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118.8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49.5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437.8
 
  《 
			中国史前玉器
			》
 售價:HK$ 
			96.8
 
  《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售價:HK$ 
			96.8
 
  《 
			源远流长:英格兰银行史(1694-2013)
			》
 售價:HK$ 
			184.8
 
  《 
			第一性原理穿透思维定势
			》
 售價:HK$ 
			85.8
 
  《 
			俄国史译丛——先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知识界
			》
 售價:HK$ 
			115.6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的编写特别重视实验室实验能力的掌握与到食品工厂生产实习锻炼这—实践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注重实验技术新方法、食品检测新标准、工厂设计新规范等内容的介绍与应用。本书共包括食品学实验方法篇、食品工艺学实验篇、食品工程学实习篇三部分。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第1篇食品学实验方法,介绍了食品组织结构、食品的物理性质、食品的化学性质、食品成分分析、食品微生物学以及食品感官检验等多种专业实验所具备的方法,重点介绍常规实验方法,同时又阐述了上述学科现代前沿领域的实验技术;第2篇食品工艺学实验,则在食品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典型食品制作,从原辅材料品质鉴别、实验原理及设备、制作产品的关键技术及影响因素、产品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第3篇食品工程学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学生所学专
 业知识通过食品工厂实习,建立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取得生产实践知识的重要阶段.本篇通过食品产业的分类及食品工厂的特点、食品工厂工艺设计和工厂设计实习等内容,较为详实地介绍了食品工厂实习的内容与方法。
 |  
         
          | 目錄: |   
          | 第1篇食品学实验方法 1食品组织结构研究实验方法2
 11食品的组织结构2
 111概述2
 112肉的组织结构2
 113蛋的组织结构3
 114乳的组织结构3
 115粮油类原料的组织结构3
 116果蔬类原料的组织结构3
 117食用菌的组织结构4
 12实验方法4
 121概述4
 122非切片法5
 123石蜡切片法5
 124冰冻切片法6
 125超薄切片法7
 126电子显微镜技术9
 2食品物理性质测定实验方法10
 21食品的物理性质10
 211食品的力学性质10
 212食品的热学性质10
 213食品的色彩与光学性质10
 214食品的电学性质11
 22实验方法11
 221质构的测定11
 222黏度的测定13
 223相对密度的测定15
 224旋光度的测定16
 225折射率的测定18
 226色度与色差的测定19
 227电导率的测定22
 228热分析技术23
 3食品化学性质研究实验方法26
 31食品的化学性质26
 311概述26
 312水26
 313碳水化合物26
 314脂类27
 315蛋白质27
 316酶27
 317食品风味物质28
 32实验方法28
 321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28
 322pH值的测定29
 323淀粉糊化度和老化度的测定30
 324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31
 325油脂酸价的测定32
 326蛋白质持水力的测定33
 327蛋白质乳化性的测定33
 328蛋白质发泡性的测定34
 329淀粉酶的测定35
 3210脂肪酶的测定36
 3211蛋白酶的测定37
 4食品成分分析实验方法39
 41食品成分分析内容39
 411食品中的营养成分39
 412食品添加剂40
 413食品中的有害物质40
 42实验方法40
 421水分的测定40
 422总酸度的测定42
 423脂类的测定43
 424蛋白质的测定44
 425还原糖的测定46
 426总糖的测定47
 427淀粉的测定48
 428粗纤维的测定49
 429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的
 测定50
 4210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的
 测定51
 4211灰分的测定53
 4212矿物元素的测定53
 4213食品着色剂的检测55
 4214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测57
 4215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57
 4216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58
 5食品微生物研究实验方法61
 51食品微生物的分类及性质61
 511概述61
 512原核微生物61
 513真核微生物61
 514非细胞生物62
 52实验方法62
 521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62
 522大肠菌群检验63
 523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的检验66
 524沙门菌属的检验67
 525志贺菌属的检验70
 526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72
 527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72
 6实验报告的撰写74
 61报告撰写的准备74
 62实验报告的格式及要点74
 63实验报告的文字表述与图表表述75
 第2篇食品工艺学实验
 7烘焙食品工艺实验78
 71实验原料及品质鉴别78
 711面粉78
 712糖78
 713油脂79
 714乳制品79
 715蛋制品79
 716酵母80
 72烘焙食品实验原理80
 721面团调制机理80
 722面团发酵机理80
 723面包烘焙机理81
 724蛋糕膨松机理81
 725蛋糕烘焙机理81
 726面团辊轧原理82
 727饼干成形原理82
 728饼干烘焙原理82
 73烘焙食品实验设备82
 731和面机82
 732面包成形机82
 733箱式烤炉82
 734面团揉圆机83
 735打蛋机83
 736摇摆式饼干成形机83
 737面团(馅料)分块机83
 738饧发箱83
 74烘焙食品制作83
 741普通甜面包制作83
 742海绵蛋糕制作86
 743韧性饼干制作87
 8果蔬制品工艺实验91
 81实验原料及品质鉴别91
 811蔬菜91
 812水果91
 82果蔬制品实验原理91
 821果蔬变色及防止原理91
 822抽空处理原理92
 823橘子去囊衣原理92
 824蔬菜腌制原理93
 825果酱凝胶形成原理93
 83果蔬制品实验设备94
 831夹层锅94
 832夹套式蒸发器94
 833常压连续杀菌机94
 84果蔬制品制作94
 841糖水橘子罐头制作94
 842榨菜制作97
 843苹果果酱制作99
 9乳制品工艺实验102
 91实验原料及品质鉴别102
 911乳类102
 912发酵剂102
 92乳制品实验原理102
 921酸乳发酵原理102
 922稀奶油分离原理102
 923稀奶油发酵原理103
 924奶油压炼原理103
 93乳制品实验设备103
 931均质机103
 932发酵罐103
 94乳制品制作104
 941酸乳制作104
 942调味酸乳制作106
 943酸性奶油制作106
 10肉及鱼制品工艺实验109
 101实验原料及品质鉴别109
 1011肉109
 1012鱼110
 1013调味料110
 1014香辛料111
 1015添加剂111
 102肉及鱼制品实验原理112
 1021腌制的作用及原理112
 1022斩拌的原理112
 1023亚硝酸盐的发色作用机理112
 1024鱼糜及其制品弹性的形成
 机理112
 103肉及鱼制品实验设备113
 1031斩拌机113
 1032绞肉机113
 1033采肉机114
 1034擂溃机114
 104肉及鱼制品制作114
 1041中式火腿制作114
 1042午餐肉罐头制作118
 1043鱼丸制作120
 11饮料工艺实验122
 111实验原料及品质鉴别122
 1111豆类原料122
 1112水果原料122
 1113蔬菜原料122
 1114茶叶原料122
 112饮料实验原理122
 1121豆浆真空脱腥原理122
 1122磨浆原理123
 1123高压均质原理123
 113饮料实验设备123
 1131粉碎机123
 1132离心分离机123
 1133膜分离设备123
 114饮料制作124
 1141豆乳制作124
 1142苹果汁制作125
 1143茶饮料制作127
 12发酵酒类工艺实验129
 121实验原料及品质鉴别129
 1211酿造白酒常用原料129
 1212酿酒葡萄129
 1213酿造黄酒所用原料129
 122发酵酒类实验原理130
 1221酒精发酵机理130
 1222葡萄酒的酿造原理130
 1223黄酒的酿造原理131
 123发酵酒类实验设备131
 1231粉碎机131
 1232甑桶132
 1233葡萄破碎去梗机132
 1234果汁分离机132
 1235连续式压榨机132
 1236发酵设备132
 124发酵酒制作132
 1241浓香型大曲酒制作132
 1242干红葡萄酒制作134
 1243干型黄酒制作136
 13调味品工艺实验138
 131实验原料及品质鉴别138
 1311制酱油的蛋白质原料138
 1312制酱油的淀粉质原料138
 1313制豆腐乳原料139
 132调味品实验原理139
 1321酱油的发酵原理139
 1322腐乳风味的形成机理140
 133调味品实验设备141
 1331磨浆机141
 1332圆盘制曲机141
 1333制醅机141
 134调味品制作141
 1341酱油制作141
 1342豆腐乳制作146
 1343豆酱制作149
 14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的撰写152
 141报告撰写的准备152
 142实验报告的格式及要点152
 143实验报告的文字表述与图表表述153
 第3篇食品工程学实习
 15食品工厂实习概论156
 151食品产业的分类及特点156
 1511食品产业的分类156
 1512食品产业的特点157
 1513选择实习工厂的原则158
 152食品工厂实习的目的及内容160
 1521实习工厂的产品结构160
 1522生产工艺技术及生产装备161
 1523实习工厂的设计概况161
 1524生产卫生防范措施162
 1525产品检验及产品开发164
 1526实习工厂的管理模式165
 1527实习工厂营销战略166
 16食品工厂工艺实习167
 161产品方案及班产量167
 1611产品方案及班产量167
 1612季节性因素对产量的影响167
 162生产工艺流程168
 1621生产工艺流程168
 1622工艺特点及关键技术168
 163物料与能源170
 1631物料投入产出及储备量170
 1632生产用水量及用汽量170
 164生产设备171
 1641生产设备的作用及选择171
 1642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172
 165工厂人员173
 1651工厂人员划分173
 1652工厂员工定员173
 17食品工厂设计实习175
 171工厂总平面规划175
 1711总平面规划内容175
 1712总平面规划要求176
 172工厂生产车间的设计178
 1721生产车间设计内容178
 1722生产车间的设计原则及要求178
 1723生产车间的设计实例184
 173工厂供水排水设计184
 1731供水排水设计的原则及要求184
 1732食品工厂的污水处理186
 174车间空调与空气净化187
 1741车间通风与空气调节187
 1742生产车间空气净化系统189
 175食品工厂的物流设计193
 1751物流系统193
 1752仓储及运输和搬运193
 176工厂其他公共系统设计195
 1761供电系统195
 1762制冷系统196
 177工厂辅助设施的设计197
 1771检验与技术中心197
 1772机修车间198
 1773行政办公与生活设施199
 18食品工厂实习报告的撰写201
 181实习报告的撰写概述201
 1811报告撰写方法及步骤201
 1812报告的格式及表述方法202
 182生产工艺实习报告撰写要点举例204
 1821乳制品加工厂实习报告204
 1822粮油加工厂实习报告204
 1823肉类加工厂实习报告204
 1824饮料生产厂实习报告205
 参考文献206
 |  
         
          | 內容試閱: |   
          |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轻工与食品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国家规划推荐教材。全书依据2009年该委员会制定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标准精神,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特点及对实验、实习的基本要求编写,可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综合性教材。 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本专业的学生从知识结构、专业综合能力、工程技术及专业特长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同时对实践性教学环节也设定了更高的标准。其目的是培养既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够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检验检疫以及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本书就是为适应这一新的专业目标培养要求而编写的。
 在本书的编写中,特别重视从实验室实验能力的掌握,到食品工厂生产实习的锻炼这一实践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注重实验技术新方法、食品检测新标准、工厂设计新规范等内容的介绍与应用。本书共包括食品学实验方法篇、食品工艺学实验篇、食品工程学实习篇三部分。
 食品学实验方法篇罗列了食品组织结构、食品的物理性质、食品的化学性质、食品成分分析、食品微生物学以及食品感官检验等多种专业实验所具备的方法,重点介绍常规实验方法,同时又阐述了上述学科现代前沿领域的实验技术;食品工艺学实验篇则在食品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典型食品制作,从原辅材料品质鉴别、实验原理及设备、产品制作的关键技术及影响因素、产品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食品工程学实习篇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学生所学专业知识通过食品工厂实习,建立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获得生产实践知识的重要阶段,本篇通过食品产业的分类及食品工厂的特点、食品工厂工艺设计和工厂设计实习等内容,较为翔实地介绍了食品工厂实习的内容与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为读者呈现一个关联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貌。通过实验与实习,读者可以了解专业及行业特点,掌握专业工程技术的知识和方法。
 本书由四川大学卢晓黎任主编,贾利蓉、吕远平任副主编。第1篇由贾利蓉、吴正云撰稿;第2篇由吕远平、赵志峰撰稿;第3篇由卢晓黎撰稿,全书的统稿和审定由卢晓黎完成。研究生涂雪令、吕芬、王蒙蒙参加了本书的编写、绘图等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及同行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5月于成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