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115.6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127.4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75.9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74.8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63.8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86.9
 
  《 
			匹配
			》
 售價:HK$ 
			86.9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75.9
 
 
 | 
         
          | 編輯推薦: |   
          | 《汪曾祺别集》由汪曾祺先生哲嗣汪朗主编,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学者、编辑协同编选而成。共20卷,约200万字,包含小说、散文、剧作、诗歌、书信等。每卷各有独立主题,汇为汪汪巨浸。 《汪曾祺别集》底本为初版本,参以手稿,美信俱备,以祭汪老,以飨汪迷。
 2020年是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策划、编辑、出版、阅读《汪曾祺别集》,是对汪先生最好的纪念。
 《汪曾祺别集》由读蜜传媒联合星汉文章策划编辑,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20年5月出版前8卷,12月出版后12卷。
 |  
         
          | 內容簡介: |   
          | 《四时佳兴》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汪曾祺的诗书画等综合素养,是许多同时代作家望尘莫及之处。他对名物、方言、艺术等始终充满好奇,在这些领域涉笔成趣,尤为旁人所不及。而且,他对小品文有浓厚兴趣,时常表现出对Essay式文章的欣赏。他在《汪曾祺小品》一书的自序中说:我在写作的时候,思想里甚至没有浮现过小品文这个名词。什么是小品文,也很难界定。现在所说的小品文的概念是从英国的Essay移植过来的。Essay亦称小论文,是和严肃的学术著作相对而言的。小品文对某个现象,某种问题表示一定的见解。《辞海》说小品文往往夹叙夹议的讲一些道理是对的。这些见解不一定深刻,但一定要是个人的见解。本书集合了这一类的文章。
 宋人程颢的联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汪曾祺很喜欢。1990年代,他在《南方周末》等报纸开设专栏四时佳兴,文章更精短,写人记事余味悠长。这一组文章也集中收入,并以专栏名作为书名。
 本卷由齐方编选。《四时佳兴》
 汪曾祺的诗书画等综合素养,是许多同时代作家望尘莫及之处。他对名物、方言、艺术等始终充满好奇,在这些领域涉笔成趣,尤为旁人所不及。而且,他对小品文有浓厚兴趣,时常表现出对Essay式文章的欣赏。他在《汪曾祺小品》一书的自序中说:我在写作的时候,思想里甚至没有浮现过小品文这个名词。什么是小品文,也很难界定。现在所说的小品文的概念是从英国的Essay移植过来的。Essay亦称小论文,是和严肃的学术著作相对而言的。小品文对某个现象,某种问题表示一定的见解。《辞海》说小品文往往夹叙夹议的讲一些道理是对的。这些见解不一定深刻,但一定要是个人的见解。本书集合了这一类的文章。
 宋人程颢的联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汪曾祺很喜欢。1990年代,他在《南方周末》等报纸开设专栏四时佳兴,文章更精短,写人记事余味悠长。这一组文章也集中收入,并以专栏名作为书名。
 本卷由齐方编选。
 齐方简介:
 齐方,《汪曾祺别集》之《四时佳兴》《草木虫鱼鸟兽》编者。
 汪曾祺先生外孙女。
 |  
         
          | 關於作者: |   
          | 汪曾祺(一九二〇一九九七) 江苏高邮人。一九三九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为沈从文先生的及门弟子。约一九四〇年开始发表散文及小说。大学时期受阿索林及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影响,文字飘逸。以后备尝艰难辛苦,作品现实感渐强,也更致力于吸收中国文学的传统。毕业后曾做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的职员。一九四九年以后,做了多年文学期刊编辑。曾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一九六二年到北京京剧院担任编剧,直至离休。主要作品集有《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翠文谈》、《晚饭花集》、《蒲桥集》等。
 |  
         
          | 目錄: |   
          | 目录 
 序跋选
 《汪曾祺小品》自序  1
 《中国当代名人随笔汪曾祺卷》序  5
 《独坐小品》自序  6
 《矮纸集》题记  9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中国当代才子书汪曾祺卷》自序  11
 
 
 书信选
 致黄裳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七日  14
 致古剑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15
 致王欢、宋爱萍一九八六年六月九日  16
 致王欢、宋爱萍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二日  17
 致徐正纶一九八八年三月二十九日  17
 致彭匈一九八八年四月三日  18
 致萧乾一九八九年九月六日  20
 致王欢、宋爱萍一九九〇年六月六日  21
 致范用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22
 
 散文选
 张郎且莫笑郭郎  25
 梨园古道  27
 潘天寿的倔脾气  33
 谭富英佚事  36
 才子赵树理  39
 面茶  44
 唐立厂先生  47
 闻一多先生上课  51
 诗人韩复榘  55
 济公坐轿子
 四时佳兴之七  57
 齐白石的童心  59
 羊上树  61
 
 谈风格  64
 谈谈风俗画  74
 万寿宫丁丁响
 《废名短篇小说集》代序  84
 读一本新笔记体小说  90
 小滂河的水是会再清的  94
 我的文学观  99
 作家应当是通人  101
 散文应是精品  103
 写景  105
 思想语言结构  107
 学话常谈  121
 词曲的方言与官话  126
 语文短简  131
 对仗平仄  135
 句读气口  138
 辞达而已矣  142
 有意思的错字  145
 谈幽默  148
 使这个世界更诗化  150
 创作的随意性  155
 无意义诗  157
 沙弥思老虎  160
 读诗抬杠  162
 诗与数字  164
 书到用时  166
 
 老学闲抄  168
 老学闲抄  172
 美在众人反映中
 老学闲抄  179
 步障:实物和常理  183
 小山重叠金明灭  185
 《蒲草集》小引  188
 呼雷豹  190
 《水浒》人物的绰号  193
 纪姚安的议论  200
 徐文长论书画  209
 谈读杂书  219
 读廉价书  221
 
 国风文丛总序  231
 胡同文化
 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  238
 安逸  244
 随遇而安  246
 自得其乐  258
 知识分子的知识化  267
 文人论乐
 读肖伯纳《贝多芬百年祭》  270
 无事此静坐  271
 生机  274
 文人与书法  278
 平心静气
 《布衣文丛》代序  282
 文化的异国  285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89
 岁朝清供  292
 昆明年俗  295
 书画自娱  298
 谈题画  300
 题画三则  303
 好人平安
 马得及其戏曲人物画  306
 酒瓶诗画  310
 名实篇  312
 富贵闲人,风雅盟主
 企业家我对你说  317
 羊上树和老虎闻鼻烟儿  321
 多此一举  325
 论精品意识
 与友人书  328
 人间送小温  331
 对读者的感谢  333
 颜色的世界  336
 本命年和岁交春  339
 偶笑集  341
 
 活在颜色世界里的老头儿  齐方344
 |  
         
          | 內容試閱: |   
          | 《汪曾祺别集》总序 
 别集,本来是汪曾祺为老师沈从文的一套书踅摸出的名字,如今用到了他的作品集上。这大概是老头儿生前没想到的。
 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在《沈从文别集》总序中说:从文生前,曾有过这样愿望,想把自己的作品好好选一下,印一套袖珍本小册子。不在于如何精美漂亮,不在于如何豪华考究,只要字迹清楚,款式朴素大方,看起来舒服。本子小,便于收藏携带,尤其便于翻阅。这番话,用来描述《汪曾祺别集》的出版宗旨,也十分合适。简单轻便,宜于阅读,是这套书想要达到的目的。当然,最好还能精致一点。
 这套书既然叫别集,似乎总得找出点有别于他集的地方。想来想去,此书之别大约有三:
 一是文字总量有点儿不上不下。这套书计划出二十本,约二百万字。比起市面上常见的汪曾祺作品选集,字数要多出不少,收录文章数量自然也多,而且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剧本、书信等各种体裁作品全有,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他的创作风格。若是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相比,《别集》字数又要少许多。《全集》有十二卷,约四百万字,是《别集》的两倍,还收录了许多老头儿未曾结集出版的文章。不过,《全集》因为收文要全,也有不利之处,就是一些文章的内容有重复,特别是老头儿谈文学创作体会的文章。汪曾祺本不是文艺理论家,但出名之后经常要四处瞎白话儿,车轱辘话来回说,最后都收进了《全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别集》则可以对文章进行筛选,内容会更精当些。就像一篮子菜,择去一部分,品质总归会好一点儿。
 二是编排有点儿不伦不类。这套书在每一本的最前面,大都要刊登老头儿几篇与本书有点儿关联的文章,有书信,有序跋,还有他被打成右派的罪证和下放劳动时写的思想汇报。在正文之前添加这些零碎儿,可以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汪曾祺其文其人。这种方式算不得独创,《沈从文别集》就是这么编排的,只是一般书很少这么做。也算是一别吧。
 再有一点,是编者有点儿良莠不齐。这套书的主持者,以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他们大都对汪曾祺的作品有着深入了解,也编过他的作品集。有的当年常和老头儿一起喝酒聊天,把家里存的好酒都喝得差不多了;有的是专攻现当代文学的博士;有的被评为第一汪迷;有的参加过《汪曾祺全集》的编辑;有的对他的戏剧创作有专门研究这些人能够聚在一起编《汪曾祺别集》,质量当然有保证。其中也有跟着混的,北京话叫塔儿哄,就是汪曾祺的孙女和外孙女。她们对老头儿的作品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独立编书还差点儿火候。好在大事都有专家把控,她们挂个名,跟着敲敲边鼓,不至于影响《别集》的质量。
 这套《汪曾祺别集》是好是坏,还要读者说了算。
 
 汪朗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