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五代十国史(上、下册) 》 售價:HK$ 184.8 ![]() 《 飞越疯人院 》 售價:HK$ 75.9 ![]() 《 家族财富管理:成功投资七要务(第二版) 》 售價:HK$ 108.9 ![]() 《 时刻人文·始皇好读:帝业与人生的书籍史 》 售價:HK$ 57.2 ![]() 《 幸福博弈论 》 售價:HK$ 75.9 ![]() 《 时刻人文·金钱舞动的东海:货币与奢侈的15—16世纪 》 售價:HK$ 85.8 ![]() 《 时刻人文·保卫共和之都:法国大革命后期巴黎治安体系的建设(1795—1800) 》 售價:HK$ 85.8 ![]() 《 相爱的奥秘:爱的深度解码 》 售價:HK$ 85.8 |
| 內容簡介: |
| 马晓凤*的《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性研究--以宁夏甘肃青海为例》基于文化的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访谈与比较分析的方法,以宁夏W市、甘肃Z市、青海H县为代表的农村中小学进行个案考察,力图呈现出新课改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观念、行为、制度、资源等层面适应的现实样态及其实践进程,揭示课改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的成绩、特点与存在问题,并深入分析影响教师适应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策略与建议,从而建构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理想适应关系?br |
| 目錄: |
|
序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一社会变革的时代性期待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 二适应教育变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诉求 三研究教师对新课改的适应更是判定课程改革成效的 重要指标 四新课程改革十年来农村教师生境的探究 二 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外教师课程变革适应问题研究 二我国有关教师新课程改革适应问题研究 三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新课程改革适应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适应的要求与内容 一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适应的要求 一教师要在变化 中适应 二教师需要适应改革中的变化 三新课程改革对教师适应的要求 二 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二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是一个过程 三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方式与条件 三 三个样本县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概况 一 宁夏、青海、甘肃三个样本县新课程实施状况 二三个样本县农村中小学教师自然结构状况 三几点思考 第三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适应新课改的现状、成绩与 特点 一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现状 一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的适 应与转变 二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以新教材为核心课程资源的 适应状况 三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及制 度适应状况 二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的成 绩 一课改以来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改善力度大 二农村中小学校校本教研常态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三十年课改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接受继 续教育的广阔空间 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转变日渐丰富与深 化 三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获得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新课改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向与成长 途径 二新课程改革实施环境与条件保障到位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与更新 四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积极迎接课程改革的挑战 二 尊重传统、曲径探幽、在新旧交融中推进课程改革 三从茫然、兴奋到新常态,在更加沉稳中推进新课程 第四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适应新课改的问题及其归因 一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新课改态度由最初热情转为常态 化时期的平和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适应的艰难性 三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紧缺 四农村中小学校管理制度支持乏力 二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新课改存在问题归 因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不足 二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滞后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方式陈旧 四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有限,资源闲置现象突出 五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及能力有待提高 六教师培训方式与内容有待切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 真实需求 七 西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惰性影响 八应试教育侵蚀农村课程改革的部分成果 第五章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适应新课改的策略与建议 一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一更新教育观念 二加强专家引领, 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三 改革教师教育,构建体现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二 完善教师知识结构 三 提高教师课程能力 一教师需深化课程理论学习,增强课程意识 二教师自身要积极寻找提升课程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 革新学校教学制度 一加大教师的专业赋权 二 营造学习型 的学校文化氛围 三 努力探索和改革与新课程匹配的评价体系 五 教师自身应不断提高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 一尊重教师已有经验,让教师成为理解改革和专业发 展的主体 二教师要善于审视教学生活 三 自主发展是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源泉和动力 六 进一步深化、健全农村教师培训工作 一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 二提高教师培训内容、形式及手段的科学化程度 三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七 适当调整课程方案及其实施进程,加强民族地区相关 政策与配套制度保障 一加强民族地区课程、教材的适切性建设 二各级政府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及时保障到位, 构建有利于新课程深入推行的支持系统 八 加强农村地区本身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乡土自然资源 二 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民间文化资源 三 加快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开发利用网络信息 课程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l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适应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9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10 后记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