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94.6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65.8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74.8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54.8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85.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107.8
 
  《 
			隐秘的翅膀
			》
 售價:HK$ 
			79.2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86.9
 
 
 | 
         
          | 內容簡介: |   
          | 本教材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课程,主要结构为病原生物、免疫学基础、寄生虫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病原生物、寄生虫、免疫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培养学生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观,养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科学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坚持“三基、五性”的原则,依据专业教学标准,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满足岗位需要、学教需要、社会需要,体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呈现形式。 |  
         
          | 關於作者: |   
          | 正高级讲师。从事卫生职业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从教27年,先后从事教学、教学管理、项目建设、教科研、校企合作、师资培训等工作。牵头国家示范校、国家级实训基地、市级重点专业建设,成效显著,统筹协调能力强。 |  
         
          | 目錄: |   
          | 第一章绪论/1 一、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
 二、病原生物的概念与特点/2
 三、免疫的概念与功能/4
 第二章细菌概述/6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6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6
 二、细菌的结构/8
 三、细菌形态的检查方法/13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14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14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16
 三、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7
 第三节细菌与外界环境/19
 一、细菌的分布/19
 二、消毒与灭菌/21
 三、医院感染/24
 第四节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26
 一、细菌的致病性/26
 二、感染的来源与类型/30
 第三章免疫学基础/33
 第一节抗原/33
 一、抗原的概念与特性/33
 二、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35
 三、医学上重要的抗原/35
 四、佐剂/37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37
 一、概念/37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38
 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41
 第三节免疫系统/43
 一、免疫器官/43
 二、免疫细胞/44
 三、免疫分子/47
 第四节免疫应答/48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过程及特点/48
 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50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52
 四、免疫耐受/54
 五、免疫调节/54
 第五节抗感染免疫/55
 一、固有免疫/55
 二、适应性免疫/57
 第四章临床免疫/59
 第一节超敏反应/59
 一、Ⅰ型超敏反应/59
 二、Ⅱ型超敏反应/63
 三、Ⅲ型超敏反应/65
 四、Ⅳ型超敏反应/68
 第二节免疫学检测/70
 一、抗原或抗体检测/71
 二、免疫细胞功能测定/72
 第三节免疫学防治/73
 一、免疫预防/73
 二、免疫治疗/74
 第五章常见病原体/77
 第一节化脓性球菌/77
 一、葡萄球菌属/77
 二、链球菌属/79
 三、其他常见化脓性球菌/82
 第二节肠道杆菌/82
 一、埃希菌属/83
 二、沙门菌属/84
 三、志贺菌属/85
 四、变形杆菌属/86
 第三节弧菌属/86
 一、霍乱弧菌/86
 二、副溶血性弧菌/87
 第四节厌氧性细菌/88
 一、破伤风梭菌/88
 二、产气荚膜梭菌/90
 三、肉毒梭菌/90
 四、无芽孢厌氧菌/91
 第五节分枝杆菌属/92
 一、结核分枝杆菌/92
 二、麻风分枝杆菌/94
 第六节其他病原性细菌/94
 第六章病毒概述/97
 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98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98
 二、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98
 三、病毒的增殖与干扰现象/99
 四、病毒的抵抗力与变异性/101
 五、病毒的分类/102
 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102
 一、病毒的感染方式与类型/102
 二、病毒的致病性/104
 三、抗病毒免疫/105
 第三节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107
 一、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107
 二、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108
 第七章常见病毒/111
 第一节呼吸道病毒/111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111
 二、麻疹病毒/113
 三、冠状病毒/115
 四、其他呼吸道病毒/117
 第二节肠道病毒/117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118
 二、其他肠道病毒/118
 第三节肝炎病毒/119
 一、甲型肝炎病毒/119
 二、乙型肝炎病毒/120
 三、其他肝炎病毒/122
 第四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3
 第五节其他病毒/125
 一、狂犬病病毒/125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26
 三、其他虫媒病毒/127
 四、疱疹病毒/127
 五、出血热病毒/128
 六、轮状病毒/129
 第八章其他微生物/131
 第一节支原体/131
 第二节衣原体/132
 第三节立克次体/133
 第四节螺旋体/134
 一、钩端螺旋体/134
 二、梅毒螺旋体/135
 第五节放线菌/136
 第六节真菌/136
 一、生物学特性/136
 二、致病性/137
 三、标本采集与检查/138
 四、防治原则/138
 第九章人体寄生虫概述/140
 第一节寄生现象与生活史/141
 一、寄生现象/141
 二、生活史/142
 第二节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143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143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144
 第三节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144
 一、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144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145
 三、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145
 第十章常见人体寄生虫/147
 第一节医学蠕虫/148
 一、似蚓蛔线虫/148
 二、钩虫/150
 三、蠕形住肠线虫/152
 四、华支睾吸虫/153
 五、日本裂体吸虫/155
 六、猪带绦虫/158
 第二节医学原虫/159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159
 二、疟原虫/161
 三、刚地弓形虫/164
 四、阴道毛滴虫/168
 第三节医学节肢动物/169
 一、医学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和主要分类/169
 二、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169
 附录/172
 实验指导/172
 实验室规则/172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观察/173
 实验二细菌人工培养与生长现象
 观察/175
 实验三细菌分布检查与消毒
 灭菌/178
 实验四免疫学实验/179
 实验五常见人体寄生虫/180
 教学大纲(参考)/183
 参考文献/193
 |  
         
          | 內容試閱: |   
          | 本教材修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次修订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文件要求,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坚持“三基、五性”的教材编写基本原则,突出课程思政要求。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具有常见病原生物、寄生虫、免疫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观,养成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教材内容含病原生物、免疫学基础、寄生虫三部分,包括细菌及病毒生物学性状、常见病原体和病毒;免疫学相关概念、超敏反应及免疫学应用;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性、标本采集与检查、防治原则。
 本教材在编写中突出了以下特点:①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在学习目标中增加了素质目标,在“工作情景与任务”以及“护理学而思”“知识拓展”等特色栏目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实现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合,相互促进。②体现时代性和适用性。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增加2019 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对寄生虫部分等与工作岗位需求关联不紧密的内容进行了精简。③融入数字教学内容。本教材是以融合出版形式呈现的新形态教材,数字资源中配有教学课件和自测题,以期实现教材与教学要求匹配,与岗位需求对接,与执业资格考试接轨。④体现“做中学,做中教”。本教材在临床常见病原体及临床免疫等部分设计了“工作情景与任务”“护理学而思”等特色栏目,体现了课程教学内容与护理工作岗位需求的对接,实现职业教育的项目式、任务式教学要求。
 本教材供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及其他相关专业使用。各使用学校可根据各自人才培养方案及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予以调整,亦可调整教学顺序。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位编写人员和所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因经验和编写能力所限,本教材存在的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师生批评指正。
 郑小波 刘忠立
 2022 年6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