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63.8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107.8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107.8
 
  《 
			荆棘里
			》
 售價:HK$ 
			47.1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65.9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75.9
 
 
 | 
         
          | 內容簡介: |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经历了持续的改革,试图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以保障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健康权与发展权。经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多次改革,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就医状况,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权。但在20世纪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医疗卫生与市场经济改革的关系,政府对公立医院性质的定位不准确,导致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过度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公立医院公益性这一本质特征,公立医院公益性严重缺失。在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对如何响应医改方案的要求,促进公立医院根本属性——公益性的回归,专家、学者对公立医院的性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尽管在研究视角、研究领域、研究侧重点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但是有一点是专家、学者达成共识的,即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新医改的关键环节,并最终决定新医改的成败。同时也认为,新医改以来成效显著,但在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级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革上进展缓慢。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在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新公共服务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这一角度的探讨出发对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进行评价,分析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的原因,确立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综合评价模型,并从政府、公立医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对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思路、创新点、研究方法等方面。
 第二部分:总共七章。第二章主要从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的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主要观点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立医院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公立医院公益性影响因素。第三章对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公益性等概念进行了明确和完善,界定公立医院的角色定位和公立医院应承担的基本职责,对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展现进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和分析,总结了不同时期公立医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梳理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的表现原因。第四章通过明确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的必要性,从评价指标、评价原则、评价要素、评级等级和评价值域范围几个方面,构建了一个较为规范的、全面的、科学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介绍了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进行定量评价的可行性,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了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模型,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进行测度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评价。第六章、第七章以四家公立医院为样本,运用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模型对其公益性进行了实例评价研究。第八章从政府主导、公立医院行为、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全面地阐述了政府、医院和社会在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中的职责和作用,通过对政府、医院、社会三者之间责、权、利的合理划分,加强三者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确保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第三部分:结论与展望。对本研究进行总结,认为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的和基本价值导向。公益性回归有着公立医院内外两方面因素,外因是政府主导、推进、监管、评价和社会支持,内因是恪守办院宗旨,即治得好、治得快、费用低、信誉好。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模型是着眼公立医院公益性回归内因建立的开放的、可调整的模型,为科学合理评价公立医院公益性确立一种思路和方法.
 |  
         
          | 目錄: |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公益性基本理论研究方面
 二 医疗服务公益性方面
 三 公立医院公益性及其回归研究方面
 四 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点及不足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资料研究
 二 文献综述
 三 模型构建
 四 实例分析
 五 专家讨论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分析工具
 第一节 理论基础:新公共服务理论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的背景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革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分析工具: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及内容
 二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三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公立医院公益性
 第三章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现状及缺失结症分析
 第一节 公立医院公益性及特征
 一 公立医院公益性
 二 公立医院公益性特征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展现历程
 一 成长期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
 二 衰减期1978--2003年经济转型期
 三 唤醒期2003--2009年非典后新医改前
 四 回归期2009年至新医改开始后
 第三节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的表现
 二 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新医改以来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 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构建趋于合理
 二 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三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开始显现
 四 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五 公立医院改革的环境和共识已经形成
 第四章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开展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的意义
 一 目前开展的各项医院评价
 二 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进行评价的必要性
 第二节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主体选择及确定评价指标方法
 一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主体选择
 二 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的确立方法
 第三节 构建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