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65.8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46.2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 內容簡介: | 
         
         
          |  
            第九轮规划教材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与优化:一是内容上传承创新,将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知识点写入教材,同时根据新出台的国家政策法规、《中国药典》等对教材进行更新,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二是继续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主体框架设计,做到前后知识衔接有序,避免不同课程直接内容的交叉重复;三是理实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新药研发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四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 
         
       
      
      
      
         
          | 關於作者: | 
         
         
          |  
            主要从事代谢性疾病相关的金属代谢和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并基于ADMET/Act整体性质进行金属药物的理性设计和开发。
           | 
         
       
      
      
      
      
         
          | 目錄: 
           | 
         
         
           
            绪言/1
 一、 无机化学是药学各专业必备的化学知识 /1
 二、 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基本类型 /2
 三、 学习本书内容的方法 /3
 第一章 原子结构/5
 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5
 一、 量子化特征 /5
 二、 波粒二象性 /7
 第二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8
 一、 薛定谔方程 /8
 二、 四个量子数 /10
 三、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空间图像 /11
 第三节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16
 一、 多电子原子电子的相互作用 /16
 二、 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 /17
 三、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9
 四、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21
 第四节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23
 一、 原子半径 /23
 二、 电离能 /25
 三、 电子亲和能 /26
 四、 元素的电负性 /26
 第二章 分子结构/29
 第一节 离子键/29
 一、 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 /29
 二、 离子的电荷和半径 /32
 第二节 共价键/33
 一、 现代价键理论 /34
 二、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9
 三、 分子轨道理论 /41
 四、 共价键参数 /46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49
 一、 分子的极性 /49
 二、 范德瓦耳斯力 /50
 三、 氢键 /53
 四、 其他分子间作用力 /56
 第四节 晶体结构/57
 一、 晶体的结构 /57
 二、 晶体的类型 /58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简介/64
 第一节 溶液和溶液的性质/64
 一、 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溶解 /64
 二、 溶液的浓度 /67
 三、 稀溶液的依数性 /68
 第二节 化学热力学基础/74
 一、 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第一定律 /75
 二、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76
 三、 化学反应的熵效应和自发方向 /80
 四、 化学平衡 /86
 第三节 化学动力学基础/92
 一、 化学反应速率 /92
 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
   关系 /93
 三、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96
 四、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99
 五、 化学反应的加速和减速 /100
 第四章 酸碱与质子转移反应/103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103
 一、 酸碱的定义 /103
 二、 酸碱反应的实质 /104
 第二节 水溶液中的质子传递平衡/105
 一、 水溶液中质子传递动力学 /105
 二、 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和pH /106
 三、 溶剂的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106
 第三节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107
 一、 强酸(碱)溶液pH计算 /107
 二、 一元弱酸(碱)溶液pH计算 /108
 三、 多元弱酸(碱)溶液pH计算 /111
 四、 两性物质溶液pH计算 /113
 第四节 缓冲溶液/113
 一、 缓冲溶液及缓冲机制 /114
 二、 缓冲溶液pH的计算 /114
 三、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116
 四、 缓冲溶液的配制 /117
 五、 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118
 第五节 酸碱催化简介/119
 一、 酸碱催化剂 /120
 二、 酸碱催化水解反应 /120
 第五章 沉淀反应和溶胶/126
 第一节 溶度积规则——沉淀反应的热力学/126
 一、 溶度积常数 /126
 二、 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 /127
 三、 溶度积规则 /129
 四、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129
 第二节 难溶盐沉淀的形成过程——
     沉淀反应的动力学/135
 一、 沉淀的类型 /135
 二、 沉淀的形成过程 /135
 第三节 纳米颗粒和溶胶/137
 一、 纳米颗粒 /137
 二、 溶胶的性质和结构 /138
 三、 凝胶 /142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145
 第一节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145
 一、 氧化与还原 /145
 二、 元素的氧化数 /146
 三、 氧化还原半反应的概念和应用 /147
 第二节 原电池/149
 一、 电极和原电池 /149
 二、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 /151
 三、 标准电极电势表及其应用 /154
 第三节 非标准状态下电极电势——Nernst方程 /156
 一、 Nernst方程和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56
 二、 电极电势(Nernst方程)的应用 /158
 第七章 配位化学反应/167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68
 一、 配合物的组成 /168
 二、 配合物的命名 /170
 三、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171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72
 一、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73
 二、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与配位场理论 /176
 第三节 配位平衡基础/183
 一、 配位平衡常数 /183
 二、 影响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185
           | 
         
       
      
      
      
         
          | 內容試閱: 
           | 
         
         
           
            《无机化学》(第8版)为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根据药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要求,我们以第7版教材为基础,秉承“传授基本知识、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学习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在综合考虑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信息和人工智能时代教学的新变化、药学其他学科与本学科的联系和需求、四大基础化学内容的相关性和教学重点,以及新时期思政教育对科学基础教育的需要等各方面因素,并在认真听取读者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教材的内容和章节。
 本书分为三大模块。首先是基本化学原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的结构和物理化学原理,这是理解元素及其反应性的基础。在化学原理部分,我们重新适度加入了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和溶液性质等基本知识,虽然这部分知识将在物理化学课程中详细学习,但是并非所有同学都需要完整和深入地学习物理化学,而且缺乏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必需的基本知识,将使同学们无法正确理解和定量处理基本无机化学反应过程,形成对基本知识不彻底的认识或错误思维定式,更不利于未来的课程学习。在第二模块中,我们力图以结构和物理化学原理对四大基本类型的无机化学反应:酸碱反应、难溶盐形成反应(即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配位反应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简明分析。对这些反应涉及的平衡(俗称“四大平衡”)及其处理方法仅作必要的简单讲解,留待同学们在分析化学课程中详细学习。
 在第三模块中,我们将扼要讲解无机元素及其重要的化合物。这部分的核心是将化学基本原理落实到具体的实例应用之中,因此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获得和思维训练学习。但编者深知,在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中,由于课时不足的问题,无机化学课程实际上很少讲解无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内容,形成了学习的缺环。因此,我们特地设计了“第八章元素总论”和“第九章主族元素、第十章过渡金属元素”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时情况选择只讲授总论,留分论自学;或只讲授分论,留总论作为拓展知识。但无论何种方式,我们强烈建议无机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知识必须在无机化学课程中有所体现,让教师和同学都不留教学和学习中的遗憾。
 在基本教学内容之外,我们还在课程中设置了“知识拓展”条目。其主要内容将以二维码关联的数字资源展示。
 本教材内容计划学时容量为54学时,建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比如我们设计了36或48学时两套教学方案作为参考:绪言(1/1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4/5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8学时)、第三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简介(4/5学时)、第四章酸碱与质子转移反应(3/4学时)、第五章沉淀反应和溶胶(4/4学时)、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4/5学时)、第七章配位化合物(6/8学时)、第八章元素总论(2/0学时)、第九章主族元素(0/3学时)、第十章过渡金属元素(0/5学时)。
 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简要总结了章节的主要内容,附有课后习题解答,以及补充习题及其解答。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时学会自己对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自己完成课后习题而不是抄写习题解答,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教育是药学教育的重要基础,然而如何将化学课程和药学紧密结合、让学生满意,一直是世界化学教育中的难题,因而也始终是我们全体参编人员面对挑战、努力工作的目标。参编的老师们分工协作完成了本次教材编订,具体章节的主笔编委分别为(按拼音顺序):丁冶春(第五章)、苟宝迪(第三章和附录)、胡密霞(第九章)、陆家政(第六章)、王霞(第二章)、徐靖源(第七章)、杨晓达(绪言和第八章)、张爱平(第二章)、展鹏(第七章)、周萍(第四章)、仲维清(第十章)、衷友泉(第一章)。初稿经作者互审、副主编修改、主编统稿、全体作者通读和责任编辑审定等过程后,最终定稿。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其他一些老师的帮助;特别感谢付青霞老师在第一章的编写、初稿互审和定稿通读中的付出和贡献。这里一并对帮助过我们的老师表示最真诚的感恩和致谢。
 由于编者能力有限,书中不免存在各种错误和遗漏,诚请各位读者、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编 者
 2022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