的研究流程步骤
七、要能针对研究对象、研究伦理与研究限制等进行说明
第五章 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第四关”: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第一节 论文写作的“第四道迷宫关卡”: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不当
一、未能根据“研究资料”指出“研究发现”
二、未将相似的研究发现加以归纳整理,因此呈现的研究结果相当凌乱无系统
三、研究结果往往未能针对研究问题加以响应
四、未能根据文献探讨来进行研究结果的讨论分析
第二节 论文写作的“第四组通关密码”: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深入
一、根据“研究资料”指出“研究发现”
二、将相似的“研究发现”加以归纳整理成为“研究结果”
三、研究结果要能针对研究问题加以响应
四、要能根据文献探讨来进行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
第六章 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第五关”: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论文写作的“第五道迷宫关卡”:研究结论与建议不够简洁明确
一、“研究结论”未能系统逐一回答“研究问题”,未能指出是否达成“研究目的”
二、“研究结论”篇幅过长,未能分项分段撰写,未能呈现重点
三、未能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具体的”研究建议
四、未能提出“可行的”研究建议,未具学术贡献或应用价值
第二节 论文写作的“第五组通关密码”:研究结论要具体,研究建议要可行
一、“研究结论”宜条理分明,系统地逐一回答“研究问题”,指出是否达成“研究目的”
二、“研究结论”的撰写应分项分段撰写并呈现标题重点
三、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具体的”研究建议,针对研究过程及结果与未来研究提供努力方向
四、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可行的”研究建议,以具学术贡献或应用价值
第七章 论文写作学术之旅“第六关”:参考文献及附录
第一节 论文写作的“第六道迷宫关卡”:参考文献及附录缺漏不齐
一、参考文献及附录不完整
二、参考文献及附录编排方式不适切
第二节 论文写作的“第六组通关密码”:参考文献及附录齐全不疏漏
一、参考文献及附录要完整
二、参考文献及附录编排方式要适切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论文写作的学术之旅
在教室与研究室间的回廊,笔者经常听到研究生说:“研究论文写不出来,但是,又很想毕业!”不论是在学期末论文答辩旺季的热闹氛围下,还是在研究生的毕业旅行期间或毕业照拍摄期间,这句话往往不绝于耳。相信这是许多研究生的共同心声。追根究底,攻读研究所博士班及硕士班的学位,与大学部学士学位的最大不同在于,研究所毕业之前必须完成学位论文蔡清田,2009a。因此,能否顺利取得研究所学位,“论文写作”是最为重要的关卡之一C0ne
8L Foster,1993。
“毕业”是研究生永恒不变的期望,研究则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素养”蔡清田,2009d,但是这其中所涉及的“论文写作”,对于所有研究生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或“研究素养”BogdanBiklen,1999,也是能否顺利毕业的“关键能力”。然而,多数研究生都认为“论文写作”似乎是大学或研究所教授应该教张芳全,2007,却没有教李奉儒、高淑清、郑瑞隆、林丽菊、吴芝仪、洪志成、蔡清田译,2001,或研究生自己应该学吴和堂,209,却往往没有从教授身上学会的“悬缺课程”黄光雄、蔡清田,2009。而这种认知,经常也引来研究生“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毕恒达,2005,或是“教授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告诉我”的抱怨。
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大多数的研究生而言,论文写作也是如此。他们认为就读研究所就是要学习如何做研究黄光雄、简茂发,2000,因此,进入研究所之后,只要跟着教授学习,就会做研究,而教授理所当然就会教导研究生撰写研究论艾,从而对于论文写作可以不必过度地担心、恐慌或害怕。另一方面,大多数的教授往往也认为,指导研究生做研究是身为教授的本分贾馥茗、杨深坑,1988,但是论文写作应该是研究生的本职,每一个研究生都应该要具备论文写作的研究素养,应该自己学会论文写作,而且指导教授又不是作文老师,所以似乎不用教导研究生这个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