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关羽大传
》
售價:HK$
96.8
《
空气炸锅懒人食谱
》
售價:HK$
54.8
《
大学问·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
售價:HK$
86.9
《
维京人新史:从斯堪的纳维亚到丝绸之路
》
售價:HK$
97.9
《
孩子·挑战(全新图解版)
》
售價:HK$
85.8
《
大明1644(全二册)
》
售價:HK$
105.6
《
爱的流动
》
售價:HK$
64.9
《
帝国之翼:胡林翼的官场与战场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1.张铁志关于抵抗音乐的经典著作,2011年全新修订,增加新版序言,修订各个篇章,改写1990年代至今的抵抗音乐章节,并特别收录马世芳vs张铁志,贾樟柯vs张铁志,两场精彩对谈。
2. 梁文道、余华、王小峰、郝舫等两岸三地爱乐人推荐阅读。
3.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这或许是每一个喜欢摇滚的人都会想到的问题,本书从摇滚乐与社会运动的结合入手,至少改变了我们对摇滚乐的想象。
4.本书既可以当成一本摇滚乐简明历史,也可以看作一部反抗主流社会制度的愤怒之书,声音与愤怒,将重新唤起青年人心中的热血。
|
內容簡介: |
2011年全新修订,增加新版序言,修订各个篇章,改写1990年代至今的抵抗音乐章节,并特别收录马世芳vs张铁志,贾樟柯vs张铁志,两场精彩对谈。
摇滚乐从诞生之初就带着叛逆的胎记,是青年亚文化的主要武器,从未放弃对保守的社会体制提出尖锐的质问。
60年代的民歌运动是摇滚乐与政治关系的原型;70年代的华丽摇滚、朋克摇滚将音乐、青年亚文化和社会颠覆性紧密联系在一起;80年代的“红楔”、“四海一家”等运动为音乐与政治的结合提供了各种可能的样板,90年代至今,面对全球化、环境污染、种族主义、霸权主义等更加复杂的社会议题,摇滚乐在丰富自身形态的同时,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的反抗姿态。
约翰?列侬、鲍毂?迪伦、琼?贝兹、冲撞乐园、U2电台司令……当我们被这些伟大的摇滚乐手感染时,可曾留意到他们面对社会总总不公时的呐喊?
《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回顾了历史上摇滚乐与种种社会运动的关联,并在回顾中去提问、反省音乐介入政治的各类实践途径的可能性与局限。声音与愤怒,将唤起你青春的热血,并且让你重新认识摇滚乐。相信当你合上本书时,对于“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这个提问,心中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
關於作者: |
张铁志,台湾政治、文化与摇滚评论家,关注社会运动与另类文化。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现任台湾《新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并于两岸三地多个主要媒体撰写专栏,致力于以书写和行动推动社会进步。2004年在台出版《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获选为年度好书。2010年于两岸同时出版《时代的噪音:从迪伦到U2的抵抗之声》。
张铁志在网络
豆瓣:http:site.douban.com106612
1510:http:www.my1510.cnauthor.php?soundfury
博客:http:soundfury.blog.163.com
微博:http:t.sina.com.cnsoundfury
|
目錄:
|
新版序言 音乐作为抵抗现实的力量
自序 那些愤怒的光影与声音
辑一 一九六〇年代
第一章 六○年代:摇滚革命的原乡
BOX|“宇宙塑料人”的时空之旅——从布拉格、纽约到台北
辑二 一九七○年代
第二章 华丽摇滚:一场艳美暧昧的情欲革命
第三章 朋克摇滚:底层青年的愤怒呐喊
辑三 一九八○年代
第四章 当摇滚与政党挂钩:从“摇滚对抗种族主义”到 “红楔”
第五章 是反叛还是虚无:从伍德斯托克到“四海一家”
第六章 “警告父母”:流行乐的言论自由战争
第七章 走向黎明:如何歌唱生命之歌?
第八章 英国第三条路的背叛
第十章 “撼动选票”:以音乐进行组织动员的典范
第十一章 War Is Over?战争没结束,反战歌声也不会结束
第十二章 反思全球化:新世纪的摇滚行动主义
附录一 张铁志VS马世芳:音乐写作的两个“借口”
附录二 张铁志VS贾樟柯:你能独立吗?
简体版后记
|
內容試閱:
|
新版序言 音乐作为抵抗现实的力量
张铁志
《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这本书2008年在大陆出版时,却引起了和在台湾很不一样的反应。
过去在大陆,音乐或者文化背负着由上而下的巨大政治使命,是为国家服务。然后到了八〇年代后期,崔健蒙上了一块红布,摇滚乐成为民间的巨大声音,并且是八〇年代启蒙的文化力量之一,但这仍然给予摇滚过于宏大的使命。因此,九〇年代后的摇滚人更希望卸下过去社会责任的大旗──不论是为了国家或是为了启蒙。
的确,在这个历史时刻的中国大陆,人们更渴望听见个人的声音,寻求个体自由带来的解放。
但我们之所以关注摇滚与时代的关系,一方面是音乐或任何文化在某种程度上都会被政治环境乃至时代精神所形塑;另一方面不论音乐人或者其他艺术家,总有许多人在思索时代的矛盾,记录其所生存体制的幽暗,以及这些环境对人的压抑。许多人甚至进而透过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变迁,在“此时此地”。
关注摇滚如何介入社会,如何作为一种抵抗现实的力量,并不是鼓吹一种集体主义,或者音乐要服务于特定目的。创作者当然应该自由地去表达他心中的想法,去歌唱爱情、人生,或是社会;毕竟,每个音乐人同时也是公民。一个社会中如果所有文化人都为政治发声,那显然是一个僵化的社会;然而,如果文化人对政治集体沉默与犬儒,那更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在一个被宏大叙事支配的国家,在一个正从集体主义中解放出来的社会,当然应该有更多个体的自由之声。但是,个体的解放必须依靠制度环境的改变,而不能靠独善其身;这些改变,需要的是由下而上公民的集体声音。
这本书是书写西方摇滚与社会的关系,但这些书写背后,其实是为了反思我们自己的摇滚文化,我们的社会。
二〇一一年四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