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一编审足矣——周振甫编辑出版文选(精)
》
售價:HK$
77.0

《
美国电影史
》
售價:HK$
140.8

《
再见,不舒服
》
售價:HK$
57.2

《
花之艺术:花卉画法集
》
售價:HK$
71.5

《
刀光剑影:中国古代的兵器
》
售價:HK$
107.8

《
南海盐道:16—19世纪两广盐区生产空间变迁与流通机制
》
售價:HK$
108.9

《
股票技术分析实战傻瓜书(珍藏版)A股市场的实战应用工具书 原版畅销百万册 全彩沪深股市最新图表资料 股票投资交易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中国与白银时代的终结(1873~1937)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结尾写道:“凡是不可说的,就该保持沉默。”这句被无数次引用的哲学箴言成为解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钥匙。
如果《逻辑哲学论》是一部“伦理之作”,那么它何以拒绝言说伦理?而以《哲学研究》为代表的后期哲学,如果意在行动,又如何避免成为一种行动哲学?
本书与其说是研究著作,不如说是为维特根斯坦所作的一幅完整画像,刻画出摇摆于欧洲人与犹太人、哲学家与反哲学家之间的一位真正的思想者,一个走钢丝的人。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沉默”为主线,从语言、行动、伦理和宗教的角度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解读。作者认为具有浓烈伦理色彩的“沉默”是贯穿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关键。
对于《逻辑哲学论》而言,伦理、美及逻辑形式均属于必须沉默的疆域,因此沉默的核心是一部“伦理之作”何以拒绝言说伦理;而以《哲学研究》为代表的后期哲学,重要的则是哲学作为行动,而不是一种行动哲学。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重点研究《逻辑哲学论》,第二章关于通常意义上维特根斯坦前后期之间“转折”的意义,第三章主题为作为行动的后期思想,第四章是以“沉默”对维特根坦整体哲学的贯通理解。
本书属于我思学园小开本系列,小书里藏着大智慧,对于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要义、研读维特根斯坦哲学著作均有助益。
|
關於作者: |
刘云卿,上海师范大学哲学教授。著有《马格利特:图像的哲学》《维特根斯坦与杜尚:赋格的艺术》《阿拉伯的劳伦斯:空间的游戏》。
|
目錄:
|
导 言
第一章 沉默的《逻辑哲学论》
引 言
言说的沉默
沉默的言说
沉默的沉默
第二章 “转折”的意义
第三章 作为行动的后期思想
引 言
语言之囚
战斗与操练
“让我们成为人”
第四章 灰烬或沉默
结 语
缩写说明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作为“伟大哲学家”的维特根斯坦似乎已进入先贤的行列,至于一百年后他的思想是否会像他自己所预言的那样被更好地理解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同样不知道他在《哲学研究》前言中所提及的“这个时代的黑暗”是否已被更好地理解。不过,他划定不可通融的界限,测度沉默的品格,用即兴迸发的才智抵御语言的蛊惑人心,葆有精准和凌厉的诗性,拒绝“诗意盎然”和可见的诗。就照亮黑暗岁月、指点痛苦和迷津而言,维特根斯坦不仅始终不可替代,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布尔迪厄所说的那样:维特根斯坦或许是在艰难岁月中帮助我最大的哲学家,他是那种巨大的理智困扰时期的拯救者。在这个“哲学家”俯拾皆是的时代,与其说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家,不如说是哲学的英雄。
一般来说,关及维特根斯坦的“常规研究”依旧有其价值,但已成为过去,尽管人们会一直期待那种能够刷新认知的常规研究。当下最有意思的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Apply Wittgenstein,把维特根斯坦(包括思想和形象)作为“现成品”挪置到其他领域,或者对维特根斯坦的文本,包括未刊行的手稿做细致入微的“经学式”的阐发和叙述。本书不属此列。不过它不是概论,也不是常规研究,毋宁说是一次冒险,试图从某种“含混”的宗教、沉默、伦理与行动的视角提供自己的理解。对于维特根斯坦的悖论领悟甚至延伸到本书之上:避免主题性探讨,回避二手文献。这种努力现在看来多少有些莽撞,甚至有些“草莽之气”,但在维特根斯坦所憎恶的“学院化”已无所不在的今天,它们未必都是负面的,尤其涉及打破常规,拒绝画地为牢,远离陈陈相因和程式化的理解,坚持某种连接,对学院规训不以为然......
哲学即是文学,文学即是哲学,两者浑然一体。“幸福因美而可能”,哲学的文学或文学的哲学必将实现于美。就维特根斯坦而言,美之实现并非实现于美之言说,而是在美之展示中被实现。换句话说,美之言说为美之实践所取代,并最终用来拒绝美的言说。因此,我们只是在隐喻意义上才称其为诗篇、建筑和音乐,总之,是一部艺术品。事实上,作为音乐,它无法被倾听;作为诗篇,它是献给耳朵的;作为哲学,它默不作声。表面看去,《逻辑哲学论》不过是些消解练习。问题在于,如果将伦理言说的消解称作“隐性”消解,那么“显性”消解正是逻辑世界的消解或建构,因为两者是同一的。《逻辑哲学论》对沉默的靠近因此成为沉默的言说:“一切逻辑命题之所说都是相同的,即什么也没有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