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61.4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85.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61.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54.8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58.1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94.6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65.8
 
 
 | 
         
          | 編輯推薦: |   
          | ★ 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 ★ 12节点,浓缩新中国国史精萃;
 ★ 1997年之里程碑意义迎香港回归,展世纪蓝图;
 ★ 一日轻松读国史:感名家学术精粹,品朴实畅达文字
 ☆ 轻松读国史
 ☆ 品名家精品
 ☆ 感辉煌时代
 |  
         
          | 內容簡介: |   
          | 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97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作者叙述了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1997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一扫百年耻辱;在这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良好态势,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一篇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世纪之交,中国开始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丛书共12卷,分别为:
 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97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作者叙述了非常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1997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这一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中华民族一扫百年耻辱;在这一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了良好态势,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在这一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一篇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世纪之交,中国开始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 關於作者: |   
          | 朱地,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原理论部),获法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共中央党校研究所毛泽东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百年潮杂志社社长。主要著作有《1957:大转弯之谜》 《1957年的中国》 《毛泽东在重大历史关头》(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合著)等。 |  
         
          | 目錄: |   
          | 第一章 百年回归 
 一、香港问题的由来
 ◎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新界及离岛
 
 二、新中国诞生前后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决策
 ◎香港总督承认:共产党人愿意夺取香港的话,英国将无力保卫它
 ◎中共中央决定,利用港澳原有的地位
 ◎毛泽东说:英国现在安心,将来会不安心的
 
 三、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毛泽东强调,台湾只要同美国断绝关系归还祖国,其他一切都好办
 ◎邓小平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四、邓小平的天才杰作
 ◎麦理浩提出香港土地契约问题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一国两制,香港实行资本主义50年不变
 ◎我活到1997年,就是要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五、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担
 ◎江泽民说:不仅我要遵守基本法,我希望香港同胞和全国人民也要遵守
 ◎彭定康抛出三违反的政改方案
 ◎中国政府决定以我为主另起炉灶
 
 六、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
 ◎一位香港记者写下:大英王气黯然收
 ◎江泽民: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董建华:一国两制的事业,完全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
 
 第二章 实现软着陆
 
 一、共和国经济建设历史的一个重要总结
 ◎经济形势最好的一年
 ◎头一轮加速发展
 ◎价格闯关的经验教训
 ◎邓小平的台阶式发展思路
 
 二、宏观调控措施出台
 ◎第二轮加速发展
 ◎再次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
 ◎中央发布6号文件
 ◎朱镕基约法三章
 
 三、实现软着陆
 ◎在宏观调控上历史性的进步
 ◎具有关键作用的时间差
 
 第三章 中共十五大: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
 
 一、世纪盛会的前前后后
 ◎从十四届六中全会到中央党校529讲话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世纪盛会
 
 二、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面旗帜?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超越
 ◎以理性推动中国
 
 三、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时代定位
 ◎深谋远虑的决策:再论初级阶段
 ◎中国步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背景
 ◎回到现实的大地
 
 四、走出迷谷的所有制理论
 ◎公有制采取多种实现形式的必然性
 ◎私营经济终登中国大雅之堂
 
 五、知识经济时代的兴国方略
 ◎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脉搏
 ◎实施科教兴国方略的现实思考
 ◎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
 
 六、依法治国: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安全通衢
 ◎从宪政民主到依法治国的百年梦想
 ◎法治路上仍需风雨兼程
 
 七、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就是中华民族的前途
 ◎必须把党建设好
 ◎要强化党的权威
 后 记
 |  
         
          | 內容試閱: |   
          | 总前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七十周年之际,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付梓,是从事国史研究的专业人士理应做到的分内之事。
 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把党史、国史的学习提到各项事业前进的必修课的高度,这还是第一次。《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正是落实习近平这个号召的具体行动。它以正史的姿态普及国史知识,用它的品位在读点国史中尽一份社会责任。
 这套《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或者引起社会加速发展并充实着重大事件的12个年份为时间节点,一年一本,各自成卷,构成了共和国历史的基本框架。
 如果从完整的纪年看,1950年无疑是新中国的第一年。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的宋庆龄,当年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将1950年称作第一年的新中国。这一年,我们的共和国到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新社会、新政府、新生活、新天地大到国家关系,小到百姓的日常起居,人们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新旧社会两重天,感受到中国的历史巨变。当然,这仅仅是开始,更为波澜壮阔的变迁还在后面。在共和国历史中,1950年之所以具有里程碑意义,就在于它是一元初始,万象更新。
 1954年之所以是大业宏图,皆因这一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重要的国际会议,提出划时代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令人信服的实践基础。这一年又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的第一年,公私合营和农业合作化运动,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接下来召开的中共八大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就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使整个科学文化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1956年的的确确是意气风发的一年。
 从1956年至1966年的十年是共和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这其中既充满艰辛的探索,也不可避免地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十年间,有代表性的是1962年。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9月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未使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得到彻底纠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国内形势困难曲折,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印度不断在中印边界制造事端,中国军队被迫自卫反击。中苏两党分歧加剧,国际共运的争论和分歧达到新阶段。用关山飞渡来概括这一年,较为贴切。
 1976年可谓大悲大喜。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错误至此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三位伟人相继离世,四人帮倒行逆施,唐山大地震损失惨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中国人民在关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搏斗中终于再次赢得胜利。噩梦醒来,艳阳高照。所谓激荡岁月,暗含这一年各种矛盾胶着、较量,经历着动荡和激变,代表着正义的力量终于取得了胜利的那样一种状态。
 1978年是共和国历史上经历伟大转折的一年。粉碎四人帮后,我党为肃清左的影响,为发展国民经济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遇到阻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党再次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政治、思想、组织等领域全面开始了拨乱反正,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伟大转折成为新的起点。
 1984年,农村改革使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4亿吨,基层政权建设完成了政社分离,建立了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人民公社体制不复存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了联合声明,香港问题圆满解决。这一年,可谓春潮涌动。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确立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抓住机遇,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改革开放跃上新台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船迎风破浪,驶上新的航程。
 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回答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邓小平逝世后中国怎样继往开来的重大问题。
 2003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改革开放25年的实践中、从抗击非典疫情的斗争中获得重要启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发展观的重大进步,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200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中国人民同心同德、顽强拼搏,成功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举办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加强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这一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人民隆重纪念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部署。
 2013年在新中国历史上值得书写,不仅因为这一年是新一届政府产生之年,而且因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和纪律切实需要加以整顿,党内腐败蔓延正在侵蚀党的肌体,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改革开放到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让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不仅仅是一句漂亮的口号;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付出了太多的资源和环境成本的代价,必须下大决心转变。这一年,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中央在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的征程上都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人民永续辉煌的不竭动力。
 尽管有人把国史看作是中国历史自然的延伸,但我觉得国史与历代中国断代史还是有所区别的。中国是历史积淀异常深厚的国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史官文化高度发达,史籍经典延绵不绝,史志资料浩如烟海。按照中国史学的一般传统,是后人记前人事,盖因后人看前人更客观,档案文献的查找也更便利。但也不尽然。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其作者司马迁就生活在汉武帝时代,书中就曾记录了不少当时的人和事,无怪乎有人干脆称《史记》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今天人讲今天事,当代人修当代史继承的就是中国史学的这一特殊传统,尽管在秉笔直书、正视历史真相方面多多少少还是有距离和难度的。但本套丛书还是做到了存史的目的。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写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应了孔子所说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和刘知幾强调的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的要求。
 这套国史丛书由一批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担纲撰写,他们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力,不会轻易受干扰和动摇。笔者相信这些著作会给读者以不同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