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96.8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 編輯推薦: |   
          | 1.近三十年来更具文艺情怀的冰岛游记! 2.豆瓣阅读畅销榜TOP6作者米周,记录冰岛9天“慢”游时光。他把流水账写成了叮咚溪流,而他所凭借的仅仅是登山包,帐篷,城际大巴,双脚,相机,笔和本。
 3.冰岛大自然中隐藏的能量,具有改变人类心灵的巨大力量。
 4.关于冰岛:欧洲人口密度最小;全世界温泉最多;生活节奏慢,幸福指数极高;最令中国驴友向往。
 5.有惊喜!内含诺贝尔文学奖译者董继平译作“冰岛山水诗”系列,感受最美冰与火之歌。
 |  
         
          | 內容簡介: |   
          | 冰岛地处大西洋洋中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冰岛的罕见容貌,犹如一幅热烈的图画,上面有不同层次的白,宝石般的蓝,明艳的黄,看似单一却又万种风情。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冰岛日记》全程记录了作者米周九天的冰岛背包之旅,讲述作者眼里和冰岛有关的一切。这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游记,米周把流水账写成了叮咚溪流,而他所凭借的仅仅是登山包,帐篷,城际大巴,双脚,相机,笔和本。作者记录的不只是冰岛的风物人情,还有观察世界的独特角度。
 除了描摹冰岛的自然风物,米周还对冰岛的金融经济、绘画艺术、餐饮美食、文学音乐做了画龙点睛式的介绍,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美文、陶冶情操的同时,能够对冰岛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有惊喜!本书内含诺贝尔文学奖特朗斯特罗姆译者董继平译作——冰岛山水诗,感受最美冰与火之歌。
 |  
         
          | 關於作者: |   
          | 米周,一流飞机发动机工程师,二流生活家,三流写手。 豆瓣阅读超人气作者,代表作品有《冰岛日记》、《旅行故事》、《南下打工记》。
 |  
         
          | 目錄: |   
          | 冰岛日记 Day 1你好,艾斯兰德
 Day 2黑沙滩惊魂
 Day 3二十公里急行军
 Day 4亲吻冰川
 Day 5听风的歌
 Day 6冒着泡的硫磺地
 Day 7忙碌的一天
 Day 8纵贯南北
 Day 9“你好,再见”
 后记
 冰岛杂记
 金融危机
 绘画艺术
 冰岛美食
 冰岛音乐
 冰岛山水诗
 |  
         
          | 內容試閱: |   
          | 踏上实现梦想的终极旅程是什么心情? 冰岛这事我已经梦想了很久,之前总觉得如果我登上飞往雷克雅未克的飞机,心情会是多么的激动。而今我正在这架飞机上,从伦敦去雷克雅未克。但是心情却异常平静。就像当年踏入高考考场
 之后,并没有之前想象的紧张。该来的,总算来了。原来,梦想在开始实现的时候,“梦”那部分就已经开始贬值;而同时,由梦想转化而成的现实开始以经验的形式迅速升值。
 对冰岛的向往来自我对北欧的向往。可是在我幻想北欧那些年,并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冰岛的国家。加泰罗尼亚人管世界上地理位置偏僻,政治地位平平,人口稀少,文化无名,历史波
 澜不惊的国家统一叫作“屁股国”。虽不雅观,却也形象。当我第一次知道冰岛的时候,它在我心中也就是个“屁股国”的地位。直到两年前,我实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愿望——我这个来自北方的人最终还是被北方所倾倒。
 挪威与瑞典的美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准确形容的。可就在这样的国家里,我遇见了一些冰岛的崇拜者。他们是挪威或者瑞典的公民,但却将冰岛奉为神圣之地。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士,她老公是
 自由职业的地理摄影师,去过很多地方,却独爱冰岛。在我对他们的国家大加赞赏之后,她却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那你真应该去冰岛看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回来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去翻看冰岛的照片,结果真的就被震撼到了。对某些人来说,看照片对旅行是个毁灭性的打击。之前带着一位朋友游览巴黎,当我特意带着他坐地铁,找到“夏乐宫(Trocadero)”那一站下车,以期用埃菲尔的突然出现制造一种“哇”的效果,结果当他看到铁塔突兀地伫立在面前时,只是轻轻地哼了一声,活像一只吃了老鼠药的耗子。我当然也倍受打击。后来我忍不住问:你见到大铁塔就不激动?他说,之前见过太多埃菲尔的照片,早已知道它是什么样子,这次来起到的效果,或许只是确定一下,它就在那。但这不适用于我。说得装一点,旅行对于我更像是一种宗教信仰——无论你见过多少活佛的照片,还是想亲自去被摸摸顶;无论你读过多少耶稣基督,还是不忘要去梵蒂冈;无论你信了多久的六角星星,还是想去看看耶路撒冷的哭墙。因此,我对旅行的态度从来都是,不见真佛不烧香。
 我很幸运,可以在交掉论文即将结束学业之时,去过九天“荒野生活”。我当然也很担心。两年前从北极圈回到斯德哥尔摩,我至今还真切地记得我当时的那股厌世情绪——自然而然地与城市格
 格不入,抗拒一切人类文明的东西。而这次与上一次的不同,一是在于我这次完全自己一个人,二是这次主要以搭帐篷为主。而这两件事都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做。我一直很不喜欢一个人旅行,因为一路上无人分享。这次要不是没有人一起,我也不会出此下策。而搭帐篷扎营一直是我想做的,只是没有机会。我原以为,扎营要几个人才有意思,但看了《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 )》那部电影之后,觉得自己一个人扎营也别有一番情趣。我和老麦说,我这次要去荒野生存,他说:Make sure you can cross that river(保证你不被大河困死)。(注释:荒野生存中的主角因为被春天开化的大河困住最终饿死在野外)这里讲句题外话。在大学遇见过一个来自阿拉斯加的大叔,我问他知不知道克里斯多夫 麦肯迪尼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他说,天啊,阿拉斯加就俩名人,全是傻子。一个是被熊吃掉的那个,另一个就是那个把自己作死的。
 可是随便他怎么说。“Super-Tramp”(超级旅行家)(荒野生存中主人公给自己取的外号)就是我的名字。
 艾斯兰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阴郁。而冰岛的阴和英国的阴又是两码事。也许因为雷克雅未克靠海,而我住的青年旅馆又恰好在海边,因此冰岛的阴郁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海上大雾的效果。雷克雅未克并不大,整个城市都在步行范围之内。这个国家的首都只有一条人字形的街道作为主中心,而就算这条主干道,也只有两辆车的宽度而已。不用特意找,走着走着就到了雷克雅未克的大教堂。这座看起来像是要展翅高飞的教堂,在我眼里,就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伦敦的大本钟一样,早已成了一个符号。
 走进教堂,里面正好有一只大提琴和一架管风琴在合作演奏悠扬的教堂乐曲。一曲听完,宁静祥和。这时你会觉得,其实“屁股国”的说法有失偏颇。在许多国家向外扩张,许多国家努力输出价值观,许多国家寻求大国称谓与崛起,许多国家争取国际影响力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角落,也许他们永远都无法称霸世界,永远都无法成为所谓的“大国”,永远都无法在奥运会上拿到奖牌,甚至从来都没有一个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但那里的人们依然过着自己的生活,讲着自己的故事,写着自己的历史。无论是否有人看,是否有人听,是否有人读,只是默默地记录着,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宁静、一种安详?
 虽然傍晚已到,但几乎不落的太阳将时间拉到无限长。坐在海边那具鲸鱼骨架的雕塑前,背着夕阳,我就想:“维京”这个曾经让整个北海丧胆的名字,至今只剩下几艘残船与或有或无的传说。而这一切,还只是时间众多的蒙太奇之一。还没有开始真正领略这个国家,我已经被这个地方的气场所强烈震慑,并开始觉得:这个地方的人,也许真正活出了宇宙与人生的悲悯,在无限的自然中,放逐自己的灵魂。很多时候,当梦想过于久、过于强烈,我们反而怯于将之付诸实践。不管怎样,我壮着胆子终究站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晚上吃饭的时候,猛地一抬头从窗户望出去,发现街对面的海上云雾昭昭,对着发了好一阵呆。结果出门一瞧才发现,那不过是一堵略微发黄的墙面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