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HK$
437.8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21.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HK$
75.9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HK$
85.8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HK$
74.8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HK$
105.6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HK$
97.9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HK$
135.1
|
內容簡介: |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讲述了:我们反对教教材和学教材,主张把学习还给学生。我们认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可学习能力总需要一个“来源”,这个来源只能是“导学案”。我们形象地将之比喻为“渡船”。对于导学案来讲,它顶重要的是必须具有“功能”,如果单纯从字面理解也没有错,“导”是引导,“学”是目的,“案”是设计。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仍然没有理解这个意图,把导学案变成了习题集。如果说我们反对学教材,那么,当然也应该反对“学导学案”,只为了应试的“案”,不管打什么名堂,统统都不是好东西。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其实顶低级的就是“惟知识”的讲授课堂,不教而教才是高级的课堂,或者换句话说,那些不需要教就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不教而会,这种可能性只能来自于渡船——摆渡。其实,靠摆渡过河还不能称得上“学习能力”,仍然算是借助外力,因此,要明白,导学案实在不是目的主体,它只能是工具和手段。
导学案相比传统的教师教案,它主张“服务于学”,它最终极的追求是“会学”和“创学”,因而,它一定是变传统的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为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学法,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变传统的教师课堂为学生课堂,变传统的“惟教”为“惟学”、“惟师”为“惟生”,是教师新课改理念下的二次课程开发。
|
關於作者: |
张海晨,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副主任,中国名校共同体副秘书长,全国优秀校长,中国西部教育顾问。近年来致力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广及应用。曾参与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培养学生四会能力的和谐教育实验”等数项教育科研课题,主编《赢在课堂》(学科指导用书)、参加编写《高中学科优化设计》、《新高考备考方略与训练》、《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九年义务教育学科教学设计》等多部教育教学论著。
|
目錄:
|
序
第一章 教案之殇
第二章 正名“导学案”
第三章 导学案设计行动研究
第四章 导学案设计要求
第五章 导学案设计基本规范
第六章 导学案使用
专题1:导学案基本版式设计
专题2:学习内容分析
专题3:学情调查
专题4:学习目标设计
专题5:学习过程设计
专题6:导学案问题设计
专题7:课堂评价
专题8:集智备课
专题9:“五步三查”普适性教学模式
专题10:导学案问答
附录:导学案选登及自评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教案之殇
从中美“预言”谈起
三十年前的一次中美对基础教育的互访时有个报告,报告的标题是《美国教育病人膏肓,将被中国赶超》: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掉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关活动无不如火如茶,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可是,三十年过去了,美国“病人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近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二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预言”成了“寓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