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索恩丛书·大战:1914-1918年的世界(套装全2册)

書城自編碼: 357524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Münkler]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167963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236.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9.4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7.7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5.7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9.4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2.8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72.5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102.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8.8
《索恩丛书·帝国统治的逻辑:从古罗马到美国》
+

HK$ 108.2
《甲骨文丛书·走向火焰:帝国、战争与沙皇俄国的终结》
+

HK$ 192.8
《索恩丛书·伏特加政治:酒精、专制和俄罗斯国家秘史》
+

HK$ 182.2
《汗青堂丛书066·铁壁之围:一战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
+

HK$ 122.5
《罗马的荣光(国内译介的首部哈德良传记:勾画一位皇帝复杂的精神》
+

HK$ 211.2
《新民说·罗马传(俄罗斯“启蒙者奖”作品)》
編輯推薦:
n 1914年至1918年的大战是20世纪灾难之源。
美国外交家、历史学家乔治F.凯南(George F. Kennan)
n 近期内,本书在同一主题的研究中属于权威作品。
《世界报》(Die Welt)
n 谈到我们的灾难之源以及我们从何而来本书在研究*次世界大战的作品中*为杰出,它冷静、优雅、哀伤。
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
內容簡介:
这场战争摧毁了旧的世界,将20世纪塑造成另一番模样:在*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几大帝国土崩瓦解,革命爆发,意识形态的时代宣告开始。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 Mnkler)对这场战争做了很全面的描述包括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战争中政治的因素和人性的因素。他重现了运动战与阵地战中将军和士兵们的形象,讲述了后方民众的生活、痛苦与希望。本书宛如一幅时代全景图,再现了那场划时代的大型冲突,重新评价了战争中的多个事件,凸显了这次大战从深处撼动旧世界的力量。
關於作者: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Herfried Mnkler)生于1951年,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Berlin-Brandenburg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成员。他出版了许多在当下堪称权威的著作,如《新战争》(2002 年)、《帝国统治的逻辑》(2005 年)、《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2009年,曾在莱比锡书展上获奖)、《大战》(2013年)、《新型德国人》(2016年)和《三十年战争》(2017年)。

译者简介
钟虔虔,德语、英语译者,图书编辑。曾就读于德国萨尔大学(Universitt des Saarlandes),并取得硕士学位。
目錄
导 语
第一章 战争的长期决定因素与短期决定因素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
危机四伏的巴尔干半岛
德国的巴尔干政策
局势缓和,但各国互不信任
是德国的军国主义促成了战争爆发吗?
为走向衰落和被包围深感忧虑
所谓不得不发动的预防性战争

第二章 为速战速决而努力
从列日到桑布尔河(Sambre)
坦能堡(Tannenberg)与俄军的灾难
德军兵败马恩河
奥匈帝国军队的溃败
奔向大海

第三章 大战的意义与目的
国家宣战,民众热血沸腾
战争的意义:团结人民,净化风气
德国英雄的反资本主义倾向
为德意志精神辩护
德国式自由
政治领域的热血战士与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第四章 进退两难的战争
一个政治问题:是结束战争,还是继续战斗?
一个军事问题:战略方面出现了分歧
冬天的进攻
发生在中东与德国殖民地的战争
进攻同盟国脆弱的小腹加利波利未遂
戈尔利采塔尔努夫突破战
意大利参战与塞尔维亚战败
防守相对于进攻的优势:论西线的阵地战
从茅坑与妓院看战地生活
霞飞的进攻与德国的毒气战

第五章 胜负未分的决战
作战委员会
榨血计划:凡尔登战役
二元帝国的战争
兴登堡蓄势待发,罗马尼亚参战
索姆河战役:飞机、坦克和一种新战术
英雄形象

第六章 战斗的扩大
风险舰队(Risikoflotte)和存在舰队(Fleet in being)
处于守势的德国海军
德国人撼动了监狱之门:斯卡格拉克海峡
有限制的潜艇战和无限制潜艇战
战略性空战初见端倪
火炮之眼和风中骑士
革命病毒政策 355

第七章 战争让所有人疲惫不堪
战时经济与经济战争
贸易封锁、匮乏经济和战时财政
士兵罢工与叛乱
和平倡议失败,贝特曼霍尔韦格下台
佛兰德战役

第八章 鲁登道夫的赌局和同盟国的溃败
威尔逊和十四点计划(The Fourteen Points)
短命的德意志东方帝国
德国决定发动大型战役
德国春季进攻的成与败
战争的转折点
革命与政治新秩序

第九章 从政治挑战的角度审视第一次世界大战
集体记忆中的东线与西线
大帝国的覆灭
地理政治中心区域的重担
悲剧天注定?思路被封堵?政治家的自我安慰?
充满悖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內容試閱
(选自本书导语部分,文字以正式出版为准)
1914年到1918年的大战不仅如美国外交家、历史学家乔治F. 凯南(George F. Kennan)所说,是20世纪灾难之源, 它更是一个实验室,其研究成果将对此后数十年里几乎所有重要的冲突产生影响:这些成果包括殃及非战斗人员的战略性空战,也包括种族驱逐乃至种族灭绝;包括通过十字军东征捍卫民主理想这使得美国政府介入欧洲战争的行为变得合理,也包括推行革命病毒政策,即战争各方利用民族独立思潮与宗教思潮使敌国陷入混乱。以上几乎所有的方法、战略和意识形态都诞生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温床,后来也一直是执政者的工具。这些原因足以说明,对这次战争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有价值的。

在德国,很长时间以来一战仅仅被看作二战的序曲。毕竟和一战相比,二战更为残酷,破坏力更强,引发了更深重的苦难,因此,大战(英国和法国至今仍称一战为大战)过去在德国受到的关注始终十分有限。它仅仅被看作德国过去狂妄、罪恶之行径的起因,因而几乎不必接受政治理论分析。然而我们要考虑到,1914 年前后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深刻影响了执政者的行为以及民众的期望与思想观念,而其中的许多挑战如今又重新出现,再次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决定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走向。因此,人们重新意识到应该从1914~1918 年的战争中汲取政治经验。正因为一战确实已经成为历史,所以学者可以研究一战中冲突的发展过程,并分析危险的同盟关系将导致何种后果。一旦国际政治形势或地区冲突再次趋于严峻,这些分析、研究就会提醒我们注意当时典型的刺激反应模式,迫使我们迅速做出调整以应对新的局势。

有人认为一战和二战的联系十分紧密,可以把二者合并为一次冲突来分析,只不过这次冲突中间存在较长的停战时期。如果以德国历史为主要研究对象,这种观点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有历史学家将1914~1945年这段时期称为新的三十年战争。但只要把范围扩大到欧洲,这种将一战和二战紧密联系的观点就失去了说服力。这种观点过于关注如何驯服搅乱欧洲政局的罪魁祸首,并将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视为大陆中心的不安定因素。毫无疑问,在1914年夏天,德国的所作所为对欧洲局势起了决定性影响,德国也因此对战争爆发负有责任,但绝不是全部责任。再者,诱发了1914~1918年战争的一系列政治问题直到1945年德国分裂、普鲁士灭亡之后也不曾得到解决;最迟在冷战结束之后,这一点已不言自明:雅尔塔和波茨坦两大会议确立的国际格局崩塌以后,巴尔干半岛上的冲突突然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人们以为这些冲突早已被遗忘了。因此,我们不再认1947年2月25日,占领德国的盟军管制委员会颁布第46号暂行法,宣布普鲁士国中央政府及附属各级机关即日起解散。同日,联合国管理委员会又颁布了第47条法令,宣布以普鲁士为名的国家正式灭亡,并不获承认。
为1945 年能回答1914 年留下的问题。我们应该重新把一战当成一个独立、复杂的事件去分析,而不是从二战出发去研究一战。这场战争既然被称作世界大战,它遗留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中欧和东欧的秩序缺乏稳定,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至少在太平洋地区,1914 年的战事已经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例如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区,这在战争中也许只是边缘事件,对欧洲战争的进展几乎没有影响;然而一旦日本占领这些原本属于德国殖民区的地方,东亚地区的权力结构就发生了变化,日本的野心也进一步膨胀。此外,一战导致非洲和印度殖民地局势发生了变化,这在一开始也并不引人注意,后来却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后果。而这场战争最严重的遗留问题恐怕存在于后帝国时代的中东、阿富汗、南亚一带,因为奥斯曼帝国被摧毁之后,英国和法国很快瓜分了猎物,却无法建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稳定秩序。当然,即使没有这次大战,如今在美国地理政治学中被称为大中东(Greater Mittle East)的区域也极有可能一直冲突不断(巴尔干和高加索地区可能也是如此),但这次战争造成冲突迅速升级,以致政治上能做的改变和调整十分有限。
显然,每一时期的人都会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1914~1918年战争提出不同的看法;每一时期的人都带着各自最关切的问题研究一战,在描述这场战争时突出不同的重点,从而将这场战争融入每个时代的意识形态之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尤其如此,那时的人将1914~1918 年战争理解为刚刚过去的一次挑战,而德国人自认为有义务去纠正它造成的后果。在联邦德国第一次史学界大论战中,历史学家们对一战的解读也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汉堡史学家弗里茨菲舍尔(Fritz Fischer)及其弟子认为,战争是当时的德意志帝国蓄意促成的;菲舍尔的反对者、弗赖堡史学家格哈德里特尔(Gerhard Ritter)则认为,当时的冲突之所以升级为战争,是因为德国在政治上决策失误且反应迟钝,也因为当时的宪法并未约束军队的权力。这次针对一战展开的大规模讨论距今已有半个世纪,它对德国的政治文化而言意义非凡,而此后的相关讨论无论规模还是影响力都不能与之相比,而且它们往往局限于更为专业的领域以内:比如对内与对外政策哪个才是主导,也就是说,德国社会的总体局势如何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又比如1918年秋天德国军队的损耗到了何种程度。在史学大论战之后的几十年里,1914~1918年战争不再是足以引爆论战的话题,它已成为历史。

我们知道,要用政治理论分析特定的事件和发展历程,前提条件就是这些对象已经成为历史,因而我们能够冷静客观、不带偏见地看待它们。从这个角度来看,让人颇觉意外的是大论战以后德国再未出现过全面描写一战的作品。最后一部这样的巨著是彼得格拉夫基尔曼斯埃格(Peter Graf Kielmansegg)的《德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Deutschland und der Erste Weltkrieg),它诞生于1968年。自那以后,国内事实上只出现过从某个特定角度研究这次世界大战的作品:有人专门研究它的爆发,有人专门研究它的结局和后续事件,有人则分析这场战争对各方面的影响,受影响的包括整个社会还有性别秩序、男女性别形象、艺术和文学以及当时的进步思潮对多数欧洲国家而言,这场战争都阻碍了思想的进步。至于战争过程中具体发生了什么,研究者们往往略去不提,即使偶尔提到了,关注的重点也在于战争的受害者。研究者习惯让一些对这些伤害负有责任的人充当罪犯,将他们置于许多受害者的对立面,而史学领域和政治理论领域过去主要就是透过这种视角研究、分析一战的。然而罪犯和受害者不可能总是分属黑白分明的两个阵营。要理解一场战争内部各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推动事件的发展,就必须先完整描述这场战争的整个过程以及它的各个方面。这并不是说,只要完整地描述一场战争,就必定能正确地认识并说明战争中各种因素如何以不同的形式相互影响;但完整地描述战争至少是正确认识其内部关系的唯一途径。

长期以来,战争罪责问题一直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德国政治界和学术界对世界大战的研究与分析:在1919 年之后的20 年里,德国社会和政界都极力想否认《凡尔赛条约》第231 条,因为这一条款确认了德意志帝国对发动战争负有全部责任;而在菲舍尔争论之后的几十年里,德国人普遍接受了国家对一战负有罪责即便在联邦德国也是如此,而民主德国则认为,德意志帝国作为战争的发起者之一负有重大罪责,这自然是在暗示一战之前推行帝国主义政策的并不只有德意志帝国。从这一点来说,弗里茨菲舍尔认为德国对战争负有主要罪责的理论比民主德国官方的史学观点还要更激进一些。直到最近几年,德国的研究者才拓展了看待战争的视角,开始比较参战各国的计划与行动、预期与目标,也不再仅仅追问谁负有罪责,而是追问各种势力对战争的爆发负有哪些政治上和道德上的责任、是什么原因导致战争持续了好几年时间。研究者不再费力揣测那唯一的罪犯发动这场战争是出于何种阴险的目的,而是开始分析所有战争参与者采取的行动,研究他们曾做出哪些错误的判断,在国家治理方面又出现了哪些问题。与此同时,研究者也重新开始关注相互结盟的局面从根本上导致巴尔干半岛的地区冲突扩大化并升级为世界大战。然而这场战争并非帝国主义理论所认为的那样,是不可避免的或者命中注定的。这部描述一战的作品会让读者认识到,当时的执政者如果在政治上更有远见和判断力,他们就有机会避免这场战争。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勾画出这场战争的轮廓,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政治上的教训,分析当时的人如何因为恐惧和大意,因为傲慢和过分自信而做出一系列决策,以致最终局势似乎再也无法挽回:在1914年7月底,他们没有挽回局势,当时要这么做还相对容易一些,但各方都害怕为此丢面子;在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他们也没有挽回局势,而那时大家早就看清楚,无论谁再往前走一步,都会对敌方乃至自己的国家、社会造成无法修复的伤害。我们反复用旅鼠集体跳崖的画面比喻当时的情形,却无法解释为何那个时代所有的政治家都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美国政治学领域,特别是研究国际政治的所谓现实主义流派及其分支流派,在很久之前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这一学派认为政治行为的本质是以权力为保障争取自身利益;有的美国学者还运用以博弈论为主导的互动分析理论研究上述问题,这一理论注重的是每个决策的合理性。但他们的研究还未能涵盖一战的所有方面及其整个过程,而是局限于其中某个方面,比如:如果当时的执政者掌握了全部信息,他们可以做出什么更合理的决策?而他们由于掌握的信息不足且心存偏见,实际上又做了哪些决策?本书在对一战的描述中也引入了这一理念和分析模式,即简要说明当时政治和军事上的当权者原本可以做出哪些选择。这并不是要当事后诸葛亮,而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当时那些站在政治旋涡中心的人在紧迫的时间期限之内为何采取了那样的举措。例如,德国进攻法国失败以后,为什么不在1914年9月采取一切措施尽快结束战争?为什么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在一次次主动出击失败后得出的结论是必须立即准备发起下一轮进攻?

毫无疑问,德国当时的政治和军事领袖对一系列事件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和估计,这些失误又导致他们选择了错误的方针路线,造成战争的爆发以及最后德国的失败。这一切开始于海军上将提尔皮茨(Alfred von Tirpitz)组建德国舰队,并赋予其国际政治上的使命A ;继而是冯施里芬(Alfred Graf von Schlieffen)将军提出了当时被认为独具创想的作战计划,该计划解决了可能面临的双线作战问题;最后执政者发动无限制潜艇战,这一灾难性的决定最终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如要分析这一系列错误的决策,那么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一些偶发状况、一些意外和未经预料的情况影响了事件的走向,所以某些决策原本看似经过精心计划和深思熟虑,执行起来却产生了与计划完全相反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当权者高估了某些信息的价值,而且缺乏先见之明。例如1914年初夏,德国通过一名被安插在伦敦俄国大使馆的间谍获悉,英俄两国人员就一份海军协定进行了商谈,而这份协定将矛头对准了德国;如果德国不曾获知这一信息,那么帝国首相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韦格(Theobaldvon Bethmann Hollweg)或许会在战争爆发前夕接受英国的建议,通过调解解决问题,或者至少会更仔细地考虑这个建议,然而他却认为英俄人员商谈的内容对德国十分不利,这种认识其实与实际情况不符英国就坚决否认和俄国方面有过这样的谈话。这些情报引发的猜疑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另外,如果德国在1917年初就知道俄国将在几周之后爆发革命A ,而革命的结果是,这一长期以来令人胆寒的敌人(所谓的俄国压路机)实际上从1917 年夏天开始就不再应战如果德国能预见这一切,那么有关发动无限制潜艇战的提议或许就不会在1917 年1 月9日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而美国可能也就不会参战,那样英国和法国就只好继续凭它们自己的力量作战,并且很可能因此愿意接受和谈。

以上两种情况,一是掌握的信息太多,一是对局势了解太少,而执政者当时所能掌握的信息决定了他们选择战争还是和平,选择让冲突升级还是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此过程中,德国方面已是竭尽全力避免让意外事件影响大局。尽管参战各国都制订了明确的进军和进攻计划,但没有哪一方像德国那样精确、细致地预先安排好战争的整个过程。然而德国人还是没有将所有意外状况计算在内。早先的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毛奇(Helmuth von Moltke der Altere,又称老毛奇)曾将战略计划定义为辅助系统;B 他的后继者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C 则试图将每次战役安排得如普鲁士列车时刻表那般准确、可预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事先已经确定好德国军队在动员之后第40 天将行进到何处,所以一旦出现意外状况,整个节奏就会很快被打乱。普鲁士军官兼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称这些不可预计的事件为阻力(Friktion),并警告不可低估其影响。施里芬的战争计划在总参谋部被充满敬意地称为胜利的秘诀,而它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弹性。不过在战争史上,德国军队行动的精确性是无与伦比的,他们按照施里芬计划规定的速度行军,果真在动员后第40 天抵达施里芬预先指定的地点。然而军队的领导层忽略了补给的问题,以致各部队在抵达目的地时体力已被耗尽;军队还在比利时大肆屠杀平民,无视国际社会反对德国的舆论。如果我们深入研究这些细节,就会发现其中存在许多悖论,而整场战争的特点之一就是充满了悖论。

当时也有一些有学问的人保持理智,对战争持批评态度,审慎地选择了克制的立场,而有相当多的人以为知识分子都属于这一派;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战,就不得不抛弃这种想法。事实是,知识分子中固然有少量持怀疑态度的人以及和平主义者,他们针对可能爆发的战争向人们提出警告,并在战争爆发以后强烈要求尽快结束战争;然而知识分子中也有并吞主义者。他们中很多人都态度坚决地批评政府,其中有一部分人虽然并非专业人士,纯粹为了某种价值观在争论,却以典型的知识分子作风猛烈攻击帝国首相贝特曼霍尔韦格,因为他试图采取较为克制的政策以缓和冲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知识分子虽然分属立场相反的两派,却都在政治上对局势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战争史上还是第一次:研究型精英坚持要越俎代庖,插手决策型精英分内的事,结果他们的介入并没有很好地抑制冲突,反而加剧了冲突。当时,如果一个人对战争持批评立场,那么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不是知识分子的荣誉头衔,而是政治上的判断力以及现实、理性的态度,而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就是这样的人。他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实际上是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也主张德国应该发展成大帝国,但他很早就认识到同盟国的处境不容乐观,所以强烈要求在让步的基础上缔结和约,不赞成并吞他国国土,并且坚决反对无限制潜艇战。

德国知识界的思想领袖以及战争批评者代表了那一代人反思一战的最高水平,但本书接下来的分析不会止步于此,而是从多个层面反思这场战争。笔者在描述一战的过程中会援引文学家雅罗斯拉夫哈谢克(Jaroslav Hasˇek)、恩斯特云格尔(Ernst Junger)和罗伯特冯兰克-格雷夫斯(Robert von Ranke-Graves)的作品,包括作品中对当时情况的评论或是对战争体验的描写;另外笔者也引用了普通士兵在战争中所写的书信。引用这些材料有助于我们从普通士兵的视角审视所谓统帅小丘上的视野(Blick vom Feldherrenhugel)D ,因为正是这些士兵在执行上层下达的命令并承担其后果。然而,德语界新近出版的许多探讨一战的作品局限于士兵的视角,于是有关战争的叙述就只剩下小人物如何没完没了地忍受苦难,这样的叙述无法解释战争为何持续了那么长时间,双方又为何总是在资源已经耗尽的情况下发起新一轮大规模进攻。无论是在司令部还是在前线的战壕里,战争总是混杂了各种复杂的情绪,有澎湃的激情,也有失望与消沉;有人怀着必胜的决心坚守岗位,也有人彻底放弃、拒绝作战。这些相互矛盾的情绪事实上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我们唯有将战争指挥者和底层执行者的视角结合在一起,才能理解这种矛盾与统一。要重现统帅的视角并不困难,重现普通士兵的视角就复杂得多,因为各人的看法往往相互矛盾、受情绪影响以及地域限制。为了捕捉他们的视角,笔者除了分析繁杂的信件,还研究了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述。当然有人会反驳说,文学作品中的说法都是事后提炼而成的然而这种反对理由并不仅仅适用于文学作品:有人从文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审查了士兵在战争中写的书信,结果显示它们也不足以成为可靠的证据,因为写信人往往会用非常公式化的语言叙述事情。要找到适当的方式呈现底层视角,这无论如何都比呈现上层视角难得多。而笔者优先从文学作品提取信息的原因在于,已经有许多人批判地分析过这些作品,因此读者也就不会误把它们当成可靠的证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