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HK$
99.7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HK$
132.2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HK$
55.8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比利时的“理查德·道金斯”,一位行为生物学家的老年有用论
》
售價:HK$
91.8
《
祛魅: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
售價:HK$
62.7
《
家族财富传承
》
售價:HK$
154.6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HK$
55.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HK$
110.9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为职业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紧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岗位中运用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的能力,以及服务于各行各业与GIS相关的日常工作的能力。
本书包括“岗前培训”和7个项目,“岗前培训”介绍国内外主流GIS软件,项目一介绍地理空间数据的浏览,项目二与项目三介绍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项目四介绍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项目五介绍地理空间数据的矢量型分析,项目六介绍地理空间数据的三维分析,项目七介绍地理空间数据产品的输出。
本书适合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工程测量、城市规划、物流信息技术等专业的职业院校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 GIS应用入门级读者或者从事GIS基础性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
目錄:
|
前言岗前培训 认识GIS软件 ............................1
项目一地理空间数据浏览 ...................11
项目概述 .....................................................11
任务1 多图层叠加显示 ...........................12
任务2 图属信息关联查询 .......................28
任务3 地理要素渲染 ...............................39
项目总结 .....................................................49
项目二地理空间数据采集 ...................51
项目概述 .....................................................51
任务1 栅格地理配准 ...............................51
任务2 分层矢量化 ...................................59
任务3 空间数据编辑 ...............................77
任务4 属性表输入与连接 .......................83
项目总结 .....................................................90
项目三地理空间数据处理 ...................91
项目概述 .....................................................91
任务1 空间数据查询 ...............................91
任务2 空间数据提取 ...............................98
任务3 空间数据合并 .............................106
任务4 投影转换 .....................................113
项目总结 ...................................................118
项目四地理空间数据管理 .................119
项目概述 ...................................................119
任务1 地理空间数据库创建 .................120
任务2 基于地图拓扑编辑要素 .............141
任务3 拓扑检查与错误修正 .................147
项目总结 ...................................................166
项目五地理空间数据矢量型分析 ...167
项目概述 ...................................................167
任务1 缓冲区分析 .................................167
任务2 叠加分析 .....................................174
任务3 邻域分析 .....................................185
项目总结 ...................................................193
项目六地理空间数据三维分析........195
项目概述 ...................................................195
任务1 表面模型创建 .............................195
任务2 表面分析 .....................................203
任务3 三维场景显示 .............................219
项目总结 ...................................................225
项目七地理空间数据产品输出........226
项目概述 ...................................................226
任务1 数据符号化 .................................227
任务2 地图注记添加 .............................245
任务3 地图整饰与输出 .........................260
项目总结 ...................................................276
参考文献 ......................................................277
|
內容試閱:
|
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集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测绘学、环境科学、遥感学、空间科学、信息管理科学等为一体,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等。近年来, GIS应用无处不在,不仅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水利电力、农林牧业、商业金融等行业领域,而且日益深入到电子地图、出行导航、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物流、自动驾驶等基于地理信息位置服务的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今世界正进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大数据元素的注入,对地理信息从生产到应用的各个环节将会产生新的影响和改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与地理信息的结合,使得地理信息产业成为一片“新蓝海”。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连续10多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这就迫切需要掌握地理信息原理与应用知识的技术人才。
为适应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适应我国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特点,编者根据多年教学和实践的经验,按照GIS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单位对从事GIS应用性岗位人才的要求编写了本书,旨在系统地传授先进、实用的 GIS知识与技能,传授 GIS的新技术、新方法,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当前技术的发展规律,满足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空间数据的处理与应用是GIS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GIS专业从业人员的主要技能,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内容充实、文字流畅,图文并茂,加强实践,突出应用。本书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适当精减理论阐述,强化技能实践,努力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编者将本专业的职业活动分解成典型的项目,通过生活案例引出项目主题内容,按照完成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以及行业规范和标准,结合职业技能考试内容组织内容,设置工作任务,引入必需的理论知识,增强技能操作内容,包括基础技能、多项技能以及综合技能的训练。读者了解原理知识后进行基础技能的练习,然后通过拓展技能、多项技能或者综合性技能训练,体会 GIS各种功能的相互关系,增加综合应用的能力,同时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既可以加深印象,又可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将本专业的新规范、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地纳入本书,使本书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使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在本书中得以体现。
本书实训练习采用ESRI公司的软件产品ArcGIS 10.5,配合教学实训平台使用,作为课堂实训项目学习、工作技能训练、考核评价以及实训任务管理等的教学媒介,不同专业或者不同层次的读者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或者相应的学习进度选择相关实训项目。
本书由曹明元、宋庆东主编,李秀知、覃达贵、尹士端、李繁华担任副主编,胡泊、
王瑾、効文颖、李琳、侯家红、杨俊武参加编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如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以使本书更加
完善。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