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7.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8.2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HK$
147.2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8.2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71.3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部巨著,是一部找对了人、写对了的书。作者半生的研究和才学,尽付此书之中。他从小研读古籍,但从不死读书;他进行广泛的田野考察,但从不孤立地看待事件;他追踪少数民族的历史多年,曾获得敲锣打鼓的上门致谢,因为他的田野考察结合中原史籍的解读从另一面印证了口头流传几千年的少数民族史诗,那是他们民族的历史,上溯四五千年,他们也是中原民族的先祖,却从没得到傲慢僵化的中原书面历史学家的一瞥;他熟悉考古的历史和现状,随时关注世界范围内的考古新发现;他崇尚立论的科学性,从不臆断、凭想象来解读历史,但是他在远古文献和考古发现之间建立合理的通道,例如,把红山文化和黄帝部族联盟联系起来的精彩解读,这种基于实证的立论,稍带令人信服的想象力,帮我们撩开远古的迷雾,看到一些谜团似乎露出了清晰的轮廓,这是令人兴奋的体验。比如著名的三星堆文物,很多只会读书面历史的人简直以为是外星人留下的,但跟随作者的探索足迹,我们会进入远古祖先的气场,当文献记录与出土文物对应的刹那,这有多么的激动人心。所以这是一部资料丰富却又不是材料堆积的书,作者以其严谨的科学观、人本的历史观、豁达的人生观和广阔的视野,运用尽可能多的地下地上实物
|
內容簡介: |
《中国的起源》这本书有史以来第一次揭示了过去两百万年里整个中国的民族、文化、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变化的原因。告诉我们中国怎样演变为今天的模样。我们可以从这些以往去读解中国的未来。
书中三分之二的内容是你在其他书籍文献里见不到的中国史,其余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在纠正以往中国史文献制造的错误信息。作者花了三十年时间去发现这些已被遗忘和误解了近三千年的文化和历史。由于这些发现,以前名称为“中国史”的书籍已经不能再被视为“中国史”,它们只是一些中国部分地区的朝代史。
这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和历史研究的全面突破,是一部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书。
|
關於作者: |
随着《中国的起源》一书出版,我越来越多地被问到怎么会进行这样一个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写作。我本来的兴趣在于探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变化,其实《中国的起源》一书最初是以这个目的来写作的,从两百万年前一直讲述到汉代,针对个别晚起的大民族例如藏族,这个民族是一千多年前隋、唐时期才崛起的,因此这些部分需要讲述到唐代以后。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些悲剧,那就是,中国天天在说自己是一个文明古国、有几千年文明史等等,但是,中国是一个没有中国史的国家。
我讲基本事实:中国史学是一种病态的知识系统,人们生病生得太久了,习惯了,已经不知道、甚至敌视知道什么叫正常和健康了。中国人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写“中国史”,也就是被人们称为“中国史”的历史书,早期最有名的要数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1949年以后,大陆流行的有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后来改名《中国通史》)等等,一百余年来流行的大概有十多种吧。国外最有名的有《剑桥中国史》等等。所有这些称为“中国史”的文献,我注意到它们实际上都只是中国一个局部地区的历史,而且只是中原民族、汉族和少数几个统治民族的统治活动史,也就是说,它们都不是真正的中国史。
怎么讲呢,第一,你不能把一个局部地区说成是整个中国,这个局部地区大概有多大呢?大概就三分之一个中国吧,有些时期还会小很多,有些时期会稍微大一点。大部分中国地方都在这些所谓“中国史”所指的“中国”之外,这能叫中国史吗?
第二,中国大多数民族的历史,在这些所谓的“中国史”里全都是看不见的,但是,当我花了大约三十年的时间来深入探究这些民族的历史活动时,发现正是他们创造了中国的文明,正是他们缔造了中国这个国家,但是在世界上所谓的“中国史”中,你完全看不到他们。他们现在被称为“少数民族”,但在历史上,他们并不是少数,他们是今天汉族的先祖,他们中的一些族系分支,后来融合形成了汉族。
第三,你不能用统治者的活动史来代替整个历史,统治者的活动只是人类历史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从人类文明的演进来看,它原本是很次要的、对历史贡献意义很小的一部分,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常常与历史的“进步”无关,社会和生活还在原地踏步,人民的血和灾难却已经漫山遍野了。所以,统治者活动史不能称为“中国史”。不幸得很,我们已有的各种所谓的“中国史”,都主要是一些统治者活动史,没完没了地讲述谁当了皇帝、哪个朝代被哪个朝代取代、代帝王将相们总结他们的阴谋和战争,这些东西被称为“中国史”,真的是非常病态。
因为上述三点,我得出一个结论,世界上没有《中国史》,中国是一个没有中国史的国家。
局部地区不等于整个中国
历史不是一种已经消亡的东西,它会在现实中活动着,通过现在延伸向将来。由于没有中国史,中国人的语言、文字和基本思想都一直存在着大量混乱,例如人们为什么说“炎黄子孙”、“华夏”、“华夏文明”、“中华”、“四海”、“中国”、“China”?如此等等,你读完所有的“中国史”,都找不到对这些语词的原本语义的解释。黄帝为什么叫黄帝?鲧是什么意思?羌人为什么叫嘉戎人“戈基”?泰山为什么叫泰山?茂县为什么叫茂县?长江为什么叫“江”?黄河为什么叫“河”?我可以随口问出上百个问题,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历史学家能够回答。比较牛的是胡适那样的臆说历史,或者像袁珂那样把搞不下去的文字归结为神话了事,但最牛的要数中国历史学界一直很拉风的“疑古学派”,他们可以把他们读不懂的远古文献和搞不明白的事实遗存都宣布、而且“证明”为古人的伪造。我对他们的佩服,有若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没有办法,我只好自己来探究回答这些问题,这些探究耗费了我年复一年的时间,在中国没有几个学者愿意这样去研究问题的,人家要忙于钻营升官、忙于社会活动、忙于“出科研成果”,忙于编造论文做国家课题挣钱,现在的社会现实和学术体制就是这样的,把大量生产垃圾的活动叫做“科研”,追求知识和真相的傻子是多数人不屑于做的。
但是,没有“中国史”更严重的后果在于:当各种“中国史”反反复复地把一个中国的局部当作“中国”来讲述的时候,人们关于“中国”的观念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渐渐地丧失了关于这个国家和缔造这个国家的那些伟大民族的真实记忆。这对现代人们的意识影响实际上很大,例如近来有人洋洋洒洒地写文章说,没有什么元朝,蒙古帝国不是中国,那个时候中国已经灭亡了,清朝也不是中国,如此等等,赢得很多人的认同。又比如,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西藏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完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新疆也不是中国,蒙古地区当然也不是,这些都是各种伪中国史传播在人们观念中必然造成的后果。但事实上呢?
例如贝加尔湖,这个湖区在中国的五帝时期至夏代是中国的“北海”,它今天的位置在外蒙古之外的北边,属于俄罗斯。从贝加尔湖至古居延海,是远古中国文明中心区的西北片区,中国中央政府辖区的西北部,文明极为发达,泰人、嶲人等文明发达的远古中国的几个大民族就居住在贝加尔湖地区,今天中国的傣族和泰国的泰族等民族是泰人的直系后裔,大约距今4500年前后的一段时期,泰人民族在贝加尔湖一带的湖水和河流上建造了一个大型水上国际贸易市场,是世界史上见诸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大型贸易集市;泰国人至今传承有这种水上贸易的文化,西双版纳未能保存下来,河流与湖泊密布的生态系统被各种建造活动和森林毁伐摧毁了。
也许你要问:贝加尔湖不是人家俄罗斯的地盘吗?俄罗斯是上述事件三千年以后才出现的一个民族,到了中国明代后期至清初的时候,这个民族疯狂向东方扩张,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居住于贝加尔湖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中国各民族居民自发组织的民间武装力量,事实上打败了俄罗斯侵略者,在这种情况下,满清朝廷与俄罗斯签订了很无耻的《尼布楚条约》,将贝加尔湖以东的大片中国古民族的领土割让给了俄罗斯侵略军,也就是说,直到那个时候,西伯利亚的居民都认为自己属于中国,是生活在中国辖地上的中国人。到康熙的儿子雍正当朝时,签了几个更无耻的协议,将贝加尔湖及其西面的大量土地割让给了俄国,远古中国的北海地区第一次真正成为与中华民族没有血缘和文化紧密联系的异族异邦的领土,俄罗斯因此成为大国。因为满族是一个人口比较少的民族,在康熙与雍正看来,能控制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大片肥沃的农业区就不错了,北方的森林和游牧地区可以放弃,以土地换政权的安稳。康熙和雍正这两个人,他们都是把自己的统治地位看得比全人类更重要的,是中国统治者从清代以来不断地割让土地的卖国贼鼻祖。“贝加尔”是一个远古中国语词,辗转多次音译入俄语,再从俄语音译入现代汉语,它原本的语义是“僰人夏人”,大概是在上述泰人民族南迁之后,一些僰人民族和夏人民族的部系迁徙到这里居住,遗留下这么一个古地名。这一点我在《中国的起源》中文版中说得不是很清楚,看看英文版中能不能改进一点。
再者,所有所谓的“中国史”,都没有北方中国的历史,也没有战国时期之前四川大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南方地区的历史,这导致了世界对中国古代状况的严重无知。我把祁连山、阴山一线称为远古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夏、商二代确立了文明中心区的南移,所以西周以后,又渐渐形成了在中国的文明中心区分别以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来划分南方、北方的习惯,流传至今天。
创造了中国文明的“少数民族”
古民族问题是《中国的起源》一书的重头戏,探讨一万多年来中国大规模的族群和民族迁徙活动,以及引起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读者可以通过书去了解,都是现有的“中国史”中没有的。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对不起他们的祖先,这些伟大的古民族保存至今的我们先祖的古文化,经常令我感动,令我肃然起敬,虽然这些文化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被摧毁、被无知和野蛮的现代人遗弃。你到傣族村庄里去,到苗族村庄里去,你看到那些正在被高速破坏、消灭的那些古文明遗存是如此美丽,不可复制,你会感到悲哀。现代中国人的野蛮、愚昧和癫狂在人类的历史上正在写下非常特殊的一笔。
关于中国,几百年前的满清学者比今天的几多新锐学者看得还要明白,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大清国,尧以来所谓中国也。”中国不是汉民族的国家,它从能够追溯的最初的年代到今天,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民族是这个“国家”里很晚才形成的民族之一,在中国悠久的时间里只出现于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在可以考知的大约近六千年的时间里,中国在不同时期里,是由不同的民族来做主持中央政府的统治民族的。例如末代炎帝是苗瑶昆族系的,直系血缘属苗族,黄帝是迁徙到今内蒙乌拉沐沦河流域几个古民族分支融合到一起形成的一个古民族族系,颛顼帝基本上可以肯定为濮人民族,夏人是一个崛起于今四川岷山至青海东部一带、后来迁徙到北方的南方民族,商人是从远古的北方中国向南方迁徙的古狄人民族的一个族支形成的,后来的汉族在中国做统治民族的时期加起来大概有一千多年,主要有汉、唐、宋、明几个朝代。中国是一个上万年来未曾中断的历史共生体,是一个分享共同基因渊源、共同文化渊源和同一片地球资源的多民族共生体,这在地球上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现象。这也是科学需要研究中国史的独特价值所在。
“中国史”被编制成了统治活动史
所有自称为“中国史”的文献都是这样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剧。说一点比较抽象的话,人类的价值观和生命导向是以隐形的人类历史为支撑的,这种历史是我们的前意识活动,是我们的欲望、梦想和观念的源泉。一个把自己的历史写成统治活动史的民族,他们内心深处崇拜和迷恋的,必然是权力和暴力,而不是知识、智慧和对人类的贡献。统治者对人类社会和历史进步的贡献,从历史的真相层面上来看,是非常小的。举一个简单例子,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君长、国王、皇帝,通常简称为“帝王”,有人数过,称“皇帝”的有四百多位,也有些人认为实际上算数的只有三百位左右,加上“皇帝”这个称号出现以前的帝、后、君、王等等,帝王近千个,这是一笔糊涂账,从来没有真正数清楚过,毕竟数垃圾的工作也需要大量时间和耐心的!我没有数过,但我知道林、帝、后、君、王、皇帝等等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因为这些人数的,只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原民族常见文献中有记载的。不管粗数细数,一个不应忽略的事实是,帝王中的绝大多数都对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没有贡献,他们是社会财富的耗损者,是社会的负能量。
现代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人们找到了建立新的文化和社会制度,来消除这种负能量,但是在中国,由于一些人坚持要生活在过去的观念和制度里,新的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实现变得异常艰难。对这一点,那些“中国通史”之类历史文献是有责任的。网上有一句流行的名言,被一些网民贴上“林语堂语录”的标签,说:“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它所指的这种无比愚妄的统治迷恋,就来源于那些虚妄的“中国史”对他们头脑的信息灌输和伤害。
关于“国家”和构成人类历史的基本要素
这里“国家”这个概念我恐怕需要打个引号,因为它与人们通常使用的和西方学者常用的“国家”这个概念有一些区别,我这里说的“国家”,是对一种真实的历史存在和现实存在的描述性指称,这是一个最少一万多年来未曾中断的真实存在,包含了群族、地域、文化的三重存在。对这一存在的真实信息的揭示和陈述就是中国史。享有大量共同基因、共同文化的人类族群在亚洲的东部迁徙移动,创造了数以万计的民族、部族和国家,然后又相互融合,形成大规模的民族部系,大约在距今6000年至4500年前这段时期形成有一个中央政府的联合共同体的政治形式,延续至今天,这就是中国。我不喜欢那种裁剪和修改事实来满足理论和概念定义的做法,这在很久以来的学术研究中非常流行,我主张理论和语词概念应该被修改来接近事实和真相。历史研究的唯一目的是揭示真相,而不是用来注释某种理论或思想,不管这种理论有多么牛叉。“主权国家”更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对我来说,政治学对汉语“国家”这个语词的描述是有缺陷的,它不涵盖我们这里使用的历史国家。例如,对政治学来说,清朝是一个国家,民国是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国家,但对我们来说,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中国”,这个“中国”超越了政治学“国家”这个概念的语义描述能力,但它是一个无可置疑的真实存在,而且在时间上一直延伸到数千年前。
历史,应该是一种人们追求真相的努力,而不是依照某种观念去编造虚假记忆。例如秦王朝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是真正的人间地狱、罪孽巅峰,但有些人编造“历史”,非要说它“统一了中国”(那是胡扯),有多少丰功伟业。中国史应该是建立在历史真相基础上的民族记忆,它应当包含构成人类历史的那些基本要素。
其要素一,是人们对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这种创造活动产生出我们的生活方式、欲望、力量和智慧,把我们从过去引导向现在、从现在引导向将来。
要素二,人类以群族的形式生存,人类群族和民族的由来和演变,这种发展变化是人类世界的一种支配性力量。
要素三,人类与其他生物和地球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关系和影响,造成了人类世界的巨大变迁。
人类知识的发展变化,会对人们观察和探究历史的活动产生很大影响,但对历史本身而言,这些基本要素是任何条件下都不应忽略的。在这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如知识和智慧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变化、社会制度的创造和改变、经济活动、人口、以及国家这种社会组织的制造和改变,都会成为历史探求的基本内容。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出现,可能都是很多复杂原因的结果,对这些原因的追索会把我们引导向一个广阔的背境。例如我在追索民族大迁徙活动时,不得不深入探索中国的雨水变化原因、沙漠的历史,雨水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在我看来,是读解人类历史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以前中国的历史学家们是不屑于研究这些东西的,在他们看来,有一个傢伙没事去折腾天上的云是从哪里来的,肯定神经有问题!
我岂止是花时间去折腾天上的云从哪里来的,我还折腾水里的蓝绿藻和微生物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折腾语词的变化、柴火的温度、河流的名称等等大量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干的鸡毛蒜皮,最后感到没有这些知识我们根本无法读解人类的历史,当然也无法读解中国的历史。我不得不把这些发现和思考都写入《中国的起源》。现代人类的知识和知识背景正在发生深刻的巨变,这种变化将引导今后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人类的转变。中国的媒体、科学界、人文和社会科学远远没有跟上这场变化的节奏。
研究历史的唯一前提是对真相的追索
历史的唯一前提是真相,研究历史的唯一前提是人们对了解真相的需求。对真相的需求和敬畏是人类智慧的基础,尊重和敬畏真相的民族是有良知和希望的民族,尊重和敬畏真相的国家是会被世界赞仰的国家。除此之外,我没有什么别的历史观,“历史观”这个概念多数时候是不懂历史的人咋唬来骗人的。胡适是个有名的学者,所以就有无事生非的人假借他的名,编造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种自以为聪明的说法,意淫呢!中国人要从沉溺在臆造历史和谎言中的状态转向敬畏真相的状态,这个民族就会在世界上重新崛起。
我说我这本书里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以前所不知道的中国史,这也无可避免地遭受质疑,质疑我论据的可靠性。但这个问题从来都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争议发生点,人们审视论据可靠性的方式也是一个问题。对古文献的正确读解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很多人不具备充分的背景知识,就会对文献产生不同的理解。我不是说我讲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刚好相反,我认为我讲的东西是需要被证伪的,但我希望你在进行证伪的时候,对我所讲的东西有一个正确、充分的了解。在中国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我认为是很滑稽的,例如,“文革”是中国的一场大灾难,数以百万计的血淋淋的事实证据摆在那里,但是,就有那么一撮人,认为这数以百万计的血淋淋的事实都不能算可靠证据,只有他们脑袋里认定的事才算,他们认定“文革”就是好,应该再来几遍。这种现象其实并不是孤立的,在学术研究中常见,只不过表现方式装扮得更为复杂、马甲穿得更厚更有花样而已。
历史发现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缓慢的、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举一个小例子,在克木人居住的地方,有一条美丽的小河,河边生长着雄伟的古芒果树。我问克木人,这条河叫什么?他们很自豪地告诉我:“翁姆哦。”这是我用汉字记下的语音。几公里外,同一条河边有傣族人居住,我问傣族人,这条河叫什么?他们说:“澜姆涡。”这个地方后来还来了汉族人,他们要修一条公路穿越这里,他们跑去问傣族人,把这条河用汉语译音,记载成了“南木窝河。”这样,对这条小河我有了三个名字记录。当时并没有多想。过了两个月,我突然想起,傣语是中国现存的最古的语言之一,傣语里“南”是指“水”“河流”的意思,傣语里这条河流的名称,看上去是与克木语名称相对应的,克木语里的“翁”应该是“水”“河流”的意思,于是我开始琢磨这个语词。克木语是我见过的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保存了一些我认为是6000至7000年前的语音,我在书里说过,欧洲语言里的一些古语词是从这个时期的中国语言流传过去的。我发现这个“翁”来自远古语言,是古彝语语辞,它后来保留到古雅语语词中,被中原文字记写为“江”字,今天“长江”的“江”字就由此而来,到春秋时期的雅语中,它还保持被读作极近似于“翁”、“工”、“洪”这样的语音,屈原用古语写《离骚》,用的就是这个语音。“姆哦”这个名称就更古老了,可能在克木人来到这里居住之前,这条河就已经叫“姆哦”了,再这么琢磨下去话就太长了!我只是举这么一个小例子来说明,《中国的起源》一书里以前人们不知道的那些历史,就是这么从一些细微的地方,一小点一小点地挖掘出来的。
这样一本书难免会有很多错,毕竟跨度达两百万年,涉及太多人们以前不知道、现在也并不很清楚的问题。这只是一部探索的书,因为我个人比较傻,冒冒失失地来试走一步聪明人都不愿意走的路。很多问题我还没有深入下去,书写得也比较仓促,我期待人们会发现和纠正书里的错误。
|
目錄:
|
序言
第一章最初的起源:人种文明部族
人种起源
第一种 基于基因理论
第二种 基于古人类学实地考证
夏娃前时期
夏娃后时期
人种起源共源发生说
文明起源和部族起源
第二章 迁徙创造民族和国家
狩猎与采集族群及其文明形成:第一次迁徙
第四纪冰川冰期的寒冷给人类带来了两个重大变化
迁徙、语言、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
狩猎与采集文明
农业文明崛起
农业文明的代价
创造民族和国家:第二次迁徙
一、贾湖遗址
二、裴李岗遗址
三、小黄山遗址
四、兴隆洼遗址与查海遗址
五、大地湾遗址
六、高庙遗址
七、城头山遗址
第三章 文明与制度
人类文化的起源和本性
语言与文字
一、古彝语时代
二、雅语时代
三、汉语时代
社会城市制度
一、河姆渡遗址
二、牛河梁遗址群与红山文化
三、大汶口遗址
四、良渚遗址群
禅让制度
中国历法和时间制度的演进
尧、舜的年龄和年代
典册制度
姓名制度和服装制度
第四章 古国古族古地一:民族大迁徙
生态环境骤变与中国文明的关系
地理坐标的寻找古南海何在?
和人民族的迁徙
和人南迁部成为云南和东南亚的哈尼族
东迁部成为日本和族
黑齿的源流及迁移
景颇族与景人南迁
三苗和欢兜南迁
三星堆解
第五章 古国古族古地二
瑶族和瑶人南迁
巴人与巴国
巴的语义
一、巫人时期
二、东土巴国时期
三、川江巴国时期
四、后巴国时期
寯人 水族 四位君长与杜宇帝国
开明人及开明国
第六章 古国古族古地三
古民族迁徙通道
最初的滇国
傣族
大夜郎联邦
僰人、笮人与普米族
古白子国和白族
古朱提国
古堂琅国
小滇国
昆明人
田句町国
革家人
小滇国西部边疆
哀牢国 最后的古民族联邦国
北方的古民族
匈奴
吐火罗
丁零与维吾尔等民族的起源
肃慎
室韦
第七章 中原民族和王朝的形成和发展
炎、黄、五帝时期
黄帝
五帝时期
少吴
颛顼
帝喾
帝尧
帝舜
中国农业文明的四个时期
夏商周三代 中原民族形成
夏(约西元前2070—1600)
商(约西元前1600—1046)
西周(约西元前1046—前770)
第八章 汉族形成和中国的形成
春秋战国
中原民族与南方古民族的融合
吴国
越国
楚国
文字 语言 思想与学说
管仲(约西元前725—前645)
老子(约西元前6世纪后期、5世纪初)
孔子(西元前551—前479)
墨子(约西元前480—前405)
扁鹊(约西元前407—前310)
公孙龙子(约西元前320—前250之间)
对长江以南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
秦朝
仓吾人和秦国
秦朝:中国历史的耻辱
西汉 汉民族形成和中国统一
西汉(西元前202—西元9)
汉民族形成
文化框架重建
国土疆域的基本定型
南疆
北疆
西南古民族区域与藏族起源
结束语 中国的名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