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学哲学 用方法

書城自編碼: 380517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阮青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228838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9.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长安曾有少年郎
《 长安曾有少年郎 》

售價:HK$ 43.8
何以为园:中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经济解释
《 何以为园:中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经济解释 》

售價:HK$ 74.8
漫画图解博弈论:段位经商谋略之道 赢家是怎样炼成的
《 漫画图解博弈论:段位经商谋略之道 赢家是怎样炼成的 》

售價:HK$ 43.8
斯坦福高中校长给父母的6堂课
《 斯坦福高中校长给父母的6堂课 》

售價:HK$ 87.9
人间来过:百岁医师的人生处方
《 人间来过:百岁医师的人生处方 》

售價:HK$ 53.9
湿胖2
《 湿胖2 》

售價:HK$ 61.6
日本名厨高汤研究全书
《 日本名厨高汤研究全书 》

售價:HK$ 96.8
犹太古史
《 犹太古史 》

售價:HK$ 195.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29.4
《哲学与人生》
+

HK$ 66.7
《哲学与人生》
+

HK$ 55.2
《阳明语录(修订本)》
+

HK$ 216.2
《系统哲学思想史研究》
+

HK$ 147.2
《儒家政论衍义》
+

HK$ 101.2
《中国哲学基本原理:阴阳之道》
編輯推薦:
1、学哲学拓展人生格局,用方法提升工作能力
本书作者通过长期在中央党校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学员们反复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解答,帮助喜欢学习和思考哲学问题的读者,学习一些哲学理论,掌握一些哲学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一个理性人、明白人、聪明人,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全面、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及其方法,助力读者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
本书用17章节分别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论、实践观点、联系观点、系统观点等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观点及相应的方法论,引导广大读者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精选相关案例,并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角度总结经验教训,可读性及趣味性强
本书紧密围绕相关理论,精选对现实有指导作用的代表性相关案例,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角度进行总结并对案例进行多维度的、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用通俗的语言、身边的案例、透彻的分析,在讲清楚基本理论的同时,着重讲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哲学理论变成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让读者充分掌握运用哲学方法来解决身边的
內容簡介:
本书涵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人学理论,从学哲学、用方法的角度探讨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大问题”“真问题”“实问题”,分别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及其方法。每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观点及其为我们提供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第二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第三部分用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角度总结工作成功的经验或遭受挫折的教训。本书叙议结合、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说理透彻,对于读者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阮青,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建设重大理论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党校省部级干部班、中青班、地厅班等各类主体班次主讲教员,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等课程。出版30余部图书作品并产生很大反响;主编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调查报告计10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主持和参与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中组部精品课获得者,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被中组部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培训教材。
目錄
第一章 学习辩证唯物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
一、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方法
二、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二章 学习实践观点,勇于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实践观点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实践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三章 学习联系观点,掌握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
一、普遍联系观点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普遍联系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四章 学习系统观点,掌握整体、层次、全局和开放的方法
一、系统观点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系统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五章 学习发展观点,确立战略思维方法
一、发展观点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发展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六章 学习对立统一规律,掌握矛盾分析方法
一、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七章 学习质量互变规律,掌握底线思维方法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观点
二、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八章 学习否定之否定规律,坚定勇毅前行的信念
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观点及其方法
二、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九章 学习能动反映论,掌握认识和坚持真理的方法
一、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能动反映论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十章 学习唯物史观,掌握“历史合力”的方法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历史合力”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十一章 学习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十二章 学习阶级观点,掌握阶级分析方法
一、阶级和阶层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十三章 学习意识形态理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一、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
二、运用意识形态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十四章 学习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
一、群众观点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十五章 学习需要观点,确立科学合理的需要观
一、需要观点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二、运用需要理论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十六章 学习价值观点,凝聚共识培育和谐精神家园
一、价值观点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价值思维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十七章 学习人学理论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理论及其方法
二、运用人学方法的经典案例
三、经典案例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后 记
內容試閱
学习哲学 掌握方法 贵在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论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学说还是一种意识形态,对 19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同时,能否真正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人生轨迹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学习哲学确立人生理想和拓展人生格局
什么是哲学?不知从何时起,一说起哲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晦涩枯燥的语言、僵化呆板的体系、高深莫测的理论,让很多人不想学习、不愿学习、不敢学习。其实,自古以来,哲学一直被看成是“爱智慧”的学问。哲学的英文单词是 philosophy,这个词是从希腊语 philo-sophia演变而来的,philo 的意思是热爱,sophia 的意思是智慧,所以,哲学被称为“爱智慧的学问”,研究哲学的人被称为“爱智慧的人”。在古希腊人看来,“爱智慧的人”与“有智慧的人”是不一样的:前者把追求真理作为理想,作为信仰,作为生存方式;而后者则是把哲学当作辩论技巧,靠炫耀辩论技巧来赚钱,哲学成了赚钱的工具。
在我国,“哲”字最早出现在《尚书·皋陶谟》。皋陶,是舜帝的大臣,掌管刑法狱讼;谟,就是谋。书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很显然,有智慧、能安民,是对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根本要求。不过,在我国历史上很长时间里,人们没有把相关学问称为“哲学”,而是称为“道学”“玄学”“理学”“心学”等。19 世纪一位名叫西周的日本学者,在翻译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时,借用了中国的“哲”字,把 philosophy 翻译成“哲学”。晚清学者黄遵宪将“哲学”一词介绍到中国,并逐步被接受并广泛使用。
作为一种通俗的说法,把哲学称为“智慧之学”或“爱智慧之学”,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严格说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并不是所有哲学都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相反,唯心主义哲学和形而上学哲学,不仅不能给人以智慧,反而会把人的思想搞糊涂,使人愚蠢。同时,不仅哲学,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说,都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可以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说。
那么,哲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学问呢?通常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也就是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看到这个定义,总有人认为,世界那么宏大,个人那么渺小,世界怎么样与个人有关系吗?“世界观”这个词似乎太虚幻、太缥缈、太不着边际。真的是这样吗?
网络上曾经流传一个简单而充满哲学智慧的小故事。有三个人在建筑工地上搬砖。好事者来了,问第一个人:“你在干什么?”这个人回答:“我在搬砖呀!”可见在他的眼界里只有砖。好事者去问第二个人:“你在干什么?”这个人的手里也抱着砖,他却回答道:“我在盖一栋美丽的高楼!”可见这个人的眼界里是由一块块砖按照某种设计而建筑起来的美丽大楼。好事者又去问第三个人:“你在干什么?”这个人的手里同样抱着砖,他回答道:“我在建设一座靓丽的城市!”可见他的眼界里是由一幢幢美丽的大楼而形成的一座靓丽的城市。许多年过去了。好事者又来了,他找到第一个人,这个人依然在搬砖;他找到第二个人,这个人成为建筑设计师;他找到第三个人,这个人成为他们的领导,带领他们一起规划和建设靓丽的城市。这个故事蕴含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世界观绝不是空灵的、玄虚的、无主体的概念,更不是不着边际的说教。世界观是每个人站在特定的立场上、从特定的角度对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可以说,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决定着这个人有什么样的眼界、胸怀、理想和追求,也就决定着这个人的人生的基本格局。所以,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其最重要的是解决人生的格局问题。而一个人的格局是在认识世界、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处理自己的灵与肉的关系的过程中展示出来的。所以说,学习哲学,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都是非常有用的。
为什么一定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其他哲学不可以吗?当然可以。无论是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东方哲学、西方哲学,还是古代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都是当时的哲人从所处的特定时代,为了解决特定时代的问题而进行的形而上的思考,包含着那个时代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为今天的我们思考和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和精神财富;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每种哲学也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所处时代特有的局限性,甚至正是因为自身这种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而使其消失在思想发展的历史洪流之中。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是,在人类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上,相继出现的理论、学说或主义不计其数。一些曾经喧嚣一时的理论如过眼云烟,一些曾经迷惑多人的学说如昙花一现,一些曾经标榜“万能”的主义已销声匿迹。
然而,唯独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经受住来自敌对势力的谩骂和诋毁,经受住来自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和失败的考验,经受住来自实践的风风雨雨的洗礼,随着人类实践和社会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跨越时空的影响力和异乎寻常的吸引力。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机构,许多著名大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许多学者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终身事业。马克思本人被西方思想界评为“世纪伟人”。可以断言,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还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或主义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对未来世界发展产生伟大的推动作用。
李瑞环曾经说:“学点哲学,终身受益。”“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不懂哲学的领导者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a 他曾回顾自己由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过程,总结其中的奥秘或诀窍有两条: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二是不能否认个人的努力。他说:“光靠努力还不行,还要得法,得法就是要学习哲学。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这门学问说来也神,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对的问题越关键,它发挥的作用越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他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而且把这种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基本素质,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就必须要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哲学思考这个问题的切入点是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呈现出的各种现象进行抽象,最终可以归结为物质和精神(也称为存在和思维)两类现象。如何回答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被称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就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就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另一方面,人类是否可以认识物质世界,是否可以正确认识物质世界的问题。凡是认为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凡是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回答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 构建起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思想体系。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就是要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前,唯物主义哲学已经存在并表现出各种形态,如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等。这些哲学派别对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确立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思想,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一)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在人类哲学史上,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构成全部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争论的焦点。古代朴素唯物论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原始的实体,如把水、木、土、火等看作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它具有不可分性、不可入性、质量不变性等特性。毫无疑问,这种物质观在当时有力地反对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但是,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和物体的某种具体形态混为一谈,有着诸多的局限性。所以,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了某些元素的放射性现象和电子等比原子更小的微粒,推翻了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的观念。当时,一些哲学家认为,“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也就破产了,唯物主义哲学失去了存在的基石。
针对这种情况,列宁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哲学角度对物质范畴作出新的概括。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个定义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对物质概念作出科学的规定,揭示了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这个物质范畴的意义在于,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这就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与各种唯心主义及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强调物质能够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即能够被人们所认识,这就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主张尽管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特性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客观实在性是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这就与以往那些把物质的某种具体特性作为物质本质特征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哲学指导,为反对各种二元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当然,物质不是僵死呆板的,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哲学上所说的运动是指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即从简单的位置移动直到思维过程。这里所说的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那种割裂物质和运动的联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而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则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承认事物有相对静止状态的存在,包含两种情形:一是说事物在绝对的运动过程中,相对于某种确定的参照系来说不具有某种特定的运动形式。如以地球为参照系,我们居住的房子是静止的。二是说某个事物的运动、变化还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如当我们烧水时,在水温达到 100 摄氏度而发生汽化之前都是水。这就告诉我们,事物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事物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我们要学会运用运动、变化、发展的方法去认识事物。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空间表示的是事物的广延性、结构性和并存性,即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体积、规模和内部结构,同其他事物之间都有某种位置上的并存关系。时间表示事物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即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持续过程,并有一定的发展顺序。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重要方法,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空间和时间条件下的。因此,我们研究问题,既要注重问题的共存性和结构性,又要注重问题的过程性和趋势性。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所谓本质联系,表明规律不是事物的外在现象,而是属于事物内在的本质;对规律的认识不是通过感官就能够直接把握,而是要通过理性思维才能获得。所谓必然联系,表明规律所具有的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的存在、作用及其后果具有不可避免性。所谓稳定联系,表明只要客观事物存在,规律就会反复起作用,普遍地体现出来。规律的必然性正是通过规律的重复性、普遍性得以表现出来。
规律的性质决定着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马克思曾说:“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不管我们的动机多么善良、愿望多么美好,都必定受到规律的惩罚。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没有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主观盲干,违背事物发展规律而受到惩罚;另一种是明明认识到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是受到主客观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不能够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同样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的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道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际”,一定是客观存在的,是运动发展变化的,是存在于某个特定空间和时间条件下的,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的实际;它是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某种抽象的、空灵的、臆造的东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