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118.8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49.5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437.8
 
  《 
			中国史前玉器
			》
 售價:HK$ 
			96.8
 
  《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售價:HK$ 
			96.8
 
  《 
			源远流长:英格兰银行史(1694-2013)
			》
 售價:HK$ 
			184.8
 
  《 
			第一性原理穿透思维定势
			》
 售價:HK$ 
			85.8
 
  《 
			俄国史译丛——先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知识界
			》
 售價:HK$ 
			115.6
 
 
 | 
         
          | 編輯推薦: |   
          | ?专门针对青春期孩子的认知矫正家庭实践手册,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与改变 ?从问题扫描到案例故事,从信号分析到内心解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让你从熟悉的身影中了解孩子内心的10类消极自我认知,读懂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
 随书附送心灵转变手账
 |  
         
          | 內容簡介: |   
          | 青春期是心灵塑造的关键时期,消极的自我认知是孩子心灵发展的桎梏,制约和扭曲着他们的行动力、自我发展和潜能挖掘。作者在十几年的青少年心理辅导中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探悉到当下教育环境中青春期孩子的十类自我认知困扰,本书描述了这十类典型的青春期消极自我认知的心灵困扰与识别信号,并将问题作为青春期心灵调整的切入点,为破解困境开出了积极处方。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是一本实用有效的积极心灵成长手册,希望可以为父母解锁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世界提供一个新视角,助力孩子破解青春期困境,积蓄积极心理发展的力量。
 |  
         
          | 關於作者: |   
          | 张璇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业博士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从事神经美学、青少年美育与积极心理、创造力与心理潜能的积极艺术疗育研究及实务
 在SCI、CSSCI及其他期刊上发表青少年心理相关论文近20篇
 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项目
 著有《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相关因素及干预研究》
 |  
         
          | 目錄: |   
          | 推荐序 读懂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 自序 为父母提供一把解锁青春期的钥匙
 引言 听懂心声,破解困境 / 001
 章 黑白型自我认知困扰——结果总是非黑即白
 1STEP识别“黑白型自我认知” / 013
 信号一:做事忽冷忽热 / 013
 信号二:急躁易怒 / 013
 信号三:虎头蛇尾 / 014
 2STEP解读“黑白型自我认知” / 016
 内心强音一:结果只有好和坏两极 / 016
 内心强音二:没有第二选择 / 016
 内心强音三:拒绝修正和调整 / 016
 3STEP探析“黑白型自我认知” / 018
 心灵困扰一:拖延行为 / 018
 心灵困扰二:暴躁情绪 / 018
 心灵困扰三:频繁体验失败 / 019
 4STEP破解“黑白型自我认知” / 019
 积极处方一:破除结果导向 / 019
 积极处方二:发现过程的价值 / 021
 积极处方三:让孩子感受中间状态 / 022
 5STEP“黑白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 023
 延伸内容 父母养育误区:全能型优才 / 027
 第二章 缺陷型自我认知困扰——我总是做不好
 1STEP识别“缺陷型自我认知” / 038
 信号一:想法多变 / 038
 信号二:自卑自责 / 038
 信号三:纠结细节 / 040
 2STEP解读“缺陷型自我认知” / 041
 内心强音一:出现问题都是我的原因 / 041
 内心强音二:我原本能够做得更好 / 042
 内心强音三:修正错误永无止境 / 042
 内心强音四:我存在缺陷 / 043
 3STEP探析“缺陷型自我认知” / 044
 心灵困扰一:缺乏决断力 / 044
 心灵困扰二:自我否定 / 044
 心灵困扰三:改变的行动力受阻 / 045
 4STEP破解“缺陷型自我认知” / 045
 积极处方一:宽容和滋养的养育环境 / 045
 积极处方二:客观弹性的评价视角 / 046
 5STEP“缺陷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 049
 第三章 木偶型自我认知困扰——我当然只能听他们的
 1STEP识别“木偶型自我认知” / 060
 信号一:人云亦云 / 060
 信号二:逃避责任 / 060
 信号三:反叛和对抗 / 061
 2STEP解读“木偶型自我认知” / 061
 内心强音一:听他们的才能避免出错 / 061
 内心强音二:我没有选择的能力 / 062
 内心强音三:承担结果很难 / 063
 3STEP探析“木偶型自我认知” / 064
 心灵困扰一:主动性受阻 / 064
 心灵困扰二:过分依赖和缺乏适应力 / 065
 心灵困扰三:烦闷和亲子冲突 / 065
 4STEP破解“木偶型自我认知” / 066
 积极处方一:尊重孩子,包容孩子的不成熟 / 066
 积极处方二:鼓励孩子适当尝试,不惧怕失败 / 067
 积极处方三:父母的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068
 5STEP“木偶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 069
 延伸内容 父母养育误区:化导航 / 073
 第四章 比较型自我认知困扰——没有比较,我不知道我是谁
 1STEP识别“比较型自我认知” / 082
 信号一:沉默的观察者 / 082
 信号二:双重标准 / 082
 2STEP解读“比较型自我认知” / 083
 内心强音一:与他人比较才能定位自己 / 083
 内心强音二:他人是优势集合体 / 084
 3STEP探析“比较型自我认知” / 085
 心灵困扰一:优越感和行动力受损 / 085
 心灵困扰二:习得性无助 / 085
 心灵困扰三:嫉妒心理 / 086
 4STEP破解“比较型自我认知” / 086
 积极处方一:从榜样教育转变为引导孩子发现自我 / 086
 积极处方二:从抢占有限资源转变为匹配适合资源 / 088
 5STEP“比较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 090
 延伸内容 父母养育误区:完美型榜样 / 094
 第五章 海绵型自我认知困扰——我的感受不重要
 1STEP识别“海绵型自我认知” / 103
 信号一:情感淡漠 / 103
 信号二:沟通困难 / 103
 信号三:躯体疾病 / 104
 2STEP解读“海绵型自我认知” / 104
 内心强音一:我的情绪会带来麻烦 / 104
 内心强音二:他人的情绪和感受要全盘接受 / 105
 内心强音三:我说了也没有用 / 105
 3STEP探析“海绵型自我认知” / 106
 心灵困扰一:情绪压抑 / 106
 心灵困扰二:人际困扰 / 106
 4STEP破解“海绵型自我认知” / 107
 积极处方一:重新构建与孩子的情感通道 / 107
 积极处方二:学会划分情绪界限 / 108
 积极处方三:打破专制型教养方式 / 108
 5STEP“海绵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 109
 延伸内容 父母养育误区:情绪绝缘体 / 113
 第六章 鸿毛型自我认知困扰——我没有价值
 1STEP识别“鸿毛型自我认知” / 122
 信号一:自我否定 / 122
 信号二:挑剔他人 / 123
 信号三:追求成绩 / 123
 2STEP解读“鸿毛型自我认知” / 125
 内心强音一:没有人真正喜欢我 / 125
 内心强音二:价值是外在的 / 125
 内心强音三:优点都是“怪物” / 126
 3STEP探析“鸿毛型自我认知” / 126
 心灵困扰一:羞耻感体验 / 126
 心灵困扰二:情绪抑郁 / 127
 心灵困扰三:自我厌弃 / 127
 4STEP破解“鸿毛型自我认知” / 129
 积极处方一:为孩子重新赋值 / 129
 积极处方二:帮助孩子排除同伴困扰 / 130
 积极处方三:破除社会偏见对孩子的影响 / 131
 5STEP“鸿毛型自我认知”的转变要点 / 132
 第七章 筹码型自我认知困扰——爱是
 |  
         
          | 內容試閱: |   
          | 读懂青春期的“叛逆”与成长 初识张璇,是她邀请我去她们学校做新生讲座时,那时她刚大学毕业到高校工作。若不是她迎出来主动跟我打招呼,看着那张挂满笑容的娃娃脸,我还以为她是派来接我的学生助理呢。今天我读到她的这部书稿时,时光已过去了十几年。我感动于张璇这些年在高校心理咨询领域中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名咨询经验颇丰的优秀心理学教师。
 张璇的这本《困境与破解——重新认识青春期》,是一部运用心理学知识,破解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心理困境,帮助孩子迈向成长的心理学著作。
 “叛逆”是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本是孩子从少年迈向成年,挣脱父母怀抱,自我成长的心理变化。然而,由于孩子对自己这个时期的生理、心理上的变化还不适应,他们中的有些人会出现各种心理上的困扰和行为上的偏差。而且他们的父母由于缺少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对孩子缺少理解,甚至还会和他们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又进一步加剧了孩子的“叛逆”。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都易产生迷茫、困惑、焦虑的心理。
 张璇十多年来在和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沟通中,倾听孩子的心声,从孩子“叛逆”与“问题”行为的背后,从他们看似冷漠、孤独、痛苦、慌张的情绪困扰的背后,看到了孩子渴求成长,渴求被看到、被理解、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求;也从父母的焦灼中看到了他们渴求了解孩子、盼望孩子健康成长的深切的爱。基于以上需求,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青春期的视角,将问题作为青春期心灵调整的切入点,为破解孩子的成长困境开出了积极的心理处方。
 这本书提供的相关心理学知识通俗易懂,针对性很强。书中结合青少年“叛逆”的具体事例,给出了识别各种不适应行为背后的不恰当的认知信号,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心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积极处方。另外,相比于同类书,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在分析孩子认知误区的同时,还分析了父母常见的认知误区,以帮助父母转变对孩子的认识,增进对孩子的理解,实现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读到她书中这些娓娓道来的温润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温柔的知心老师和一群既充满活力又“叛逆”的孩子在亲切地谈心;我也仿佛看到一位善解人意的咨询师与那些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在促膝交谈。我认为这本书是父母及广大青少年工作者(教师、心理咨询师)都应该阅读的一本好书,也是青春期孩子自我成长的一本心理指南。我在此特别推荐给大家。
 蔺桂瑞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名誉会长
 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全国23所大学的
 心理健康教育顾问、客座教授
 北京西城区、石景山区、密云区
 教委心理健康教育顾问
 2020年12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