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74.8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76.8
 
 
 | 
         
          | 編輯推薦: |   
          | 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依据黄河与湟水形成的河谷的地貌特征,划分本书区域范围。 走进中国两大高原相接处,被称为“西北翡翠谷”的富饶农耕区。
 呈现连缀的串珠状盆地地貌以及壮观的坎布拉丹霞奇观。
 展示中原文明与西北边地文明的融合之所。
 展现当地保留完好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佛教、伊斯兰教等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  
         
          | 內容簡介: |   
          |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河湟谷地》一书即围绕青海西宁和海东境内的黄河谷地与湟水谷地而展开,这片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处,呈现 “三山夹两谷”的地貌,拥有西北地区形态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本书还介绍了境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仅有众多自然保护区和林场,还有龙胆、大黄、羌活等名贵药材,更有马鹿、岩羊、蓝马鸡等多种珍贵物种。虽然属西北干旱区,但由于气候、土壤和水利条件复杂而优越,是青海农业最为发达的片区之一,俨然一副“小江南”的景象;这里曾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往的交通要道,更有著名的唐蕃古道在这里穿过,中原农耕文明与西北游牧文明在这里交织、融合、演变;当地宗教文化的代表——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以及西宁东关清真寺等等,这些内容都在本书中一一呈现。 |  
         
          | 目錄: |   
          | 前言 区域地貌示意图 1
 当高原邂逅高原 2
 一 自然地理
 东部季风区末端 9  黄土低山丘陵 9  不连续黄土台地 10  “三山夹两谷” 10
 串珠状河谷 11  西北翡翠谷 12  川水区 14  浅山区 14  脑山区 14  青藏高原凹部 15
 祁连山地槽褶皱带东段 16  共和运动 16  拉脊山断裂带 17  湟水沿岸阶地 17
 龙羊峡以东谷地 18  河湟丹霞 18  中国三大自然区界山——日月山 20
 大通山—达坂山南麓 21  拉脊山脉 22  西宁—民和盆地 22  循化—化隆盆地 23  湟水 23
 黄河(海东段) 24  公伯峡水库 25  湟水流域温暖灌区 25  青海暖区 26  灰钙土 26
 沟道侵蚀 27  “拉羊皮不沾草” 28  金银滩草原 28  水峡河谷 29  麻匹寺河 29
 东大滩水库 30  娘娘山 30  老爷山 30  大通盆地 31  宝库峡 32  鹞子沟 33
 向化达坂草场 33  黑林河 33  东峡河 34  宝库河 35  黑泉水库 35  北沟脑岭 35
 东尖山 35  俄座岭 36  加浪亚豁 36  互助小三峡 36  哈拉直沟 37  沙塘川 37
 南门峡水库 38  药水泉 38  华石山 38  黑山 39  “丁”字形盆地 39  “尕三峡” 40
 大黑沟 41  哈城草场 41  药水河 42  拉拉河 42  南朔山 42  大南川谷地 43  云谷川 44
 大南川河 44  盘道沟 45  莲湖 45  药水滩温泉 45  土楼山丹霞 46  小峡 47  北川河 47
 阿米吉日山 48  青沙山 48  平安盆地 49  白沈沟 49  阿弥桑朵山 50  老鸦峡谷 51
 乐都盆地 51  引胜沟河 52  大石滩水库 52  胜保扎 53  贵德盆地 54  阿什贡丹霞 54
 松巴峡 54  千姿湖湿地 56  尕让河 57  扎仓温泉 57  胜保—泽钦山脉 58  坎布拉丹霞 58 隆务峡 59  加让沟 62  卡力岗山系 62  龟山平湖 62  阿拉古山 63  野花山 64  东塬 64
 官亭盆地 65  七里寺峡 67  娘娘池 67  达里加山 68  积石山 68  积石峡 69
 清水河谷 70  岗察草原 70  黄河清水湾 71  街子河 71  孟达天池 71  雾山池 74
 安岗瀑布 74  修关神洞 74  隆务河下游 75  大漠“绿宝石” 79  孟达自然保护区 79
 松山原始森林区 80  北山原始森林 80  群加林区 81  峡群寺次生林 82  东峡林场 82
 大黑沟白桦 83  黑大山杜鹃林 83  西宁植物园 83  太白红杉 84  巴山冷杉 85
 紫果云杉 85  油松 85  大果圆柏 86  大叶钓樟 87  高山柳87  冬瓜杨 87  红瑞木 89
 文冠果 89  烈香杜鹃 90  山丹 90  金露梅 90  珍珠梅 91  郁金香 91  花叶海棠 92
 丁香 92  蓝花荆芥 93  沙棘 93  狼毒花 94  报春花 95  绿绒蒿 95  赤芍 98  羌活 98
 甘青铁线莲 99  龙胆 99  早熟禾 100  旱雀麦 100  互叶醉鱼草 100  蕨麻 101  地皮菜 102
 雪豹 103  白唇鹿 103  岩羊 104  苏门羚 104  马麝 106  赤狐 107  猞猁 107
 荒漠猫 108  香鼬 108  石貂 109  水獭 109  草原雕 110  黑颈鹤 110  斑尾榛鸡 111
 血雉 112  蓝马鸡 113  雉鹑 113二 经济地理
 “西北天府” 117  “以射猎为事” 117  边缘农业 118  从农耕到游牧 118  “牛时代” 119
 屯田·戍边 120  赤岭互市 120  青唐城商业 121  山地垦殖 121  唐蕃古道 122
 散勒·木瓦 123  “脚户” 123  达坂山隧道 126  “引大济湟” 127  海晏原子城 128
 拉水峡铜镍矿 128  上庄磷矿 129  白云岩 129  钙芒硝 130  互助石膏 130  石英 131
 丹麻彩玉 131  桥儿沟砂罐 132  加牙藏毯 133  互助酩酼 134  湟源陈醋 134  油菜花蜜 135
 白牦牛 135  互助黑猪 136  海东鸡 136  享堂西瓜 137  沙果 137  民和桃 138  长把梨 138
 酥梅梨 139  黑马铃薯 139  循化线椒 140  马牙蚕豆 140  贵德花椒 141  乐都紫皮蒜 141
 三 历史地理
 马厂时代 145  卡约人 145  氐羌 146  先零羌 146  羌汉杂居 147  多族轮治 148
 汉族难民潮 148  唐蕃石堡城之战 149  收复河湟 149  来自撒马尔罕 150  赐地回回 151
 藏传佛教日盛 151  土族形成 152  “封土司民” 153  马尕三起事 153  河湟事变 154 青海建省 154  吐谷浑国 154  宗喀政权 156  南凉国 156  柳湾墓地 157  喇家遗址 157
 马场垣遗址 160  柳湾裸体人像彩陶壶 161  沈那遗址 161  西平郡城 162  三角城 163
 尕让城垣 163  虎台 164  临津渡 165  明代边墙 165  威远堡鼓楼 166  河阴古建筑 167
 玉石公馆 167
 四 文化地理
 湟水古文化带 171  卡力岗人 171  土族 171  河湟回民 172  撒拉族 173  宝库蒙古族 174
 阿格尼 174  土族女红 175  坎肩 176  五彩花袖衫 176  “扭达” 177  河湟清真老八盘 178
 雀舌面 179  “哈力海” 179  奶茶 179  干板鱼 180  庄廓院 180  大庄篱笆木楼 181
 开脸 181  “戴天头” 182  小进小出·大出大进 182  “无媒不成亲” 183  “卍”字符 184
 长寿羊 184  “圆蹄”禁忌 185  三杯酒 185  “六月六”歌舞会 186  老爷山朝山会 186
 贵德拉伊会 187  纳顿节 187  河湟社火 188  湟源排灯 189  “轮子秋” 190  古尔邦节 190
 “波波会” 192  塔尔寺 193  瞿昙寺 194  东关清真大寺 195  河湟皮影戏 198
 “四片瓦” 198  酥油花 199  湟中农民画 200  “黄河磬王” 201  “口细” 201  河湟花儿 201
 《拉仁布与吉门索》 203  无弋爰剑 204  秃发乌孤 204  何灌 205  唃厮啰 205  宗喀巴 206
 喜饶嘉措 206  十世班禅 2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