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74.8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86.9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张恨水的散文全集国内独家首次出版,带您走进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的张恨水的文学和内心世界,透过时评家的真实报道,全景式解读曾经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百态。 |  
         
          | 內容簡介: |   
          | 张恨水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一直为小说家的巨大声名所掩,散文印行于世者并不多,世人之中知者亦少。本次是张恨水散文作品首次以全集的形式结集出版。“全集”共分七卷,分别为《最后关头》《小月旦》《山窗小品》《北京人随笔》《上下古今谈》《明珠》《写作生涯回忆》。这些作品字里行间都充盈着诗画之美,透露出一种清淡秀雅的闲逸之风。阅读这些日常清谈式的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张恨水那于寻常旧市巷陌之中寄寓的深深家国沧桑之感。 |  
         
          | 關於作者: |   
          |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张心远,生于江西广信,祖籍安徽潜山。张恨水自1914年开始使用“恨水”这一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1924年4月张恨水开始在《世界晚报?夜光》副刊上连载章回小说《春明外史》,这部作品使张恨水一举成名。1926年,张恨水又发表了另一部作品《金粉世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影响。但真正把张恨水声望推到最高峰的是长篇小说《啼笑因缘》。至此,张恨水的名声如日中天,有评价说:“即使不看小说的人也知道这个作家,就如同不看京戏的人也知道梅兰芳一样。”张恨水因此成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 |  
         
          | 目錄: |   
          | 明珠篇 新好了歌 003
 随风珠玉(一) 003
 随风珠玉(二) 004
 随风珠玉(三) 005
 伤心人语
 ——不忍闻 006
 偶然得到的一个特刊
 ——诗之讨论 007
 先来媳妇晚来婆 008
 为了铜钿断六亲 008
 小格物 009
 由病榻上写来 009
 约法三章 011
 反不亦快哉(一) 012
 反不亦快哉(二) 013
 物质文明之世界
 ——人间地狱之上海 013
 自北海想得来 014
 野狐禅(一) 015
 野狐禅(二) 018
 野狐禅(三) 019
 野狐禅(四) 020
 野狐禅(五) 020
 野狐禅(六) 021
 野狐禅(七) 022
 野狐禅(八) 023
 野狐禅(九)
 ——般若波罗蜜多钱经(仿心经) 024
 野狐禅(十) 025
 野狐禅(十一) 026
 野狐禅(十二) 027
 不亦乐乎 028
 填词一得 029
 对伯雨君来诗之斟酌 031
 洋头巾气 032
 翻版的“也是离骚” 033
 夜声 034
 字纸篓外 035
 萝卜的趣事 036
 一针见血(一) 036
 一针见血(二) 037
 四件说回来了的事 038
 观张宝庆奏技记(一) 040
 观张宝庆奏技记(二) 041
 不亦快哉 042
 零碎绸子(一) 045
 零碎绸子(二) 046
 零碎绸子(三) 046
 零碎绸子(四) 047
 零碎绸子(五) 047
 零碎绸子(六) 048
 零碎绸子(七) 048
 零碎绸子(八)
 ——几个升高落下的古人 049
 零碎绸子(九) 050
 零碎绸子(十) 051
 随感录(一) 051
 槐荫清话(一) 052
 槐荫清话(二) 053
 槐荫清话(三) 054
 槐荫清话(四) 054
 槐荫清话(五) 055
 秋风起矣 055
 人过节羊过劫 056
 穿插 058
 作大狮子吼(一) 059
 作大狮子吼(二) 060
 作大狮子吼(三) 060
 作大狮子吼(四) 061
 作大狮子吼(五) 062
 作大狮子吼(六) 062
 作大狮子吼(七) 063
 作大狮子吼(八) 064
 容纳批评 065
 旧京之漆画匠 066
 大鼓书 067
 艺术家的态度 067
 华北奉安影片 068
 我的三位古人先生 070
 滚过去 071
 秋来意 072
 隔壁王妈妈死了 073
 四人合作扇 075
 刘天华先生雅奏记 076
 潜山县秀才
 ——一辈子不发达 078
 世界历法鸟瞰 079
 二十年前之一席菜 080
 信口开河 081
 徐孺子后人 085
 鸡公 086
 阳历年杂谈 086
 张恨水郑重启事 088
 旧年怀旧 088
 夜光篇
 谈谈北京的戏院 093
 笔战与出风头 094
 耽误了许多好题目 095
 哀梨《小月旦》之时间问题 096
 刻板的题目 096
 反讣闻 097
 王克敏的奇怪人生观 098
 打仗如赌钱赋 099
 新阁员大号之干干干 100
 莳花浅识 100
 《新闻报》的一等新评 101
 戚老子查夜 102
 甜葡萄和嘎嘎枣 103
 京尘一幕 104
 与《夜光》记者之谈话 105
 不忍闻 106
 未来的北京(一) 107
 未来的北京(二) 107
 未来的北京(三) 108
 未来的北京(四) 109
 未来的北京(五) 109
 未来的北京(六) 110
 未来的北京(七)
 ——灾官数目之可惊 110
 未来的北京(八) 111
 未来的北京(九)
 ——发行欠薪公债遣散灾官 112
 未来的北京(十)
 ——大批学士投考警察 112
 未来的北京(十一)
 ——送座儿的改为女招待员 113
 不入耳之言 114
 忆江西会馆堂会 114
 劝善金科 115
 难得糊涂 116
 镇擂者言(一) 117
 菊花状元才 117
 我何尝是贵胄式的吃学家 118
 镇擂者言(二) 119
 征对 119
 孔家的三字主义 120
 只剩得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120
 到来今雨轩跳舞去 121
 妙峰山娘娘又出来了 122
 谁人不为己 123
 全班合演大锡壶 123
 活钱 124
 南腔北调馆隽谈(一)
 ——石和尚 124
 石达开翼园匾额
 ——了不得不得了 125
 无情妙对 126
 诗吟杜甫其三句 126
 广幽梦影 127
 水 128
 李莲英演黄金台 129
 不解之戏 129
 这三炷香 130
 明日之田中,失败的非英雄 131
 试看明年之时历,竟是谁家之天下 131
 买菊的研究 132
 公园购菊记 134
 麻雀探鹤病 134
 冬日盆景 135
 诗中趣(一) 136
 诗中趣(二) 136
 小说中之兀字 137
 何不读《水浒》 138
 干将莫邪虞缺折 139
 秉笔曲书 140
 何惜金针度人 141
 学说之时代问题 142
 燎原 143
 真才不露相 144
 顽石点头 145
 与俗人言只点头 146
 李秀成 147
 食古宜化 148
 孟尝君客 149
 葫芦使者 150
 靠人 151
 仿效者 152
 貌为风雅 153
 近仁之诗 154
 是非难判 155
 不了汉 156
 生活的奋斗 157
 秦始皇 158
 寄生物 159
 择邻 160
 惊桔槔为神物 161
 世上之可宝者三 162
 西湖园林 163
 院秘长对得住新闻记者
 ——有问皆答……不过十之九是不知道 164
 文苑语丝
 一个别字的讨论
 ——吧 169
 小令中之虚字
 ——答何真兰女士 170
 学曲入门
 ——答陈逸飞君 171
 考据谈微 172
 汪派《武家坡》词 172
 《红楼梦》戏 173
 古装电影 174
 民间情曲开场 175
 猴儿崽子与西崽 175
 情之描写 176
 红学之点滴 177
 稻香老农 178
 海派小说与国语 178
 崇尚性灵 179
 西江月 180
 干炒海参 181
 言必己出 182
 由小蹄子谈到考据 183
 诗与身份 184
 孃与娘 185
 架子花 186
 芥子园画谱 187
 钟馗出处 187
 由俊袭人谈到旧剧改良与梅兰芳渡美 189
 集唐诗带嵌字 190
 旧剧中的琴与箫 191
 关于《霸王别姬》 192
 艺海一勺
 日本戏之表面观察(一) 197
 日本剧之表面观察(二) 197
 日本剧之表面观察(三) 198
 日本剧之表面观察(四) 199
 理想中之男女合演剧 200
 两《黛玉葬花》剧本 202
 《花田错》之定情诗 203
 梳长头 203
 《嫦娥奔月》考 204
 小戏评 205
 国画屑(一) 206
 国画屑(二) 207
 国画屑(三) 207
 说慢板胡琴过门 208
 他字可入麻韵 209
 乾隆怪诗 209
 银灯杂记
 外国电影伶人的译名问题 213
 谬点尚多之《玉洁冰清》 213
 忆玛丽?绯宾 215
 女招待与女待招 215
 上海国产影评公式 216
 未可忽视之电影编剧家 217
 动的美之白蒂?康笙 218
 《魔窟红颜》中之郎?陈利 218
 看《爱之花》后 219
 中国小说与外国电影 220
 看了《乱世忠臣》的小感想 221
 看了《慈母》以后 222
 摄影与剪片 223
 我之所以看电影 224
 直译影名之难 224
 论电影说明书 225
 徐娘旦中之梅?柏舒 226
 可惜了王汉伦 227
 刘别谦之导演手腕 228
 古装影片与满清故事 229
 清朝故事与影片(续一) 230
 清朝故事与影片(续二) 231
 清朝故事与影片(续三) 232
 我之目标 232
 转告中天
 ——何必给中国人丢脸 233
 美片之团圆弊 234
 关于有声电影之疑问 235
 女子宝鉴的《孽海花》 236
 垫戏 237
 葛雷菲斯 237
 感于《海国争雄》 238
 菊部丛谈
 旧剧改良难 241
 《审头刺汤》之谬点 242
 童伶出科难红之故 242
 演新戏贵遵守脚本 243
 《探庄》 244
 演《关羽》戏之迷信 244
 双龙会 245
 惜李万春 245
 五十年前之名伶及其拿手戏 246
 《百寿图》 250
 戏之来源 251
 昆曲一得 251
 《龙虎斗》 252
 人情剧《状元谱》 253
 看戏与听戏 253
 皮黄耳食(一) 254
 皮黄耳食(二) 255
 皮黄耳食(三) 255
 上海戏 256
 劝世人休为官 257
 留痕迹
 评《足球大王》 261
 评《寻金记》 264
 看了反帝国主义的《巾帼英雄》以后(一) 265
 看了反帝国主义的《巾帼英雄》以后(二) 266
 看了《可怜的秋香》以后 267
 《美人计》略谈 269
 兄弟之爱的《孤城血泪》 270
 断肠声之一幕 272
 《情天战云》两女角 273
 明星小史
 千面孔郎?陈利 277
 李旦旦 278
 丹尼以外 278
 说刘可特 280
 白兰蒂 280
 跳舞女明星梅?末利 281
 巴色玛 282
 美利坚之美人黛维丝 283
 小妹妹黎明晖 284
 李茄?迪克斯 285
 珂琳?摹娃 286
 贾克?柯根 287
 何杰生 288
 影界之母玛利?柯尔 289
 巴斯?祈登 290
 白蒂?康笙 291
 华伦蒂诺 292
 华伦蒂诺(续) 293
 林楚楚 294
 柯尔门 294
 李丽?吉舒 295
 飞来伯 296
 玛丽?璧克福 297
 王元龙 297
 那佛罗 298
 黄阿媚之功罪 299
 吴素馨 300
 黄花谱
 粤曲之词句 303
 再谈粤曲词句 304
 《捉放曹》考略 305
 昆曲枝言 305
 高阳昆班之由来 306
 饶河班 307
 谈《鸿鸾禧》 308
 晶报随笔
 芙蓉草面叱某小姐 311
 我与《晶报》 312
 危后北平市速写 313
 西湖十可厌 313
 我与丹翁 314
 邵力子陋室安居 315
 不堪回首 316
 报纸杀人 316
 记女访问员 317
 冯玉祥的礼服写真 318
 叫化子军队抗日
 ——方振武旧部由晋北上 318
 严独鹤之被刺经过 319
 |  
         
          | 內容試閱: |   
          | 新?好?了?歌 军人都说和平好,只有地盘忘不了。螳螂捕蝉雀后追,到头反被人
 抢了。
 军人都说和平好,只有军队忘不了。尾大不掉事事非,人多嘴杂分
 崩了。
 军人都说和平好,只有袍泽忘不了。未必他心似我心,羽翼丰满倒
 戈了。
 军人都说和平好,只有头衔忘不了。走船开足满篷风,沧桑一变通
 缉了。
 军人都说和平好,只有总统忘不了。俟河之清寿几何,两足一伸呜
 呼了。
 (原载1926年4月2日北京《世界日报?明珠》)
 随?风?珠?玉(一)
 窗明几净,茶熟香浓,忽然想到,振笔便书,便是好文。
 春水一湾,夕阳半斜,何堪侧帽轻衫,徘徊杏花之下。
 粉墙低压,杨柳依依,其间容不得一轮明月。
 斜风细雨之间,垂柳残花之下,是词人之天地。
 野渡无人,溪花自落,沙汀白鹭,支一足而睡,是画不是诗。
 杏花簇拥,青旗远挂,长堤古道,微闻酒香。此境是诗又不是词。
 诗家未尝不爱画,画家亦未尝不爱诗。故王维之诗,瞑目思之,俨然一幅画图。
 人家红墙外,柳条荡漾中,有零落杏花三五枝,夜来风雨,令人放心不下。
 (原载1926年4月2日北京《世界日报?明珠》)
 随?风?珠?玉(二)
 晚灯上矣,左执汉书,右执酒杯,聊解愁闷。忽然见报纸,亦复随意置之。继而启阅,其第一行,大书特书万恶军阀,殆以暴疾卒,为之浮一大白,不必读张子房传也。
 大丈夫当上马杀贼,下马作露布。贼既无力杀,露布且不敢作,奈何?奈何?
 民不敢言而敢怒,秦人已极可怜。处今日之世界,则怒亦不得。
 古之国,亡于宦言,今之国亡于政客,政客之为祸,如是如是。
 桀犬吠尧,虽孤忠不无可取,人犹责其不识好歹。便桀生于今日,则亦徒为其狗所嚼咀而已。
 (原载1926年4月4日北京《世界日报?明珠》)
 随?风?珠?玉(三)
 (一)
 荒鸡乍唱,夜气侵帘,灭烛抛书,则见纸窗虚白,凉月西斜。不须登床倚枕,已仿佛情境若梦矣。
 枣花帘底,重翠扑人,午晴风定,得毋有茶熟香浓之思?
 斋前老槐一株,上干云霄,亭亭如张盖。小窗洞开,尽糊碧纱,日午荫浓,直觉琴书都绿。
 京中若不能多得芭蕉,则于窗外辟地半弓,种玉蜀黍数十种。入夏披离直上,如荒园丛竹。夜雨能鸣,亦催诗之符矣。
 白粉墙低,新雨后,绿苔初润。戏于乱砌下,种秋海棠十余株。夕阳西下时,映淡红花三五小朵,使人之意也消。
 新雨初霁,疏星临户,倚窗颇有所思。时晚风过邻家枣园而来,若有清香,而蛙声阁阁,风前尤断续可闻。知夏深矣。
 (二)
 闭门而细柳迎风,鸣笳则旌旗映日,军令如山,吾知此中有英雄矣。
 百壶斟酒送如泉,一鼓,则万花齐落,盛筵当前,吾知此中有豪士矣。
 先生高卧,读《山海经》方数页。忽闻金戈铁马之声,上冲霄汉,起而视之,槐荫满地,蚁阵横阶也,为之怃然。野塘无人,藕花自开。青草没胫,群蛙乱鸣。老僧夜归,顾谓其伴曰:五十年前,此地盖钟鸣鼎食之家也。
 紫兰香径,斜竹依花。青草平原,残碑碍路。夕阳西下,暮色苍茫,何堪只鸡斗酒,恸哭故人之墓。
 临风一笛,四顾无人,月小天高,水波不兴。知我者其在芦花浅水之间乎。
 (原载1926年6月4日北京《世界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