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 ![]() ![]() ![]() ![]() ![]() ![]() ![]() ![]() ![]() ![]() |
臺灣用戶 |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
在 大書城
以“
全文
模式”搜“
阿兰巴迪欧
”共有
16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柏拉图的理想国
『简体书』 作者:阿兰巴迪欧 出版:河南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5-02-01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最新的长篇哲学著作。在本书中,巴迪欧模仿柏拉图《理想国》的对话录写作手法,将《理想国》原书中的古希腊背景换成现代社会,并将其中的智者和事件都换成现代的人物及事件,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古代的经典哲学,赋予了《理想国》以现代意义。 这件事整整持续了六 ... |
詳情>> | |
![]() ![]() |
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世纪
『简体书』 作者:[法国]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7-06-01 本书收录了阿兰巴迪欧的13篇讲座,它们是巴迪欧于19981999学年、19992000学年、20002001学年,为哲学国际学院研究班开设的课程内容。巴迪欧在其中号召用内在性方法来取代外在性方法,以评价波澜壮阔的20世纪。巴迪欧将20世纪描述为野兽,这个新世纪超脱于旧的世界,践行了其思想中的一种真正 ... |
詳情>> | |
![]() ![]() |
轻与重文丛·爱的多重奏(法国当代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与《世界报》记者尼古拉·特吕翁以爱为主题的公开谈话录)
『简体书』 作者:巴迪欧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9-12-01 《爱的多重奏》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与《世界报》记者尼古拉特吕翁以 爱为主题的公开谈话录。巴迪欧批判西方流行的爱的观念,坚持某种理想主义,而这背后映现的也是他所主张的哲学观与关于更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设想。 ... |
詳情>> | |
![]() ![]() |
论电影(“轻与重”文丛,提供一种哲学家看电影的独特视角和解释方式)
『简体书』 作者:[法]阿兰·巴迪欧[Alain,Badiou]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0-01-01 对阿兰巴迪欧来说,电影是一种教育,一种生活的艺术,以及一种思想。自1950年代末至今,他撰写了三十多篇论述电影的文章,提供了哲学家看电影的一种视角与解释方式。从具有现代性的导演,如茂瑙、安东尼奥尼、塔蒂、戈达尔,到美国当代电影,如《黑客帝国》《木兰花》《完美的世界》,本书涉及各种电影的风格,为读者呈现了过去五十年来电影 ... |
詳情>> | |
![]() ![]() |
戏剧颂
『简体书』 作者:阿兰·巴迪欧 著,蓝江 译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1-03-01 戏剧与哲学是一对古老的搭档,彼此共生又相互竞争。巴迪欧重新审视了这一对共生于古希腊的老伙计之间的千年对话,并赋予其新的阐释戏剧和哲学在根本上共有一个问题:如何用某种方式告诉人们,是否还有在他们日常生活行为之外的生活可能性。 《戏剧颂》是阿兰巴迪欧和尼古拉张于2012年在阿维尼翁戏剧节的一次公开对话。对话围绕哲学戏剧, ... |
詳情>> | |
![]() ![]() |
存在与事件
『简体书』 作者:[法]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 著,蓝江 译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8-04-01 本书自1988年首版出版以来,已经成为当代哲学*重要也*有争议的著作,同时也让阿兰巴迪欧成为今天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哲学家。《存在与事件》是巴迪欧对其哲学蓝图*全面的论述,他重新梳理了自柏拉图以降,经由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黑格尔、卢梭、拉康的欧洲哲学传统。在深度上,他的这个宏大的哲学蓝图足以与海德格尔和德勒兹的蓝图 ... |
詳情>> | |
![]() ![]() |
德勒兹(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简体书』 作者:[法]阿兰·巴迪欧 著,杨凯麟 译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8-10-01 本书稿是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著作,讨论的是他的敌人吉尔?德勒兹的哲学思想,围绕着大写的一以及其他内容,巴迪欧以自己的方式,对德勒兹的思想进行言说。全书分为十章,在书中,巴迪欧试着展示一种思想运动抗拒、加速与减速、翻覆与逆转德勒兹的思想运动,以一种哲学家的本格方式。 ... |
詳情>> | |
![]() ![]() |
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
『简体书』 作者:阿兰?巴迪欧 出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8-07-01 众所周知,公元前399年,年届七旬的苏格拉底因亵渎神祇、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青年思想等罪名被指控,并被判处鸩刑。按此线索,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虚构了苏格拉底的第二次审判,并将这次审判的时间设置在当代。它的戏剧前提是苏格拉底并没有死,他仍在当代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施展着自己的影响力。同时,色诺芬、阿里斯托芬、柏拉图等见证人 ... |
詳情>> | |
![]() ![]() |
小万神殿(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简体书』 作者:[法]阿兰·巴迪欧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4-01-01 究竟哪些人物*能代表20世纪法国哲学和思想的 形象?看当代法国*富代表性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给 出他自己的回答。《小万神殿》作者阿兰巴迪欧选 择了20世纪业已离我们远去的十四位哲学家,这里面 有作为阿兰巴迪欧师长的拉康、康吉莱姆、卡瓦耶 斯、萨特、伊波利特、阿尔都塞;也有与巴迪欧同时 代的,开创了法国思想全新视野的福柯、德 ... |
詳情>> | |
![]() ![]() |
宽忍的灰色黎明/新迷影丛书
『简体书』 作者:米歇尔·福柯 出版:河南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7-11-01 《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是法国哲学家论电影的文集,由东北师大李洋老师选编,收录了法国当代*知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罗兰巴特、居伊德波、让鲍德里亚、吉尔德勒兹、阿兰巴迪欧、雅克朗西埃等九位思想家共十七篇论述电影的经典文章,有演讲稿,有论文,也有访谈等,其中*早一篇写于1959年,*一篇发表于2011年,这 ... |
詳情>> | |
![]() ![]() |
(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哲学宣言
『简体书』 作者:阿兰·巴迪欧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4-01-01 上个世纪末,以利奥塔、德 勒兹、德里达、拉库-拉巴特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 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都宣布哲学,尤其是其本 体论哲学业已终结。似乎在那一刻,我们仿佛进入到 一个哲学死亡的时代。当代法国思想家巴迪欧则反其 道而行之,将矛头指向了这种哲学终结论,他大声质 问道:哲学终结了吗?不,永远不会终结!只要 我们还在这 ... |
詳情>> | |
![]() ![]() |
追寻消失的真实 (跟随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步伐,剖开经验的世界,抵达“真实”的核心)
『简体书』 作者:[法]阿兰·巴迪欧[Alain,Badiou] 出版:广西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0-04-01 2012年11月9日,里尔市美术宫礼堂,事件哲学的代表性思想家阿兰巴迪欧为现场的听众作了题为追寻消失的真实的讲座。三年之后,巴迪欧在讲座的基础上对手稿进行了部分修改,于是就有了这本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主要围绕真实问题展开,分三个部分:*部分以莫里哀的死亡为例对真实与外表进行区分;第二部分以数学本体论为基础给真实下定义 ... |
詳情>> | |
![]() ![]() |
海德格尔:纳粹主义、女人和哲学
『简体书』 作者:阿兰·巴迪欧 芭芭拉·卡桑 著,刘冰菁 译 出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6-04-01 本书是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阿兰巴迪欧和芭芭拉卡桑以通信的方式对战后思想界热议的海德格尔事件的回应。长期以来,对于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纠葛,思想界一直都有两种十分明确的倾向:要么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全盘否定,要么是来自海德格尔的崇拜者的辩白。 在书中,两位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琐细和伟大的辩证法 ... |
詳情>> | |
![]() ![]() |
从结构到历史
『简体书』 作者:张莉莉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6-04-01 在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大师相继离世之后,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这个名字开始成为当代法国哲学学界的一个全新地标。其著作涉及科学、政治、艺术和爱情等多个领域,在20世纪末突出法国思想界甚或欧陆哲学圈,于大洋彼岸的英语世界绽放异彩。 本书集中探讨巴迪欧哲学中的一个极具连贯性和穿透力的问 ... |
詳情>> | |
![]() ![]() |
巴迪欧:关键概念
『简体书』 作者:A.J.巴特雷 尤斯丁?克莱门斯 著,蓝江 译 出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6-12-01 阿兰巴迪欧或许是依然健在的世界上最重要的哲学家。当代哲学家中几乎没有人像他那样可以展现其论证和关涉的力度,或者像他那样铿锵有力地批判性地接入到当代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的争论之中。本书呈现了一份对巴迪欧全部思想的概览和导引。书中所收录的多篇文章,关注了巴迪欧思想的根基,他的关键概念哲学、前提、本体论、主 ... |
詳情>> | |
![]() ![]() |
论争:关于当代政治与哲学的对话
『简体书』 作者:阿兰?巴迪欧,让-克洛德?米尔纳,菲利普?波蒂 出版:河南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6-12-01 阿兰巴迪欧与让-克洛德米尔纳来自同一个时代,巴迪欧于1937年出生在拉巴特,米尔纳于1941年出生在巴黎。他们都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的红色岁月,他们都曾是毛主义者,巴迪欧将他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中国,而米尔纳却早已与之保持距离。 这一关于左倾主义命运的*初论战发生之时,正是哲学与政治的角色产生 ... |
詳情>> | |
>>> (頁碼:1/1 行數:20/16) 1 |
如果未能搜尋到意向中的書籍,可以參看:“找書說明” 或 “尋書登記服務”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megBook.com.hk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