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HK$
109.8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6.4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HK$
87.4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
售價:HK$
132.2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HK$
110.9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HK$
132.2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
《我的父亲田汉》由田汉先生的儿子田申编著,是“文化名人系列”之一,是我国著名剧作家田汉的生平事迹,记述了其日本留学生涯、创建和发展“南社”的戏剧事业直至组织和推广革命的戏剧运动等一生轨迹。
|
內容簡介: |
《我的父亲田汉》是“文化名人系列”之一。
田汉的儿子田申在《我的父亲田汉》中,以儿子对父亲深沉的缅怀为基调,通过儿子的眼睛,看田汉与一生中的至亲(母亲、舅父、妻子)和挚友(郭沫若、欧阳予倩、徐悲鸿等)的交往,让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艺术家田汉,一个感情丰富、无私无畏、讲义气、与朋友肝胆相照的平凡的田汉。
|
目錄:
|
前言
引子 从开国大典说起
第一章 我的祖父及我父亲一生最爱的三个人
1 我的祖父
2 父亲田汉最爱的三个人
第二章 父亲的一生
1 田汉的诞生
2 祖父之死
3 栖凤庐与《西厢记》
4 “英雄怀汉”
5 参加学生军
6 恩师徐特立提倡“窗户报”
7 求学东瀛
8 夫妻创办《南国半月刊》及母亲之死
9 父亲的爱情和婚姻
10 “王月花”在杭州
11 “南京大演其戏”
12 长沙《抗战日报》
13 武汉“三厅”
14 《母亲的话》
15 从桂林剧运到西南剧展
16 荣誉的巅峰——五十大寿
17 初进解放区和新中国的诞生
18 “为民请命”的两篇文章
19 “为民请命”的两大杰作——《关汉卿》与《谢瑶环》
20 田汉之死
21 江青是田汉的养女?
22 田流的复活
23 真理不灭,百年永生
第三章 父亲的几位好友
1 郭沫若与《三叶集》
2 年长的终身挚友——欧阳予倩
3 首创南国社的伙伴——徐悲鸿
4 剧坛的黄金搭挡——洪深
5 战友加兄弟——阳翰笙
6 永生的聂耳
7 陶行知伯伯与晓庄
第四章 父子情深
1 一篇永远使我落泪的文章
2 父亲的遗愿与勉励
后记
|
內容試閱:
|
2.父亲田汉最爱的三个人 我的祖母易克勤
离父亲的故乡田家圾三四里之遥,同样属于现在的长沙果园乡,离枫林港和真人庙不远,有一处叫三字墙的地方,这里居住十几户同族姓易的人家。我的祖母易克勤的家就在这里。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曾外祖,名叫易道生,给人家当过长工,也撑过船,织过绢,是个十分聪明能干的人。曾外祖小时念过一些书,识得不少字,善看风水,字也写得不错,老来更喜欢写日记和写诗,可称得上是个自学成才的农民秀才。祖母的母亲姓蒋,八岁上到易家来做小媳妇,十五岁与曾外祖同房,那时曾外祖才十六岁。第二年,也就是1872年11月12
日,祖母易克勤便_出生了。祖母是长女,下面还有二妹、二弟、三弟和满弟,但二妹和二弟都不幸夭折。三弟和满弟分别叫易象(梅臣)和易虎臣,这两位弟弟,也就是我的两位舅公,后来都与田家有着不同一般的密切关系。特别是易象,更是关系易田两家命运的关键人物,我在后边还要详细介绍他。
由于二弟的夭折,全家人对于三弟都分外地爱护,祖母对于他的三弟梅臣更是关爱备至。梅臣四岁上学,也总是由他的姐姐接送,并且还陪他读书。那时姐弟俩一窗之隔,弟弟在屋里念书,姐姐就在外面撕麻,弟弟的书念熟了,姐姐也就听熟了,有时弟弟忘记了,姐姐就隔窗提醒,以免他挨先生打骂。
祖母十六岁嫁到田家,三舅公那年六岁,自出生以来,他就没有离开过姐姐,姐姐的出嫁对于他来说,在感情上真是难以割舍。不过,祖母虽然出阁到了田家,但还时常挂念着她的三弟,听说弟弟学业上有进步,姐姐也喜在脸上,乐在心头。三舅公每次从城里回来,也总是不忘来看看他的姐姐,并把许多新的见解和消息讲给姐姐听,使姐姐也模糊地知道这个世界在变。后来三舅公补廪、进学,不但对祖母的父母是个很大的安慰,对祖母也是个启发,促使她日后有了我的父亲田汉后,立下了让他追随他的舅舅,去做个读书明事之人的决心。
1898年初春,祖母生下了她的第二个孩子寿昌。祖母的第一个孩子生下不久就夭折了,因此对于这第二个孩子,她就加倍精心地爱护。她不仅在生活方面这样精心地爱护自己的孩子,而且这位坚强的母亲的内心深处还酝酿着在当时的环境下颇为不凡的一个念头——不管自己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也要让孩子上学受教育。显然,如果没有我的祖母当初的这一见解,就不会有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剧作家田汉了。
我祖父去世时,祖母才三十五岁,她眼看着丈夫死去,望着三个失去父亲的孩子,眼泪无休止地流下来。不久,由于田家的破落,她的婆婆也考虑分家。说是分家,却没有什么可分。祖母连桌子也没有分到一张,只分到一个破柜、几块木板,她的兄弟许诺她一些木料,就把那些木板拿去做猪栏了。祖母自己唯一宝贵的“财产”,便是三个儿子。
祖母想到了丈夫的话:“这样好的孩子能有几个?”她想起她亲手带大的弟弟梅臣怎么读书进学,有了大出息。她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心,不管有多大的艰难困苦,也不自杀、不改嫁、不做佣人,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梅臣弟弟那样有出息的人。
可是由于丈夫去世,家里又经分家这场家庭变故,祖母实在供不起父亲上学了。于是祖母要把父亲从学校领回去。祖母对老师说:“您知道我实在没有法子,自从他父亲死后,家里又分了家……”老师很舍不得父亲辍学,对祖母说:“虽然是这样,孩子是有希望的,不要让他失学。可惜我的境况也不好,不能全部帮助他。”
老师答应不要学费,但要祖母出点学米和每节课六串的油盐钱,就这一点起码的要求,对当时父亲一家来说都是很重的负担。老师终于很惆怅地让父亲随祖母回家了。同学们都舍不得他,甚至拉着他的手落泪了。
那时做母亲的最大心愿还是让孩子继续读书,可钱呢?钱从哪儿来呀?恰巧祖母的三弟梅臣回家来了,他了解到这些情况,说:“姐姐,你的难处我已知道了,但寿昌这孩子天资聪颖,不能让他就此耽误了学业。这样吧,他的学费我先替你解决一部分,剩下的以后我再陆续给你们,总之,不能让寿昌没有学上,应该替他找一个好学堂。”
说罢,当即便给了祖母十二元钱。那时的十二元钱是个不小的数字,祖母拿了这钱就送父亲到新塘桥张鼎新家去读书。
张鼎新家请的教师是曾教过父亲的王绍羲老先生。王先生是位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人。他不仅在文字教育方面点拨父亲,在精神教育方面也给过父亲很大启发,他很器重父亲,同学们也非常友爱。
张家住的新塘桥是个茶业巨镇,每年新茶上市时,成百上千的乡村妇女来到这里“拣茶”,熏茶、制茶、装箱等工作也在这里日夜进行。这使父亲初次接触到城镇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规模和工人们的集体劳动生活,他感到非常有兴趣。
同时,又因为新塘桥是湘北一个重要乡镇,外国传教士也曾叫人挑着大量的“圣书”到这儿来传道。这使父亲第一次见到了外国人,也首次嗅到了洋纸书籍特有的一种油墨气味。他也得到过几本《马可福音》之类的书,这使他晓得了除他所读的经书之外,世间还有另一种教条在传播。
第二年正月初四,祖母带着三个儿子回娘家。但这回去的不是三字墙易家老屋,而是歌棣塘了。那时她的三弟梅臣托人捎了六百两银子回来,曾外祖道生公买了山冲里一庄田产,便把家由三字墙易家老屋搬到冲里来了。这里田地不多,而山场很大,林木葱郁,有高大的枞树、枫树、酸枣树、崆峒子树、苦楮子树、桐子树、圆楮子树,还有茶园,屋前屋后有竹林。房子坐西朝东,正门朝东,正门中间是由鸟形组成的一个“福”字。屋子深隐在山谷中,浓阴遮覆,长垣围绕,到了附近还看不见屋子的所在。这里原来的名字叫锅底塘,因门前那口池塘有点像锅底的缘故。梅臣嫌“锅底塘”这个名字不雅,便改名“歌棣塘”了。还请一位前清翰林写了一副对联刻在东向的大门两边,上联为“万山深谷”,下联为“片石清泉”,内容非常切合实际。
这里离三字墙易家老屋和田家煅茅坪都有十多里。但这里与圾里风光大不相同。每当春天到来时,火红火红的桐子花、白色的山茶花、红艳艳的杜鹃花、雪白雪白的栀子花、紫莹莹的紫荆花,与田野黄灿灿的油菜花竞相开放,铺天盖地,盖满了山坡和大片的良田,把周围的群山装点得分外妖娆。林阴里,翠竹下,一群群鸟儿引颈高歌,有喜鹊的欢唱,有乌鸦与麻雀的齐鸣,啄木鸟用长嘴把空木敲得山响,到了夜晚还有猫头鹰那古怪疹人的哀鸣,此外,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密林里自由自在地跳跃呜叫,给空旷的山谷增添了许多怡人的幽静。
祖母带着孩子们在这里过得很愉快,一直住了个把月,才带着我的两个叔叔回茅坪老屋,当时梅臣给姐姐寄来了四十两银子,祖母就请公公代买了锅、瓮之类,还垒了一个灶,母子三人在老屋住了两三个月。我的父亲则在他的外公家住下,自己温习功课。
尽管时常会有来自弟弟的帮助,但毕竟孤儿寡母生活艰难。为着孩子们读书的事,祖母经常急得夜不能寐。那时正值辛亥革命前夕,新思想也传播到了乡下,乡下也开始提倡办新学,改庙宇为学校。不久,枫林港的清源庵办起了一所洋学堂——初等小学。我的曾外祖极力主张父亲进那所小学,父亲于是从这时起开始接受新式的教育。
祖母为了供三个孩子读书,毅然决定做点小生意。祖母当掉了一件毛蓝布衫和一床印花被罩,换回三块钱,又借了十块钱,就拿这十三元钱做本金开店。她租了一间门脸房,买了些家具及茶店需要的东西和一点糖果,父亲从学校回来,写了一个招牌,立在门口,这间小小的茶店就算开张了。因为房子临街,地理位置好,再加上粤汉路局正修新河铁桥,工地离那里很近,因此,每天到茶店来坐的人不少,每天卖茶叶的收人多的时候也有两三元,最少也有几角。那时米价只六十个铜板就可以换一升,盐也是一毛一斤,十几个铜板就可以称四两肉,煤是几文钱一担,小菜可向每天路过这里的卖菜的担子上买,有时碰到亲戚杜十公卖菜也送一些。他们只要二百几十文钱就可以度过一天。生活虽清苦些,但还能过得下去。后来茶店因缺人手停业后,祖母又开始采茶卖钱维持生计。日子虽辛苦,但祖母由于有着要把儿子培养成有出息的人这样的信念,再苦也就都挺过来了。
P9-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