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54.8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系“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之一种。作者以佛教经典《阿毗达磨俱舍论》的梵文原典和真谛、玄奘两种汉译本为研究对象,摸索出一套比较科学的汉译佛经语言研究模式,并且在语言类型学的视野下,在梵汉对勘的基础上,进行了精细的语法标注,采用篇章语言学与文体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俱舍论》的语法现象进行原创性的深入研究,探讨了佛经翻译导致的语言接触对汉语语法体系产生的影响,并且特别关注了玄奘译经的翻译策略与语言风格,为汉语词汇史、语法史研究提供了一份丰富的语料。不仅会对汉语历史研究有所贡献,也会对中国哲学史、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關於作者: |
|
王继红,1977年生,黑龙江绥化人。北京大学博士,导师为朱庆之教授。香港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员。2004年至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工作,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曾担任韩国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荣获陈梅洁基础阶段教学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从事汉语语法与佛经翻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创性地把梵汉对勘方法引入汉译佛经专书语法研究领域,摸索出一套比较科学的汉译佛经语言研究模式,特别关注玄奘译经的翻译策略与语言风格。目前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1项;此前,已经独立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均已结项;并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内外多个科研项目。
|
| 目錄:
|
总序
序
第一章 《阿毗达磨俱舍论》的语料价值
1.1 《俱舍论》之命名
1.2 《俱舍论》之内容
1.3 《俱舍论》之作者
1.4 《俱舍论》之汉地传译
1.4.1 《俱舍论》汉译者之一:真谛
1.4.2 《俱舍论》汉译者之二:玄奘
1.4.3 《俱舍论》汉译本比较
1.5 《俱舍论》之研究
1.6 《俱舍论》的语料价值
第二章 方法论探讨一:梵汉对勘与佛教汉语语法研究
2.1 佛教汉语与汉语史研究
2.1.1 佛教汉语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
2.1.2 佛教汉语是研究语言接触对汉语史影响的重要语料
2.2 梵汉对勘与佛教汉语研究
2.3 基于梵汉对勘的《俱舍论》语法研究
2.3.1 以梵汉对勘为立足点
2.3.2 语言类型比较的视野
2.3.3 描写真谛、玄奘两种异译本语言“自在的结构”
第三章 方法论探讨二:语料库语言学与佛教汉语语法研究
3.1 引言
3.2 语料库语言学与佛教汉语研究
3.2.1 汉译佛经数量巨大,需要计算机的技术支持
3.2.2 梵汉对勘是汉译佛经语言研究的重要方法
3.2.3 概率统计是基于梵汉对勘佛教汉语研究的重要方法
3.2.4 梵汉佛典的数码化使佛教汉语研究事半功倍
3.3 《俱舍论》梵汉平行双语语料库构成及其语段、句子对齐
3.4 《俱舍论》梵汉对勘双语语料库的语段、句子对齐
3.5 《俱舍论》梵汉对勘语料标注
3.6 小结
第四章 梵汉语言对比研究之一:梵语名词变格
4.1 前言
4.2 体格
4.3 呼格
4.4 业格
4.5 具格
4.6 为格
4.7 从格
4.8 属格
4.9 依格
4.10 结语
第五章 梵汉语言对比研究之二:梵语动词变位
第六章 梵汉语言对比研究之三:数范畴与人称范畴
第七章 《俱舍论》语法仿译研究
第八章 《俱舍论》篇章标示成分
第九章 《俱舍论》疑问句类型及其篇章功能
第十章 《俱舍论》复句的梵文来源
第十一章 《俱舍论》四言文体的构成方法
第十二章 《俱舍论》的语篇结构
第十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术语索引
后记
附录
专家评审意见
《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章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