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商业盈利模式一本通 可复制的生意经 让每一分钱聪明盈利
			》 
			 售價:HK$ 
			57.2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107.8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85.8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74.8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2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有关蜀学及其文献的简明读本。作者通过重点介绍蜀学的渊源与流变、成就与贡献,重温了蜀学的历史与内涵。通过梳理巴蜀文献的源流与类别,历代学人对于巴蜀文献的收藏、整理与研究,以及精选百部蜀学典籍予以评述,重审了蜀学的文献与精华。作者长期从事巴蜀文献的整理、巴蜀学术的研究,既重视文献的基础,亦强调学术的视野,力求藉由蜀学与文献,重构蜀学的学术体系和文献体系。
           | 
         
       
      
      
      
         
          | 關於作者: | 
         
         
           
            舒大刚,1959年生, 男,重庆秀山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省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 199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 获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兼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目前从事《儒藏》《巴蜀全书》编纂工作。
 李冬梅,1976年生,女,辽宁葫芦岛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理事、《巴蜀全书》 总编纂助理。主要从事儒学文献、宋代文献、巴蜀文献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苏辙<诗集传〉新探》《宋代〈诗经〉学专题研究》《龚道耕儒学论集》《 张德钧文集》等学术著作及古籍整理著作十余部。
           | 
         
       
      
      
      
      
         
          | 目錄: 
           | 
         
         
           
            绪论
 章源远流长, 高潮迭起:蜀学的渊源与流变
 节先秦酋邦时期: 蜀学的发轫
 第二节秦汉郡县时期:蜀学的初盛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 偏霸”时期:蜀学的持续发展.
 第四节隋唐五代“统合”不定:蜀学异军突起
 第五节宋代“川峡四路\州府:蜀学处于时期.
 第六节元明清初行省时期: 蜀学转人低迷
 第七节晚清民国“开新”时期:蜀学的再盛.
 结语
 第二章尊道贵德,明体达用:蜀学的成就与贡献
 节蜀学之盛,冠绝天下:制度创新
 第二节易学在蜀,大在文史:学术创新
 第三节尊道贵德: 信仰体系
 第四节尊经重教: 经典体系
 第五节明体达用:核心思想
 结语
 第三章故家乔木,文献旧邦:巴蜀文献概说
 节文明初曙: 早期巴蜀文献
 第二节历史积淀: 巴蜀文献的著录
 第三节述故与考文: 巴蜀文献的整理
 第四节守藏与编目: 巴蜀文献的收藏
 第五节传承与发展: 新中国的巴蜀文献学.
 第四章蜀学渊渊,易道壹壹:巴蜀的经学与文献
 节源远流长:巴蜀的经学
 第二节“易学在蜀”:巴蜀易学与文献
 第三节“禹贡洪范”:巴蜀《书》学与文献
 第四节“南音”余韵:巴蜀《诗》学与文献
 第五节“礼云礼云”:巴蜀礼学与文献.
 第六节“麟经在蜀”:巴蜀《春秋》学与文献
 第七节古学渊深:巴蜀《孝经》学与文献
 第八节尊经重子: 巴蜀“四书”学与文献
 第九节扬马师法:巴蜀“小学”与文献
 第十节文献大观: “ 蜀石经”与群经文献.
 结语
 第五章统观蜀学, 文史独盛:巴蜀的文史典籍
 节西蜀史学:史部文献概述
 第二节文章冠天下:集部文献概述
 第六章兼收并蓄, 集杂成醇:巴蜀的子学文献
 第七章含英咀华, 尝鼎一-脔:蜀学要籍百部述评
 节经学要籍
 第二节史学要籍
 第三节子学要籍
 第四节文学要籍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