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140.8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93.5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195.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97.9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140.8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53.9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65.8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作者在上海财经大学开设十余年通识教育课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同时也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万个示范课堂”配套教材,上海财经大学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教材,书中案例也荣获上海市级“课程思政设计优秀案例奖”,目前已有千余名学生选修,颇受好评。 本书基于经济学原理,以数字经济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数字经济的运行机理、发展规律、本质特征和产业形态等核心内容。作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大量前沿学术研究成果,也有丰富的实践案例,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特色,深入浅出,趣味性强。
 |  
         
          | 內容簡介: |   
          | “数字经济”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本书对于“数字经济”作详细的阐述,主要包含以下五个部分:首先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其次阐述了国外,国内以及数字技术方面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然后从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方面分别阐述了其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意义,让读者对于产业数字化转型有更深刻地认识。最后从公共服务数字化和政府数字化方面阐述了政务数字化的发展及意义。 |  
         
          | 關於作者: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评议专家,学位中心评议专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教育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文委员。长期致力于教育、科研、管理工作。 先后任职和服务于:清华大学(高工)、国家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高工)、国家服务外包研究院(高工)、国家企业信息化工程中心(高工)、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Research fellow)。
 获奖:国家级新产品奖--第一设计人;中国博士后基金首批特别资助;江苏省创新人才奖;镇江市首批领军人才;日照市领军人才;苏州领军人才;上海浦江人才;中国留学人员双创优胜奖(纽约总领馆推荐);中国留学人员南京321大赛三等奖(纽约总领馆推荐)
 |  
         
          | 目錄: |   
          | 目 录 前言
 第1章 认识数字经济 1
 学习要求1
 引例 一枝鲜花中的数字经济1
 1.1 数字经济的由来1
 1.2 数字经济的内涵3
 1.3 数字经济的特征4
 1.4 数字经济的意义5
 1.5 延伸阅读:数字经济的杭州模式7
 本章小结8
 复习思考题8
 参考文献8
 第2章 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 10
 学习要求10
 引例 一只小龙虾的长三角“数字”之旅10
 2.1 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比较11
 2.2 传统经济是数字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12
 2.3 数字经济是传统经济创新性的延伸13
 2.4 数字经济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13
 2.5 数字经济进一步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15
 2.6 延伸阅读:数字经济抢走了传统经济的饭碗?16
 本章小结16
 复习思考题17
 参考文献17
 第3章 数字经济的理论基础 19
 学习要求19
 引例 今日头条最懂你19
 3.1 宏观经济增长理论20
 3.2 微观经济消费者理论21
 3.3 信息经济理论22
 3.4 网络经济理论23
 3.5 拓展阅读:数字经济促进传统经济理论创新发展24
 本章小结25
 复习思考题26
 参考文献26
 第4章 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28
 学习要求28
 引例 新基建 新空间28
 4.1 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的区别29
 4.2 新基建的范畴29
 4.3 新基建的主要特征30
 4.4 新基建的作用30
 4.5 新基建的发展趋势31
 4.6 数字经济的驱动力32
 4.7 延伸阅读:北京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34
 本章小结35
 复习思考题36
 参考文献36
 第5章 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 37
 学习要求37
 引例 “小球”背后的“大数据”37
 5.1 人工智能38
 5.2 区块链39
 5.3 云计算40
 5.4 大数据40
 5.5 延伸阅读: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算法协同治理42
 本章小结50
 复习思考题50
 参考文献50
 第6章 数字农业 52
 学习要求52
 引例 数字化助推“甜蜜事业”蒸蒸日上52
 6.1 农业发展概述52
 6.2 数字农业的内涵53
 6.3 数字农业的作用54
 6.4 数字农业的模式56
 6.5 延伸阅读:云南元阳——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化动力57
 本章小结60
 复习思考题61
 参考文献61
 第7章 数字工业 63
 学习要求63
 引例 让定制不再奢侈63
 7.1 工业发展概述63
 7.2 数字工业的内涵65
 7.3 数字工业的作用67
 7.4 数字工业的模式68
 7.5 延伸阅读:特斯拉的超级工厂71
 本章小结72
 复习思考题72
 参考文献73
 第8章 数字商业 74
 学习要求74
 引例 Kappa的数字化全渠道运营74
 8.1 商业发展概述75
 8.2 数字商业的内涵76
 8.3 数字商业的作用77
 8.4 延伸阅读:亚马逊与数字商业79
 本章小结80
 复习思考题80
 参考文献81
 第9章 数字金融 82
 学习要求82
 引例 数字工行D-ICBC82
 9.1 金融发展过程83
 9.2 数字金融的内涵83
 9.3 数字金融的作用85
 9.4 数字金融的模式87
 9.5 数字金融的发展趋势88
 9.6 延伸阅读:数字人民币89
 本章小结91
 复习思考题91
 参考文献91
 第10章 数字物流 93
 学习要求93
 引例 “箱箱共用”数字化平台93
 10.1 物流发展概述94
 10.2 数字物流的内涵95
 10.3 数字物流的作用96
 10.4 数字物流的模式97
 10.5 延伸阅读:数字物流典型案例——顺丰速运98
 本章小结99
 复习思考题99
 参考文献99
 第11章 数字旅游101
 学习要求101
 引例 沉浸式体验游神都洛阳101
 11.1 数字旅游的内涵102
 11.2 数字旅游发展概述104
 11.3 数字旅游的模式105
 11.4 数字旅游的作用106
 11.5 延伸阅读:数字旅游案例—哈尼梯田的数字旅游实践108
 本章小结111
 复习思考题111
 参考文献112
 第12章 数字政务 113
 学习要求113
 引例 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113
 12.1 政务发展概述113
 12.2 数字政务的内涵114
 12.3 数字政务的作用115
 12.4 数字政务的模式116
 12.5 延伸阅读: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117
 本章小结119
 复习思考题119
 参考文献119
 第13章 数字城市 121
 学习要求121
 引例 上海打造数字孪生城市121
 13.1 数字城市的内涵122
 13.2 数字城市的特征123
 13.3 数字城市的作用123
 13.4 数字城市的模式124
 13.5 延伸阅读:数字雄安125
 本章小结128
 复习思考题128
 参考文献128
 第14章 数字交通 130
 学习要求130
 引例 TrafficGo 2.0的成功秘诀是什么?130
 14.1 交通发展概述131
 14.2 数字交通的内涵132
 14.3 数字交通的特点134
 14.4 数字交通的作用134
 14.5 数字交通的模式135
 14.6 延伸阅读:北京新一代数字交通管理体系136
 本章小结137
 复习思考题137
 参考文献137
 第15章 数字医疗 138
 学习要求138
 引例 ChatGPT做心理健康咨询的利与弊138
 15.1 医疗发展概述139
 15.2 数字医疗的内涵140
 15.3 数字医疗的作用140
 15.4 数字医疗的模式142
 15.5 延伸阅读:乌镇互联网医院143
 本章小结144
 复习思考题144
 参考文献145
 第16章 数字教育 146
 学习要求146
 引例 杭州十一中“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引争议146
 16.1 数字教育发展概述147
 16.2 数字教育的内涵148
 16.3 数字教育的特征148
 16.4 数字教育的作用150
 16.5 数字教育的模式151
 16.6 延伸阅读: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153
 |  
         
          | 內容試閱: |   
          | 前 言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三种经济形态,分别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每种经济形态都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形态,分别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衍生出了数字经济。与农耕时代的农业经济,以及工业时代的工业经济有所不同,数字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带来了新的动能、新的业态,引发了社会和经济的整体性深刻变革。
 现在我们讨论的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是一个内涵非常宽泛的概念,有人认为数字经济是信息经济的另一种称谓,也被称为网络经济、智能经济、智慧经济。实际上,任何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和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逐渐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建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数字经济之所以称为数字经济,是因为它凸显了支撑信息经济的信息技术二进制数字特征。0和1这两个简单而神秘的数字,在数字化世界中几乎可以组成一切。通过无数种组合,它们正在改变着世界,并给世界经济打上了深刻的数字烙印。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两个车轮(一个代表技术,一个代表管理)和一根轴(人才)。数字经济的驱动技术无疑是一组数字技术。在这些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这组技术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与以往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所使用的技术为解放人类体力劳动做出了贡献,带来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在如今的数字时代,所使用的技术特别是一些智能技术,在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生物空间之间不断跨界融合,竞相发展,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进步,为解放人类脑力劳动做出了贡献,带领人类迈向数字文明时代。
 如今,可以说我们是旧文明的最后一代,也是新文明的第一代(《再造新文明》,阿尔文·托夫勒)。特别是Z世代,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如果不能正视和融入,就会被时代抛弃。因此,我们需要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利用它所带来的技术与管理创新,发挥人才的潜力,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未来已来,我们不能观望不前,在这个属于全球的黄金时代,我们要行动起来,参与其中,携手新文明,共创共享新理念、新洞见、新规则,让这样一个令人期待的美好未来在我们手中创建和呈现。
 前行不辍,未来可期。没有谁是这个大时代变革的观众。今天的你我,就是这个大时代创新和变革的主角。
 本书是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71072037)、上海浦江人才计划项目(Shanghai Pujiang Program)的基础上编写的。本书的编写是一项原创性工作,作者在阐述观点和见解时,还引用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网络经济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编写也是在通识教育课—“‘互联网+’与经济智慧化解析”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该课程被列为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示范课、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上海财经大学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荣获上海财经大学课程思政设计优秀案例奖,所指导的参赛团队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上海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汲取了选课学生的建设性意见,使得本书能紧贴时代脉搏,内容紧跟时代变化。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诸多同行、专家的帮助和指导。本书对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方法与应用案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作者通过辛勤研究,使本书更具有创新性和鲜明特色。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参阅了诸多国内外学者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对他们表示感谢。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还得到了上海财经大学李强、邵洁浩、汤漫淇、孟渝杰、余旭军、唐雅仁、潘梦雪、黄思超,波士顿大学井琛,马萨诸塞大学洛威尔分校李婕,四川大学周围等同学的帮助和建议。
 在本书付梓之际,感谢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与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由于时间紧迫,加之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期日臻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