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185.9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64.9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66.0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108.9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93.5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61.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206.8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162.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出发,基于长三角地方政府间围绕土地资源开发而合作设立的跨域共建产业园,通过大量实地调研访谈及数据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区域合作的激励机制及合作模式的选择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丰富了地方政府行为特点、政府与市场关系等研究,为区域合作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  
         
          | 關於作者: |   
          | 许焰妮,女,1985年生,内蒙古巴彦淖尔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美国雪城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公派访问学者,现任教于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合作、产业园区及体育产业政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项目各一项,多次参与地方政府委托的区域发展相关横向课题,在CSSCI及同行评议的英文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数篇。 |  
         
          | 目錄: |   
          | 第一章跨域共享发展引发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从“为增长而竞争”到“为增长而合作”
 第二节本书研究问题与意义
 第三节本书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区域合作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从区域竞争到区域合作
 第二节区域合作的理论演进
 第三节文献回顾与本书理论切入点
 第四节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区域合作
 第五节本书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跨域共享发展何以出现:区域合作的激励机制
 第一节区域合作的宏观制度环境
 第二节区域合作:从开发区到共建园的跨域产权共享
 第三节区域合作的促进因素:资源约束
 第四节案例研究:竞争还是合作?
 第五节小结:土地资源约束触发跨域产权共享
 第四章跨域共享发展何以实现:区域合作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区域合作模式:跨域产权共享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区域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案例研究:招商、帮扶还是托管?
 第四节小结:区域合作中政府与市场的柔性关系
 第五章区域合作模式选择的定量研究
 第一节研究假设
 第二节变量与数据
 第三节计量分析
 第四节小结:多元影响因素的异质性作用
 第六章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主要结论
 第二节理论探讨
 第三节政策启示
 第四节研究创新
 第五节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访谈对象概览
 附录二共建园访谈提纲
 附录三长三角共建园名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 內容試閱: |   
          |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一直积极倡导跨行政区域的地方政府间合作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而相互竞争成为一种常态,这种“为增长而竞争”的模式被学界认为源于我国特色的央地分权体制。2000年以来,地方政府间通过跨域合作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践开始出现并日益增多,例如,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围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而兴起的跨域共建产业园(以下简称“共建园”),这种地方政府间积极合作、共享发展的举措被称为“为增长而合作”。实践向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我国的央地分权体制保持基本稳定、行政区划对区域合作的刚性约束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何会从“为增长而竞争”转向“为增长而合作”?这是《为增长而合作:基于共建园的跨域共享发展》这本书力图从理论上解释的现实问题。
 对问题的理论解释,需要理论的分析框架或视角。基于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即资源的稀缺和经济人的理性,理性的行为取向取决于要素资源的约束。该书把地方政府视为对辖区内发展资源拥有排他性控制权、具有经济人理性的独立利益主体,竞争是其理性行为,但不是理性行为的唯一取向,资源稀缺也会促使经济活动主体相互依赖(合作)以增进共同的福祉。当然,地方政府间从竞争转向合作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秩序”规范亦即体制机制的建构,这体现了制度经济学中“稀缺—依赖—秩序”的理论逻辑。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间从竞争转向合作实质上是一种合法控制权的交换或转移,离开了制度性的规范,这种权益交换或转移是无法有效进行的。
 《为增长而合作:基于共建园的跨域共享发展》这本书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根据“稀缺—依赖—秩序”这一理论逻辑,关注资本和土地这两个基本要素资源对政府行为的影响,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对无行政隶属关系的横向地方政府间跨行政区划在一方境内合作设立共建园的分析,来研究区域合作的激励机制以及合作模式的选择机制。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及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