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HK$
110.9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HK$
132.2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HK$
109.8
《
危局
》
售價:HK$
84.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HK$
53.8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HK$
77.3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HK$
99.7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HK$
132.2
|
編輯推薦: |
1895-1925年中国首批现代商人的崛起与命运走向
之前你或许不曾听说,但此刻你应该了解 因为他们是中国现代商业的标杆
《全球商业经典》副总编辑 \李国卿和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王辉耀
联袂作序推荐
中国现代商业开拓者、No.1的财富成长历程、经营之道;与权力最高层处理关系的艺术、与国外资本竞争的战略战术。
商人版《南渡北归》,披露长期不受重视或者被刻意遗忘的顶级商人的命运沉浮。
|
內容簡介: |
本书记载了1895—1925年以张謇为代表的12位大商人。他们中有下海官员,有草根老板,有外资买办,也有爱国海归。他们是近代中国新式工业的拓荒者,也是新型商业的奠基人,他们所创造的许多工商业模式,垂范至今无人超越。他们与外资在经济战争中的案例依然让人拍案叫绝。
令人惊叹的是,清末民初的改革开放正在当代中国重新延续,很多领域都在上演惊人相似的故事。因此,第一代创业者的商战谋略、危机对策、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对于当代中国企业家群体来说,无疑是最为生动实用的事业与人生坐标。
他们的实践涵盖了经商的方方面面,读懂了他们,就读懂了中国,读懂了中国式商道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他们曾经面对的,就是当今商人正在困惑的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国有资本、外来资本、民营资本的“三国演义”?
企业做大后,社会责任如何践行?如何从野蛮生长向永续经营转变?
财富积累完成后,政商关系如何处理?新的人生目标该如何设定?
十二个商人的创新经历:
张謇 创造了官督绅办的企业组织形式
周学熙 首创以专利买断的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张弼士 开创以体验式营销为主导的品牌运作模式
荣氏兄弟 开启了以负债经营来维持企业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
马应彪 创建融购物、餐饮、娱乐、宾馆为一体的综合运营形式
刘歆生 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进行系统获利
严裕棠 开创棉铁联营,实现产业结构互补
刘鸿生 中国第一个商业托拉斯的创立者
陈光甫 将客户意识升华为服务业的最高理念
唐星海 让泰勒式管理在中国落地开花
卢作孚 利用资产重组形式完成行业并购第一人
|
關於作者: |
胡冰,资深财经记者,长期从事资本与产业新闻报道,采访过近百位政界、商界和学术界人士。著有《成长是金》《创业英雄》等书,长期关注资本市场、创业现象与企业家群体成长。
|
目錄:
|
张謇之状元下海
唯一的下海经商的状元,中国轻纺工业的奠基人,现代企业治理与公益社会的探索者。他主张“实业救国”,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周学熙之巨擘善舞
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实业家。与南方实业家张謇齐名﹐有“南张北周”之说。他的实业救国事迹已经被收入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
张弼士之沧浪酒魂
红顶商人,南洋巨富,资产曾超过清朝国库年收入,可谓富可敌国。张裕公司创始人,中国葡萄酒行业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传奇人物。
荣氏兄弟之得道多助
鼎盛时期拥有21家企业,在衣食上拥有半个中国。成就了富过四代的传奇:哥哥的子孙在海外发展,成就骄人;弟弟的儿子荣毅仁官至国家副主席。
马应彪之拓荒射日
香港第一家华资公司的创始人,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百货公司——先施百货,确立了中国百货业的各种范式。他是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最主要的捐助人之一。
刘歆生之划船跑马
汉口地皮大王。有东方农民天生的坚韧,也有西方《圣经》倡导的宽容,三代赤贫,终成一代巨富。他曾对黎元洪说过:“都督创建了民国,我则创建了汉口。”
严裕棠之“制造”中国
中国机器制造业的开创者之一,创出了一条“棉铁联营”的机器自制、技术自立之路。其子严庆龄、儿媳吴舜文在台湾创立裕隆集团,为台湾十大财团之一。
刘鸿生之红黑聚散
中外闻名的“火柴大王”、“水泥大王”与“煤炭大王”。他出身草根,但他的创业轨迹,近乎完美地诠释了一段个人奋斗传奇。
范旭东之海归创业
梁启超的爱徒,留日海归,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陈光甫之近利远功
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他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银行家”、“中国的摩根”,是中国旅游业的创始人。
唐星海之牛车阔斧
MIT双料硕士。1926年引进
“泰罗制”,让庆丰纺织厂脱胎换骨,也让这个古老家族从长袍马褂走向西装革履。港府2号人物唐英年为其后人。
卢作孚之船王悲欢
船王、社会活动家。他一生中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从商生涯中充满艰辛、风险和挑战,其成就和影响远远超出了工商界。
后记:那个年代,那些传奇
大商人生关键节点
|
內容試閱:
|
张謇之状元下海
在中国历史上,状元出身的宰相为数不少,可状元出身的实业家却只有一位,那就是清朝末年南通籍状元张謇。清朝二百多年,状元共有114人,江苏一省就出了49位,但其中下海经商的,只有张謇一人。
商人经商靠钱,官员谋私靠权,状元下海靠什么?张謇的“实业救国”之道为什么半途而废?
楔子
张謇的好运,从他41岁中状元那年开始。
那一年,正值农历甲午(1894年)。这个中国历史上非常倒霉的年份,以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开局,以中日黄海海战北洋舰队惨败收场。
冒籍
新年刚过,朝廷特开恩科的消息传到南通。接到这个信息后,张謇根本没放在心上。老父张彭年却雄心勃勃,比正当壮年的张謇还要激动,因为他很早就认准儿子可以夺魁天下。
那还是张謇刚入学堂不久,有一天,老师见门外有人骑白马走过,脱口而出:“人骑白马门前过。”但一时想不起下联,便让学生应对。张謇的三哥张詧抢着说:“儿牵青牛堤上行。”张謇沉吟道:“我踏金鳌海上来。”
老师一听大喜过望,逢人便夸张謇是神童,志向远大,将来肯定有出息。从那时起,张謇就成为家族的希望之星,被父兄寄予蟾宫折桂的重望。
清朝科考与现在高考最类似的一点就是考生资格审查,不过现在高考重视的是户籍,到处查高考移民。而清朝重视的是家庭出身,如果三代以内没有读书应试的人,就会遭到公开的歧视。“三辈不读书,一家赛过猪”,是之谓也。这样的家庭,在当时称为“冷籍”,家中子弟如果要参加科举考试,经常会受到地方学官和保人的多方刁难、勒索,稍稍应付不当,就可能误了考期。
不幸的是,张謇恰恰是出自这样的冷籍家庭,15岁那年,张謇首次参加童试就面临着这样的境况。张彭年对儿子的才能满怀信心,他不想儿子的成绩因家庭出身而受到影响,因此,就想方设法避开这种困难。
这时,张謇的老师宋琳出了个冒籍赴考的主意。他多方活动,找到了如皋人张驹。经过磋商,双方商定,张謇冒充张驹的孙子张育才,在如皋参加县试,如果县试考中,张彭年必须付给张驹一定数额的酬金。作为中人,宋老师当然也有提成与酬金,人家这叫教书买卖两不误。
冒籍考试就是古代的高考移民,被揭发的后果同样很严重,但为了儿子能顺利考中,张彭年甘愿冒险。
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张謇参加这年的如皋县试,一考得中;随后参加通州州试,成绩却不理想,名列百名之外。但同乡中与张謇同年的孩子却考中了第二名,因此,乡里人都嘲笑张謇,说神童也不过如此。
最恼火的还是张謇的老师宋琳,他本想张謇顺利考中秀才好名利双收,不料小张州试成绩就如此之差。恼羞成怒之余,他当众嘲笑张謇说:“如果有1000人应试,取999名,不取的那一名一定是你!”
当众受奚落,张謇泪流满面。从这一天起,他在自己的卧室的窗户、蚊帐顶上、床头、案头等处都写上“九百九十九”五个字,警示自己要用功。这年10月,张謇在院试中考取第26名,顺利获得生员也就是秀才资格。
儿子考中秀才,张彭年也信守承诺,如约向如皋张家付款,张謇也以如皋生员的身份入如皋县学读书。孰料张驹是当地的无赖,他不仅要张謇父子再交学官所派的其他费银150两,还以其他借口让张彭年再拿200两白银作为酬谢,不然就要向官府举报。
与此同时,知道张謇冒考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以类似的理由进行敲诈。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张彭年就请宋琳出面疏通,让张謇修改学籍,回家就读。哪知宋琳也是局中人,利益攸关,哪里肯去拆骗局。他斥责道:“归籍等金榜题名之后申请不迟。现在申请,张謇的功名就要立即被革除,你们家出一个秀才容易吗?”
自此,张謇一家成了待宰的羔羊,谁都想来讹一把。
有一次,如皋张氏诬告张謇,如皋县衙便派人来捉。张謇得悉后连夜逃往朋友家躲避。出门不久,狂风暴雨就劈头而来,一不小心,他掉进了烂泥深达3尺的护城河里,险遭灭顶之灾。张謇挣扎着爬出来,这时外雨内汗,衣服已经湿透,到朋友家的路不过3里路,他竟走了三四个时辰才到,一双脚磨得血泡连连。
张謇一生坚忍不拔,耐力超人,这些性格品质的底色都是从冒籍风波而来。正是这人生的第一碗苦酒,让他在未来的人生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哪怕是斯文扫地,也依然能挺住!
为了彻底摆脱纠缠,张謇主动向学校申诉,要求革除自己的秀才,让他到南通重考。海门书院的院长王崧畦和海门训导赵菊泉看到张謇的才学,十分同情他,他们四处为张謇说情。后经与知州孙云锦、江苏学政彭九余等人的多方交涉,1873年,礼部终于同意让张謇重填履历,恢复原籍。
此时,张家因为张謇冒考的事情,负债达1000多两白银,濒临破产。张氏昆仲原指望老四(张謇在家中排行老四)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不料却是这样一个结果,看来这不是什么有前途的投资项目,此时不撤更待何时?于是,兄长们正式提出了分家,几番吵闹,大部分债务落到了张謇身上。
功名重要,吃饭更重要。从此,为了养家糊口,张謇半工半读,再也难以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也许就是张謇后来屡试不第的重要原因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