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长安四千年:都城史视角下的王朝兴衰史
			》
 售價:HK$ 
			184.8
 
  《 
			渔樵问对
			》
 售價:HK$ 
			64.9
 
  《 
			一起探索港珠澳大桥
			》
 售價:HK$ 
			107.8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北境之王 白刃 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魔戒 冰与火之歌 现实版  圣王 奥斯瓦尔德及其所处的不
			》
 售價:HK$ 
			118.8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以完整的病历形式,打破常规,将临床与康复紧密结合,实现了临床指导康复,为康复保驾护航,康复作用于临床,缩短住院时长的全新工作模式。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借鉴《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物理治疗 理论到实践》指导撰写病例集,强调了如何完成完整的呼吸系统疾病康复治疗的评估、干预训练及回归家庭、重返社会所需日程生活能力的指导,并将这些内容与临床病例相结合,以达到康复临床相结合的诊疗目的,为正在从事或将要从事肺康复的物理治疗师们及相关专业学生、医生提供一整套完整的康复临床相结合的、清晰地学习方法和工作模式。主要阐述了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以及慢性病的肺康复,围手术期内的早期肺康复,继发于神经、骨科、外伤后的肺康复等内容。 |  
         
          | 關於作者: |   
          | 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呼吸康复中心主任。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呼吸内科专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第三届系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康复医学分会肿瘤康复学组组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围手术期康复学组委员,中国康复机构联盟呼吸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 目錄: |   
          | 第一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理生理特点 1
 二、不同主诉COPD患者的呼吸康复流程 2
 三、COPD患者外周肌肉功能障碍的原因及影响 2
 四、COPD外周肌肉功能障碍患者的呼吸康复计划 4
 五、COPD患者疲劳的评估 5
 病例1 6分钟步行测试指导运动处方的制订 7
 问题1:为何选择6分钟步行测试指导运动处方 7
 问题2:6分钟步行测试的测试方法 8
 问题3:6分钟步行测试的终止指标 10
 问题4:6分钟步行测试结果如何指导运动处方的制订 10
 病例2 心肺运动测试(CPET)指导运动处方的制订 12
 问题1:为何选择CPET指导运动处方 13
 问题2:CPET的测试方法 14
 问题3:CPET的终止指标 15
 问题4:CPET结果如何指导运动处方的制订 16
 病例3 分泌物清除障碍的COPD患者 22
 问题1:COPD患者分泌物清除障碍的机制 23
 问题2:分泌物清除障碍的主要物理治疗技术 23
 问题3:结合该患者的特点适用哪些气道廓清装置 26
 病例4 喘憋为主要症状的COPD患者 27
 问题1:喘憋为主要症状的COPD患者呼吸模式调整的重要性 28
 问题2:如何调整COPD患者呼吸模式 28
 问题3:COPD患者放松辅助呼吸肌的作用 29
 问题4:喘憋为主的COPD患者放松辅助呼吸肌的方法 30
 病例5 如何改善重度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30
 问题1:COPD患者外周肌力训练方法 31
 问题2:能量节省技术在重度COPD患者中的应用 32
 问题3:COPD患者营养干预和饮食指导的重要性 35
 第二章 限制性肺疾病 36
 一、限制性肺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 36
 二、限制性肺疾病患者的运动反应 38
 三、限制性肺疾病的物理治疗原则 38
 病例6 重症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运动时的氧疗处方 39
 问题1:病毒性肺炎所致肺间质纤维化的主要呼吸功能障碍和
 ????呼吸康复重点 40
 问题2: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常见症状咳嗽的评估 41
 问题3:氧疗的评估 42
 问题4:患者氧疗处方的制订 46
 问题5:患者如何在康复治疗中结合辅助供氧 47
 病例7 肺结核后毁损肺 50
 问题1:结核病对全身的影响 51
 问题2:妊娠对肺功能的影响 52
 问题3:妊娠前康复 53
 问题4:如何帮助患者在短期内改善运动表现 54
 病例8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肺移植前康复 56
 问题1:特发性肺纤维化概述 58
 问题2:肺移植的适应证 60
 问题3:肺移植前后的呼吸康复 61
 问题4:运动中便携式氧疗使用的注意事项 63
 病例9 间质性肺炎患者激素治疗后呼吸康复评估中识别骨骼系统合并症 64
 问题1:患者出现骨骼系统合并症的原因 65
 问题2:首次评估时如何识别骨骼系统合并症 66
 问题3: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 67
 问题4: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67
 问题5:骨骼系统合并症的宣教 68
 第三章 肺 炎 70
 一、肺炎的历史 70
 二、肺炎的分类 71
 三、目前肺炎治疗过程中的难点 72
 四、呼吸康复治疗理论简介 73
 病例10 电阻抗成像技术指导肺炎患者进行胸部物理治疗 75
 问题1:EIT替代胸部传统影像学用于肺炎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76
 问题2:EIT在指导胸部物理治疗中的应用 77
 问题3: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物理治疗 78
 问题4:物理因子在肺炎中的应用 79
 病例11 股骨颈骨折后合并肺炎、肺不张 80
 问题1:股骨颈骨折后发生肺炎、肺不张的原因 81
 问题2:肺不张的物理治疗 81
 问题3:使用无创呼吸机时行物理治疗的注意事项 82
 问题4:老年患者跌倒风险增加的因素有哪些 83
 病例12 放射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康复治疗 85
 问题1: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86
 问题2: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87
 问题3: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物理治疗的结合 87
 问题4:预防类固醇肌病的方法 88
 第四章 肺 癌 89
 一、肺癌的分类 89
 二、肺癌的临床表现 90
 三、肺癌的康复评定 90
 四、肺癌患者的康复目的 93
 五、肺癌患者癌痛的康复治疗 93
 六、肺癌患者呼吸困难的康复治疗 94
 七、肺癌并发症的康复治疗 95
 病例13 晚期肺癌的呼吸康复 98
 问题1:患者喘憋的原因和改善呼吸困难的康复方法 100
 问题2:癌症患者疲乏的综合干预措施 101
 问题3:癌症晚期合并运动耐量减低的康复方法 101
 问题4:癌症患者的心理障碍和常用评定量表 104
 病例14 气管支架术后的排痰障碍 105
 问题1:气管支架的种类 106
 问题2:气管支架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110
 问题3:气管支架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110
 问题4:气管支架患者气道廓清技术的选择 112
 病例15 右肺全切术后错误姿势代偿的纠正 113
 问题1:全肺切除术的适应证和并发症 113
 问题2:全肺切除术后姿势异常的原因 114
 问题3:如何纠正全肺切除术后的错误姿势代偿 114
 问题4:如何早期预防呼吸力学受损后所致的姿势控制不良 115
 第五章 胸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康复 117
 一、胸腹部手术前预康复的时机 117
 二、胸腹部手术前预康复的内容 117
 三、常见胸腹部手术的切口位置和术前模拟 119
 四、胸腹部手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120
 五、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124
 六、术前预康复的意义 126
 七、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 127
 八、胸腹部手术后呼吸康复的原则 127
 病例16 合并COPD的肺癌术前预康复 128
 问题1:胸部手术前的风险评估 129
 问题2:合并COPD患者的术前预康复 132
 问题3:呼吸训练器的选择 132
 问题4:患者的术前预康复方案 133
 病例17 康复中识别心血管不良事件 134
 问题1:呼吸康复中如何判断需要停止训练 136
 问题2:不典型心血管事件的种类及机制 137
 问题3:运动过程中若需要停止康复治疗时,物理治疗师如何应对 139
 问题4:运动心肺测试在运动评估中及时发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作用 139
 病例18 食管癌术前预康复 140
 问题1:患者预康复的个体化宣教 141
 问题2:术前综合呼吸功能评估如何指导预康复方案的选择 142
 问题3:居家运动训练处方的制订 146
 病例19 胸骨正中切开术后早期康复 147
 问题1:患者出现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原因 148
 问题2:胸骨正中切开术后的保护策略 150
 问题3:胸骨正中切开术后呼吸康复的内容 150
 问题4:胸腹部手术预康复的重要性 151
 病例20 基础体力活动水平较高患者的术后运动训练 152
 问题1: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153
 问题2:如何评估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 154
 问题3:如何对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进行干预 156
 问题4:如何指导患者进行健康的体力活动 157
 病例21 外伤后伴心理障碍患者运动处方的制订 158
 问题1:康复治疗前的评估内容 159
 问题2:呼吸困难的恶性循环 160
 问题3:辅助呼吸肌损伤对呼吸的影响 160
 问题4:如何解决辅助呼吸肌受损的相关功能障碍 162
 第六章 困难撤机 164
 一、呼吸衰竭的原因 164
 二、困难撤机的概念 165
 三、撤机流程 165
 四、拔管流程 166
 病例22 高位脊髓损伤撤机困难 167
 问题1:患者困难撤机的原因 168
 问题2:增加外周驱动力的方法 169
 问题3:不同阶段的气道廓清技术 170
 问题4:增加咳嗽峰流速的康复手段 171
 问题5: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居家呼吸康复的重点 173
 病例23 骨盆骨折术后合并巨大腹腔血肿的高龄患者撤机困难 173
 问题1:腹腔病变对机械通气撤离的影响 175
 问题2:合并腹腔血肿的康复方法 175
 问题3:合并腹腔血肿时康复的预防措施 176
 问题4:膈肌超声在评估吸气肌功能中的作用 177
 问题5:影响患者撤机的其他因素 178
 病例24 单侧肺撤机困难 179
 问题1:单侧肺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180
 问题2:浅快呼吸模式的调整策略 181
 问题3:SBT操作流程与经验分享 182
 问题4:患者撤机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183
 问题5:气切套管拔除前连接无创呼吸机的注意事项与经验分享 184
 病例25 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撤机困难 185
 问题1:限制性胸壁疾病的生理异常及对呼吸的影响 186
 问题2:如何增加限制性胸壁疾病患者的肺容积 187
 问题3:如何增加限制性胸壁疾病患者的运动耐量 188
 问题4:患者存在的其他生理异常及治疗 188
 病例26 重症肌无力、吞咽障碍合并重症肺炎撤机困难 189
 问题1:重症肌无力患者易并发呼吸系统问题的原因 191
 问题2:重症肌无力患者行综合呼吸康复的益处 191
 问题3:气切患者为何多合并吞咽功能障碍 193
 问题4:吞咽功能评估在气切套管拔除中的作用 194
 问题5:气切套管拔除后气切瘘口不容易愈合的原因 195
 病例27 重症肺炎后气切套管的拔除流程 195
 问题1:外院出现拔管失败的原因 197
 问题2:气切套管拔除前的呼吸康复治疗 197
 问题3:HDU在长期带机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199
 问题4:金属气切套管与硅胶气切套管的区别 200
 问题5:语音阀在拔管流程中代替传统堵管方式的优势 201
 第七章 重症监护后遗留问题及危重症的早期康复 203
 一、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原则 203
 二、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评估 205
 三、评估重症患者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方法 210
 四、重症患者康复训练的渐进性原则 212
 病例28 皮肌炎合并重症肺炎的康复难点 214
 问题1:皮肌炎对全身肌肉的影响及困难撤机的原因 216
 问题2:患者个体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计划 216
 问题3:重症康复中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作用和禁忌证 218
 问题4:免疫抑制疾病患者的出院指导 220
 病例29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撤机困难 221
 问题1:长期入住ICU患者的遗留问题 222
 问题2:ICU患者精神、睡眠障碍与康复 223
 问题3:重症患者结构化康复计划的调整策略 227
 问题4:搭桥术后瘢痕对呼吸的影响以及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228
 病例30 药物相关性免疫性肌炎撤机困难患者的康复 229
 问题1:患者撤机困难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 230
 问题2:PD-1引起药物相关性肌炎的原理 232
 问题3:针对外周肌肉、呼吸肌力量下降的康复治疗手段 233
 问题4:针对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235
 病例31 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离床活动 238
 问题1:机械通气患者卧床带来的影响 239
 问题2: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240
 问题3:重症早期训练计划结构 241
 问题4:机械通气患者离床活动的注意事项 243
 病例32 气管插管患者的早期康复 244
 问题1:血气分析的解读 245
 问题2:患者发生肺性脑病的原因 247
 问题3:气管插管患者分泌物清除的物理治疗推荐 248
 问题4:气管插管患者物理治疗时气道的保护措施 249
 参考文献 251
 |  
         
          | 內容試閱: |   
          | 近十余年来,中国康复医学事业蓬勃发展,在获得越来越多社会关注的同时,其价值也逐步获得业界认可。康复治疗已成为病患整体治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国内形势也有利于康复医学的发展,多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在国家公布的文件当中多次强调其重要性,也印证了这一非药物、非手术的方法,在慢性疾病管理,甚至是危重症救治方面的突出作用。我国把人民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样的定位也呼吁了我们从业人员有责任积极地推动康复医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虽然呼吸和重症康复医疗领域已有许多著作为从业人员提供循证理论依据及临床实践指南,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许多困惑,包括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康复计划:①如何进行个体化康复评估;②如何进行临床思维分析;③对于康复风险如何把控;④渐进性康复治疗如何开展;⑤在训练过程中如何保证患者安全;⑥如何早期识别不良事件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召集了一批长期从事呼吸和危重症康复的一线医师、治疗师参与本书的编写工作,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与各位同道分享我团队基于循证医学的个体化治疗经验,希望能借此为大家提供一些临床启示。
 本书内容经过我们整个编写团队的反复打磨,根据不同疾病和功能障碍设计为7个板块,分别从理论到实践进行详述。书中的30余个病例均为近三年来我科收治的真实病例,详细叙述了从患者首诊入院到出院归家并回归社会这一过程中的评估、治疗及总结分析。病例形式新颖,在介绍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后,以问答的形式带领读者了解每一步的临床思维,并详细阐述了具体实践操作的步骤和方法,配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了让读者更清晰的理解,书中还配有流程图、康复治疗手法的实景照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能理解通透、印象深刻。
 虽然在撰写过程中不断查阅资料,反复修改,但仍有可能存在争议的内容或内容不够详尽的地方,请广大读者朋友们积极指证。
 在此,我要感谢编写团队成员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的辛苦付出,是他们认真负责、严谨缜密的工作态度促使本书顺利完成。
 最后,我谨以此书向所有共同奋斗在中国呼吸和重症康复道路上的同道们致敬,希望我们可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实现全面推动康复医学发展的夙愿!
 
 编者
 2020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