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108.9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50.6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96.8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327.8

《
琴道新论 琴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
》
售價:HK$
107.8

《
从帝国到共和国1299至1938:土耳其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
售價:HK$
94.6

《
儒学、数术与政治 灾异的政治文化史(第二版) 陈侃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重要问题的力作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
》
售價:HK$
107.8

《
百病食疗科学搭配饮食 对症食疗调养 花小钱防大病 家庭常备书
》
售價:HK$
52.8
|
| 編輯推薦: |
|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第三版)》作者潜心研究德国大学历史,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重新解读洪堡大学理念,探究蔡元培的大学观念渊源,用流畅的文笔,展示深入的理论分析;既是历史的研究,又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该书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史、比较高等教育、中德学术关系乃至学术史等领域,在分析和结论方面,多有原创性贡献,得到国内和德国同行的高度评价,并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
| 內容簡介: |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第三版)》从历史社会学角度对德国19世纪的大学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分析大量**手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出德国19世纪大学观念的核心概念,即修养、科学、自由和寂寞,并以此为中心分析了德国大学观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指向。本书还运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卡里斯玛(Charisma)理论对古典大学观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德国大学观的卡里斯玛性质,从而说明了这种观念的独特性质以及独特的作用方式。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鉴于德国大学观念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第三版)》还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1917-1923)为中心探讨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大学观念的影响。论证显示,蔡元培基本上完全接受了德国的大学观念,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当时的北京大学,德国大学观念从而通过北京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早期发展以及学术转型过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 關於作者: |
|
陈洪捷,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兼任北京大学中德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副会长等。
|
| 目錄:
|
目 录
**章 引论 (1)…………………………………………………
**节 研究的问题 (4)……………………………………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及分析路径 (6)………………………
上篇 德国古典大学观:从理想到现实
第二章 德国古典大学观的产生 (13)……………………………
**节 18、19世纪之交的德国大学 (14)…………………
第二节 新大学观的萌芽 (17)……………………………
第三节 柏林大学的建立与新大学观的形成 (27)…………
第三章 德国古典大学观的经典文献 (33)………………………
**节 洪堡论大学 (34)…………………………………
第二节 施莱尔马赫论大学 (43)……………………………
第三节 费希特论大学 (53)………………………………
第四章 德国古典大学观的核心概念 (60)………………………
**节 修养 (63)…………………………………………
第二节 科学 (69)…………………………………………
第三节 自由 (71)…………………………………………
第四节 寂寞 (74)…………………………………………
第五节 德国古典大学观的特点 (80)………………………
第五章 古典大学观在19世纪的影响 (84)……………………
**节 修养 (85)…………………………………………
第二节 科学 (90)…………………………………………
第三节 自由 (94)…………………………………………
第四节 寂寞 (96)…………………………………………
第六章 德国古典大学观的独特性质 (101)……………………
**节 韦伯的卡里斯玛(Charisma)理论 (104)…………
第二节 德国古典大学观为一种卡里斯玛观念 (108)……
第三节 卡里斯玛与德国大学 (115)………………………
下篇 德国古典大学观对中国的影响 ———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为例
第七章 晚清中国对德国教育的认识及蔡元培的 留德经历 (129)…………………………………………
**节 德国:教育兴国的范例 (131)………………………
第二节 蔡元培留学何以选择德国 (136)…………………
第三节 蔡元培在德国 (140)………………………………
第八章 蔡元培对德国大学观的接受及其文化 历史背景 (145)…………………………………………
**节 蔡元培的大学思想与德国的大学观念 (146)……
第二节 蔡元培的大学思想与中国的学术传统 (159)……
第三节 卡里斯玛与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 (175)……
小结 (178)……………………………………………………
第九章 蔡元培改革对中国大学的影响 (180)…………………
**节 新大学观与学术转型 (181)………………………
第二节 北京大学与新学术体制的形成 (189)……………
参考文献 (202)……………………………………………………
附录一 利禄之徒与哲学之才 (217)……………………………
附录二 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 组织(节选) (221)………………………………………
附录三 关于蔡元培在德国汉堡大学学习的考证 (227)………
附录四 蔡元培对德国大学理念的接受 ———基于译文《德意志大学之特色》的讨论 (232)……
人名索引 (241)……………………………………………………
主题词索引 (246)…………………………………………………
第三版后记 (248)…………………………………………………
再版后记 (2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