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为什么要读人类学
》
售價:HK$
77.3
《
井邑无衣冠 :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
售價:HK$
95.2
《
星地融合移动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从5G NTN到6G的卫星互联网发展
》
售價:HK$
212.6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HK$
42.6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HK$
154.6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HK$
112.0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HK$
88.5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纽约时报》头号畅销书《教父》马里奥·普佐重见天日杰作。
这是一部黑色、生动的小说,读来引人入胜,难以释卷。这部小说系普佐完成他的杰作《教父》仅一年前所作。当时以笔名马里奥·克莱里出版,只到最近才重见天日。《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凝聚了马里奥·普佐这位小说巨匠所有的特色。
|
內容簡介: |
七个盖世太保军官对迈克尔·罗根上尉实施酷刑,把他丢在死人堆里等死,并杀害了他怀有身孕的妻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对罗根实施酷刑的那七个人有的逃向了社会主义阵营,有的逃向了资本主义阵营,都过上了新的生活。然而,罗根活了下来。他受伤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但伤口却愈合了,他用了这中间十年的时间谋划如何实施他的复仇计划。
罗根必须找到那七个纳粹分子的下落——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有了新的身份,但所有的人都在竭力掩盖他们那罪恶的过去。使问题更为复杂的是,他邂逅了美丽动人的罗莎莉,并对他一见倾心。罗根是应该继续实施复仇计划呢?还是要为了幸福而放弃复仇?
|
關於作者: |
马里奥·普佐(1920-1999),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小说《教父》的作者。
1967年,他以笔名马里奥·克莱里出版本书《通向慕尼黑的六座坟墓》。1969年,他的代表作《教父》出版,引起巨大反响,使他立即名利双收。在纽约,连续六十七周《教父》都名列“最畅销书”的榜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迈克尔·罗根在汉堡那家最火爆的夜总会外面打量那个光彩夺目的招牌。肉感!无耻!造孽!这家叫做罗特·彼得的夜总会毫不掩饰地展示它在兜售的东西。罗根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小照片,就着那盏形状像猪的红色门灯仔细端详。这张照片他端详过一百遍了,然而能不能认出他要找的这个人,还是心里没底。罗根知道,十年当中,人的变化是很大的。他自己的模样就变了。
他从那个殷勤地对他点头哈腰的看门人身旁经过,进了夜总会。里面一片漆黑,只有那个长方形小银幕上的黄色电影在闪闪烁烁。罗根从拥挤不堪的桌子中间穿行而过,里面人声鼎沸,酒气冲天。突然,屋里的灯亮了,灯光下他正背对着舞台,被罩在一个方框里,他头顶上方是裸体的金发女郎在翩翩起舞。罗根的目光在那些坐在场边桌子旁边的顾客脸上搜寻。一个女招待碰了碰他的胳膊,卖弄风骚地用德语说:“这位美国先生,是不是在寻找一个特别够味儿的女孩子呀?”
罗根从她身边擦过,这么容易就给人认出来是个美国人,他很恼火。他感到血流在冲击着那块把他的头颅箍在一起的银片——这可是个危险信号啊。他得赶快把这个活干了,然后回宾馆去。他在整个夜总会里走过去,检查那些黑暗的角角落落。在那些角落里,顾客们就着硕大的陶制啤酒杯狂饮,在女招待身上乱抓乱摸,抓到谁是谁。他朝拉着布帘的包厢里看去,包厢里的男人们四仰八叉地躺在皮沙发上,仔细打量舞台上的姑娘们。看上哪个了,就操起电话把她叫过来供他们玩乐。
罗根此刻耐不住性子了。他的时间不多了。他转过身,面对着舞台。在那些跳着舞的裸体女郎身后,有一个隔着幕布的透明的转盘,透过这个转盘,客人们可以看到下一拨姑娘们已经准备登台了,每当一个姑娘脱掉乳罩或是一只长简袜,他们就鼓掌叫好。有一个声音醉醺醺地叫嚷:“你们这些小宝贝们,啊,你们这些小宝贝们——我能把你们全爱了。”
罗根转身朝那个声音望去,在黑暗之中微微一笑。他记得那个声音。过了十年了,那个声音并没有改变。那是一个胖乎乎的、令人窒息的巴伐利亚人的声音。那厚重的嗓音透着假情假意。罗根迅速朝那个声音走过去。他打开夹克衫,扣开一个皮扣子,扣子上拴着他那把沃尔特牌手枪的挎肩皮套。他用另一只手从夹克衫衣兜里掏出消音器,攥在手里,就像是攥着一个烟斗。
转眼间他就到了那张桌子前,来到那张他永远也忘不掉的面孔前面,正是因为记着那张脸,他才活过了这+年。
他听得没错,就是那个声音;就是卡尔·普凡。这个德国佬的体重肯定增加了五十磅,头发差不多掉光了,只有几绺金发在油光可鉴的头顶上横七竖八地摆放着;不过那张嘴还是那么小,那么残酷,跟罗根记忆中的一模一样。罗根在旁边的一张桌子边坐下。要了一杯酒。等到屋子里的灯都熄灭了,那部黄色电影又演了起来,他,哨悄地把那把沃尔特牌手枪从皮套里掏出来,手一直放在桌子下面,把消音器装到枪筒上。手枪失去平衡向下压去,在五码以外开枪就不准了。罗根朝右边欠欠身,拍了拍卡尔·普凡的肩膀。
那个令人生厌的脑袋转过来,明晃晃的秃顶斜了一下,那个假情假意的声音说:“喂,我的朋友,你想干什么?”这个声音。罗根在梦中一直听了十年。
罗根声音粗哑地说:“我是你的一个老同事。一九四五年四旬斋前的星期一,在慕尼黑的司法大厅,我们可是做过一笔生意的。”
卡尔·普凡的心思还在电影上,两眼转过去朝明亮的银幕看去。“不,不,不可能的,”他不耐烦地说,“一九四五年的时候,我在为祖国效力服兵役。我是战后才开始做生意的。”
“那时候你是个纳粹分子,”罗根说,“你是个施刑者……你是个刽子手。”他头盖骨里的那块银片又在隐隐作痛了。“我的名字叫迈克尔·罗根。我当时在美国参谋部工作。你现在想起我了吧?”
卡尔·普凡那肥大的身躯很快转过来,手里的酒杯摔碎了,两眼透过黑暗盯着罗根。这个德国佬压低声音威胁道:“迈克尔·罗根死了。你想从我这儿要什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