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195.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97.9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140.8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53.9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65.8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74.8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 編輯推薦: |   
          | 丛书特点 一、权威性
 丛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任总主编,各分卷主编都是国内教育学界的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其研究成果代表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最高水平。
 二、公益性
 丛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总结了教育改革的成果和经验,汇集了专家学者对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探索,丛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推动和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原创性
 丛书都是作者聚焦、跟踪、研究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原创之作,体现了教育学界对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度思考与集体智慧。对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对教育的决策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 內容簡介: |   
          |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教育改革大系》全面展示了我国教育改革3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成就,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广泛汇集了专家学者对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探索,将有助于推动和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丛书分为十卷:《学前教育卷》《中小学教育卷》《职业教育卷》《高等教育卷》《终身教育卷》《学科教学卷》《教育实验卷》《德育卷》《教育体制与教育财政卷》《教育改革理论卷》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主要从理论上探索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科技的关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本体与客体的关系、上位与下位的关系、时代与阶段的关系、公平与均衡的关系,反映中国教育改革决策的理论支持状况。
 |  
         
          | 關於作者: |   
          | 总主编  朱永新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多次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他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对当今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编 陈中原
 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高级记者。曾获新中国新闻事业50年百篇优秀论文奖、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三等奖、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曾担任第7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筹备委员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
 |  
         
          | 目錄: |   
          | 总序  1 第一部分 总 论  1
 第一章 改革发展与格局选择  3
 第一节 改革发展的整体格局  4
 第二节 发展改革的教育选择  2 2
 第三节 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探索  4 3
 第二章 教育改革与改革教育  4 8
 第一节 改革教育的动力简史  4 9
 第二节 改革教育的功能简史  6 9
 第三节 改革教育的时代性或阶段性  8 4
 第三章 教育改革的学术根基  9 1
 第一节 教育学科生态的初步分析  9 2
 第二节 教育层次类型研究的初步分析  1 0 2
 第三节 研究方法使用情况的初步分析  1 1 2
 第四节 教育科研的若干思考  1 2 5
 第二部分 分 论  1 3 3
 第四章 教育改革的政府行为  1 3 5
 第一节 省级政府报告的话语分析  1 3 7
 第二节 中央报告中教育的定位  1 5 6
 第三节 地方关于教育的定位与地位  1 6 6
 第四节 定位对地位及投入的影响  1 8 0
 第五章 教育改革的主体与客体  1 8 4
 第一节 学习场所或社会机构  1 8 7
 第二节 学生、教师与知识的关系  1 9 4
 第三节 教育组织变革的趋势  2 0 3
 第六章 教育改革与社会变革  2 1 6
 第一节 大中城市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2 1 6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对教育的要求  2 3 7
 第三节 社会阶层变化对教育的要求  2 4 9
 第七章 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  上  2 6 2
 第一节 梯度发展论之争  2 6 4
 第二节 教育市场化之争  2 8 4
 第三节 教育产业化之争  3 0 5
 第四节 教育经济理论研究  3 1 6
 第八章 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  下  3 2 9
 第一节 教育的经济贡献  3 2 9
 第二节 教育的个人收益  3 5 4
 第三节 公共财政的规范  3 7 8
 第九章 教育改革与文化传承  3 8 7
 第一节 公平的理论与实践  3 8 9
 第二节 教育的属性与本质  4 4 0
 第三节 文化多样性与教育改革  4 5 5
 第三部分 教育改革理论重要文件摘编  4 7 3
 第四部分 附 录  5 3 1
 中国教育改革理论大事记  5 3 3
 主要参考文献  5 4 7
 综合索引  5 6 6
 后记  5 6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