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46.2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185.9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64.9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66.0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108.9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93.5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61.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206.8
 
 
 | 
         
          | 編輯推薦: |   
          | 这套书里 这套书里
 有无限的情怀
 有无限的热情
 有无限的期盼
 有无限的真诚
 如果你还有一点点
 怀旧情怀
 现在你需要做的
 就是无限的
 无条件的
 支持
 你是否还记得
 那个贴满汽车人和霸天虎的铅笔盒?
 你是否在写不出作业的时候
 学一休在脑袋上划圈圈?
 小伙伴中谁念巴巴爸爸的开场白快?
 当瑞克和丽莎在太空堡垒前深情一吻
 你心中可曾荡起涟漪?
 记忆随着成长,碎了,散了,再拾起只是
 一些零星。
 为什么写这本书?
 唤醒记忆:唤醒尘封在一代人脑海中的音画片断,重温曾经的快乐时光,带给大家些许的心灵慰藉。
 还原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大批默默耕耘的幕后工作者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如今这些见证者正陆续逝去,我们想还原历史,避免那些不为人知的感动回忆和幕后故事化为烟尘。
 保护传承:经典的外国动画片、无论本身的思想性、艺术性,还是译制后呈现出的视听之美,都堪为典范之作,值得向今天的业界同行及新一代动画观众推介。但这些珍贵的影音资料仍以录像带形式存在于各个电视台,处于逐步淘汰的边缘,它们的未来令人担忧。希望通过这套书,将这些时代的见证加以保护传承。
 七年著书之路
 自2
 |  
         
          | 內容簡介: |   
          | 大龄儿童的童年,也许也是你的童年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再从另一个维度上来看,我们的书有几个阶段性的划分。
 
 书的开始,我们会对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初始这三十年的中国译制动画片引进史略作回顾。然后,全书分为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会有一个引言,讲述这一阶段的特点以及这样划分的理由。
 大龄儿童的童年,也许也是你的童年
 
 Q:《童话往事》的主角是老动画片,可以大致介绍一下书的内容吗?
 
 A:我们的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解读。
 
 一是从全书的结构来说,我们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以自1979年起中国大陆引进每部动画片的时间(说的再具体点,应该是每部动画片在中国大陆首播的时间),一部一部往下排,一直排到1992年年底。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中国大陆正式公映过的动画电影以及在电视台播出过的电视动画片,我们全部都会进行回顾,不敢说百分百覆盖,但也应该是八九不离十。
 
 
 第二,就每篇文章而言,一篇文章就是一部作品的回顾。
 
 文中首先会有一个作品的小档案,包括作品的基本信息和故事梗概。
 
 接着就是正文,正文主要分为这么几部分:这部作品在其原产地的制作情况及反响等(制作史);它是如何引进到中国大陆的(引进史);它是哪个机构译制配音的,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台前幕后的花絮(译制史);它是什么时候在中国大陆播出的,反响如何,是否引发了什么社会现象(播出与观看史)。
 
 后面就是致敬鸣谢的小段落,这部分会简单说明为写这篇文章(研究回顾这部作品),我们采访了哪些历史见证人和亲历者,什么时间采访的,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以及哪些全国甚至海外的朋友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具体的帮助。这部分可以让大家清楚的看到,每篇文章都是大家辛勤耕耘的结果,不是随便某个人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从哪里东抄西拼来的,这也是一种对所有为这篇文章付出心血的良师益友们的致敬。
 
 再从另一个维度上来看,我们的书有几个阶段性的划分。
 
 书的开始,我们会对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初始这三十年的中国译制动画片引进史略作回顾。然后,全书分为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会有一个引言,讲述这一阶段的特点以及这样划分的理由。
 
 一个阶段(1979-1983):央视一家独大时期
 第二个阶段(1983-1987):北上广三大台开始跟进
 第三个阶段:北京台主办的国际动画片展播,成为译制动画片全面爆发的前夜
 第四个阶段(1988-1990):全面兴起的各地地方台译制动画片引进热
 第五个阶段(1990-1992):译制动画片全盛时期到来
 |  
         
          | 關於作者: |   
          | 因志同道合而水到渠成 我和李翔也是在变形金刚中国联盟认识的,他是历史研究版块的版主,而我是音像版的版主。李翔学的是艺术设计,早年留学新西兰,并定居在那儿,但由于对变形金刚共同的喜爱,我们有时还会通过越洋长途进行交流。2010年,他回国做一个项目,我们聚会时,我问他能否帮忙画几张手绘大图,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
 
 李翔画图有强迫症。我们现在拿到手的老动画片的资料,画质比较差,色彩也不正,但他总是会认真比对不同的版本,一点一点地校色,绝对不含糊,尽可能还原成当年我们看到的版本。而且他英文又好,日语又粗通,也是个多面手。
 因志同道合而水到渠成
 
 Q:请您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A:我是大叔了,马上快四十了,我出生在陕西宝鸡。宝鸡这个西北小城市大家不一定很熟,它是历史上姜子牙起兵的地方(凤鸣岐山),也是诸葛亮去世的地方(秋风五丈原)。我的生日是12月12日,这个日子也是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原型人物一休和尚去世的日子,历史上的一休是在1481年12月12日去世的。
 
 Q:参与《童话往事》制作的成员据说不少,可以简单介绍下吗?
 
 A:我们主要是四位主创。除我之外,还有南京的罗星海,主要负责撰稿;北京的李翔,主要负责手绘及版面设计;南昌的林翔,主要负责修图,绘图以及影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他也参与撰稿。我们四个人都是七零末八零初出生的。
 
 由于我们的书跨度达14年,涉及重点篇目近70部,辐射150多部作品,几乎没有谁是能够完全精通这些作品的,因此我们邀请了一些在各个领域各有专长的朋友撰写其中的部分内容,比如《变形金刚》、《太空堡垒》、《天空战记》等,大概有十来位朋友。
 
 Q:你们四位是如何走到一起,共同去完成这本书的呢?
 
 A:在2000年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其实网上的资源是非常少的,这个怀旧动画的圈子也很小,因此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很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我和联合撰稿人罗星海是在变形金刚中国联盟,后来更名变盟俱乐部的论坛里认识的,他还运作了一个怀旧动画大陆的BBS,我们的交流也因此变得更多起来。而我刚开始写书的时候,原本打算是回忆录性质的,并没有太多涉及作品的制作史,但毕竟得交代几句,这方面我并不擅长,却是罗星海的强项,他对日本动画史有着非常深的研究。于是我们一商量,就决定合作了。所以书中每部作品的回顾都在回忆录的基础上添加了其制作史。
 
 我和李翔也是在变形金刚中国联盟认识的,他是历史研究版块的版主,而我是音像版的版主。李翔学的是艺术设计,早年留学新西兰,并定居在那儿,但由于对变形金刚共同的喜爱,我们有时还会通过越洋长途进行交流。2010年,他回国做一个项目,我们聚会时,我问他能否帮忙画几张手绘大图,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
 
 李翔画图有强迫症。我们现在拿到手的老动画片的资料,画质比较差,色彩也不正,但他总是会认真比对不同的版本,一点一点地校色,绝对不含糊,尽可能还原成当年我们看到的版本。而且他英文又好,日语又粗通,也是个多面手。
 
 我们的书写的是译制动画片,与外国动画片不同,译制动画片强调的是配音。这方面,林翔比较在行,他又会做图,还是怀旧老动画的死忠粉,比如变形金刚、圣斗士星矢。要找到一个对老动画特别痴迷,又非常热爱配音译制片,还会做图,文笔也不错,而且真的想参与这件事的人其实并不容易,而林翔居然都符合。
 
 所以说起来,四个人中,虽然我是牵头的,但*没本事的就是我,我主要就是负责码字,再加上能忽悠,就把别人都忽悠过来。我们四个人其实是一个战斗力极强、不分你我的小团队。所以很多事,很难说专门由谁来做,事情急的时候,大家都得分领一些活,有的可能是杂事。比如前几天,小罗到一个地铁站见了一个朋友去拿资料。再比如,上上周,我和李翔又到北京台去查资料。昨天晚上,小林又到网上帮我们采购资料去了。我们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