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二战信息图 诺曼底登陆

書城自編碼: 412492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法]奥利维尔·维沃尔卡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684226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21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
《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 》

售價:HK$ 49.5
会速算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
《 会速算的人,人生都不会太差 》

售價:HK$ 52.8
我们的中国 揭秘立体翻翻书+地图 精装硬壳儿童3D立体书 小学生中国地理百科 少儿百科知识翻翻书启蒙读物
《 我们的中国 揭秘立体翻翻书+地图 精装硬壳儿童3D立体书 小学生中国地理百科 少儿百科知识翻翻书启蒙读物 》

售價:HK$ 162.6
黄帝内经·灵枢 中医书籍基础理论素问入门图解养生原文注解皇帝内经中医书籍
《 黄帝内经·灵枢 中医书籍基础理论素问入门图解养生原文注解皇帝内经中医书籍 》

售價:HK$ 64.9
儿童口腔早期矫治:基础、原则、策略
《 儿童口腔早期矫治:基础、原则、策略 》

售價:HK$ 437.8
半导体微缩图形化与下一代光刻技术精讲
《 半导体微缩图形化与下一代光刻技术精讲 》

售價:HK$ 108.9
梯次增长:颠覆性创新时代的商业作战手册
《 梯次增长:颠覆性创新时代的商业作战手册 》

售價:HK$ 86.9
解码SWIFT
《 解码SWIFT 》

售價:HK$ 60.5

編輯推薦:
★呈现诺曼底登陆行动的完整历史。涵盖前期规划、时间选择、人力部署、武器配比等多层面内容,全链条叙述整场战役的推进过程,从艾森豪威尔的决策手稿到戴高乐接过降书,全景展现80年前那个决定世界走向的夏天。
★放大镜式一窥“霸王行动”全貌。除去众多影像资料的光芒,看见平凡的牺牲与梦想。士兵们只想回家,他们才不在乎所谓的战斗目标;即使是当时的强国也没能提供行动必需的运输船只;直到行动开始前的最后一刻,丘吉尔还是持反对意见……这些被宏大叙事掩盖的细节,正是抗战精神与诺曼底精神的共通注脚。
★视觉化数据处理,延续「战争信息图」叙事风格。战略攻势、损失对比、作战重现、上百张影像照片回溯,历史沉重感扑面而来。红蓝专色现代化点缀,新旧交替间历史相融,通过视觉冲击唤醒记忆,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
內容簡介:
1944年6月,一场被称作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爆发。直到今天,这场战役依旧被视作人类战争史上的经典案例,被后人无数次地复盘和推演。有人将这场战役称作“二战”欧洲战场的转折点,纳粹德国的生命开始进入倒计时;也有人将其视作冷战开始的前兆,是资本主义阵营为争夺战后利益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行动。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登陆计划因何诞生?它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从列阵开始到巴黎的解放,本书将逐帧还原登陆行动中的所有重大节点,以新颖、简洁的方式呈现战役全景历史。
關於作者:
著者:奥利维尔·维沃尔卡(Olivier Wieviorka)
法国巴黎萨克雷高等师范学院教授,曾任法国大学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出版多部著作,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Histoire totale de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和《诺曼底登陆史》(Histoire du débarquement en Normandie)等。
绘者:西里亚克·阿拉德(Cyriac Allard)
平面设计师,6riac studio创立人,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
目錄
01 不眠之夜
1943年的情势:战略僵局?
地中海的泥沼
温斯顿·丘吉尔
苏联的需求
约瑟夫·斯大林
经济动员
富兰克林·D.罗斯福
计划
指挥官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
以战斗之名?
训练
轰炸
坚忍行动
第三帝国陷入僵局?
阿道夫·希特勒
纳粹德国的防线
埃尔温·隆美尔
02 他们来了!
登船
登陆
血腥奥马哈
扩大战果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纳粹德国的抵抗
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后勤
战斗
京特·冯·克鲁格
03 突破
眼镜蛇
解放!
炮火下的诺曼底
整合的抵抗组织
乔治·S.巴顿
受难中的法国
巴黎起义
菲利浦·勒克莱尔·德·奥特克洛克
戴高乐:从阴影步入光明
夏尔·戴高乐
好坏参半的胜利
后世之说
参考资料
內容試閱
毋庸置疑,1944 年6 月6 日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日子之一。牺牲是围绕这史诗般的一天的永恒主题。事实上,诺曼底登陆似乎汇聚了所有的溢美之词:这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联合行动”调动了“空前的”力量,构思“新颖”,“决定”了战争的走向,最终将德意志第三帝国引上了覆灭之路。除却这些赞美,“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传奇的基调:它是一场站在道德维度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行动开始前夕,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向部队进行的动员致辞中写道:“你们即将开启伟大的远征,我们数月的努力和等待都是为了这场大战。愿热爱自由的人民的希望和祈祷与你们同在。”他本人特别喜欢这句话,甚至将自己撰写的回忆录命名为《远征欧洲》(Croisade en Europe)。艾森豪威尔的此番表述塑造出的充满理想主义热忱的美国大兵形象,与黑暗狂热的德国国防军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观念是如此根深蒂固,甚至有时候历史学家们也会采用类似的表述。斯蒂芬· 安布罗斯说过:“入伍的年轻人想扔的是棒球,而不是手榴弹;他们想用0.22 英寸1 口径的步枪打兔子,而不是用M1 步枪射击和自己同龄的年轻人。当苦难降临时,他们要么捍卫自由,要么放弃自由。他们选择战斗。他们是民主的战士,他们为我们搏出了自由。”
当然,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西欧人民的自由确实要归功于那群为消灭“褐色瘟疫”(纳粹)在诺曼底海滩上拼死奋战的英美年轻人,然而,以“登陆”为主题涌现的歌颂文学往往美化了实际情况,以至于真实的历史往往被夸张的演绎所掩盖。士兵们梦想着在自由的祭坛上献祭自己的生命;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为崇高的理想而战;英美联军占据着绝对的力量优势;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缔结了永恒的联盟,共同发起了这场极为复杂的行动……这些主题在一众老生常谈的英雄故事里散发着令人艳羡的傲人光彩,但史实与传说大相径庭。汤米们和萨米们1 的梦想是回家,而且最好是完好无损地回家,他们才不在乎盟军所谓的战斗目标;尽管美国拥有大量海军兵工厂,但仍无法提供行动必需的运输船只;直到行动开始前的最后一刻,丘吉尔还是希望能推迟这个他并不认可的登陆计划——那时候的他更倾向于在地中海战区投入兵力,随后顺着意大利的海岸线打开卢布尔雅那的缺口——英国历史学家西蒙· 鲍尔指出,让人十分震惊的地方在于:“这个愚蠢计划的制订者真的认为,人们会严肃考虑它的可实施性。”
为了揭示“霸王行动”的真相,我们必须扯下表象的假面,这意味着,无论那些传奇故事有多么深入人心,我们都必须谨慎地对待。首先,我们必须看清这一行动的本质,它是战争中的一次行动,不是所谓的圣战或远征。然而军事史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描述战事,毕竟政治和外交是战争永恒的背景。诺曼底登陆是一个宏大背景中的一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回溯。参与此次行动的每个盟国在捍卫本国利益的同时,通常也会为共同事业贡献力量。同时,经济水平首先决定了“霸王行动”是否可行,随后决定了该行动能否成功——这一点也同样值得严肃讨论。尽管诺曼底登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无数的博物馆和电影作品纪念和称颂,但它也伴随着失败和阴影——人们必须明确这一点,尽管这意味着我们要更加客观地对待与这一非凡行动相关的胜利主义者言论。
以下内容主要摘自塞伊出版社于2007 年出版的一部作品。我根据最新研究,结合自己近期的工作成果,对本书进行了补充,但与原版相比,本书并无重大更改。不过,本书着重强调图像资料:照片、地图、图画以及信息图。在我和编辑看来,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迎合某种潮流——尽管它看上去十分诱人。使用图像有两个好处。首先,图像一目了然,能以醒目又直接的方式展现有时文字难以描述的现实。比如,无须赘述,一张信息图就能直接表明被派到英国参与登陆作战的人员数量很少。其次,图像能够营造出一种氛围,甚至是一个全新的宇宙,读者可以轻松地沉浸其中。显然,这一点仅靠历史学家的文字是难以做到的。
因此,我们决定试一试。我们希望用信息图的方式说服读者,并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场被心怀敬畏的我们坚定地请下历史神坛的“霸王行动”。
奥利维尔· 维沃尔卡

苏联的需求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笼罩在苏联上空的阴霾散开了。但战争已经将苏联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消耗殆尽。斯大林完全有理由相信,英美两国正在发动所谓的“代理人战争”——让德意志和苏联互相消耗,自己坐收渔利。他的怀疑并非毫无道理。1942 年,苏联红军直面敌军的225 个师,而英联邦在埃及面对的只有6 个师。
不过,华盛顿确实向莫斯科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支持。1941 年3 月11 日,罗斯福总统签署了《租借法案》,旨在为同盟国提供经济支持。自1942 年11月7 日起,莫斯科获得了美国的经济援助。但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美方援助的作用。苏联得到了106 亿美元(占总额的24%)的援助,英国则得到了300 亿美元(占总额的69%)。总体而言,英美两国用于援助苏联的资金不到其总体支出的 4%。
如果再加上1943 年7 月至1944 年12 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之后)运抵的57% 的“租借”物资,那么我们就能理解,不管有没有美国的支持,苏联红军都会取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美国的援助。“山姆大叔”提供了苏联急需的高科技产品,一举让苏联的国内资源总量提升了8%,这主要体现在民生产品上:每一美元的租借援助中,只有25 美分用于增加军事预算;其余75 美分则直接用于兑换固定资产和改善人民的日常生活。伦敦提供了锡兰茶和非洲的石油,华盛顿提供了15 000 000 双靴子以及罐头和汽油。这些货物历经艰险,穿越曲折又悠长的漫漫征途,总算抵达了目的地。有的货物取道北极(25%),还有的货物经过伊朗、里海,最后抵达了伏尔加河(25%),剩下的货物途经阿拉斯加,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登陆(50%)。
然而,这些援助都远远不足以弥补苏联的损失。因此,斯大林提高了分贝。1942 年8 月,丘吉尔前往莫斯科“推销”他的地中海战略,并且绘声绘色地解释道:“在苏联攻击这只鳄鱼厚实的嘴部时,英美可以趁势袭击它柔软的腹部。”克里姆林宫的东道主相当客气,没有反驳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但是内心深处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因此,丘吉尔决定在德黑兰会议(1943 年11 月28 日—12 月1 日)上强行推动自己的计划。
三巨头本应将在这次于伊朗首都举办的会议中商定战略,但罗斯福不愿再盲目听信英国的当权者。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协同60 余名幕僚登上了“衣阿华号”,并在航行期间为即将举行的会议进行了极为周密的筹划,以应对丘吉尔抛出的诱饵。他的将军们严肃地评估了意大利战役的困局,总统下定决心,拒绝再为地中海做出无谓的牺牲,尤其是他的本意是希望与斯大林达成共识,继而商定共同的军事战略,和平地管理战后局势。因此他不断地向苏联领袖示好,公开拒绝与英国首相进行私下会谈,并且同意在布满了窃听器的苏联大使馆下榻,以表明自己没有什么好遮掩的。斯大林则表现得更为激进。
11 月29 日,斯大林直截了当地询问谁将指挥西北欧的军事行动,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因为该行动的领导人尚未指定。当天晚上,他更加咄咄逼人。他问道:“英国首相和总参谋长真的相信此次行动吗?”苏联的这番突然发难似乎是有意为之,因为伏罗希洛夫元帅向大英帝国的总参谋长布鲁克将军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面对这一联合攻势,丘吉尔让步了,他不得不承认诺曼底登陆计划(代号“ 霸王行动”) 将是第二年的“ 主要战略行动”。即便早在华盛顿会议(1943 年5 月12 日—25 日)和魁北克会议(1943 年8 月14 日—24 日) 期间,英美两国已经确定了登陆行动的主要方针,但彼时该行动仍停留在构想阶段。在德黑兰,诺曼底登陆行动终于不再抽象,进入了实际准备阶段。华盛顿和莫斯科如释重负。就军事层面而言,登陆行动是一个比丘吉尔的地中海战略更优的选择。从外交层面来看,登陆行动巩固了东西方的“神圣联盟”,避免了斯大林偏执地对英美两国产生进一步的猜忌,也消除了每一个阵营各自为战、独善其身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该行动还平衡了每个国家的利益。美国得以在欧洲大陆上部署军队,从而隐晦地抑制苏联向西扩张。如罗斯福所言,两国开始了“奔向柏林的竞赛”。
开辟第二条战线,也能够减少苏联在人力和资源上的损失。唯一的“输家”是大英帝国,它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这让丘吉尔感到沮丧。“在那里,我的一边坐着张牙舞爪的苏联熊,另一边则坐着庞然大物的美国水牛。在二者之间,坐着可怜而渺小的英国驴,三者中唯有它知道从哪条正确的路回家。”他补充道,“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我们的国家是如此渺小。”不可逆转地,一个新的篇章开始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