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布克哈特书信选
》
售價:HK$
94.6
《
DK园艺的科学(100+个与园艺有关的真相,让你读懂你的植物,打造理想花园。)
》
售價:HK$
107.8
《
牛津呼吸护理指南(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护理学译著
》
售價:HK$
206.8
《
窥夜:全二册
》
售價:HK$
87.8
《
广州贸易:近代中国沿海贸易与对外交流(1700-1845)(一部了解清代对外贸易的经典著作!国际知名史学家深度解读鸦片战争的起源!)
》
售價:HK$
97.9
《
精神分析: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职业
》
售價:HK$
74.8
《
产业社群:超级群体引领新经济浪潮
》
售價:HK$
68.2
《
卢布:一部政治史 (1769—1924)(透过货币视角重新解读俄罗斯兴衰二百年!俄罗斯历史研究参考读物!)
》
售價:HK$
119.9
編輯推薦:
《道德镜鉴》以跨学科的方式审视了产生于中国两千年的帝王统治期间的一种重要的图画艺术形式。古时的儒家学说经过后人和官方机构的注释和修改后成为了个人道德观念及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在整个皇权统治时期,社会的精英阶层常常从历史、文学作品和时事中选取一些符合当时的意识形态的题材,并通过制作、赞助或者使用这类主题的绘画、以及在上面题字来规范不同的社会群体的操行。在此之前,中国艺术史中的这个领域从来没有被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作广泛的讨论或研究。
內容簡介:
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适当的交会点,是当今中国建筑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为台湾现代建筑思潮的“主舵手”,作者对六十年来台湾建筑界面对传统与现代的问题所做的因应予以梳理、评析,对“传统”与“现代”的内涵作了精要的阐释,也将自己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娓娓道出,希望对多元社会中的年轻一代有所帮助。
關於作者:
孟久丽(Julia K. Murray)是美国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1977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硕士学位,1981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和考古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宋高宗与马和之毛诗图卷》。早年她曾先后在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弗利尔美术馆和大都会艺术馆工作,后任教于威斯康星大学,现为威斯康星大学艺术史、东亚研究以及宗教研究荣休教授。
目錄 :
致中文读者
致谢
导言叙述性图画在中国的社会地位
第一章 重划中国叙述性图画的概念
第二章 早期叙述性图画和道德劝诫
第三章 汉代以后叙述性图画的新策略
第四章 叙述性图画在唐朝时期之样式的形成
第五章 转折点和多种价值观的争鸣
第六章 宫廷内的晚期叙述性图画
第七章 宫廷外的晚期叙述性图画
第八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译后记
內容試閱 :
“中国叙事性绘画”是个难于定义的概念。在现代中国,最常用来表示“叙事图画”或者“叙述性绘画”的术语是“故事画”或者“故实画”,按照字面意思来讲是“古代事件绘画”或“故事绘画”,这取决于使用的是哪一个“shi”字。 尽管明代学者记载绘画时在题目中偶尔使用“故实”这个词来指代一些特定的叙述性绘画, 然而故实画在18世纪早期才正式成为一种分类。这种分类首次出现在1707年陈邦彦奉康熙皇帝(1662-1722在位)之命编辑的一部巨大的与绘画相关的诗的汇编《御定历代题画诗类》中。 陈邦彦将一些题画诗收录在故实类中,这些诗的题目通常是在有情节或者事件的背景下提到了古人。虽然陈邦彦没有解释他的标准,但是他的选择体现了一个将描述“古代的事情”和描绘“故事”的概念结合起来的分类原则。而且,他依照所描绘的人的生活年代,从传说中的古代到南宋早期1127-1279以年代顺序列出绘画标题 。因此,即使是最近的例子也几乎是早在500年之前的。 因为陈邦彦除了有一次提到一个具体的元代画家之外,甚至没有提及这些故实是在哪个朝代绘画的, 读者推断这个类型本身属于古代。 确实,这个假设大概与北宋晚期批评家米芾的众所周知的“今人绝不画故事” 的名言相一致。
虽然陈邦彦分类故事画的标准最初看起来是简单易懂的,但是 表面上的一致性是一个假象。 事实上,在他的长篇纲要的其它部分中的诗也提到古人从事某些活动的绘画。例如,“人事类”收录了一首诗, 是关于传说中的隐者杨朴移居的一幅画。甚至有一些案例中,题目相同的绘画却被分开同时收录在“故实”和其它分类中。 这样一个重复现象出现在故实和古迹类之间。两个都包含了关于地点的题画诗,这些地点因发生在那里的事件而著名。 例如,书法家王羲之(303-361)和他的友人们于353年举行著名雅集的兰亭在两个部分都有记载。与此类似,苏轼游赤壁的绘画的题诗也都在两个分类之中有记录。这些含糊和交迭使得很难以陈邦彦的故事分类作为基础来为本书的论题界定叙事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