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140.8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94.6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118.8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2018年全新达赖六世仓央嘉措传记!配精美插图典藏。揭开时间的面纱,发现仓央诗歌之美,揭密圣域之王的神奇人生!
 ★于道泉、曾缄和刘希武三大名家的译诗对照欣赏!全方位品味仓央嘉措的佛说情诗!
 ★全彩四色图文本,近百幅唯美禅意主题插画,再现西藏之美。
 ★完美将仓央嘉措的传奇经历与优美情诗结合成一体,诠释仓央嘉措五彩斑斓的传奇人生和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再现一代情圣的诗词之美和旷世之恋。
 ★仓央嘉措,是普度众生的活佛,也是夜入酒肆浪子,是高高在上的圣域之王,也是雪域高原神秘莫测的诗人他用世间美的文字刻画人生,也用人间美的诗句传递佛法。
 ★他是一个传世活佛,本应心无红尘,但却迷恋情爱,热烈执着,他像一束光,照亮了西藏。
 ★他的人生,传奇曲折,世人敬仰,他的爱情,婉转凄美,世人感慨,他的诗歌,优美动人,流传千古。
           | 
         
       
      
      
      
      
         
          | 內容簡介: | 
         
         
           
            仓央嘉措,是普度众生的活佛,也是夜入酒肆浪子,是高高在上的圣域之王,也是雪域高原神秘莫测的诗人在这众多的头衔之下,你无法想象,他的诗作比他的地位更令人神往,他的经历则比他的诗作更加传奇。他用世间美的文字刻画人生,也用人间美的诗句传递佛法。他是离经叛道的法王,也是浪漫真挚的情人,他是永远的仓央嘉措!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仓央嘉措之所以被世人珍爱,不仅仅缘于他的六世达赖之尊位,更缘于他自身洋溢着活灵活现的人性。而这种人性恰恰在他的诗歌里获得了忧伤而又得体的表达。
 在本书中,作者用传记与诗词结合的方式,对仓央嘉措的生平进行了梳理和评价,还原仓央嘉措作为一位领袖的身份,只能是他的诗歌原本传达的内容,是一本诠释达赖六世的传奇人生,品味仓央嘉措的佛说情诗的佳作。
           | 
         
       
      
      
      
         
          | 關於作者: |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受争议、褒贬不一的政教领袖,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因政治因素,他出生后未能以转世灵童的身份升座,而是隐匿于紧临不丹、印度的藏南地区,也就是素有隐密乐土别称的门隅(即达旺),成长至15岁才正式被迎入布达拉宫。
 在政治斗争下,在位不过8年时间,他便因不守清规,不穿袈裟,蓄长发,歌舞游宴,出宫寻欢作乐等众多因素遭到罢黜。史书记载,他在被执送京城途中病逝于青海湖畔,享年24岁。但民间传说他并未逝世,乃于深夜遁去,以一介贫僧身份云游十方,最后落足内蒙古阿拉善,于大漠广建寺庙,弘法30年,64岁圆寂于腾格里沙漠。
           | 
         
       
      
      
      
      
         
          | 目錄: 
           | 
         
         
           
            第一章 转世之初
 1 藏传佛教  004
 2 寺院经济  008
 3 政教斗争  011
 4 蒙古汗王  020
 5 上师传奇  023
 6 桑结嘉措  029
 第二章 隐迹乡野
 1 见与不见  037
 2 家乡门隅  043
 3 错那县城  048
 4 少年情怀  054
 5 寺院学经  060
 6 相见何如不见时  066
 第三章 迎往拉萨
 1 从那东山顶上  075
 2 八角街上的人们  080
 3 玛吉阿米的风情  084
 4 拉萨:王者之城  088
 5 此身似历茫茫海  092
 6 花落时节不惆怅  097
 第四章 初任活佛
 1 布达拉宫  108
 2 大昭寺:等身像  113
 3 你为锦瑟,我为流年  117
 4 印入伊人一片心  123
 5 此生虽短意缠绵  128
 6 不负如来不负卿  132
 第五章 宫中生涯
 1 浪子:宕桑旺波  140
 2 活佛:受戒仪式  145
 3 自理愁肠磨病骨  150
 4 为卿憔悴欲成尘  155
 5 传召大法会  160
 6 日月绕须弥  164
 第六章 执献京师
 1 观无常,参生死  172
 2 情之离,梦之殇  178
 3 迷失菩提  184
 4 青海湖畔  188
 第七章 秘传岁月
 1 理塘转世  198
 2 浪迹民间  202
 3 阿拉善传法  207
 4 菩提自在心  213
 第八章 流风余韵
 1 活佛还是情圣  220
 2 越来越多的仓央情歌  225
 3 俗世之情与大众信仰  230
 第九章 仓央诗歌三家译
 一至十  240
 十一至二十  246
 二十一至三十  255
 三十一至四十  261
 四十一至五十  268
 五十一至六十二  277
 
 附录
 1 金栗轩诗话节选(南怀瑾)  288
 2 布达拉宫辞并叙(曾缄)  289
 3 问佛(仓央嘉措)  294
 4 仓央嘉措生平大事记  302
           | 
         
       
      
      
      
         
          | 內容試閱: 
           | 
         
         
           
            高原,雪域
 从小喜欢抬头看天,喜欢那高而远的感觉。
 湛蓝湛蓝的天,仿佛是梦中的海,几朵白云淡淡的,异常素净。天的底色,无论清晨时的新鲜润泽,还是黄昏时的朦胧梦幻,都令人着迷。到了夜晚,更有无数的繁星璀璨,点缀在深邃的天幕,充满奇幻般的色彩。
 渐渐地,人到中年,经历诸多尘世的颠沛流离以及情感生活的波折磨难,对于天空和高远之境的向往更为殷切,渴望有一种奇异的力量,能消除身心的疲惫,唤回曾经的青春。听着一首歌,不禁潸然泪下: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听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独和叹息;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记起,曾与我同行,消失在风里的身影。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越过谎言去拥抱你;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陆陆续续,看到一些和西藏有关的资料,对那片神奇的地域尤为向往。大美雪域,圣洁之地。那富饶灿烂的藏族文化,繁盛葱茏的奇异生命,那挺拔矗立在高山之巅苍穹之下,梦幻般的布达拉宫,是那样庄严肃穆!
 神奇的雪域高原上,不论自然风景还是人文景观,都独特而纯朴,人们对它们情有独钟。这里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岭海拔超过6000米,峰顶终年积雪,号称世界屋脊。
 
 亿万年前,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气候温暖,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这片横贯欧亚大陆南部的海域,称特提斯海。后来,随着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冲击、挤压,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隆起,形成陆地。印度洋板块不断推进,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露出海面。8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引起强烈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高原的格局基本形成。
 今天的青藏高原占地约250万平方千米,范围包括昆仑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喀喇昆仑山以东、横断山以西之间的广大区域,包括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和川藏高山峡谷等。高原上湖泊众多,有纳木错湖和青海湖等,这里是亚洲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
 这里自然环境复杂,地形地貌多样高山、丘陵、平原,冰缘、岩溶、火山,可以说奇特多样、千姿百态。
 
 早在先秦时就有人生活在这片孤独而寒冷的雪域高原,这些居民被称为孟族。战国以后,古羌族的发羌、迷唐等部,也迁移到西藏地区。他们经历漫长的岁月,演绎出无数悲欢情缘。
 公元1世纪前后,高原上的氏族部落,称十二小邦或四十小邦,各有城寨。经过数百年的和战,这些部落结成若干联盟,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联盟、阿里地区的象雄王国和雅鲁藏布江以北的苏毗部落联盟最强。
 公元7世纪初,雅隆部落的首领朗日松赞率部北上,渡过雅鲁藏布江,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吐蕃族(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此后,朗日松赞的儿子松赞干布,在族人和臣民的帮助下兼并十余个部落和部族,在雪域高原实现统一,并吸取梵文和羌族文字创立藏文(也有人说是从古象雄文字演变而来)。
 按照传统,松赞干布是第33任赞普,但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吐蕃王朝的建立打破高原上的沉寂,使各部族势力凝聚起来,藏族社会展现出勃勃生机。毫无疑问,公元7世纪到9世纪的吐蕃王朝,是藏族历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
 吐蕃王朝瓦解之后,宋元直到明初,西藏高原以及当地人仍被称为吐蕃。从元朝开始,西藏逐渐并入中央政权,即便后来的达赖、班禅政权,其合法性也来自于清朝中央政府的册封。
 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史册,意为大蕃,这是藏人的自称。吐,大;蕃,藏人信奉本教,蕃由本音转而来。吐蕃族繁衍至今,就是今天生活在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的藏族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