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政府如何开微博

書城自編碼: 179315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窦含章
國際書號(ISBN): 9787503546075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57/21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7.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HK$ 49.5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HK$ 96.8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HK$ 140.8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HK$ 98.9
纯数学教程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HK$ 85.8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售價:HK$ 107.8
黄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发展历程
《 黄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发展历程 》

售價:HK$ 86.9
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
《 母亲的选择:看不见的移民保姆与女性工作 》

售價:HK$ 74.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7.2
《指尖上的政能量—如何运营政务微博与微信》
+

HK$ 105.5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中国问》
+

HK$ 106.2
《领导干部开微博:方法技巧与案例启示》
+

HK$ 85.6
《政务微博实用指南》
+

HK$ 94.4
《100例经典系列:中外应对网络舆情100例》
編輯推薦:
微博,名“微”,力不微。这种新型网络媒体,从诞生到风靡全球,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在中国,微博用户数在2010年底到2011年6月的半年时间内,由6311万增长到1.95亿,增长了208%,而微博用户每日发布的信息量已近2亿条,成为中国互联网上更新最活跃的信息源和舆论场。
作为中国引领性的舆论场,微博能否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可强大的微博还处于成长过程中。
《政府如何开微博》作者窦含章、李未柠内容主要从什么是微博,政府为什么要开微博入手,进一步就政府开通微博的具体步骤和发布信息的方式加以说明,尤其重点介绍了政务微博的功能和政务微博信息发布规则,以及党政干部个人微博的注意事项。
內容簡介:
《加强和创新互联网社会管理丛书》由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作序。

《政府如何开微博》作者窦含章、李未柠内容主要从什么是微博,政府为什么要开微博入手,进一步就政府开通微博的具体步骤和发布信息的方式加以说明,尤其重点介绍了政务微博的功能和政务微博信息发布规则,以及党政干部个人微博的注意事项。

《政府如何开微博》还对当前政务微博的经典案例加以介绍。内容丰富,简明扼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是广大干部学习微博利用微博的最新教材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什么是微博
一、微博诞生记
1.推特Twitter——微博的鼻祖
2.推特Twitter奇迹
二、微博在中国
1.饭否网——蹒跚学步阶段
2.新浪微博——锋芒初露阶段
3.门户网站——江湖混战阶段
三、微博的功用
1.记录和发布生活信息
2.获取消息并发表评论
3.特定关注与定向阅读
4.结识朋友扩大社交圈
四、微博的特性
1.即时性:随时发送,不受限制
2.原创性:叙事最简练风格更独特
3.单向性:“我关注你,但与你无关”
4.跟随性:意见领袖引领微博舆论
5.扩散性:无限转发带来裂变效应
6.碎片化:内容松散,割裂生活
7.圈子化:信息传播广度有限
8.无序化:专业性差可信度低
五、微博的现状
1.拥有庞大潜在用户
2.媒体属性特点突出
3.微博政务逐渐深入
第二章 政府为什么要开微博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
二、执政为民的需要
三、维护国家社会安全的需要
四、政府了解舆情的需要
1.微博改变信息传播路径
2.了解舆情,从微博开始
五、传播主流价值的需要
1.话语权之争日益激烈
2.微博上缺少权威的声音
六、迎接微博时代挑战的需要
1.微博时代的舆论特色
2.党政干部微博素养正在遭遇严峻考验
3.微博时代突发性事件应对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章 政府如何开微博
一、开通微博
1.注册账号
2.微博命名
3.上传头像
4.设置背景模板
5.设置个性化域名
6.隐私设置
7.填写简介
8.关联博客
9.认证
二、微博功能
1.加关注
2.“粉丝”
3.转发
4.评论
5.收藏
6.发布
7.私信
8.举报
9.其他相关功能
三、信息发布类型及特色方式
1.信息发布类型
2.特色方式
四、如何发布信息
1.电脑发布
2.手机发布
第四章 政务微博的功能
一、信息发布
二、信息咨询
三、受理投诉
四、搜集舆情
五、监督政府和反腐败
六、整合电子政务资源
七、其他功能
1.微博通缉要犯
2.微博外交
第五章 政务微博信息发布规则
一、政府开微博“十二要”
1.要明确微博定位
2.要敢于面对围观谩骂
3.要把握发布时间及频率
4.要配置专员管理加强审核
5.要主动搜索响应舆论
6.要及时处理投诉质疑
7.要加强重要信息保密
8.要发布简洁文字
9.要在重大事件中快速发声
10.要真诚沟通交流
11.要将网民意见整理备案
12.要向优秀政务微博学习
二、政务微博“十二戒”
1.戒间断信息更新
2.戒不与网民互动
3.戒关闭评论功能
4.戒关注不当人群
5.戒内容公私不分
6.戒缺乏原创内容
7.戒与网民打口水战
8.戒说官话打官腔
9.戒单向宣传政绩
10.戒流于形式难做实用
11.戒轻率回复妄下结论
12.戒发布有违公序良俗的言论
第六章 党政干部个人微博管理
一、忌目无法纪,违反法律法规
二、忌擅自谈论民族宗教问题
三、忌不懂特性,盲目开通微博
四、忌无安全意识,泄露工作机密
五、忌内容无限,暴露生活隐私
六、忌情绪失控,大开骂战
七、忌人身攻击,污辱诽谤他人
八、忌内容消极,发布情色信息
九、忌轻信谣言,传播虚假消息
十、忌虚荣心强,以“粉丝”论政绩
十一、忌光发不“练”,鲜与网民互动
十二、忌微博无度,在岗时间刷屏
十三、忌高高在上,疏远官民关系
1.态度真诚
2.莫说官话
3.信息准确
第七章 政务微博经典案例
一、公安微博:利用新媒体打造平安中国
1.平安肇庆——中国首家公安微博
2.平安北京——民意主导警务
3.陈士渠——微博里的打拐斗士
二、政府机构微博经典案例:南京发布——转变固有宣传模式
三、传递主流价值的微博典范:用理性的声音在微博上插下红旗
四、其他经典案例
1.外交部——第一个正式开通微博的国家部委
2.2011全国两会期间——微博成为一大亮点
3.领馆工作人员——潜水微博解救利比亚被困同胞
4.中国国际救援队——发布微博救助情况
5.厦门警方在线——第一例微博在线破案
6.河北公安——以图文形式教如何应对踩踏
7.香港特首办——信息发布渠道
8.成都发布——利用微博直播西博
附录
1.政务微博内容发布流程
2.政务微博意见处理流程
3.政务微博信息发布守则
4.党政干部个人微博管理规范
內容試閱
从2010年开始的微博大发展,有人从中看到民众监督的进步,有人看到公民社会的推动,也有人看到了国家安全的隐患,看到个人权利的过于膨胀。观察者们见仁见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力拥有一个“麦克风”,蕴藏着向全世界宣告他的所思所想的能量,此时,一切存在就会呈现出不可捉摸性。就像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也担心信息的加速传播带来的负面效应,以至于越来越多美国学者呼吁网络实名制。可见,个人信息传播的“麦克风
”时代给国家治理与社会运作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于是,政府开通微博,不仅是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的需要,也是政府了解舆情、改善自我的需要,同样是应对新时代执政挑战的需要。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对当前的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八点意见,在第七点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2011年5
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胡锦涛再次强调,要“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总书记的讲话表明,加强和创新互联网社会管理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党政部门与领导干部能否有效运用互联网、管理互联网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标尺,各级党政部门都应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管理的新模式。

当前,由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新闻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改变。社会化自媒体的异军突起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一枝独大的传播格局,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相对下降,社会舆论场的重心逐渐向微博、论坛、视频分享等新兴的社会化媒体转移。社会化媒体的大发展,使得基于这些复杂关系网络的信息流动变得更加不可控。尤其是过去两年,微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让信息流动的效率大大改观,迅速成长为重要的舆论场,深刻影响着网民的观念和政府施政行为。

媒体传播格局的改变给政府的社会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由于一些领域社会矛盾的凸显,民众的利益诉求日渐增多,这些诉求不断依靠微博等新兴的社会化媒体进行高效的传播。这种情况下,政府基于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方式开始显示出诸多弊端,往往对民众的合理需求反映滞后,甚至不能及时控制舆论谣言,进而导致社会突发事件增多。同时,由于开微博的党政部门过少,使微博舆论的天平总是向反方向倾斜,政府机构的公信力不断遭受损失。从微博直播某地官员机场围堵进京上访,到某地局长直播微博开房门,再到“郭美美事件”掀起的对慈善事业的质疑,这些事件演化成较大的舆情事件,都与相关部门和干部不了解微博、难以有效运用微博有关。
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典型代表,微博已经成为新兴的社会信息聚合平台。
过去两年,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使用微博已然成为一股时尚潮流,微博成了互联网上的首要互动平台、社会问题的重要监督工具以及发泄不满的宣泄场所。根据2011年7月19日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迅速增长到1
.95亿,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
9%。与此相对的是,政务微博相对滞后。以运营较为成熟的新浪微博为例,政务微博仅不到万家①,相当于一个政务微博对应万余网民。这种悬殊的差距,在某种层面上反映了许多党政部门观念上的落后,与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仍有很大距离。
当然,在微博舆论场,也活跃着一批优秀的政务微博。从“平安北京”
、“平安肇庆”等公安微博搭建起的警民互动平台,到“南京发布”转变政府宣传模式,再到“桃源网”的良好政府宣传平台,各级党政部门利用微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现在,需要的是更多党政部门跟上来,勇敢地面对微博,谦卑地面对网民。

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根本目标,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必须有效利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阵地,学习微博、善用微博、管理微博,提高管理互联网的水平。这既符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要求,更有利于加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鱼水联系,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同志则指出:“全党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摆在最突出位置,从执政党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并集中归结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胡锦涛同志“
七一”重要讲话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当中国进入微博时代,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也要适应新的形势,将通过微博倾听民众声音、满足民众诉求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井喷式发展的微博,已经成为声音越来越高的舆论场。仅以新浪微博为例,2011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4亿,日均发布信息已达
7500万条。新形势下,要到群众中去,就要到微博中去。要与群众直接对话,党政部门的群众工作就必须向微博领域延伸。

Web2.0时代的精髓在于互动。作为新型网络互动平台的微博,其诸多功能的组合提供了新的信息交流途径。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既要坚持发扬“面对面”的传统,更要主动利用“键对键”的手段。充分利用以微博为主要代表的交流工具,才能真正形成全面而广泛的民意沟通体系,更好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21-23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