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72.5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6.4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102.4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102.4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3.9
|
編輯推薦: |
《ANSYS
14完全自学一本通》是一本理想的自学参考书,适合广大ANSYS初、中级读者学习使用。既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的研究生、本科生相关专业,以及社会有关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针对最新版本ANSYS
14在工程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编写的。根据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全书可分为基础、专题两个部分。基础部分是按照ANSYS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流程和基础操作,将有关知识分为6章,分别为ANSYS基础操作入门、几何建模、建立有限元模型、加载与求解、后处理及ANSYS参数化处理。专题部分是按照ANSYS中进行分析的对象与目的不同,将有关的结构基础分析知识分为20个专题,并分别在20个章节中说明。通过这20章的学习,用户能掌握使用ANSYS进行分析的基础方法,形成结构分析的整体概念,并能完成大多数结构工程问题模型的分析任务。为了使用户能够更好地操作ANSYS,本书中对所有的算例的命令流都进行了注释,而且将命令流放在比GUI交互更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说明。这样也将有助于用户将ANSYS视为专业编程软件,利用已有的编程知识快速入门与提高。另外,所有的算例模型及结果文件均刻制在光盘上,供用户参考。
|
目錄:
|
第1章 ANSYS基础操作入门
1.1 ANSYS图形用户界面
1.1.1 GUI布局
1.1.2 GUI使用介绍
1.1.3 对话框组件介绍
1.2 ANSYS使用环境
1.2.1 程序处理器
1.2.2 ANSYS数据库
1.2.3 ANSYS文件
1.2.4 ANSYS启动和交互
1.3 图形化选取
1.3.1 鼠标按键选择功能分配
1.3.2 空间选取和实体选取
1.3.3 查询选取
1.4 ANSYS分析入门
1.5 实例:添加Tiff格式照片输出快捷按钮设置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几何建模
2.1 ANSYS建模概述
2.2 坐标系
2.2.1 全局坐标系
2.2.2 局部坐标系
2.2.3 节点坐标系
2.2.4 其他坐标系
2.3 工作平面
2.3.1 创建工作平面
2.3.2 工作平面操作
2.4 几何建模
2.4.1 图元基本操作
2.4.2 几何建模通用操作
2.4.3 布尔操作
2.4.4 查看几何模型性质
2.5 实例:斜齿轮几何建模
2.6 模型文件导入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立有限元模型
3.1 几何模型网格划分
3.1.1 划分方式
3.1.2 定义单元属性
3.1.3 网格划分控制
3.1.4 网格划分
3.1.5 网格检查与修改
3.1.6 螺栓网格划分
3.2 直接生成网格单元简介
3.3 耦合与约束方程
3.3.1 耦合
3.3.2 约束方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载与求解
4.1 对象选取与组件、集合
4.1.1 对象选取
4.1.2 组件与集合
4.2 加载
4.2.1 加载过程
4.2.2 施载对象
4.2.3 载荷类型
4.2.4 载荷步通用设置
4.2.5 施加载荷方式
4.3 求解
4.3.1 分析类型
4.3.2 求解器
4.3.3 求解与输出
4.3.4 多载荷步求解
4.3.5 重启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后处理
5.1 后处理概述
5.1.1 后处理器类型
5.1.2 结果文件
5.1.3 后处理中的数据
5.2 通用后处理器(POST1)
5.2.1 读取结果数据
5.2.2 图形方式查看结果
5.2.3 面操作
5.2.4 列表显示结果
5.2.5 将结果映射到路径
5.2.6 结果查看器
5.2.7 部分其他操作
5.3 时间历程后处理器(POST26)
5.3.1 时间历程变量查看器
5.3.2 定义变量
5.3.3 变量数据运算操作
5.3.4 查看变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ANSYS参数化处理
6.1 APDL概述
6.2 使用参数
6.2.1 标量参数
6.2.2 数组参数
6.2.3 参数表达式
6.2.4 函数处理
6.3 APDL程序控制
6.3.1 宏的调用
6.3.2 无条件转移控制
6.3.3 条件转移控制
6.3.4 重复操作
6.3.5 循环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线性静力学分析
7.1 线性静力学分析概述
7.1.1 线性结构力学知识基础
7.1.2 有限元模型属性
7.2 线性静力学分析过程
7.2.1 前处理
7.2.2 加载求解
7.2.3 后处理
7.3 算例1:非均匀截面梁受扭矩分析
7.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7.3.2 前处理
7.3.3 加载与求解
7.3.4 后处理
7.4 算例2:开孔板应力集中分析
7.4.1 问题描述与分析
7.4.2 前处理
7.4.3 加载与求解
7.4.4 后处理
7.5 算例3:各向异性材料与热膨胀
7.5.1 问题描述与分析
7.5.2 前处理
7.5.3 加载与求解
7.5.4 后处理
7.6 算例4:轴对称结构承受函数载荷和角速度
7.6.1 问题描述与分析
7.6.2 前处理
7.6.3 加载与求解
7.6.4 后处理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非线性分析
8.1 非线性分析概述
8.1.1 几何非线性
8.1.2 材料非线性
8.2 静态非线性分析基本过程
8.2.1 前处理
8.2.2 加载与求解
8.2.3 后处理
8.3 算例1:桁架大变形分析
8.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8.3.2 前处理
8.3.3 加载与求解
8.3.4 后处理
8.4 算例2:多线性各向同性强化材料应力—应变分析
8.4.1 问题描述与分析
8.4.2 前处理
8.4.3 加载与求解
8.4.4 后处理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屈曲分析
9.1 屈曲分析概述
9.2 线性屈曲分析步骤
9.2.1 前处理
9.2.2 求取静态解
9.2.3 求取屈曲解
9.4.4 后处理
9.3 非线性屈曲分析步骤
9.3.1 前处理
9.3.2 加载与求解
9.3.3 后处理
9.4 算例1:中间铰支增强稳定性线性分析
9.4.1 问题描述与分析
9.4.2 前处理
9.4.3 求取静态解
9.4.4 求取屈曲解
9.4.5 后处理
9.5 算例2:中间铰支增强稳定性非线性分析
9.5.1 问题描述与分析
9.4.2 前处理
9.4.3 加载与求解
9.4.4 后处理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模态分析
10.1 模态分析概论
10.2 模态分析过程
10.2.1 前处理
10.2.2 加载与求解
10.2.3 后处理
10.2.4 施加预应力效应
10.2.5 循环对称结构的模态分析
10.3 算例1:带集中质量结构扭振分析
10.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0.3.2 前处理
10.3.3 加载与求解
10.3.4 后处理
10.4 算例2:音叉固有频率分析
10.4.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0.4.2 前处理
10.4.3 加载与求解
10.4.4 后处理
10.5 算例3:循环对称结构振动模态分析
10.5.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0.5.2 前处理
10.5.3 加载与求解
10.5.4 后处理
10.6 本章小结
第11章 谐响应分析
11.1 谐响应分析概论
11.1.1 谐响应分析简介
11.1.2 谐响应分析理论简介
11.2 谐响应分析过程
11.2.1 完全法分析过程
11.2.2 缩减法分析过程
11.2.3 模态叠加法分析过程
11.3 算例1:机翼谐响应完全法分析
11.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1.3.2 前处理
11.3.3 加载与求解
11.3.4 后处理
11.4 算例2:机翼谐响应缩减法分析
11.4.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1.4.2 前处理
11.4.3 模态分析求解
11.4.4 谐响应分析求解
11.4.5 后处理
11.5 算例3:机翼谐响应模态叠加法分析
11.5.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1.5.2 前处理
11.5.3 模态分析求解
11.5.4 谐响应分析求解
11.5.5 后处理
11.6 本章小结
第12章 瞬态分析
12.1 瞬态分析概论
12.2 瞬态分析过程
12.2.1 完全法分析瞬态过程
12.2.2 缩减法分析瞬态过程
12.3.3 模态叠加法分析瞬态过程
12.3 算例1:悬板瞬态响应完全法分析
12.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2.3.2 前处理
12.3.3 加载与求解
12.3.4 后处理
12.4 算例2:悬板瞬态响应缩减法分析
12.4.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2.4.2 前处理
12.4.3 加载与求解
12.4.4 后处理
12.5 算例3:悬板瞬态响应模态叠加法分析
12.5.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2.5.2 前处理
12.5.3 模态分析求解
12.5.4 瞬态分析求解
12.5.5 后处理
12.6 本章小结
第13章 谱分析
13.1 谱分析概述
13.2 谱分析过程
13.2.1 单点响应谱分析过程
13.2.2 随机振动功率谱密度分析
13.3 算例1:屋顶单点响应谱分析
13.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3.3.2 前处理
13.3.3 模态分析求解
13.3.4 谱分析求解
13.3.5 后处理
13.4 算例2:屋顶多点响应谱分析
13.4.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3.4.2 前处理
13.4.3 模态分析求解
13.4.4 谱分析求解
13.4.5 后处理
13.5 算例3:屋顶随机振动谱分析
13.5.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3.5.2 前处理
13.5.3 模态分析求解
13.5.4 谱分析求解
13.5.5 后处理
13.6 本章小结
第14章 线性扰动分析
14.1 线性扰动分析概述
14.1.1 假设与限制
14.1.2 线性扰动分析理论概述
14.2 线性扰动分析过程
14.2.1 线性扰动模态分析过程
14.2.2 线性扰动屈曲分析过程
14.2.3 线性扰动谐响应分析过程
14.3 算例:线性扰动模态分析
14.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4.3.2 前处理
14.3.3 基础分析求解
14.3.4 重建刚度矩阵
14.3.5 线性扰动模态分析求解
14.3.6 后处理
14.4 本章小结
第15章 密封垫片分析
15.1 密封垫片分析概述
15.2 密封垫片分析过程
15.2.1 垫片单元
15.2.2 材料定义
15.2.3 网格划分
15.2.4 求解与查看结果
15.3 算例:密封垫片分析
15.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5.3.2 前处理
15.3.3 加载与求解
15.3.4 后处理
15.4 本章小结
第16章 断裂分析
16.1 断裂分析概论
16.1.1 断裂模式
16.1.2 断裂力学参数计算
16.1.3 断裂仿真方法
16.2 断裂分析过程
16.2.1 J积分计算过程
16.2.2 能量释放率计算过程
16.2.3 应力密度系数计算过程
16.3 算例:应力集中点断裂分析
16.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6.3.2 前处理
16.3.3 静态分析加载
16.3.4 设置计算参数
16.3.5 求解
16.3.6 后处理
16.4 本章小结
第17章 脱落分析
17.1 脱落分析过程
17.1.1 基于VCCT的裂纹扩展仿真
17.1.2 基于接口单元的界面脱落建模方式
17.1.3 基于接触单元的界面脱落建模方式
17.2 算例:基于VCCT法的悬臂梁界面开裂分析
17.2.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7.2.2 前处理
17.2.3 设置裂纹扩展路径
17.2.4 加载与求解
17.2.5 后处理
17.3 本章小结
第18章 复合材料分析
18.1 复合材料建模分析过程
18.1.1 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
18.1.2 定义复合材料构造
18.1.3 设置失效准则
18.1.4 复合材料建模和后处理建议
18.2 算例1:复合材料壳单元分析
18.2.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8.2.2 前处理
18.2.3 加载与求解
18.2.4 后处理
18.3 算例2:复合材料实体单元分析
18.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8.3.2 前处理
18.3.3 加载与求解
18.3.4 后处理
18.4 本章小结
第19章 疲劳分析
19.1 疲劳分析概述
19.2 疲劳分析过程
19.2.1 疲劳分析操作步骤
19.2.2 疲劳分析命令流样式
19.3 算例:L架疲劳分析
19.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19.3.2 前处理
19.3.3 加载与求解
19.3.4 后处理
19.3.5 疲劳计算
19.4 本章小结
第20章 梁单元模型分析
20.1 梁单元概述
20.2 梁单元建模
20.2.1 创建梁截面
20.2.2 使用非线性及复合材料梁截面
20.3 算例:复合截面与普通截面梁静力对比分析
20.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20.3.2 前处理
20.3.3 加载与求解
20.3.4 后处理
20.4 本章小结
第21章 壳单元模型分析
21.1 创建壳单元截面过程
21.1.1 普通截面
21.1.2 合成截面
21.2 算例:复合截面与普通截面壳静力对比分析
21.2.1 问题描述与分析
21.2.2 前处理
21.2.3 加载与求解
21.2.4 后处理
21.3 本章小结
第22章 强化材料建模分析
22.1 强化材料建模
22.2 算例1:离散强化分析
22.2.1 问题描述与分析
22.2.2 前处理
22.2.3 加载与求解
22.2.4 后处理
22.3 算例2:层片强化分析
22.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22.3.2 前处理
22.3.3 加载与求解
22.3.4 后处理
22.4 本章小结
第23章 接触分析
23.1 接触概述
23.2 GUI交互工具
23.2.1 接触管理器
23.2.2 接触向导
23.3 面面接触
23.3.1 面面接触单元
23.3.2 面面接触分析
23.4 点面接触
23.4.1 点面接触单元
23.4.2 点面接触分析
23.5 三维梁梁接触分析
23.5.1 三维线线接触单元
23.5.2 梁梁接触建模
23.5.3 三维梁梁接触分析
23.6 线面接触
23.6.1 线面接触单元
23.6.2 线面接触分析
23.7 点点接触
23.7.1 点点接触单元
23.7.2 点点接触分析
23.8 多点约束和装配
23.8.1 实体-实体装配和壳-壳装配
23.8.2 壳-实体装配
23.8.3 基于面的约束
23.9 算例:赫兹接触分析
23.9.1 问题描述与分析
23.9.2 前处理
23.9.3 加载与求解
23.9.4 后处理
23.10 本章小结
第24章 多体运动学分析
24.1 多体运动学分析概述
24.2 多体运动学分析过程
24.2.1 柔体建模
24.2.2 刚体建模
24.2.3 连接部件
24.2.4 多体运动学分析过程
24.3 算例:摇杆机构运动学分析
24.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24.3.2 前处理
24.3.3 加载与求解
24.3.4 后处理
24.4 本章小结
第25章 热分析
25.1 热分析概述
25.1.1 物理量与单位
25.1.2 单元类型
25.1.3 基础理论
25.2 分析过程
25.2.1 稳态热分析过程
25.2.2 瞬态热分析过程
25.3 算例1:自适应网格温度场及热应力分析
25.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25.3.2 热分析前处理
25.3.3 求解温度场
25.3.4 热分析结果处理
25.3.5 结构分析前处理
25.3.6 求解应力场
25.3.7 结构分析结果处理
25.4 算例2:无限平板的瞬态热分析
25.4.1 问题描述与分析
25.4.2 前处理
25.4.3 施加载荷并求解
25.4.4 查看结果
25.5 本章小结
第26章 DESIGNXPLORER设计优化
26.1 DesignXplorer概述
26.1.1 DesignXplorer介绍
26.1.2 基本操作
26.1.3 单元类型
26.2 算例:板厚优化设计
26.2.1 问题描述与分析
26.2.2 预分析前处理
26.2.3 预分析求解
26.2.4 预分析结果查看
26.2.5 设计问题求解
26.2.6 查看设计结果
26.2.7 优化设计
26.3 本章小结
|
|